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383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Zengcan says: "A Shi(noble man) may not be without breadth of mind and vigorous endurance. His burden is heavy and his course is long.Perfect virtue is what he considers his burden,isn't it heavy? Only with death does his course stop;isn't it long?"馬: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論語》,泰伯第八的第七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方同學,來給大家念一下翻譯吧。方:好,曾子說:「讀書人不能不無心懷寬廣,意志堅強,因為他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以實行仁德為自己的責任,這不也重大嗎?努力到死才能停下,這不也遙遠嗎?」
馬:很好。這一章其實它的含義跟上一章是緊接著的,是連著的。託六尺之孤,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其實也都是士人的責任。
士,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我們延伸成翻譯成的讀書人,還有一種它是指一個特定的階級。在古代,最上一層是王,在秦朝之前沒有皇帝,秦始皇他自稱始皇帝,在周朝那就是王,對吧?周王室叫王,王下面就是公、侯、伯、子、男這些諸侯,這些有爵位,有自己封國的。一個小國家,國家下面再有一個一個的大夫。大夫再往下,就是一個個的士。我們前面也講過,士階級,它等於就是統治階級的最下面這一層,再往下就是庶民了,老百姓了。反過來講,它也就是平凡人中最高級的一層,再往上就是貴族了。士大夫,大夫就已經是貴族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其實還有不同的理解,我們回頭講到的時候再說。
總之,士的話,你作為有追求,想要成為君子的這些人,對吧?可以引申成讀書人,學道理的這些人,這些孔子的弟子們。其實孔子也是開創了一個時代,他不講究你是貴族出身還是平民出身,一視同仁,都給你教育,都讓你學這些禮制,在古代是不可能的,是沒有的。曾子這裡所謂的士,他的這些小子,他的這些門人弟子們,其實都是士了。大家,你們這些有追求的人,讀書人不可以不弘毅,你不能夠不弘毅。
弘毅這兩個字,非常妙。弘指的是寬廣,你一定要懂得多,你要見多識廣,你不能狹隘。毅呢?你一定要堅定,要果斷。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任重而道遠,我們現在就是個成語,任重道遠。任務很重,責任很重,路途很遙遠。而且道的話,本身也可以理解成領導。你要領導的很遠,你的影響很深遠,這樣解釋也可以。
任務重,什麼任務?仁以為己任,你要學習,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仁是你的任務,你是依靠仁德。仁是什麼?仁就是愛人,你要愛祖國,要愛社會,你要愛萬事萬物。這種愛,不亦重乎?責任重大,是很嚴重的。所以你如果不寬廣,你如果不果斷,你這個任務擔的起來嗎?
方:擔不起來。
馬:你如果不寬廣,不堅毅,能夠給你託六尺之孤,寄百裡之命?不可能。你能夠臨大節不可奪?不可能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道遠,道怎麼遠?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你要一直到死才停止,不死不休。這跟前面的曾子臨終安排是一樣的: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我要到快死了,我才停止,不死就不停止,能不遠嗎?所以你不弘毅是不行的。
等於提出來,前一章告訴你,作為一個君子,你要德才兼備。這一章,就是很具體的,你的才是什麼樣呢?又要寬廣要弘,這個弘本身,也是大,沒有邊際的,無邊無際的。所以你想說:我學了一點很可以了,我很能了,對吧?我不需要再去求教了。那是不行的,你要弘,你做到弘了,自然而然的就像顏回一樣,你就能夠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因為你是弘的,你是寬廣的。
那毅呢?你只是弘是不夠的,你只是知道的多,懂得多,但是你遇到了困難,能不能堅持?你是不是剛強的?你是不是堅定的?而且有時候說,好謀無斷,你會想到很多辦法,但是讓你決策的時候不敢拍板,猶豫不決,那也是不行的。所以作為一個士人,還要毅,毅就是堅毅。
等於這個弘是指橫向的,寬廣的。毅是指縱向的,是很深入的,很堅定的。所以弘毅這兩個字很妙的。而且任重道遠,你士人的責任,不是養家餬口,不是說我只是把我自己搞好了就行了,不是的。
仁以為己任,你是要把仁德推廣到天下的,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自己做好了不夠,你的家族、家庭也要做好。而且你是士人,你上面的大夫,你是他的家臣,那也是你的家。你主君的家要做好。一個國,百裡之地,就是國,你的諸侯國要做好。然後整個天下都是你的責任,這就是我們儒家的這種風骨。為什麼後來顧炎武會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我們儒家的精神,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天下的一分子,一個士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叫布仁義於四海,所以能不說任重道遠嗎?
而且至死方休,所以我們儒家不存在退休。後來的話叫致仕,70歲之後致仕,就是說像現在退休一樣了。但是致仕了,不代表他不問事了。他只是不上朝,不參與朝政,不去做政事了。他退回到家之後,還是要教育自己的子弟的,自己的鄉黨出了什麼事情還是要過問的,我們叫長老。所以說你看我們儒家的精神,你一輩子是一個永恆的過程,不到死就不結束。
好吧,我們今天就學到這裡吧。
方:好。
《提醒與聲明》
網絡微信詐騙屢禁不止,因此有必要提醒朋友圈裡的親朋好友如下內容:
任何個人團體,如私自以「九鼎人、和合文化屋」名義,給朋友圈裡的親朋好友用微信簡訊、語音電話、口頭約請、見面私聊等方式聯繫,提出推銷產品、尋求幫助、借錢借物、辦理私事等可疑要求及請求,都是違法犯罪的侵權行為!
「九鼎人、和合文化屋」的一切行為和做法,都是建立在「忠於黨、愛於民、無於我」的基礎之上的。
如有人以「九鼎人、和合文化屋」名義向您提出可疑請求,請您立即、馬上、快速同作者(微信號jiudingren5673)取得視頻聯繫,沒有見過作者的朋友請點擊和合文化屋公眾號右下角「諮詢預約」,對照無誤後,及時溝通報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