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2021-01-17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防疫科普
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本報海口1月13日訊(記者 馬珂 通訊員 楊靜)省疾控中心有關人員1月13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

1.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前,準備好口罩、消毒溼紙巾或可攜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

3.在車站、機場、碼頭等要主動配合監測體溫、查驗健康碼,儘量減少滯留時間。

4.乘車期間保持手衛生,儘量少碰觸扶手等物體,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

5.儘量使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支付方式付費。

6.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結束後,正確洗手,確保手部衛生。

前往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遵守場所管理規定,進入場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等。

2.列好購物清單,儘可能減少購物逗留的時間。

3.購物、結帳時儘可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優先選擇非接觸掃碼方式付費。

4.乘坐電梯時,優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須乘坐廂式電梯,應佩戴口罩。

5.回家後立即洗手,做好手衛生。

到農貿市場購物有哪些注意事項

1.配合體溫檢測。

2.做好個人防護:在低風險地區農貿市場內應隨身攜帶口罩。在人多的攤位購物時,應當佩戴口罩。中高風險地區顧客進入農貿市場應全程佩戴口罩,挑選商品時建議佩戴手套。優先使用掃碼付費方式結帳。

3.加強個人衛生:避免用不乾淨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時等部位。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或用肘臂遮擋口鼻。離開市場後,及時洗手,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

4.購買冷凍食品時,儘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回家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食品加工前要認真清洗並防止水花飛濺。加工時注意生熟分開,煮熟煮透後再食用。存儲時,最好使用保鮮袋獨立封閉包裝。

到餐廳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選擇間距較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儘量減少多人聚餐。

2.儘可能錯峰用餐,避免人員擁擠。

3.用餐前應規範清潔雙手。

4.2人以上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或實行分餐制。

5.儘量通過線上或掃碼等非接觸方式進行點餐和付費。

前往室內娛樂場所應注意什麼

室內娛樂場所主要包括電影院、歌舞廳、酒吧、健身房、遊泳館等,不僅人員聚集性強,流動性大,而且空間相對密閉,通風不良,公眾前往這類場所應特別注意做好防護。

1.配合場所實行的限流限量、預約消費、錯峰入場等措施。

2.遵守場所管理規定,進入場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等。

3.有序入場和退場,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擁擠。

4.及時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

工作場所如何做好防護

1.遵守單位防疫措施和規定。

2.配合做好體溫檢測。

3.不要帶病上班,出現發熱等身體不適要及時向單位報告,並立即到醫院就診。

4.在工作場所中,應做到戴口罩、勤洗手、1米社交距離、開窗通風、少聚集。

5.乘坐電梯時注意與他人保持距離,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按鈕。

去醫院時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1.就診者應提前了解就診療程,縮短在醫院逗留的時間。

