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支招:疫情常態化之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2020-12-13 新京報網

記者丨何安安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假期的第一天,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人們的生產生活秩序也在加快恢復。那麼,在新冠疫情常態化的當下,該如何既控制住疫情,又回歸正常生活呢?4月29日,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新作《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一書,在上海發布。

 

4月29日,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舉辦「健康餐飲新時尚」的雲講壇上,張文宏新作《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進行了首發。

 

在今年2月,由張文宏擔綱主編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一書出版,並免費上線電子版,針對疫情的發展態勢,以及大家關心的防控問題,權威、科學地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控舉措,成為廣受歡迎和信賴的「大眾防疫指南」。目前,這一手冊國內發行量超過百萬冊,已輸出英語、波斯語、越南語等10餘個外語種。就在當地時間4月27日,義大利語版《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一書印刷版也正式發行。

 

義大利語版《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圖片來自於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

 

相比前作,新作《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則更加針對當下。在疫情常態化的當下,隨著春夏季節的交替,人們也會產生許多新的疑問:如何解讀無症狀感染者、核酸復陽?如何申領健康碼?即將進入盛夏,蚊子是否傳播新冠病毒?空調開還是不開,如何安全地使用?日常通勤、長途旅行時,如何做好防護?去購物場所(超市、菜場、商場)需要如何防範?去飯店、餐廳需要如何防範?老年人、兒童、學生、孕婦等特殊人群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對於這些大眾普遍產生的新困惑,張文宏都在書中通過關鍵詞查詢,以及居家、出行、工作等場景式健康指導的方式做出了解答。

 

《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張文宏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4月版。

  

在家如何防控新冠病毒?

 

● 加強營養,科學飲食,適量運動,保障睡眠,提高身體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用髒手觸摸眼、鼻或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


● 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清潔。


● 家庭中也可實施分餐制,養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習慣。


● 居室多通風、換氣,增加室內空氣流通並保持整潔衛生。每天開窗通風2~3 次,每次20~30分鐘。


● 衝廁所馬桶時應蓋上馬桶蓋。


● 家庭儲備體溫計、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


● 生病時儘量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必須外出時佩戴口罩。


● 儘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員密切接觸。

● 減少不必要的聚會和外出。


● 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後食用。


● 密切關注發熱、咳嗽等症狀。

 

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食物多種化,營養均衡


保證足夠的雜糧、蔬果以及蛋白質的攝入。每天的膳食應有谷薯類、蔬菜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注意選擇全穀類、雜豆類和薯類食物。


●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選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及其製品,特別是酸奶,相當於每天喝液態奶300 克。經常吃豆製品,吃適量堅果。


●  保證蛋白質攝入


保證一定量魚、禽、蛋、瘦肉等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入。要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


●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飲食宜清淡,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 杯(1500~1700 毫升);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儘量不飲酒。成人若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含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規律運動,食不過量,不暴飲暴食,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走動一下。


●  杜絕浪費,提倡分餐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選擇新鮮、安全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製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合理選擇食品。


注意:有特殊疾病人群需按照醫囑進行飲食管理。

 

張文宏:「一切沒有所想的那麼好,一切也沒有所想的那麼糟!春天已經來了,讓我們一起開始常態化抗疫的新生活!」

 

乘火車時需要注意什麼?

 

● 一定要配合工作人員,進出站時測量體溫;減少進食,全程佩戴口罩;避免雙手頻繁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衣服完全遮住口鼻;途中儘量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密切留意周圍旅客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現異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換座位,並主動上報工作人員;儘可能遠離人群走動頻繁的過道,減少在車廂內來回走動;避免使用公共飲水機,儘量自備或購買瓶裝水。


● 工作人員和乘客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 留意自己的車次信息,注意社會公示的患者的公共運輸信息;如果是同乘者,需上報並居家隔離(同乘者查詢,可進入國務院小程序查詢)

 

乘飛機時需要注意什麼?

