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張文宏想去做這項檢查

2020-12-25 騰訊網

昨天是「全國愛眼日」。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上海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等多位專家「雲聚一堂」,在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等主辦、強生全視支持的「視界連接你我——2020全國愛眼日之巔峰對話」上,就後疫情時代的眼健康管理進行了跨界對話。

【視疲勞要引起重視】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人們對信息的依賴與焦慮持續不減,面對手機終端等屏幕的時間明顯延長,視疲勞現象十分普遍。

「疫情最吃緊的時候,我的眼睛非常疲勞,有時甚至戴著眼鏡都看不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上海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坦言,「這時,我只能適當暫停工作,閉目養神,讓眼睛休息一下。為了保護眼睛,我還嘗試過把手機設置成每使用8小時就強制關閉。如果有時間,我打算去做一次詳細的眼科檢查,改善眼部問題。」

「全球疫情還在持續,未來1到2年我們仍需保持警覺,做好常態化的防控措施。隨著門診的全面恢復,不論是眼科還是其他學科,都應繼續做好對醫生和病人的防護。」張文宏說。

張文宏與眼科專家相聚線上,支招眼部健康

【乾眼不能亂滴眼藥水】

疫情期間及後疫情時代網絡和視屏終端使用常態化使乾眼症的風險也隨之大大增加。

我國乾眼症的發病率目前約為21%至30%,每10個人中就約有3人罹患乾眼症。其中,因瞼板腺分泌異常、淚液蒸發過快所引起的乾眼症佔大多數。如果不及時治療,乾眼症可能會引發結膜炎、角膜炎等一系列併發症,甚至導致視力下降乃至失明。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張明昌教授建議:現在不少人眼睛乾澀就隨便長期滴眼藥水,這樣可能不僅不能「治病」,有的反而還可能「致病」。如果出現嚴重眼乾、眼癢、刺痛及畏光等症狀,建議大家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家長請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受到疫情的影響,學生群體每天花在屏幕前的時間也多於往常,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是近期家長們普遍關心的話題。

對此,香港眼科學會前會長、亞太眼科學會候任區域秘書龐朝輝表示,不要等到近視後再進行幹預。建議家長定期帶孩子到專業的眼科機構進行檢查,全面了解孩子的視力發展情況。

姚克教授強調,應適當增加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讓孩子保持「一拳一寸一尺」的正確讀寫姿勢,遵循「20-20-20」護眼法則,即每隔20分鐘休息20秒,目光離開屏幕,向20英尺(約6米)以外的草地、綠樹或其他物體眺望,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白內障正在年輕化】

昨天的線上對話還聚焦了我國首位致盲性眼部疾病——白內障。據姚克教授介紹,我國60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90%。

由於不良的用眼習慣,白內障的發病年齡近年來開始呈現年輕化趨勢。建議患者一旦出現視力模糊、重影、夜盲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早診早治。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白內障發病更早且發展更快,容易合併眼底病變,更需要加強重視。

「我們發現不少患者因為懼怕手術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事實上手術是目前全球公認唯一有效的治療白內障的方式。」姚克教授說,「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白內障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此外,不同人工晶體的選擇也能滿足患者個性化的視覺需求,包括單焦、雙焦、多焦,以及連續視程等,例如對動態視力需求較高的患者,則可以考慮連續視程人工晶體。」

