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請纓,上大堤!復旦準博士生在防汛一線

2020-08-09 上觀新聞

「你不要擔心,在美國照顧好自己。你不能回來,我替你守護家鄉!」7月20日,與美國的一位好友視頻通話後,復旦大學2020級博士研究生陳波安從上海來到安徽,開啟了在巢湖大堤的防汛志願之旅。

就在幾天前,陳波安剛收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成為一名即將深耕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領域的準博士。在此之前,他曾經在美國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凱斯西儲大學度過了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分別學習計算機和法律專業。

目前,合肥天氣放晴,巢湖水位已持續下降。陳波安的防汛志願服務也於8月7日告一段落。

主動請纓,上大堤!

「堤壩長期浸在水裡,容易出現滲漏,如果放任不管,堤就垮了。當地情況又比較特殊,巢湖的水面高於周圍陸地。所以一旦潰堤,整個合肥就變成澤國了。」談起防汛,陳波安有條有理。可是,就在幾個星期之前,他還對此一無所知。

今年南方多地出現大規模連續性降水,洪災肆虐。陳波安的朋友家住安徽的巢湖邊上,看著不斷攀升的水位數字,朋友非常擔心家鄉的親人。剛從連續數月的博士招生備考中緩過勁來,陳波安就馬不停蹄奔赴安徽防汛前線。

陳波安在巢湖巡堤

陳波安在志願者網站報了名,可都過了幾天,還是遲遲等不到分配崗位的消息。他又請朋友的父親幫忙「找路子」,希望能夠早一些投入防汛一線的工作中去。

恰巧,地處合肥市包河區的合肥一中、46中南校、46中本部被列為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需要緊急招募志願者,參與安置點緊急改造以及後期服務。朋友的父親將包河區團委的青年志願者招募令轉發給陳波安。當天晚上,他就坐上了從上海到安徽的動車。在動車上,他已經打算好,發揮自己的外語和計算機專長,為受災的孩子們輔導功課。

陳波安的打算並沒有實現。萬幸的是,幾天後,合肥天氣轉晴,巢湖水位持續回落,並沒有群眾進入安置點。鬆了一口氣之餘,陳波安希望能夠做出更大貢獻,踏上了巢湖大堤防汛前線。

巡堤時四人一組,一人走在較高處,其餘三人並排前進,各自巡查一個區域。一旦發生險情,走在上方者就起到了警戒員的作用。「我們是24小時三班倒。在堤腳撥開雜草堆一叢叢看,有滲水等情況,就做好標記並通知當地解放軍,解放軍會連夜搶修。」陳波安對巡堤記憶猶新。

巡堤結束的陳波安在吃盒飯

選擇復旦數據科學,效力祖國

今年2月,凱斯西儲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發起了募捐抗疫物資的活動,陳波安和他的夥伴們把當地的防護用品購買一空,悉數捐贈國內。那時,陳波安就想著畢業後回到祖國,用專業知識為國效力。

春天,陳波安結束在美國的碩士階段學業,回到家鄉上海,備考復旦大學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回顧他的教育履歷,可稱豐富。他本科就讀於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法學領域,博士又回歸到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陳波安解釋道:「我一直都非常喜歡計算機,而法學則開拓了我的視野,也奠定了我現在的研究興趣——數據主權。」

數據主權是網絡空間中的國家主權。近日來的Tik Tok事件引起了對這個詞的廣泛討論。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復旦呢?在陳波安看來,復旦多元包容的學術氛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他說:「這種學術氛圍可能更適合我這種擁有多樣求學經歷的人吧!」

