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格局的同學聊孩子教育的問題,她做得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五好家庭的那種,我很欣賞。
她問我文迪在練習什麼?有關能講會寫這方面。
文迪現在還沒有寫的能力,或者他沒有這個概念,怎麼辦?抄呀!他自己選擇一本他喜歡的書,每天抄在筆記本上,200字,抄完就錄成音頻,放到喜馬拉雅上,日日不斷,養成這個習慣。
您問我,他怎麼能做到呢?需要提醒嗎?
剛開始當然需要提醒,慢慢的就不需要,習慣就自然了,而好的習慣,日日不斷的好習慣會成就一個非凡的人生。
為什麼?
稻盛和夫寫了三本書《活法》《幹法》《心法》,每一本裡面都提到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熱情和能力是0-100,而思維模式可以是負(-)的,於是你會發現,您周圍那些很有能力,特別勤奮,但是人生的結果卻並不好的人還蠻多的,因為正向的思維模式會帶來正向的行為,正向的行為會帶來正向的好的習慣,於是有了正向的人生結果。
比如有人會讀「輕諾必寡信」也會寫,但是真正遇到事的時候,TA就懵圈了,或者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尊重的關係,但有人不那麼認為,在TA的眼裡,只要無能的人,就可以去欺負,會跆拳道黑帶的就不去欺負。
也就是像文迪班上那個天天欺負他人孩子的家長有很多,TA沒有概念,TA覺得欺負弱小是正常,TA覺得幹缺德的事是正常的,TA沒有是非觀。
陳昌文老師在《陳昌文解讀論語》裡提到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在生活裡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些人並不認為跨過三車道超車是不禮貌的,不認為插隊是不對的,不認為違背公序良俗是不對的。
或者現在很多都市男女,不認為自己有家庭,再和有家庭的男女搞在一起是不對的,TA不這麼認為。TA認為他們有愛情,真愛,超乎靈魂的愛!我有粉絲就這樣問我,怎麼解決?。
面對這樣的人,陳昌文老師說:「不要慍」,您慍,人家都不知道,對不對,傷的是自己,對方還覺得您有B,是吧,您慍啥?是也不是?
具體解決方案,大家去看《戀愛寶典》,我不多說,1遍解決不了,看10遍,就比如我,準備把《傳世書》讀100遍,您就懂了。
如果不付出,不看書,就來問我一堆的問題,我不回答,398,社群老師365天給您講課,我每周也會答疑,您還有那麼多的問題?那就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了。
說教育,說教育,又吹了那麼多無關緊要的。
曾經有一個沒有結婚,更加沒有生娃的老師做家庭教育,我對那位幫TA宣傳的朋友說,他做不起來的,因為他沒有孩子,沒有經驗,只是見過了案例,處理了案例,不夠!
您可能又要和我抬槓了,那醫生非要生過病才能治病嗎?
我來解釋,您覺得醫生真的能解決很多病嗎?只是部分,絕大多數病是醫生搞不定的,特別是現在的癌症,醫生都是束手無策的,其他的很多家族遺傳基因的問題,醫生也是無能為力的。
我覺得最佩服的是外科醫生,比如各種突發的緊急事故,外傷處理,被蛇咬,這些需要醫生。其他基本都可以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完成的,只是很多人不信而已。
醫生能解決的是很少一部分的,已經知道治療套路的病,不需要自己得過,也有方案的病,因為這些病沒有太大的變化,精準醫療,精準手術就可以了。
知道醫生和家長的區別了嗎?疾病和孩子的區別了嗎?孩子是千變萬化的,是每天擁有6萬個想法的人,他有喜怒哀樂驚恐悲,哪一個地方處理不好,都會給他帶去終身的陰影。
可是沒有關係,我們做到我們能做到的最好就可以了,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白璧微瑕最好。
但是沒有當過父母,確實做不好家庭教育,這個認知是確定的,教育孩子是一場創業,難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一次創業失敗,可以從頭來,但是孩子沒法回爐,沒法塞回去,也不能像養小狗狗一樣,不喜歡了,就送人。
這是養孩子最讓人抓狂的地方,需要日日不斷的養育和教育她。
然而,說起來養娃也挺簡單的,就是保證他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您日日不斷的成長自己,studyall life(終身學習),讓孩子心舒服的獨立於這個世界就行了呀,就這句話。
這……對於很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家長來說,無異於不可能,他們做不到,所以周末就勤快的送孩子去上這個班那個班,只要周末勤快就好了,而且只動手和錢就好了,不動腦,省事,都交給老師,於是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賺得盆滿缽滿。
我不是說不要興趣班,這個興趣班一定要孩子自己選,明白嗎?一定要他自己選,如此,他就會對自己的選擇負百分百的責任,因為您說您也是為自己的選擇負百分百的責任,好好學習,好好的在做事。
因而,之所以很多家長說教育很難,本質是家長只動嘴,只動錢,不動腦,更加做不到日日不斷的學習成長自己,於是能不難嗎?是也不是?
家長經常關注的焦點是伴侶的手機,手機的信息,您問TA書看了幾頁,她說沒時間,但是每天翻伴侶的手機是絕對有時間的,悲催!
大多數人的迷茫,皆是因為搞不清自己每天應該幹的事是什麼,不知道「近悅遠來」,不知道「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知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知道內求。
更加無法判斷靠近自己的是朋友還是非朋友,陳昌文老師在他的《陳昌文解讀論語》中提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其實我們要判斷那個人是朋嗎?也許是個吸血鬼呢!
太扎心了吧,吸血鬼來了,您都分辨不出來,您的人生能過好嗎?是吧。
所以,懂人性,有分辨能力才能過好一生,務必把陳昌文老師的《戀愛寶典》看10遍,把您身邊的人看個底朝天。
天哪,2100字了,不聊了,不聊了,剎不住車了。
明天聊。
願不負今生,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 - - - - - - - - -- - - - - - - - -
付費398進入任意一個《陳昌文方法之72大營銷系統》《陳昌文解讀論語》《陳昌文之戀愛寶典》《陳昌文方法1000問師生問答集》《陳昌文之老闆心法》讀書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