在昨天的活動上,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還宣布啟動《中國白內障認知與治療現狀白皮書》調研計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美國疫情拐點什麼時候來?張文宏直播解讀美國疫情
    新冠肺炎剛剛發生的時候,醫生也很難區分,臨床表現有發燒和咳嗽,按照習慣出現這些症狀,醫生不會馬上安排病人做CT,而是會對症處理,進行抽血檢查。但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醫生就會做相應的區分,如果呼吸道症狀嚴重,就會拍攝CT,有經驗的醫生是可以區分清楚的,要看醫生的水平。
  • 後疫情時代,放射科檢查這樣做
    「感冒了,咳嗽一直反覆久久不好,到放射科拍個CT」 「卒中風險預測篩查,需要到放射科做下腦部的MRI」 「45歲以上女性,排查乳腺癌,請約下放射科的乳腺鉬靶」 …… 放射科是每個醫院不可或缺的存在
  • 張文宏:新冠病毒成「常駐病毒」!青島再曝疫情,十一還能去嗎?
    針對疫情趨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會上表示,目前全球病例數已經突破了3000萬,這兩天他和世界各國流行病專家進行了充分探討,以現在疫情蔓延態勢來講,新冠病毒已經變成「常駐病毒」。新冠病毒對人類的攻擊出現了兩極分化像流感、麻疹病毒等都是常駐病毒,但新冠病毒成為常駐病毒後,又有其特殊性。
  • 張文宏醫生把自己的「抗疫」經驗傳播到伊朗去了!
    深受大家信任的「網紅」醫生張文宏把自己的「抗疫」經驗傳播到伊朗去了。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波斯語版已經翻譯完成,目前由伊朗總統府下屬戰略研究中心發布電子版並提交伊朗衛生部,供伊朗民眾免費下載閱讀。
  • 《張文宏說傳染》新書發布:「我的書平時可以墊桌子,但疫情期間...
    所以你覺得它們(傳染病)跟你沒有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我看病都來不及,還有興趣去寫這樣的書?」張文宏表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寫一本有關傳染病的書,但是今年大家都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產生、蔓延,在整個歷史上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個新的病原體就這樣來到了人世間。如果要發布一個「2020年1-8月衝上熱搜次數最多的個人」排行榜,他一定遙遙領先。
  • 美國疫情拐點在哪,留學生要不要回國?張文宏對話在美華人華僑,還...
    張文宏:醫生清楚就行張文宏說,流感會用退燒藥,新冠肺炎有可能也有發燒、咳嗽,普通人很難通過這樣一場視頻連線搞清楚兩者區別,我們只關注醫生是否搞得清楚。新冠肺炎剛剛發生的時候,醫生也很難區分。按照習慣,病人出現這些症狀,醫生不會馬上安排做CT,而是會對症處理,進行抽血檢查。但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醫生就會做相應區分。
  • 張文宏送上熱騰騰的「雞湯」:拼命去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張文宏教授應邀擔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客座教授」。這是一場「沒有主題」的演講,張文宏教授對即將走向社會的55位研究生來了一場「大實話教育」。拼命去做,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句話,真的不是雞湯。在所有醫學學科中,感染科往往是最不被人惦記的。
  • 美老師:張文宏,新時代學習示例
    最美的老師,他們是新時代年輕人的真實例子。教育家顧明遠教授說,教育是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之前,中國有超過2.8億學生,他們需要老師和好老師。每個老師的背後,都有一個連續的付出和奮鬥的過程,他們是中國1700多萬教師和學生的榜樣。
  • 張文宏支招:疫情常態化之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那麼,在新冠疫情常態化的當下,該如何既控制住疫情,又回歸正常生活呢?4月29日,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新作《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一書,在上海發布。
  • 小鎮青年張文宏
    ▲孫詒讓畫像孫衣言仕途亨通,1869年他做過江寧布政使,從二品。02張文宏的時代,小鎮青年的取捨張文宏出生於1969年。他寫下看病的流程,交給奶奶:1.先去掛號收費處繳費;2.去1樓抽血;3.下禮拜一再到1樓拿報告;4.拿到報告後到X號診室給我看 5.不要再掛號!平時,他寫字很潦草。那一回,他一筆一畫,寫得又大又工整。還有一回,有個小男孩的病被治好了,可男孩的家人還是悶悶不樂。
  • 對話張文宏:我的書平時可以墊桌子,但疫情期間建議你閱讀
