「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蕭王廟街道林家村和溪口鎮新建村,是我區遠近聞名的桃花觀賞區,為了方便遊客去看桃花,2016年3月,我區整合了溪口、蕭王廟兩個鎮(街道)16個村,規劃設計了「桃花盛開」風景線。
「桃花盛開」風景線東起「世界十佳和諧鄉村」滕頭村,西接溪口鎮溪南停車場,包括車行線和慢行線。車行線主要沿城市道路行進,全長18.75公裡,慢行線主要沿鄉間道路和濱水道路行進,全長23.40公裡。這裡不僅有「十裡」灼灼桃花,溪口—滕頭5A級風景區,還有蕭王古廟、螺星石塔等歷史底蘊深厚的遺存。就請讀者朋友隨記者一起去桃花盛開的地方,欣賞美麗風景線吧——
在那「桃花盛開」的風景線上
本周二下午,記者來到了滕頭村,體驗「桃花盛開」風景線的美麗風光。滕頭村是「桃花盛開」風景線的起點,也是整條風景線11個驛站裡的一個二級驛站站點。驛站門口5個醒目的人形騎車雕塑,示意著「桃花盛開」風景線不僅有一條可供遊客驅車賞景的車行線,也有一條專供騎行者行駛的賞景慢行線。
這是一條以綠色為主體,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依託現有的山體、水系、綠地和道路,將風景線培育與生態控制線保護、河流整治和公園建設結合起來的風景線,隨處可見秀美的自然風光。
騎車從滕頭村驛站出發,沿著滕頭村外景區道路一路向前。騎行的路上,外婆溪粼粼的微波、聲聲船櫓聲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田園野趣;2000多畝的花木基地也用茶花的豔、玉蘭的純,還有不知名小野花的趣,陪伴著我們賞景的步伐;四明路作為串聯溪口—滕頭兩大旅遊景區的重要通道,沿線更有芋艿、水蜜桃等培育基地可供觀賞採摘。
路過塘壪村,就到了後竺村。沿著後竺村的濱江道路騎行,可將剡江的秀麗江景盡收眼底。剡江是奉化三大江流之一,發源於四明山東麓的秀尖山,幹流長98公裡,是奉化、寧波兩地自來水廠的取水之地,流經後竺村的剡江段是其流域面積最開闊的部分,也是風景最秀麗的河段。夕陽西下,靜候魚兒上鉤的垂釣人慵懶地靠在欄杆上,微風拂過,蕩起了河面上的魚標,也驚到了懶散的垂釣者,好一幅「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的春日垂釣圖。
看完江景,必須到「青雲古村」走一遭。青雲村因「聯步青雲坊」得名,是具有近千年歷史的文化名村。古村區現有傳統古建築保存數量龐大,保存完好的民居有三茂閶門、大茂房、湯房閶門、楊家閶門等20餘處。大片的清末民國時期風格的建築群,讓人不禁想「夢回民國」一番。
作為一條以桃花為韻、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的風景線,「桃花盛開」風景線裡必不可少的就是桃花。從牌亭到慈林,連綿不斷的桃花就這樣依坡而起,遍地開花。「天下第一桃園」林家村的桃林更是美得驚心動魄,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怒放的灼灼桃花、凋謝的漫天桃花瓣,帶給你十裡桃林裡的「三生三世桃花劫」。「桃花盛開」風景線還用「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的濤濤竹海,配合著泉溪江的潺潺流水聲,給我們彈奏了一曲快意人生的簫曲。
烏石弄水庫邊的「多彩公路」將車行線和慢性線結合在了一起。道路邊大紅色的塑膠跑道,也不失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穿過新建成的賞花通道,不必去溪口鎮大繞圈子,就可以去新建村看看「世界桃街」。
「桃花盛開」風景線景色,處處不一,季季不同。作為一道以鄉村為基礎、與生態人居建設相結合的風景線,這裡既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自然美景,也有歷史底蘊深厚的蕭王古廟、青雲古村、螺星石塔和民國大雜院等遺存,是一條可選段賞景的綜合性道路。
各方協力成功打造
據記者了解,2016年3月,我區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總體部署,針對區域特色,委託熟悉基本情況的奉化區規劃設計院編制風景線專項規劃。在通盤考慮了蕭王廟和溪口兩個鎮(街道)16村的自然稟賦、產業基礎、活動現狀、文化鋪墊等方面後,最終提煉、明確了「桃花盛開」作為該條風景線路的核心主題。
規劃編制單位多次實地調研,全面深入了解這一區塊的道路現狀、環境特徵和村莊條件等,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了「桃花盛開」風景線的基礎條件和特色元素。一是路美人多,四明路是串聯溪口—滕頭兩大旅遊景區的重要通道,道路等級較高,遊客量逐年增大。二是產業豐富,沿線有芋艿、水蜜桃、雷竹三大基地。三是歷史底蘊深厚,有蕭王古廟、青雲古村、螺星石塔和民國大雜院等遺存。四是文化活動頻繁,「海峽兩岸馬拉松」「桃花筆會」「蕭王廟會」每年舉辦,為風景線帶來了更廣的知名度和更高的人氣。之後歷時6個月,兩次調整線路,最終在2016年9月份,確定了「桃花盛開」風景線的最後方案。