2.全程佩戴口罩,主動配合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不觸摸眼、口、鼻。

相關焦點

  • 前往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前往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自我防護?來源:健康浙江原標題:《前往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 疫情防控專家說|居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如何做好防護?公共場所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如何科學佩戴口罩?四川省疾控環境與學校衛生消毒所副主任醫師陳劍宇做了解讀。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居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1、家庭中要備有體溫計、口罩和消毒劑,並且呢要定期開展家庭成員體溫
  • 在公共場合應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呢? 一起來學習吧
    海南日報海口1月13日訊 (記者 馬珂 通訊員 楊靜)海南省疾控中心有關人員1月13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 正確使用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我省多地發布緊急通知,提醒群眾增強疫情防控意識,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鄭州市要求,境外歸國人員入鄭,要如實進行健康申報。在第一入境點入境且解除14天集中隔離後入鄭的人員,還需要落實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入鄭人員,應第一時間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和工作單位報告情況,配合疫情排查、核酸檢測、14天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這些要明白!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這些問題要明白!  閱讀提示  連日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斷有大量信息發布。在此形勢下,我們每個人如何做好防控?日常防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觀察篇  病例密切接觸者如何居家醫學觀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應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後一天起採取醫學觀察14天。在家中觀察期間需與醫學觀察人員保持聯繫,並需要了解病情觀察和護理要點,掌握家庭預防的洗手、通風、防護和消毒措施。
  • 張文宏支招:疫情常態化之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在疫情常態化的當下,隨著春夏季節的交替,人們也會產生許多新的疑問:如何解讀無症狀感染者、核酸復陽?如何申領健康碼?即將進入盛夏,蚊子是否傳播新冠病毒?空調開還是不開,如何安全地使用?日常通勤、長途旅行時,如何做好防護?去購物場所(超市、菜場、商場)需要如何防範?去飯店、餐廳需要如何防範?
  •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省衛健委「九問九答」來了!
    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鐘。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五、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
  • 個人防護很重要!不同場景個人防護知識要記牢!
    小編溫馨提示:請市民朋友們持續關注疫情動態,繼續保持警惕,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健康過冬。 READING 不同場景下個人防護要點 一、前往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 開學了,孩子們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為了更好的迎接新學期,做好個人防護是家長們最操心的事情。那麼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準備呢?請看疾控專家做出的溫馨提示。 開學後校園依然實行校園相對封閉式管理,師生進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二是登記排查入校。
  • 預防流感 做好個人防護
    預防流感,做好個人防護須注意以下幾點: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定期對衣物、寢具等進行晾曬和清洗消毒。2.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密閉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以免增加感染機會。隨身備好口罩,去到此類場所時佩戴。3.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主動掩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
  • 要開學了,學校食堂應注意哪些問題?專家: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優化...
    要開學了,學校食堂應注意哪些問題?專家: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優化師生用餐方式金羊網  作者:馬燦  2020-04-13 開學後,學校食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日常生活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日常生活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隨著農曆冬月、臘月的來臨,人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溫持續走低,流感、水痘、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呈流行趨勢。
  • 麗水市疾控專家提醒:做好個人防護出門不忘佩戴口罩
    面對隨之增大的疫情傳播風險,市民應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工作?23日,記者採訪了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肖靚,她提醒,面對日益臨近的元旦、春節假期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首要的防護重點就是堅持佩戴口罩,尤其是外出時不忘佩戴口罩。「呼吸道病毒主要傳播途徑就是飛沫傳播,戴上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病毒的傳播。」
  • 國家衛健委:公共場所做好物體表面清潔消毒
    本指南,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正常使用的賓館、商場、影院、遊泳館、博物館、候車(機)室、辦公樓等人群經常聚集活動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的衛生防護,包括場所衛生操作指南和個人防護指南。個人防護方面,重點對工作人員和流動人員的健康防護提出指南,指導工作人員做好「三注意」,即注意個人衛生防護、注意手衛生、注意身體狀況;指導流動人員要減少聚集,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應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建議佩戴醫用口罩、勤洗手等。本指南還對辦公樓等場所來訪人員管理提出指引,建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辦公樓等場所加強對來訪人員健康監測和登記等工作。
  • 疫情期間,在外用餐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許多餐飲機構正在逐步恢復營業,那麼,消費者在排隊和用餐過程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1、排隊時  排隊時,要佩戴口罩,減少語言交流,與相鄰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2、取餐時  取餐時,應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頻繁接觸的物品表面。  在付款的時候儘量選擇二維碼等非直接接觸的電子支付方式,減少使用現金結算。  3、就餐前  就餐前,選擇表面清潔的桌椅且靠近門窗等通風較好的位置就坐,但要注意避免發生聚集。
  • 春暖花開戶外活動增多,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編者按:隨著氣溫轉暖,一些小區和公園內出現了市民聚集聊天、打牌和扎堆鍛鍊的現象,如何做好健康防護呢?戶外活動10大建議:1.在疫情防控期間,除上班、購買生活必需品以外,應盡最大可能減少外出,以居家生活為主。2.如果確實具備戶外活動條件,在保證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氣候條件,適當參加一些戶外鍛鍊。
  • 關於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的通告
    關於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的通告  (第37號)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國內個別地區仍有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同時冬季氣候寒冷、病毒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下降,是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做好個人防護至關重要。
  • 嶗山區衛生健康局溫馨提示:疫情常態化做好個人防護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李珂為了做好疫情防護,嶗山區衛生健康局溫馨提示市民:切實增強「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保持清醒頭腦、謹慎之心,克服麻痺僥倖心理、鬆懈心態,自覺做好常態化疫情個人防護。
  • 復工返崗 做好心理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個人防護
    在疫情尚未結束之時,出行期間做好個人防護可馬虎不得。 【復工前失眠咋整?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睡眠體驗做睡眠環境調整,更重要的是做好睡眠的心理準備,即「先睡心,後睡眼」。 建議在返工前,一定要調整好作息—— 飲食作息:參照正常上班來管理日常起居生活,以適應重回工作崗位的要求。 知識準備:了解病毒傳播的相關知識和疫情發展的相關權威信息。減少擔心被傳染的不必要的焦慮。
  • 中疾控專家:公共場所防護需加強清潔消毒
    原標題:中疾控專家談公共場所防護:加強清潔消毒 保持環境衛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如何做好日常辦公場所中環境衛生和健康的防護需要?在去影院時該採取哪些防護措施?洪澇災害地區水陸客運和臨時安置點如何防控疫情?夏天在使用空調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