 

●  飛機旅行途中長時間處於多人密閉空間,且目前境外輸入性風險較高,應避免不必要的民航出行,特別是出境或入境飛行。乘飛機出行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出行前

 

● 查詢並了解目的地、中轉地、涉及航班的疫情風險、航班調整、出入境政策等。目前,從疫情高風險國家回國,已購買機票的中國公民,在登機前必須提前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微信小程序填報防疫健康信息,具體詳見各領事館網站公告或電話諮詢。


● 準備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注意部分消毒產品不能帶上飛機。

 

出行途中

 

● 全程注意與他人保持1 米以上距離,包括安檢、候機、登機、艙內、擺渡車、取行李處等。


● 全程佩戴口罩,儘量避免脫口罩。可在行前進食高能量食品以減少進食及摘口罩的次數。機艙內進食應與周圍旅客錯時進行。


● 注意手衛生。觸摸公共物品後及時洗手,避免用髒手觸摸眼、口、鼻等。

 

到達目的地後

 

● 服從當地防疫人員的安排,必要時集中醫學觀察或居家隔離。如果有不適,及時就診,並且及時報告旅行史。

 

住賓館需要注意什麼?

 

個人防護

 

● 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


● 在大堂入口處,配合工作人員體溫測量。


● 在公共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包括前臺、餐廳等。


● 房間內注意通風。

 

賓館防護

 

● 賓館方面應特別注意員工身體健康狀況的監測,並且確保客房公共用品、用具「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加強通風、換氣,如果使用中央空調,應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採用全空氣系統時需關閉迴風閥。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張進

