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本書有無窮的自然智慧 書寫著人類最壯美的詩篇

2020-12-11 悅圖者

對自然的好奇,對未知的探索,對真理的信仰,書寫著人類最壯美的詩篇。

下面的九本作品,記錄著人類為了滿足好奇付出的勇氣,展示著探索中的愛恨情仇,講述著對真理的不竭熱愛,並將我們對自然的觀察和見解代代相傳。

創造自然:勇氣、毅力、熱情與愛

我們對自然的認識來自何處?我們對自然的認識是如何改變的?亞歷山大·洪堡用他一生的勇氣、毅力、熱情和愛回答了這個問題。

《創造自然》描繪了亞歷山大·洪堡為了探索自然波瀾壯闊的一生,他奔赴南美探險,命喪黃泉,前往北美與傑弗遜交流,回到歐洲的他,著書立說之外,周旋於不同的派別之間,通過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一個科學共同體,並將科學的種子播撒到千家萬戶。

與傳統的傳記不同,這本書還是對啟蒙時代的全景展示,不僅僅是洪堡,更有達爾文,玻利瓦爾,傑斐遜,歌德等歷史人物出鏡,展示當時歐洲的社會形態,體會科學先賢們的愛恨情仇。

丈量世界:俯察品類之盛

我們到底身身處何方?這是什麼地方?這一切是怎麼來的?我們該如何認識這山川,河流,城市,村莊?地理學來回答這些問題。

這本書以四部分十三章全景展示與地理學有關的方方面面。不論是語言的差異,房價的變遷,還是城市廢物的處理,交通的變遷,地理學都沒有停留在枯燥的數字和圖表,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

跟隨地理,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

走!去遠方:從地球出發,直到宇宙盡頭

油鹽醬醋,衣食住行,是否想過踏出從未去過的遠方?

出發在地球,這旅途結束在宇宙的盡頭,踏上雲端,俯瞰地球,這顆點綴著朵朵白雲的藍色星球,在無盡的夜空中獨自運轉。在衛星的視角下,遊走大陸和半球;俯衝地下,看地層中的編年史,會當擊水三千裡,扶搖直上九萬裡,見證沙塵與大風的遷移,目睹人類擴張的痕跡。

路上遇行星,跟隨本書行星探測器的腳步,經歷飛掠到定點撞擊,再到可控軟著陸的探索歷程,重塑對行星的認識,用全新的視角看待太陽,行星,月亮,小行星,太陽系大家庭。感受在太陽系中漂遊的浪漫與熱情。

腳步終將停止,更加遙遠的宇宙已經不能用探測器前往,將要化身永不停歇的光子,向茫茫的宇宙深處飛去。在幾分鐘內遍歷太陽系中的各位友鄰,經過銀河系的核心地帶,拜訪我們星系的鄰居大、小麥哲倫雲,歷覽星系們的演化、相互作用乃至並和,聆聽迴蕩在宇宙深處的撞擊迴響。繼續推進,我們將進入一個更為陌生而廣袤的王國,在大尺度的宇宙結構上觀看仿若微塵的星系團們。最終,我們與光一起走向無盡的黑暗,觸摸可見宇宙的邊界。

自我修養:生而為人的法則

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複雜而又微妙。一方面,我們懷抱友愛之心接納身邊的生靈;另一方面,我們以佔有之意對動物極盡索取。當人類與動物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我們該如何與具有思維和情感的它們共處?