風景線裡既有以滕頭為代表的生態型村莊,以林家、新建為代表的景觀型村莊,也有以青云為代表的古韻型村莊。風景線作為城與鄉的「紐帶」,連接著華燈璀璨的城市中心區,也展現著小橋流水的美態。如何在美麗風景線的建設中,既提升鄉村品質,又凸顯人文魅力,就成了最關鍵的問題。
據記者從蕭王廟街道辦事處了解到,為了完善「桃花盛開」風景線道路的建設,後竺村在2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涉及拆遷52戶農戶的協議籤訂工作。在道路施工過程中,還對道路兩側的40餘間房屋進行加固和屋面翻新,統一了外立面樣式,塑造了「桃花盛開」風景線獨特的形象。
青雲村更是委託同濟大學編制了《奉化區青雲村保護和利用規劃》,以22處文物保護點為載體,全力推進青雲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建設,採取個人出資與村裡補助相結合的方式,投資1000多萬元,修繕古建築6萬餘平方米,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歷史文化古村落。村裡還啟動了全村線路「上改下」工程。如今,村裡120餘根電線桿消失了,「蛛蛛網」現象不見了,所有線路實現了地下走,整個村莊也更為整潔了。
整條「桃花盛開」風景線更是規劃設立了多個驛站,其中溪口旅遊集散中心為一級驛站,烏石弄水庫、林家村、滕頭村各有一個二級驛站。目前,滕頭村的驛站已經開始營業,可提供自行車租用服務。蕭王廟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介紹,日後會根據人流量及時調整驛站位置,同時也會提升驛站的服務品質,比如會開通自行車停放服務,或者提供土特產、糕點售賣服務等,爭取為遊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目前「桃花盛開」風景線既定的32個風景線建設項目絕大多數已經完工,溪口旅遊專線新建—基督教堂段正加快建設,在繼續做好內側擋牆砌築和外側河道整治基礎上,重點做好路面清理壓平工作,並於今天前完成路面山沙鋪設工作,為山地馬拉松賽事做好準備。此外,為提升沿線景觀,相關鎮、街道在原有標牌基礎上增設了「青雲古村」「蕭王古廟」「芋園基地」「螺星石塔」「世界桃街」等「桃韻十景」指示牌,區水利局對慢行線(雲集路至彌勒大道段)開展了路面平整和綠化美化,成效明顯。
風景線帶旺人氣財氣
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將帶給「桃花盛開」風景線超高的人氣。3月19日,在桃花盛開期間,海峽兩岸馬拉松愛好者將從溪口主會場出發,穿越新建桃林、林家桃園、青雲古村、滕頭景區等地,在桃園古村美景中越野比賽。一位在烏石弄水庫附近的賞花通道上進行訓練和熟悉場地的市民康女士告訴記者,在溪口、新建、林家、滕頭這麼美的地方參加馬拉松,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她也表示,賽後有機會一定會再來這條風景線上感受一下騎行賞景的樂趣。
3月25日「寧波灣 桃花源」音樂節,將在蕭王廟街道集結老歌翻唱歌手,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與桃花相關的歌曲;桃花盛開期間,還會有外國友人齊聚林家、新建、滕頭景區,參與朗誦桃花詩歌、名家桃園作畫、桃園舞龍等活動……
人氣旺,財氣才能旺。拿新建村為例,近兩年,新建村在桃花的基礎上,又先後開發種植了紅梅、格桑花、油菜花等觀賞性花木和作物,名氣不斷遠揚。觀賞性花卉植物沒有破壞農用地的性質,而且投入較少,短期內能吸引大量的客流量。
對於村民來說,「花海經濟」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增加了收入。原先擺攤賣農副產品,村民還不好意思,以毛筍為例,賣給筍販子,每公斤才16元,現在賞花路線邊擺攤,每公斤能賣到26元,而且往往還供不應求。村民唐阿國在梅花的20天花期裡,靠在路邊銷售芋艿頭等農副產品,收入近萬元。
今年在梅花之後,新建120畝的油菜花田又刷爆了眾多市民的朋友圈。村黨支部書記唐敦大告訴記者,去年,村裡在梅花和桃花的基礎上,花30萬元建設了120多畝的格桑花花海,吸引了眾多遊客在6-8月份的盛花期前來觀光,帶動了村裡農副產品的銷售,也讓村民嘗到了「花海經濟」帶來的利益。「雖然村民能通過出售農產品等獲得利益,但對村集體來說,30多萬元的投入只帶來了名氣,村集體收入並未增加。」唐敦大說,今年,村裡綜合各方面因素,在梅花和桃花的「空窗期間」,嘗試將這120多畝地分給村民種植油菜花,並給予一定補助,用去年1/3的錢建設了一片花海。「接下來,還計劃在山上種植未嫁接過的杜鵑花,因為這種花花期長,成片的話也非常好看。」他們的目標是讓新建村至少在8個月中能夠有花可賞。讓「一季遊」變為「常年遊」,持續地帶動鄉村旅遊經濟發展。
林家王家山桃園
剡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