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6點起床用過早餐,便和同行督查組工作人員乘車往堤上趕,我們一路上把車窗開到最大,大堤清晨的風涼涼的,睡意被吹走了大半,算算日子,我來到這裡已經兩個多月了。
2020年5月7日,我有幸成為益陽市紀委監委「年輕幹部雙向掛職鍛鍊」制度的受益者,到沅江市草尾鎮掛職紀委副書記,主持紀委工作。
7月2日沅江市啟動全面防汛,我作為從審查調查一線到防汛一線的新手,心底有些「茫然」。「防汛怎麼防?防汛工作中紀檢幹部重點做些什麼?沒有經驗的我能做好嗎?」
轉念一想,最初辦案也有「茫然」,在實踐中通過同事的「傳、幫、帶」以及學習黨紀條規才慢慢有了成長。掛職的目的就是經風雨、受磨礪、長才幹,這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我先學習《沅江市防汛抗災實用圖冊》和《防汛責任手冊》弄清了基本情況,再打算在防汛工作中認真看、虛心問、用心做。
二十天來,我們每日紮根在一線防汛大隊、中隊、穿堤建築值班點開展明察暗訪,檢查值班值守、工具配備、是否做好「四看」「四查」等各項工作,並按照鎮指揮所的要求,幫助草尾社區、勝天村低洼處居民安全轉移,督促防汛中隊清基掃障問題整改等工作。
這天吃完中飯趕到堤上駐紮點例行檢查值班記錄和巡邏在崗情況時,一位大姐突然急匆匆跑來。
「小夥子,你們有空不?能不能幫我個忙?」
「大姐您有啥事?」仔細詢問得知,原來郭大姐的老父親今年67歲了,孤身一人住在草尾社區光明街的低洼處,行動不太方便,郭大姐擔心繼續漲水,想將老父親接到自己家裡同住,但因為過道已經被淹了,希望我們能幫忙將老人接出來。
「太麻煩你們啦,水有點深我爸腿腳又不方便,我一個人實在沒得辦法了。」來到低洼處,郭大姐搓了搓手,十分不好意思的對我們說道。
「沒事,大姐你先在這等著,我們去把郭嗲接出來。」
淌水走到郭嗲家門口,敲門後過了好一陣子郭嗲才慢慢的把門打開了。說明來意後,郭嗲讓我們先進屋,他要收拾一下行李。郭嗲拄著拐杖往屋內走去,速度極慢,走一步路需要休息一會才能邁開下一步。
「難怪剛剛敲門那麼久才開門唉。」我心裡唏噓道。
「郭嗲怎麼不搬過去和女兒一起住啊?一個人住方便嗎?」我一邊幫郭嗲收拾行李一邊拉起了家常。
「住習慣了不想搬咧,周邊還有好多老鄰居經常串門說說話。」
十幾分鐘後郭嗲收拾完畢,同事張哥拿上行李,我背著郭嗲就出了門,將郭嗲送到郭大姐叫過來的車上後,我們就準備離開。
「太感謝你們了,去我家裡吃頓晚飯吧,離這也不遠。」郭大姐急忙拉住我們,郭嗲也在車裡附和。
「大姐您太客氣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不去吃飯啦,您帶著郭嗲早點回家吧,我們也要回去工作了。」
回到大堤,看著迎風飄揚的黨旗和中隊旗,看著水不退人不退、各司其職、井然有序的防汛隊員們,感覺自己在防汛一線的工作由「茫」到「忙」,心裡越發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