作者特蕾西·斯圖爾特結合自身多年的獸醫職業技師經驗,與讀者分享了改善動物生活的秘訣。通過獸語解讀、按摩技法、零食烹飪、玩具製作及動物樂園搭建等簡易教程,鼓勵人們將好奇與仁愛的情緒化為行動,與周圍的動物建立親密關係。以幽默、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溫暖趣事,打破你對動物的思維定式,帶你再次認識身邊熟悉卻也陌生的它們。

聆聽蟲鳴:找尋夏天的味道

圖鑑作品,用翔實的筆觸描繪鳴蟲的形態,分布,生活史,將畫筆對準隱匿在視野之外的小生靈,講述昆蟲們的生活。

全書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時間的維度,以時間為順序,展示不同地方的不同鳴蟲,另一個是空間的維度,看同一個地方鳴蟲的生活變遷,在兩個維度中,勾畫出鳴蟲在生活中存在的意義。

打開書,就如同置身於野外,體會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全新視角:洞察生物的真相

鴕鳥蛋有多大?北極熊的黑色皮膚有什麼用?蝙蝠真的靠吸血維生嗎?在解答問題的同時,呈現動物骨骼的形態,翻開插圖,就能發現動物的骨骼,以及動物身體構造方面的知識。

左頁的知識介紹也與百科辭典完全不同,它要告訴我們更多東西——因為它重點關注「趣事」!與動物有關的許多令人驚訝和興奮的事情都被總結出來了,要讓孩子驚掉下巴。另外,一些基本的數據如壽命、體型、分布等,也沒有丟失。成語、諺語在這兒也可以找到。在「你是誰?」的條目下,用一段話寫出了與動物有關的最重要信息。全書40種動物中,有豢養的如狗、貓、烏龜、馬、兔子、公雞,也有野生的如緋紅金剛鸚鵡、蟒蛇、藍鯨、大象、長頸鹿、駱駝、北極熊、考拉、袋鼠等等。

發明真相:你無法拒絕大自然的啟示

自然是一座寶庫,其中潛藏著無數的能量,人類雖然是萬物之靈,但仍然要在自然中汲取靈感。

仿生學大開本圖冊,全彩精裝印刷,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講述仿生學的機理,並展示原型的形態。自然是科學的主角,更是技術的源泉。原理與實踐結合,讓自然科學活起來,激發對於自然的熱愛與理解。

圖解科學:變化之學的美麗

世界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秋天的樹葉為什麼會變色?汽水的小氣泡從何而來?為什麼麵包會疏鬆多孔?這些問題將《化學變!變!變!》中找到答案。

跟隨書中想到春太的腳步,認識分子與原子,了解溶解與氧化,體驗大分子與酸鹼度,不僅僅是理論,更將這些知識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結合起來,解決「學這個有什麼用?」的艱深問題。更有為家長和老師準備的專業化學講解。在孩子自學的過程中,可以給予適當的指點,孩子也能養成勤思考、善觀察的習慣,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領略化學的奇妙!

圖解科學:萬物之理的力量

僅僅一輛自行車就有很多問題可以問:我們怎麼使靜止的自行車動起來?我們又怎麼讓運動中的自行車停下來,並讓它穩穩地站立在地面上?為什麼我們騎車上坡覺得很費勁,下坡卻覺得很輕鬆?為什麼自行車的運動軌跡不是筆直的?在「自行車動作」背後,隱藏了哪些物理學知識?

與健太和大熊博士一起,走進自行車背後的物理學世界。見證與了解自行車的具體構造和工作原理,領略萬物之理的力量。從簡單的自行車出發培養孩子仔細觀察、科學思考的習慣,去領略物理學的魅力吧