    所以你覺得它們(傳染病)跟你沒有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我看病都來不及,還有興趣去寫這樣的書?」 張文宏表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寫一本有關傳染病的書,但是今年大家都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產生、蔓延,在整個歷史上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個新的病原體就這樣來到了人世間。如果要發布一個 「 2020年1—8月衝上熱搜次數最多的個人 」 排行榜,他一定遙遙領先。
  • 張文宏醫生,謝謝你活成了我們想看到的樣子啊!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有一位醫生在網絡上持續走紅,每次只要他一出現,必然在網上掀起「金句」追捧。樸實無華的寶藏醫生張文宏,究竟為什麼受到了全上海人民的熱捧?
  • 張文宏:疫情之下,一定要講老百姓能聽懂的話
    張文宏:這要看他們回來後是不是決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緩半年,還要不要讀書工作?如果不回來的話,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讓自己不生病才是最好的辦法。有效的個人防護包括保持一定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這三點都能做到,被感染的概率就會很小。
  • 懷孕後,這項檢查孕媽其實不用做,浪費錢不說還可能糟心
    文|好孕姐前幾天婆婆給我來電話,說小姑子要來我這邊做孕檢,讓聯繫下我開診所的表哥。我很奇怪,正常情況下都會選擇去大醫院做孕檢,小姑子怎麼反倒選擇我表哥的小診所呢?晚上老公下班後,我說出了我的疑問,老公這才坦白交代。
  • 張文宏:對於疫情,我們預測到了開始,沒有預測到結果
    張文宏認為,一個自己國家和地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防控策略,才有可能控制疫情。中國的經驗不一定適合別的國家,別國的策略也不一定適合於中國。傳染病最本質的東西是一樣的,傳染源如何控制,傳播途徑如何去切斷,易感人群如何保護,因此接下去每個國家都要根據自己的國情,來制定適合自己的防控策略。
  • 張文宏「東方藍寶石」談防疫
    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精彩開講,分享後疫情時代如何更好地健康生活,一起來看看張文宏帶來了哪些乾貨?「安心做事、努力幹活,不用瞎操心」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疫情難免引發人們情緒上的問題,不過張文宏認為,中國的疫情防控做得很好,大家應該安心做事、努力幹活。「不少人很焦慮,今天去擔心北京,明天去擔心別的哪個省,其實不用多操這個心。
  • 為何要做這項檢查?孕婦想知道的,一次講透
    文|淘媽某天一大早就接到大學閨蜜的電話,她說她剛剛想起來錯過了NT檢查,現在已經懷孕16周了,問我要怎麼辦?電話裡能聽出來她很著急、很擔心,但是已經錯過最佳時間也沒辦法再補了,只能是下次按時去做唐篩了。
  • 張文宏為什麼這麼「紅」張文宏說他不想當網紅,但人民卻希望他當
    截至2016年3月,張文宏先後獲得中華醫學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等多項科技成果獎。在今天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張文宏成為網紅,不是靠團隊包裝,而是全靠他對疫情的科學判斷和傳播防疫知識的生動活潑,他不是商業網紅,而是疫情防控中的一名科普幹將。
  • ...的力量|為張文宏醫生出書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在疫情期間還做了什麼?
    疫情期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火遍全世界,出版了波斯語版、英文版、俄語版、義大利語版,烏茲別克語版、泰語版、越南語版權輸出也在順利推進。上海科技出版社社長溫澤遠告訴直播的觀眾,《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數字1.0版2月2日晚發布後,一周後又迅速修訂更新推出數字2.0版,新增「電梯」「社區有患者」等關鍵詞,並同步推出紙質版。截至到今天,《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已不斷加印至近百萬冊,其中87萬為公益贈閱,免費的PDF版下載不可計量。
  • 懷孕後,這項檢查沒必要做,很多孕婦卻還花冤枉錢
    這天有位孕婦說她準備去做一下有關葉酸的一項檢查,問有沒有孕婦同去的。小美剛懷孕,什麼都不懂,覺得對胎兒的發育好,於是就和這位孕婦去檢查了。當然,群裡也有一些孕婦認為沒有必要做這項檢查。那麼孕婦真的有必要去做葉酸檢查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孕婦為何要補充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