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擔心,在美國照顧好自己。你不能回來,我替你守護家鄉!」7月20日,與美國的一位好友視頻通話後,復旦大學2020級博士研究生陳波安從上海來到安徽,開啟了在巢湖大堤的防汛志願之旅。
就在幾天前,陳波安剛收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成為一名即將深耕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領域的準博士。在此之前,他曾經在美國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凱斯西儲大學度過了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分別學習計算機和法律專業。
目前,合肥天氣放晴,巢湖水位已持續下降。陳波安的防汛志願服務也於8月7日告一段落。
主動請纓,上大堤!
「堤壩長期浸在水裡,容易出現滲漏,如果放任不管,堤就垮了。當地情況又比較特殊,巢湖的水面高於周圍陸地。所以一旦潰堤,整個合肥就變成澤國了。」談起防汛,陳波安有條有理。可是,就在幾個星期之前,他還對此一無所知。
今年南方多地出現大規模連續性降水,洪災肆虐。陳波安的朋友家住安徽的巢湖邊上,看著不斷攀升的水位數字,朋友非常擔心家鄉的親人。剛從連續數月的博士招生備考中緩過勁來,陳波安就馬不停蹄奔赴安徽防汛前線。
陳波安在巢湖巡堤
陳波安在志願者網站報了名,可都過了幾天,還是遲遲等不到分配崗位的消息。他又請朋友的父親幫忙「找路子」,希望能夠早一些投入防汛一線的工作中去。
恰巧,地處合肥市包河區的合肥一中、46中南校、46中本部被列為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需要緊急招募志願者,參與安置點緊急改造以及後期服務。朋友的父親將包河區團委的青年志願者招募令轉發給陳波安。當天晚上,他就坐上了從上海到安徽的動車。在動車上,他已經打算好,發揮自己的外語和計算機專長,為受災的孩子們輔導功課。
陳波安的打算並沒有實現。萬幸的是,幾天後,合肥天氣轉晴,巢湖水位持續回落,並沒有群眾進入安置點。鬆了一口氣之餘,陳波安希望能夠做出更大貢獻,踏上了巢湖大堤防汛前線。
巡堤時四人一組,一人走在較高處,其餘三人並排前進,各自巡查一個區域。一旦發生險情,走在上方者就起到了警戒員的作用。「我們是24小時三班倒。在堤腳撥開雜草堆一叢叢看,有滲水等情況,就做好標記並通知當地解放軍,解放軍會連夜搶修。」陳波安對巡堤記憶猶新。
巡堤結束的陳波安在吃盒飯
選擇復旦數據科學,效力祖國
今年2月,凱斯西儲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發起了募捐抗疫物資的活動,陳波安和他的夥伴們把當地的防護用品購買一空,悉數捐贈國內。那時,陳波安就想著畢業後回到祖國,用專業知識為國效力。
春天,陳波安結束在美國的碩士階段學業,回到家鄉上海,備考復旦大學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回顧他的教育履歷,可稱豐富。他本科就讀於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法學領域,博士又回歸到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陳波安解釋道:「我一直都非常喜歡計算機,而法學則開拓了我的視野,也奠定了我現在的研究興趣——數據主權。」
數據主權是網絡空間中的國家主權。近日來的Tik Tok事件引起了對這個詞的廣泛討論。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復旦呢?在陳波安看來,復旦多元包容的學術氛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他說:「這種學術氛圍可能更適合我這種擁有多樣求學經歷的人吧!」
文 字
梁 好
編 輯
梁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