相關焦點

  • 元旦晚會 | 致敬偉大時代,書寫壯美詩篇
    12月25日晚,學院「致敬偉大時代,書寫壯美詩篇」主題元旦晚會如約而至!     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鍾均宏等院領導和嘉賓以及在場的5000餘名師生共同觀看了晚會。本次晚會在湯泉校區運動場舉行。四個精靈隨歌曲變更而舞起手腳,時而舒緩、時而幽默、時而激昂,結合流行歌曲,綻放出最豐富的姿態,為大家帶來了歡樂,贏得全場最熱烈的掌聲!院級第二屆十大歌手還記得披荊斬棘,脫穎而出的十大歌手嗎?校園十大歌手傾情演唱的《讓我留在你身邊》帶給我們一場愉悅的視聽盛宴,直擊心扉,暖到靈魂深處。
  • 張繼鋼作品3D舞蹈詩《侗》書寫空靈自然詩篇
    張繼鋼作品3D舞蹈詩《侗》書寫空靈自然詩篇 2017-05-03 14:50: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官志雄
  • 英語思維無窮的智慧,帶來無窮的價值
    英語思維無窮的智慧,帶來無窮的價值 宇宙的和諧與自然的平衡, 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心迷則一切迷,心悟則一切悟。
  • 走進自然博物館 愛上壯美內蒙古
    學習內蒙古恐龍的知識,研究恐龍皮膚的秘密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內設壯美內蒙古、遠古內蒙古、富饒內蒙古、綠色內蒙古和恐龍的故鄉五大展廳,孩子們一路走過「大森林」「大草原」「大水域」「大沙漠」,大興安嶺的落葉松、呼倫貝爾草原的綠草、額爾古納溼地、巴丹吉林沙漠、額濟納旗的胡楊林,領略了內蒙古壯美的自然景觀。
  • 祁陽職業中專開始譜寫又一個全新的壯美詩篇
    礪志成才,繼往開來;勤奮學習,奮勇爭先……」9月12日上午八時,天空飄著幾絲細雨,寬曠的田徑上,職業中專校本部8000餘名學子舉起右拳,莊嚴宣誓。全體師生熱情滿滿,如期舉行2020年下學期開學典禮。教師代表發言職中人,再次滿懷夢想與激情,向著新的奮鬥目標,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開始譜寫又一個全新的壯美詩篇
  • 詩篇136篇
    ,因祂的愛無窮的長存。全部詩篇用9次,表明祂的權柄統管萬有,祂對選民富有權威和仁慈。(二)稱謝神大能的創造4-91.獨行大奇事4v稱謝那獨行大奇事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獨行大奇事的:大奇事指創造天地與救贖以色列的偉大事工。神作此工時沒有得到任何存在的幫助,單憑自己的話語(約1:3)和智慧104:24而成就;神施行奇蹟是沒有對手的。
  • 世界上最貴的十本書
    一本書就像一塊有巨大價值的寶庫!除了書籍是人類可以擁有的最好的朋友這一事實之外,它也是豐富知識的來源,幫助讀者拓寬視野或在生活中發展新的視角。書籍是一種你總是與之相容的東西,這種東西在你的生活中永遠不會背叛,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在任何情況下讀到的書。中國有句古話叫;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好的書籍當然也有好好的價值!下面就讓我來跟大家聊聊世界最貴的十本書吧!
  • 這9本書,最適合獨處時閱讀
    楊絳先生曾說:「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在囿於一室的非常時期,我們精選了9本好書,希望與你一同足不出戶拜會那些睿智的主人,並從中積蓄開啟新旅程的力量。」1《人生的智慧》 作者:[德]叔本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豆瓣評分:9.2《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部作品使其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
  • 這9本書,讓你提升自我、快速成長
    在這9本書中,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坐標,獲得最渴望得到的知識,真正實現心智成熟、快速成長。一、認識自己想要獲得快速提升,先從認識自己開始。人的高明往往不在於天賦,而在於懂得自我省察;人的成功往往不在於技巧,而在於及時的自我把我。本書看點:◎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
  • 人和自然從遠古就和平共處,自然哺育了人類,人類更應保護自然
    人是貪婪的,過分地向自然索取,過度地對自然開發,導致大自然這個和藹的老人發怒,他以各種自然災害報復著人類,於是,颱風、海嘯、「厄爾尼諾」接踵而來。人和自然從遠古就和平共處。自然哺育了人類,人類更應保護自然。所以,讓我們共同努力吧!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像水和石一樣,共生共存,和諧相處!
  • 詩篇簡介
    這三 種形式的對偶構成了整本詩篇的特色。我們所知最 早的詩篇是主前15世紀由摩西寫的(詩 90篇);最晚的則寫於主前6 到4世紀之間(如詩 137篇)。不過,大多數的詩篇都寫於主前 10世紀,以色列詩歌文學的黃金時代。大多數詩篇前都加有題注 (或稱標題);儘管它們不是受感而成的詩篇原稿的一 部 分,但均年代古老(先於「七 十士譯 本」)並且意義重大。