文 字

梁 好

編 輯

梁 好

相關焦點

  • 我的陣地,就在大堤上——抗洪搶險一線黨員素描
    大堤一線建「哨所」 舍小為大保平安一面鮮紅的黨旗、一塊黨員先鋒崗牌、一間不足6平方米的崗亭,是南昌市新建區象山鎮大橋村黨支部書記熊煥華和村裡防汛值班人員的防汛哨所。7月15日21時許,防汛哨所和圩堤上燈火明亮,每隔百米便能看到巡堤人員。
  • 黃喜忠赴恆湖墾殖場防汛大堤看望抗洪一線人員
    廿四聯圩恆湖段防汛大堤全長23公裡,沿堤有4個排灌站。作為該段防汛責任主體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派出人員在大堤外側除草、巡查。堤壩上,前來馳援抗洪救災工作的武警官兵正揮動著鐵鍬,往蛇皮袋裡裝鵝卵石。上堤壩、看圖紙、問汛情,在廿四聯圩恆湖段,黃喜忠實地察看險工險段巡查排查、沿線物料、應急處置,詳細了解防汛責任落實、隊伍組建、物資保障、值班安排等情況。看到黨旗紅旗飄揚在大堤上、防汛抗洪物資儲備充足、巡堤人員堅守一線、各處險情得到快速有效處置時,黃喜忠十分欣慰。
  • 華容鎮中心學校教師防汛一線顯擔當
    7月25日,在華容鎮防汛抗旱指揮部的號令下,華容鎮中心學校成立了由71名教師組成的教育防汛突擊隊,迅速集結到新港堤段華容鎮牌坊村、蘆花村、包王村、肖葉村所駐哨所參加防汛。主動請纓,展現黨員風採。在接到選派人員參加防汛的通知後,56歲的中心學校輔導員餘大坤繼疫情防控期間下沉到新街社區參加值守後,再一次主動請纓,「雖然我今年56歲了,但身體很結實,防汛還是沒有問題的,算上我一個!」
  • 防汛進行時 | 風雨中,看走馬嶺街這群防汛紅色娘子軍!為她們點讚!
    面對洶湧而來的超強降雨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防汛一線成為防汛戰汛的中流砥柱處處可見他們艱辛疲憊的身影這其中也不乏一群奮勇無前的「娘子軍」她們在防汛戰汛中衝鋒在前、堅毅前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擔當每日超過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一半用在防汛一線,查看哨棚設置、安排堤防人員、重要險段備汛、組織搶險隊伍、整治溝渠、巡察泵站設施等。身為一名女同志,她心思細膩又果敢幹練,防汛期間有序組織全街農業大隊開展溝渠整治、泵站設施維護,全面統籌漢江大堤9個哨棚設置及堤防工作,暴雨期間緊急協調調動科室及相關大隊開展抽排水,確保了全街防汛期間各項工作有序落實到位。
  • 【防汛救災】黃梅考生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
    7月25日晚,黃岡市黃梅縣分路鎮陶圩村剛剛參加完高考的準大學生陶善濤在村裡叔叔們的帶領下,來到黃廣大堤黃梅縣分路鎮防守段開展巡堤工作。陶善濤除了集中注意力查險外,還負責對巡堤發現的隱患做好記錄。上崗前,經驗豐富的叔叔們還給他傳授了巡堤查險知識,以及識別排查管湧、散浸等險情的技巧。「白天我還參與了裝沙袋工作,把沙袋扛到堤壩外延,防止江水上漲滲入周邊村子。」
  • 「防汛手記」防汛一線 從「茫」到「忙」
    7月22日,6點起床用過早餐,便和同行督查組工作人員乘車往堤上趕,我們一路上把車窗開到最大,大堤清晨的風涼涼的,睡意被吹走了大半,算算日子,我來到這裡已經兩個多月了。7月2日沅江市啟動全面防汛,我作為從審查調查一線到防汛一線的新手,心底有些「茫然」。「防汛怎麼防?防汛工作中紀檢幹部重點做些什麼?沒有經驗的我能做好嗎?」轉念一想,最初辦案也有「茫然」,在實踐中通過同事的「傳、幫、帶」以及學習黨紀條規才慢慢有了成長。掛職的目的就是經風雨、受磨礪、長才幹,這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 直擊鄭蒲港新區防汛一線
    為應對嚴峻的防汛抗洪形勢,全力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準備,新區幹部群眾紛紛加入防汛抗洪中。  7月11日上午,新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張定程,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先清,帶隊巡查長江防汛工作,深入陳橋洲防汛一線,檢查指導防汛工作。
  • 武漢高三小夥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 接棒父親成最小「守堤人」
    每年夏天,他的父親周燕鋼都會投身防汛一線,駐守武金堤。受父親影響,今年小周也主動報名,高考結束後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奔赴防汛「戰場」。才下高考考場就上防汛「戰場」高中生成最年輕的「守堤人」記者見到周亮宇時,這位大男孩臉上還帶著倦容。
  • 教授護衛大武漢——華中農大巡查值守長江大堤群像
    值守24小時之後,他在朋友圈裡分享道:「繼1998年參加防汛抗洪後,時隔22年我再次走上武金堤!」一張張巡堤照片刻畫出巡堤的場景。巡堤教授中,最大年齡的是該校文法學院畢耕教授,現年59歲的他一聽說巡堤就主動報名參與,7月19日,他和同事們戰鬥在武金堤上。要知道,學校早就建議50歲以上的教授儘量不上堤。一群「海歸」教授主動加入到巡堤名單中來。
