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趕早不趕晚。對於生孩子而言,同樣也是這個理。
我有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和老公打拼事業,年齡大了才生孩子。有多晚呢?35歲才生了孩子。這孩子來得很不容易,一開始自然備孕,一直懷不上。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也沒有問題。雖說沒有問題,可一直懷不上也讓人挺著急的。後來看中醫,吃中藥,這一喝就是小半年,家裡一股中藥味。
後來經朋友介紹,去了一家醫院,又折騰一陣子之後才懷上。懷孕之後,家人怕她一不小心,胎兒又怎麼樣。也不讓她工作,就天天安胎。雖然天天在家待著,但也會專門督促她運動,飲食上面也很專業。總之,待遇沒話說。孩子出生的時候早產,心肺發育不全,在保溫箱醫一住就是一個月。雖然花了很多錢,但好歹孩子沒啥事。
出院之後,一切都好了。原以為終於結束了,沒成想雞飛狗跳的生活剛開始。她年齡也大了,精力和體力都跟不上。月子還沒出,就開始度日如年。之後帶孩子去街上,別的年輕媽媽帶著孩子,特別亮眼。她說自己一個「黃臉婆」帶著孩子,跟娃奶奶似的。所以她以過來人的血淚經驗告訴大家,生孩子要麼早生,要麼不生,千萬不要晚生,不然早晚會後悔。
有人認為,早生和晚生沒多大差別。但作為晚生的媽媽而言,差別其實大了去了。
▶「生產力」、體力、精力的區別。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臉保養得再好,身體也會衰老。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23-30,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30-35歲。超過這個年齡,卵巢功能就處於一個持續下降的階段。因此,「生產力」就大打折扣,懷孕變得艱難。
此外,晚生的媽媽體力和精力有明顯差別。例如,20多歲的時候熬夜,第二天跟沒事人一樣,精神飽滿。30多歲的人熬夜,一個星期都調整不過來。所以說呀,晚生的寶媽體力和精力都跟不上,照顧孩子會很累。
▶「帶弟弟」VS「帶孫子」。
早生孩子,帶著孩子出門,別人認為你是帶著弟弟。晚生孩子,帶著孩子出門,被人以為你是帶著孫子。這中間的差距,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很是心酸。
為什麼要早點生孩子呢?因為早生娃的好處確實蠻多的。
▶寶媽早恢復。
早點生娃,就早恢復。年輕的時候,身體好、神經狀態好、新陳代謝快,生完容易恢復。年齡大了之後,新陳代謝變慢,恢復就變得格外艱難。例如年輕的時候,隨便吃宵夜,都不胖。胖的時候少吃一點,能立馬瘦下來。而現在,宵夜不敢吃,一吃就胖。少吃點,也不會瘦。這就是時間的力量,因此,老人說早生早恢復也不是沒道理的。
▶壓力小,不用擔心懷不上。
比照顧孩子更難的,就是擔心自己懷不上。現在的年輕人,經常熬夜,吃「垃圾食品」,導致讓身體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年齡越大,情況就越嚴重。因此,早生孩子,就早點放鬆下來,不用擔心以後懷不上。
▶有老人幫帶娃。
年輕的好處就是父母年輕,可以幫忙帶娃。如果年齡大的時候生孩子,父母年齡也不小了,顧住自己就很艱難了,跟別提幫人照顧孩子了。
想早點生孩子,並非是難事,滿足以下兩點就可以。
▶有一定存款、穩定的經濟收入。
很多人都說,有錢了才能生娃。可什麼時候算有錢呢?跟億萬富翁相比,永遠不能生娃了。所以說呀,大家都鬆弛一些,不要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有一定存款,經濟收入比較穩定的時候,就能生娃了。
▶有人幫自己帶娃。
年輕人,若有人幫你們帶娃,那也可以生娃。如此,你可以毫不顧忌地拼事業。把事業和家庭兩手抓,美哉。而且生過娃之後,也不用擔心自己以後能不能懷孕,會少很多顧慮。
早生娃,可以早點安定下來,也可以全心拼事業。生娃不是任何人必須要經歷的事情,但若你決定要孩子,早生會比晚生好很多。至少,多數過來人都這麼認為。
【話題討論:你們認為早生孩子好還是晚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