  • 詩篇15-17篇注釋
  • 部分等於整體,說無窮,道無窮,無窮世界的封印,康託的悲鳴
    雖說人類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了「無限」的認識,但真正接觸無限本質的人並不多。可能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最早觸及到實質的。他把兩個元素間能建立起一—對應的集合,稱為有相同的基數。例如,自然數集與自然數平方的數集有相同的基數。自然數集與有理數集也有相同的基數(康託爾有證明,略去)。由於自然數集的元素是可以從1開始,逐個點數的,所以凡是與自然數集基數相同的集合,都具備可數的特性。可見,可數集基數,是繼有限數之後,緊挨的一個超限數。
  • 為什麼書籍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恆久遠的存在?
    書籍和閱讀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恆久遠的存在。那你知道承載了文字和閱讀功能的紙的歷史有多久嗎?#紙 · 公元前3000年紙作為書籍的物質基礎,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被古埃及人發明了出來,人類的記憶和知識從此找到了載體。
  • 紀伯倫:藝術是從自然走向無窮的一步
    在此前後,他的哥哥和小妹相繼在美國病逝,在哥哥去世的同一年,紀伯倫最心愛的親人——他的母親,也死於癌症。他在小說《被折斷的翅膀》中寫道:「人類發出的最美好的呼喚就是『我的母親』!……誰失去了母親,誰就失去了讓他依偎的懷抱、向他祝福的手和眷顧他的眼睛。」
  • 聽華萊士講那「無窮」的故事
    任何一個其他問題都不曾如此深刻地影響人類的精神;任何一個其他觀點都不曾如此有效地激勵人類的智力。然而,沒有任何概念比無窮大更需要澄清……——大衛·希爾伯特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偉人語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在對自然的書寫中通向更廣闊的世界
    麗江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何玉蘭說,期待詩人用筆墨和智慧展現詩意麗江,以詩為媒講好麗江故事,傳播麗江故事,讓更多的朋友了解麗江、走進麗江、感受麗江,讓詩和遠方完美邂逅。 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說,來到麗江,深切感受到這裡的美好自然和豐富文化,以及當地人的那份善良和熱情,讓人產生一種敬畏之心。
  • 「無窮」的魅力,數學家知道
    19世紀末,德國數學家康託爾發明了集合論,無窮被賦予新的含義,原來「不可理喻」的「無窮」是可以進行大小比較的。康託爾的集合論,使近現代數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希爾伯特在1900年舉辦的第二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高度讚揚康託爾的集合論是「人類純粹智力活動的最高成就之一」。希爾伯特在本次大會上提出了指引未來數學發展的23個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便是康託爾的連續統假設。
  •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展示壯美內蒙古的窗口
    2016年10月,王軍有被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選任負責籌建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王軍有館長一上任就帶領我們開始了緊張的工作,邀請國內外專家對展覽設計進行了多次優化論證;為了確保展陳內容的科學性,多方多次請專業機構提供樣板並論證科學性、代表性。」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張茗說。
  • 騰訊街景地圖三峽景區震撼上線 領略壯美風光
    記者了解到,5月18日,第五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在重慶萬州區拉開帷幕,騰訊地圖在「碼上遊三峽,智慧伴我行」智慧旅遊論壇中展示和發布了三峽地區街景,主要包括長江三峽地區(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和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在內的三部分江面船採街景數據。騰訊此次推出三峽街景地圖,不僅是為了給去三峽旅遊的用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實景服務;同時也方便不能前往的廣大用戶,能身臨其境地欣賞到三峽及其周邊的景區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