  • 「乘風破浪的姐姐」堅守防汛一線,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
    三八湖大堤是洪湖圍堤六合垸段的「外屏障」,是守護洪湖圍堤的重要節點。在這裡,女民兵們頂起了堤上的「半邊天」。41歲的雷義,是楊嘴村婦聯主席,也是這支女子防汛突擊隊的隊長,女子民兵排排長。1957年,時任漁場黨支部書記的肖創香,帶領800多婦女,硬是用手挑肩扛,在洪湖上築起了這道大堤,一磚一瓦建起了漁場。這道大堤也因此被命名為三八湖堤。53年來,正是這道堤守護著原漁場100多戶職工的家園。
  • 230多人仍堅守一線 華陽河農場打好防汛持久戰
    「我們從7月9號開始上堤防汛,目前已經堅持了兩個多月,每天堅持24小時巡堤查險,目前圩堤沒有出現潰堤險情。」華陽河農場二場港東管區主任王和平介紹說,「眼下正是棉花採摘的農忙季節,像楊籃生他們這些農場職工把農活交給家屬,自己毅然堅守在防汛一線。」據了解,華陽河農場目前仍有230多名職工堅守在防汛一線。
  • 教授巡堤 護衛長江——華中農大教授長江大堤巡查值守群像
    值守24小時之後,他在朋友圈裡分享道:「繼1998年參加防汛抗洪後,時隔22年我再次走上武金堤!」一張張巡堤照片刻畫出巡堤的場景。巡堤教授中,最大年齡的是該校文法學院畢耕教授,現年59歲的他一聽說巡堤就主動報名參與,7月19日,他和同事們戰鬥在武金堤上。要知道,學校早就建議50歲以上的教授儘量不上堤。一群「海歸」教授主動加入到巡堤名單中來。
  • 屈原一中黨總支:在防汛一線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7月10日,剛結束高考送考任務返回學校的屈原一中黨總支書記、校長謝型開接到電話,迅速在高三教師群內發出號召,希望各位高三黨員教師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主動放棄休假,奔赴防汛現場。7月10日,剛結束高考送考的高三教師奔赴一線,7月19日,剛下中考考場的初三教師及時充實了防汛隊伍,7月25日,一中77名黨員教師分布在防汛堤壩各個值守點上,像點點星光,為黑夜貢獻自己的微微光芒……「雨夜巡堤擔使命,防汛一線踐初心。我堅信一中的黨員教師們定能不辱使命,站好每一班崗,圓滿完成此次防汛任務!」謝型開說道。
  • 戰鬥在防汛搶險一線的蕪湖司法行政轉退軍人
    在蕪湖司法行政戰線上,有著這樣一群轉退軍人。 他們牢記「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的本色,恪守初心使命,踐行為民理念,長期耕耘在法治建設、普法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以及法律服務一線,為法治蕪湖、平安蕪湖建設默默貢獻。
  • 安徽工業大學學子赴防汛一線築起「青春堤壩」
    【安徽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班 8月16日訊】(通訊員:任飛翔):今年進入梅雨季節以來,長江沿岸城市均經歷了較為長期的降水過程,多地防汛形勢日趨嚴峻,戰洪集結號已經吹響,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
  • 黃梅縣關愛一線防汛人員 讓防汛人員吃得飽睡得好
    羅來貴告訴我們,他們村負責防守653米大堤,每天分成白班和黑班,每班40人,哨棚裡有30個床鋪,還在堤下開火做飯,讓防汛人員吃得飽睡得好。湖北黃梅縣沿長江有5個鄉鎮。在綿延59公裡的長江幹堤上搭建哨棚238個,每個哨棚的休息床位不少於值守人員的三分之二,實行輪班值守、換班休息,並給哨棚安裝空調,配裝綠色遮陽外包。
  • 臨空港「堤邊姑娘」防汛一線保家園
    臨空港「堤邊姑娘」防汛一線保家園 2020-07-23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汨羅當兵伢子探親假中去防汛:「這是我的責任」
    塗旺和隊員們一起巡堤紅網汨羅分站7月9日訊(分站記者 周敏)原本是回家享受探親假,看到家鄉汛情告急的消息後,湖南汨羅新市鎮新書村22歲青年塗旺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投身到了抗洪防汛隊伍當中。頭頂炎炎烈日,日夜值守大堤。
  • 有人考滿分有人差點交白卷,長江大堤上一場考試敲響防汛警鐘
    楚天都市報8月1日訊(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汪萬軍 王菁)湖北長江段超警高位運行已持續22天,巡堤的幹群,對所負責段大堤情況掌握如何?7月30日晚,一場「防汛考試」在洪山區武金堤旁的一個會議室舉行,考試結果出人意料,有的人考100分,有的人只拿到10分。
  • 小學校長堅持寫《防汛日記》,給防汛一線教師鼓勁
    「寫防汛日記就是想記錄下老師們防汛時的點滴,表達心中的那份感動。」8月5日,長江網記者從漢南區紗帽山小學獲悉,校長王傳紅在參與巡堤查險過程中堅持寫《防汛日記》,給老師們鼓勁。7月12日,在防汛指揮部的指揮下,王傳紅帶領紗帽山小學25名男教師到通順河溝北大隊防汛。無論白班還是夜班,每天下堤後第一件事,王傳紅會在工作群裡發一篇防汛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