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陳俊宇是天津大學的一位大二學生。他利用暑期自願到長江大堤武穴辦事處下關階段參與防汛。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體會很深。他用自己獨特地視角掃瞄著防汛一線的,這將是他進入社會前的一大收穫。
在這過去的一星期裡,我以一名志願者的身份在武穴辦事處下關哨所參加了4天防汛。哨棚以西1000餘米的長江幹堤,便是我們每天守護的防線。儘管梅雨季節早已過去,長江水位也在持續緩慢下降,但是應武穴市防汛指揮部的要求,社區參與防汛的黨員群眾依然留守在大堤上,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這短短的幾天裡,我看到了領導幹部的調度有方身先士卒,也看到了普通群眾的團結一心吃苦耐勞。
防汛中的國家幹部
我身邊的國家幹部有兩位,一位是武穴辦事處人武部長陳錦芬,另一位是處機關幹部潘俞。湊巧的是她們二位都是女同志,也正是這兩名女同志,用實際行動告訴我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
無論何時見到陳錦芬部長,她都是一身綠色的迷彩服,顯得精神幹練。了解到她的日常作息時,我先是大吃一驚,繼而肅然起敬。白日裡,她要操心武裝部的徵兵工作,晚上還要回來巡堤。第一班點,第二班2點,第3班是早晨8點。雖然我沒有親歷過,但是夜間穿過樹林的風聲一定令人戰慄。背水坡樹林裡的毒蟲都在夜間活動,甚至會有蛇穿過堤面。我不知道她晚上3點多回來能否入睡,也不知道晚上僅僅4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否充足,我只知道她用女性柔弱的肩膀,頂起了組織交給她的重擔,為下關哨所的全體防汛人員樹立了榜樣!
潘俞姐姐這四天裡一直照顧我,是我最熟悉的人。1995年出生的她還是個小姑娘。像她這個年齡的所有女生一樣,怕曬黑,怕長胖,工作之餘喜歡逛街。來到堤上,她的主要任務是和陳錦芬部長倒班。陳部長不在的時候,她就負責帶隊巡堤。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出四次。她巡堤的大多數時間,太陽都在使勁渾身解數炙烤著大地。在太陽的暴曬下,儘管戴了草帽,抹了防曬霜,她的臉依然被曬脫一層皮。晚上九點才回宿舍,大概也是不能出去「快樂」的。這樣看來,唯一稱心如意的事情就是不必擔心長胖了。
防汛中的社區幹部
我認識的社區幹部也有兩位,下關一棚的胡均明書記,下關二棚的張在林副書記。和國家幹部比起來,他們在基層打磨多年,更加老成持重,也有各自獨特的風格。
胡均明書記很和藹親切,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之前汛情還很嚴峻的時候,湖北衛視的新聞記者來做防汛工作調查,對他進行了專訪,其中長達四分鐘的片段在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播出。作為書記,他是下關防汛前線的總負責人,一切工作都在他的安排下順利進行。在一次巡堤過程中,潘禺姐姐在江堤的迎水面發現了一處疑似管湧的地方,他立刻開車帶著我們前去查看。直到發現這是陽光在波紋上反射造成的,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張在林副書記我只見過寥寥數面,但給我留下的印象頗深。他常常說俏皮話,但是不失其權威性,在管理方面尤為嚴格。他命令隊伍白天不許進棚,巡堤時必須依次排開,不許靠近說話。也許就是這樣的複雜性格,造就了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防汛中的普通群眾
在這次志願者經歷中,我見過了許許多多的普通防汛群眾,下至十八九歲的青年,上至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他們吃住都在堤上,不分白天黑夜地輪班。
他們每天在移動板房裡或者棚下坐著,到了出任務的時間便集合出發。他們有著吃苦耐勞的品質,吃大鍋飯,住擁擠的板房。大熱天不能洗澡,每天穿著硌腳的靴子去巡堤;他們也會在閒暇的時候坐在一起講故事,講葷段子,抱怨點啥,或者在陰涼的樹林裡慢慢走拖延一點時間,顯得很可愛。
每次我拿著相機攝影的時候,他們都會想看一看;問過我的年齡,總能夠聯想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起了疹子,詢問幹部能不能報銷醫藥費;傍晚吃過飯,扎堆坐在並排停靠的電動車上吹吹風,看風景。他們身上有著優秀的品質,也有世俗的成分,一起在這艱苦的條件下守護大堤,一晃也有快三十天了。換做是我,僅僅是不能洗澡這一條,就讓我望而卻步了。
黨員幹部起帶頭引領作用,這些普通群眾才是防汛的主要力量。有了宣誓牆上那一個個名字,我們才能安心的生活在這片腳下的土地上。
在過去的幾周裡,我們內防湖區,外防長江,防汛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是因為有效率的國家體制、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領導幹部的指揮引領、人民群眾的眾志成城!長江幹堤上的一座座哨棚,是我們武穴市最靚麗的風景,是人民心中最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