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席韶陽 通訊員 王筱)2020年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535件),平安集團以1074件專利位居全球第一。
數據來源:零壹智庫 國家知識產權局全球數字醫療專利排名:中國平安、騰訊進入前十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榜單顯示,進入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535件)、西門子(503件)、IBM(395件)、聯影(367件)、佳能(346件)、騰訊(251件)、三星(233件)和通用電氣(221件)。
此前,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的《2018-2020年全球AI專利排行榜TOP100》中,平安集團憑藉9255件專利位列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自2018年國務院發布《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以來,我國數字醫療發展取得顯著成果。統計顯示,2018-2020年間,全球累計申請數字醫療專利4.45萬件,超過80個國家、1.40萬個申請人(包含公司、高校、醫院、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和個人)參與了專利申請,其中超過50%的專利申請和專利申請人均來自中國。2018-2020年,我國有近8000個申請人參與了專利申請,申請專利數量合計2.31萬件,遠超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領先世界各國。
巨頭跨界入局,引領我國數字醫療快速發展
國促會數科委表示,相較美國,我國在數字醫療建設方面起步較晚。如今,能夠取得如此成果,離不開醫療機構和醫療科技公司的努力,同時以中國平安、騰訊等為代表的行業巨頭跨界入局,為數字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榜單顯示,根據我國在數字醫療領域的建設成果和各企業發展現狀,我國數字醫療表現出兩種發展趨勢。趨勢一:平安集團、百度、華為、騰訊為代表的行業巨頭跨界入局數字醫療,爭搶16萬億元市場;趨勢二:從專利申請和醫療器械上市情況來看,智慧輔助診療在短期內有望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數據來源:零壹智庫 國家知識產權局榜單指出,在數字醫療建設上,除了醫療機構和醫療科技公司,各行業巨頭早已入局。在金融領域,代表企業有平安集團,網際網路行業有騰訊,AI領域有依圖科技。平安在2018-2020年間合計申請了1074件數字醫療專利,主要圍繞智能輔助診療、患者病歷管理、醫學圖像處理、醫藥管理、醫院智能管理等場景。
28037項專利!科技專利「大牛」竟是一家金融機構
以此次榜單排名靠前的中國平安為例,自1996年至今,平安在醫療健康領域已耕耘20多年。目前,平安擁有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醫療流量入口——平安好醫生,可為3.46億用戶提供超3000種常見疾病的診療,日均諮詢量達83萬;平安醫療科技研究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醫療資料庫之一,在6項醫療影像國際競賽中獲得第一,疾病覆蓋數超3萬種,就診數據超10億條,醫療科技調用超3億次;平安智慧醫療為監管機構和醫療生態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賦能醫保、商保及醫療服務方,促進中國醫療體系高速運行。
近年來,中國平安深化「金融+生態」戰略,在金融科技、醫療科技、人工智慧、區塊鏈等許多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平安擁有近11萬名科技從業人員、超3000名科學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隊伍,建立起8大研究院和57個實驗室。平安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研發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掌控。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科技專利申請數較年初增加6654項,累計達28037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佔比近96%、PCT及境外專利申請數達6908項。其中,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在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榮獲大獎。
責編:黃鑫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