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開過一個「巨坑」的腦洞。「巨坑」是一個計劃的名字。他想在地底下挖隧道,在城市裡做3D交通網。馬斯克所展示的概念視頻裡,車在路上走著走著,就「掉」進坑裡,通過電梯被送到地下隧道。隧道裡飆車不違法,開到200km/h也不在話下。而且,坑裡的隧道還不止一層,足夠分流擠在道路上的車。
為了解決城市擁堵的難題,全世界人民都操碎了心。上天入地的方案,一個比一個科幻。這些想法現在看起來還是天方夜譚,但是還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那不妨再多操點心吧。未來的車輛在錯綜複雜的交通網中穿梭,怎麼才能不撞車?
未來的城市,需要一個升級了的「大腦」。這個大腦靠啥運轉呢?說起來都是咱聽說過的時髦詞彙,大數據、算法、人工智慧。
其實,不用等未來,今天這些技術已經開始運用到公共運輸領域了。
我們現在日常使用的AI地圖APP,就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助力城市交通系統。初代的手機、PC端地圖,主要用來拯救「路痴」,提供簡單的路線指引、導航服務,是靜態、單一的。而如今的AI地圖,早已升級成了全方位出行助手。像在北京這種大城市,約個會動輒就是「跨越大半個城市來見你」,規劃不好,中途真不知道會堵在哪座高架橋上動不了,不先打開百度地圖研究一下路況還真不敢出門。
2019年,百度地圖在業內首創精準規劃功能,採用「上帝視角」,做全局路線導航,推薦最高效的出行路線。節假日出行不知道該幾點出發去高鐵站,可以先問百度地圖。它會根據歷史數據,幫你算出路上的時間,既誤不了火車,也不必在火車站痴痴久等。萬一開著車,令人抓狂的「GPS信號弱」響起呢?放心,即便地形複雜如「3D魔幻之城」重慶,一個被「GPS拋棄的地方」,百度地圖也能準確找到你的定位。百度地圖基於自身強大AI技術,業內首創智能定位功能,通過大數據計算推算定位,GPS信號弱的時候,也能持續導航。
現在你打開百度地圖,時不時就能發現些「寶藏」。比如百度地圖頁面右上角,有個小小的「旅遊」圖標,無比低調,但其中別有天地。我覺得最貼心的功能,是景區內的實時導航和語音講解服務,直戳遊客的兩大痛點:一到景點就暈頭轉向,看一大溜後只說得出「哦,真漂亮」。
能做到這些,依靠的是強大的數據挖掘、分析能力。目前,百度地圖80%數據採集環節已實現AI化,成為業內AI化水平最高、搭載的AI技術最強最豐富的地圖廠商。你手機裡的百度地圖,變得越來越像個AI了,不信你叫它一聲,看它敢不敢答應?
在去年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現場就「叫」了它一下:「我要從三裡屯的團結湖地鐵站出發路過望京的家樂福然後再去南鑼鼓巷最後到我家,我要紅綠燈少的不堵車的最快的路線,你幫我路線規劃一下吧。」老闆要求真多啊!不過,AI地圖不僅聽得懂,還能遵照指示,把行程給安排得明明白白。
能聽得懂「人話」的AI地圖,對出門在外的人來說可謂神器。畢竟,車開著或者行李提著,如果不用打字也不會迷路,那真是極好的。
自古以來,地圖的功能就不僅局限於為人指路。在人類浩瀚的文明史中,地圖一直引領人們探索未知。行軍打仗、規劃城市,都得靠地圖。我念書的時候,老師總敦促學生平時多翻翻世界歷史地圖集。山川、河流、邊界,這些信息都可能告訴你歷史的秘密。
AI地圖因其數字屬性,能夠容納更多「秘密」。
比如哪些地方人口密集度高,人口流動的軌跡是什麼樣子的,夜間哪些地方燈火通明、哪些地方微光黯淡。這些數據,可能讓人看清現實的短板,也能提供未來政策的思路。「百度地圖慧眼」就挖掘到了許多這類數據,並以這些優質數據為基礎,助力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聯合出版了城鎮化研究著作《遷徙的人,變動的城》。
同時,AI地圖在快速應急響應上,充分發揮了人工智慧的優勢。去年7月11日,成都下了一場暴雨。百度地圖路況數據研判平臺出場,很快就發現了積水源頭,並立刻將險情推送到應急指揮中心,民警得以及時疏導車輛、處置危機。這麼給力,靠的都是人工智慧高超的深度學習能力。百度地圖通過路況的深度學習,提煉動態事件導致擁堵的特徵,反向挖掘高疑似事件的擁堵路段,精準定位到積水源頭點位。
12月10日,2019百度地圖生態大會上,「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生態全景發布。這裡「生態」這個概念很關鍵,它意味著,百度地圖不僅僅是方便大家出行的「國民地圖」,還以其自身的技術與數據優勢,在多個領域成為「民生助手」。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其中提到,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要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在生態大會上,百度地圖面向交通行業發起並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作為創新平臺,通過數據開放合作的形式推動聯合創新,助力交通強國建設。在實驗室的合作夥伴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所屬交通部、公安部、建設部等等部門的頂級研究機構,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等一系列高校的名字。第一批合作夥伴就如此權威,可見業界對於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高度重視。百度地圖培育的這個「生態」,與「交通強國」的戰略方向是一致的。
百度地圖生態的外殼是技術,核心其實是人。它所做的產品,以及產品背後的理念,無一不致力於改善城市中的人的處境,讓擁堵的大城市病離生活遠一點,讓人們回家的路安全一點。這是技術背後的溫度,也是人們研發技術的初心。
對了,百度地圖最近還推出了一項獨特的功能——「百雀靈」語音定製功能:你可以錄製自己的聲音,製作個人專屬語音包,運用於導航、景區導覽、交互等全場景。聽著自己或者家人的聲音給自己指路,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難以描述?好吧,如果你害怕被自己性感的嗓音震懾到,也可以試試別的語音包。可選的可多了,影視明星、搖滾老炮、電臺主播,總有一款適合你。
(文/張靜雯)
微信號:Talkpark
聲明:文章如需轉載,請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處、微信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