校對丨王心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常態化 ,做好防護莫大意!
    疫情防控常態化 ,做好防護莫大意!轉眼進入11月,站在秋天的尾巴上,除了注意保暖,添厚衣服,按時吃飯,努力工作與生活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在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期,保護好我們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了!外出到人員密集場所,必要的防護措施可不能忘!
  • 張文宏:月亮撞地球般的恐懼不可取,做好基本防護
    央視新聞5月31日消息,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多地高校及中小學開始復學。學生在學校的日常防護和營養健康,都牽動著廣大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學生返校後如何吃飯?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暑假能外出旅遊嗎?今天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為您答疑解惑。
  • 嶗山區衛生健康局溫馨提示:疫情常態化做好個人防護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李珂為了做好疫情防護,嶗山區衛生健康局溫馨提示市民:切實增強「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保持清醒頭腦、謹慎之心,克服麻痺僥倖心理、鬆懈心態,自覺做好常態化疫情個人防護。
  • 學生返校怎麼做好防護?同學發燒怎麼辦?張文宏為廣大師生、家長...
    如果有同學出現發燒是新冠肺炎的概率微乎其微張文宏認為,只要做好基本的防護,就不必要過度的擔憂。國內建立閉環的疫情防控體系,已經非常完整,為輸入性疫情做了準備。未來,疫情防控做好常態化的管理,病毒或許還會與人共存一年、兩年,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是非常小的。 「每年開學以後,班級都會有發燒的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不必引起恐慌。」張文宏認為,感冒發燒一般是季節性流感所致,是新冠肺炎的概率很小。
  • 張文宏:月亮撞地球般的恐懼不可取!做好基本防護 不必過度擔憂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多地高校及中小學開始復學。學生在學校的日常防護和營養健康,都牽動著廣大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學生返校後如何吃飯?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暑假能外出旅遊嗎?
  • 張文宏:第二波疫情關鍵在個人防護,杜絕一次性口罩反覆使用
    進入秋冬季以來,歐洲多國遭到了新冠肺炎的第二波疫情衝擊,對海外華人華僑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脅。11月4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受位於德國的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的邀請,與領區內華人華僑、中資企業及留學人員代表進行了視頻連線。
  • 先跟著張文宏做好這些防疫防流感準備
    如何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如何保障一家人都健健康康?期待很久的國慶親子遊還能快樂玩耍嗎?9月22日,在人民網·人民健康攜手中日醫學科技交流協會、湯臣倍健舉辦的「疫情常態化下的免疫力防線」直播間,抗疫專家和營養專家齊齊在線,為媽媽們關心的問題給出了明確指引。
  •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省衛健委「九問九答」來了!
    11月9日,海南省疾控中心發布「九問九答」,提醒公眾要時刻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情況下還需要戴口罩嗎?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防護?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針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公眾該如何提高健康防護意識,養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和行為呢?快跟小編一起,聽聽專家怎麼說!主持人北京這一波疫情與新發地農產品市場有關,大家對農集貿市場的衛生安全比較擔憂,農集貿市場到底應該怎麼管,才能讓老百姓放心?
  • 張文宏:疫情之下,一定要講老百姓能聽懂的話
    編者按:目前,中國國內疫情從爆發期進入康復期,但境外正進入全面爆發期,疫情進入了全球大流行狀態,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境外輸入風險。 上海作為境外輸入的第一線,該如何做好防控,這場疫情又帶給了大家什麼啟示?
  • 後疫情時代,張文宏想去做這項檢查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上海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等多位專家「雲聚一堂」,在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等主辦、強生全視支持的「視界連接你我——2020全國愛眼日之巔峰對話」上,就後疫情時代的眼健康管理進行了跨界對話。
  • 「十一」假期出遊防護秘訣來了!張文宏畫了4個重點
    秋冬季本就是傳染病高發季節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接下來的日子該如何防護?小心傳染病高發疊加新冠疫情輸入性風險中國已經進入常態化的防疫狀態,但常態化不等於正常化。「什麼時候才能正常化?要等到輸入性風險也沒有了。」張文宏說,大家還是要緊守原先的一系列防控態勢,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要戴口罩,比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
  • ...的力量|為張文宏醫生出書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在疫情期間還做了什麼?
    疫情期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火遍全世界,出版了波斯語版、英文版、俄語版、義大利語版,烏茲別克語版、泰語版、越南語版權輸出也在順利推進。上海科技出版社社長溫澤遠告訴直播的觀眾,《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數字1.0版2月2日晚發布後,一周後又迅速修訂更新推出數字2.0版,新增「電梯」「社區有患者」等關鍵詞,並同步推出紙質版。截至到今天,《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已不斷加印至近百萬冊,其中87萬為公益贈閱,免費的PDF版下載不可計量。
  • 校長如何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享一份常態化防控方案
    目前,疫情防控仍然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校長,如何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這節課,分享一份常態化防控方案。標題:某某學校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正文:為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更好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教控發〔2020〕××號《××市中小(中職)學校、託幼機構
  • 居家如何做好疫情防護?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自2020年1月26日起,全民防疫進入關鍵階段。減少外出、保持個人衛生,是阻斷疾病傳播的有效途徑。居家期間,進行正確的消毒防護,也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
  • 張文宏:不可能徹底杜絕輸入性疫情 關注口岸、物流做好防護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指出,中國是世界經濟活動的中心之一,徹底杜絕輸入性疫情是不可能的。隨著物流越來越多,這種可能性會越來越大。為此,在口岸和物流等方面要有一套非常好的防護策略。
  • 疫情期間,在外用餐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許多餐飲機構正在逐步恢復營業,那麼,消費者在排隊和用餐過程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1、排隊時  排隊時,要佩戴口罩,減少語言交流,與相鄰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相關新聞:  國家衛健委:餐飲業開業經營要做好三項措施  2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餐飲業在放開過程中,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 疫情防控專家說|居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如何做好防護?公共場所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如何科學佩戴口罩?四川省疾控環境與學校衛生消毒所副主任醫師陳劍宇做了解讀。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居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1、家庭中要備有體溫計、口罩和消毒劑,並且呢要定期開展家庭成員體溫
  • 張文宏發文預測:未來防疫場景與應對策略
    而奧運會在這種情況下將如何開呢?這不禁令人深思。 日本奧委會公布的防疫措施,與上海進博會的有諸多共通之處,可見這些措施可能會是未來世界開啟交流的參考模板。 對於那些來自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在抵達日本機場時就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運動員只能待在規定區域,實施閉環管理。
  •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個人防護
    2020年秋季學期,大部分高校已陸續開學,通過各高校有力的疫情防控工作後,疫情情況逐漸好轉,但低風險不等於沒風險。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將疫情防控工作牢記於心,做好相關防控工作和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