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兒女神Miss劉(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前段時間有個小視頻火了,視頻裡的小女孩兩三歲,穿著牛仔背帶褲,兩個小辮子扎在頭頂,大眼睛裡眼淚忽閃忽閃,一臉傲嬌的樣子引得網友驚呼「又騙我生女兒」。
如今,越來越多夫妻渴望有個女兒,因為女孩乖巧懂事、貼心孝順,是爸媽的小棉襖。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養女孩很費心,下輩子不想生女兒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盛男有冒險精神,她的無畏和開朗從名字就能窺見一二,她總是瞞著爸媽獨自到各處旅遊。
有天盛楠把獨自外地旅行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忘了屏蔽爸媽,這可把爸媽著急壞了,盛楠不得不坦白一切。
雖然從小就當男孩養著,但女孩畢竟是女孩,爸媽苦口婆心講半天道理盛楠左耳進右耳就出。
真正讓爸媽糟心的是一個月後,盛楠獨自旅行途中被壞人尾隨,錢包被搶幸好人沒事。
不過這事鬧到了派出所,爸媽從此以後整天輪流跟著盛楠,還常給她朋友打電話了解她的行蹤,忙得不可開交,恨不得在她身上安個監控。
盛楠很苦惱:我都這麼大了爸媽還要管出去玩?爸媽更苦惱:養女兒太操心了,下輩子不想再生女兒了!
家有女兒的父母能深刻體會盛楠父母的苦惱,養女兒好處多多,但相較兒子,父母真是為女兒操碎了心!
1:安全問題
雄激素可以促進骨骼肌發育,這也就是絕大多數女性在體型、體力上比相對男性處於弱勢。如果自家女兒有專業格鬥選手的身手,父母也許會少操心吧!
但事實是,多數女性在男女打鬥中處於劣勢,一方面是體質和膽量的問題,另一方面女性比較心軟,即使操持器械也很難下得去手。
2:受傷的總是女性
近年發生的一系列惡性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惡意有多大?
在英國,18-24歲的女性中,有52%的人表示自己過去五年曾在公共場合受到過性騷擾,其中64%就發生在眾目睽睽的大街上,61%發生在酒吧或俱樂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曾對200多名科技行業女員工進行調查,發現60%受到過職場性騷擾,其中65%來自上級。
在追求「男女平權」的時代,許多男性依然二話不說就稱很多維權的女性為「女拳」。女性一邊受傷害,一邊被指責「穿太少、長太美」......
家裡的女兒快成年了,出落得亭亭玉立,但當父母卻整天愁眉苦臉:「女兒這麼漂亮怎麼辦啊?」如果當今社會不能正視這個問題,家有女兒的父母只能是操碎了心。
3:未來不可控因素大
婚姻中男性總被寬容對待,雖然不願接受,但現實就是人們總宣揚「男人三十一枝花」,卻容不下「女博士」「女強人」,惡意稱她們為大齡剩女。
另外,父母寶貝了幾十年的女兒最後要被其他男人「拐走」,難免擔心女兒嫁人看走眼的同時,又或者擔心女兒懷孕生子安不安全。
1:性教育
許多父母對性教育避而不談,覺得不好意思。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談及相關內容,父母也含糊其辭、轉移話題。有些女孩五六歲了還在街上隨地大小便,不僅是自身素質的缺乏,更是父母對性教育的缺失。
「男女有別」是女孩從小就要明白的道理,告訴女兒不允許任何異性觸摸被衣服遮蓋的部位,包括爸爸;公共場合不能露出隱私部位,拒絕幼兒園男女一起上衛生間。
惡魔敲門悔之晚矣,對女兒的性教育必須跟上!
2:審美教育
《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中提到90-95%厭食症患者為女性,5-20%的患者死亡。
審美教育永遠不嫌早,摒棄畸形審美需要父母的引導。女孩還小的時候容易被主流審美誤導,認為白、瘦就是美,為了擁有硬幣鎖骨、A4腰、iPhone腿不惜節食、引嘔。
曾有人打趣「唯一不嫌你胖的男人就是你爸」,勸孩子多吃點之前,先告訴她:美≠白,美≠瘦,美是多元化的,只要健康自信,你就很美。
3:價值觀教育
對女兒的價值觀教育特別注重兩方面:
· 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美麗是上天的饋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依舊美麗,才是藝術的人生。單單長得漂亮沒用,最多吃幾年青春飯,但優雅的氣質會伴隨一生。你若盛開,清風徐來。基本的素質修養要確保,做一個善良的人。讓女兒多讀書,拓寬眼界,腹有詩書氣自華。
· 女性要學會獨立。女性的人生軌跡可以由自己選擇,但無論如何要獨立。某些男性趾高氣揚是因為他們認為女性必須依附於男性,事實並非如此。教育女兒精神獨立:給她們獨立思考的空間和自己決定的機會;教育女兒經濟獨立:不能隨便花別人的錢,要靠自己的能力。
各位父母,關於育兒你們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