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月亮撞地球般的恐懼不可取!做好基本防護 不必過度擔憂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多地高校及中小學開始復學。學生在學校的日常防護和營養健康,都牽動著廣大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學生返校後如何吃飯?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暑假能外出旅遊嗎?今天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為您答疑解惑。

針對疫情可能會持續一到兩年,出現散發病例的情況,如何緩解心理上的擔憂?張文宏表示,不需要過度擔心,做好基本的防護,不要盲目的恐懼。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如果現在還這麼擔憂,那其他國家的人都不要活了,像美國每天還有接近兩萬例,巴西甚至高於兩萬例。俄羅斯、墨西哥、印度,整個歐洲每天大多數國家每天都是幾百例,人家都開始復工復產復學了,都過得挺好,還挺開心。我們國家本地病例一例都沒有,你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我認為這是過度擔心。

兩年以後輸入病例會有,對於我們整個防疫體系來說,我們打的是閉環防疫戰,隔離兩周。如果將來過來人很多,我們會以閉環的形式隔離在小區裡面。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很多,世界大戰馬上要爆發了,明天月亮可能撞地球了,過度擔憂毫無意義。

整體的民眾,現在不需要過度擔心這些事情,只要做好基本的防護即可,基本防護非常簡單。我是覺得所謂一年也好,兩年也好,聽上去好像不得了,但對我們整體生活的影響,我們希望降到越低越好。

做好常態化的管理,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盲目的恐懼。盲目恐懼只有兩個字,等死。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月亮撞地球般的恐懼不可取,做好基本防護
    學生在學校的日常防護和營養健康,都牽動著廣大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學生返校後如何吃飯?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暑假能外出旅遊嗎?今天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為您答疑解惑。針對疫情可能會持續一到兩年,出現散發病例的情況,如何緩解心理上的擔憂?張文宏表示,不需要過度擔心,做好基本的防護,不要盲目的恐懼。
  • 比利時王子新冠檢測呈陽性、張文宏稱月亮撞地球般的恐懼不可取...
    這也意味著,在經歷了舒蘭、吉林聚集性疫情17天內增加46例確診病例後,防控工作已基本取得成效。在此之前,吉林省最近一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是在5月23日。官方通報顯示,5月23日0-24時,吉林省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吉林市),是在控制範圍內主動篩查檢測陽性確診的。
  • 學生返校怎麼做好防護?同學發燒怎麼辦?張文宏為廣大師生、家長...
    如果有同學出現發燒是新冠肺炎的概率微乎其微張文宏認為,只要做好基本的防護,就不必要過度的擔憂。國內建立閉環的疫情防控體系,已經非常完整,為輸入性疫情做了準備。未來,疫情防控做好常態化的管理,病毒或許還會與人共存一年、兩年,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是非常小的。 「每年開學以後,班級都會有發燒的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不必引起恐慌。」張文宏認為,感冒發燒一般是季節性流感所致,是新冠肺炎的概率很小。
  • 張文宏:常見情況不必恐懼
    冬季新冠+流感合併感染如何防護?假期將至,人們出行應如何保護自己?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鍾南山在演講中透露,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
  • 不必擔憂青年人的「社交恐懼」
    (《中國青年報》12月21日) 嚴格意義上看,「社恐」即是「社交恐懼症」,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為「社交焦慮失協症」,指的是「對一種以上社交情形的強烈恐懼,致使人深感苦惱、維持日常生活的至少某些部分的能力受損。」近四成青年人自認為有「社恐」,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
  • 聽張文宏怎麼說
    截止目前,全國各地大中小學基本都已經複課,可是近些天,有些學校不時出現學生咳嗽發燒的症狀,鬧得學校、家長和孩子們也是提心弔膽。那孩子們在學校裡該怎麼進行自我防護?要帶什麼樣的口罩?萬一有學生突然發燒了該怎麼應對?
  • 先跟著張文宏做好這些防疫防流感準備
    但去醫院打疫苗,每個人都得各自做好防護動作。此外,關於疫情常態化之下母嬰人群的健康,於康教授強調要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當然這個並不是單對母嬰本身,所有人生命早期的1000天營養都是非常關鍵的。張文宏認為做好孩子防疫工作必不可少,比如勤洗手、戴口罩、入校時測體溫,提醒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注意社交距離。對於在學校用餐的孩子,於康就建議家長關注學生餐的搭配。如果日常飲食做不到多種營養均衡,家長們可以適當給孩子補充膳食營養補充劑。
  • 張文宏支招:疫情常態化之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4月29日,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新作《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一書,在上海發布。 4月29日,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舉辦「健康餐飲新時尚」的雲講壇上,張文宏新作《張文宏教授再支招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健康生活》進行了首發。
  • 直徑370米的小行星或將撞擊地球?紫臺專家:可能性很小,不必過分擔憂
    據國外天文學家稱,阿波菲斯正在加速向地球襲來,可能在48年後撞上地球。一旦它撞上地球,將釋放出比廣島原子彈高10萬倍的能量,可能會導致世界末日。這究竟是怎麼樣一顆小行星?它究竟會不會在未來撞向地球?科學家有什麼辦法來對付它呢?1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揭秘。
  • 張文宏:新冠將成為常駐病毒,本土出現個別病例不必恐慌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通過視頻連線現場,他首度表示,新冠將成為常駐病毒。如果各國不採取強力介入措施,全球疫情出現新高峰的可能性很大。張文宏還表示,對於個體而言,新冠的毒力在減弱。對於整個群體來講,毒力卻是增強的。
  •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從地球上看月球,好像月亮很小,很不起眼,更別談什麼恐懼了,月有陰晴圓缺,有時候月亮基本就看不到了,即使在月亮最圓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感到恐懼。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亮比地球要小的多,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738.14公裡,極半徑為6356.7公裡,它的平均直徑約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徑的1/4稍大些,而且月球的表面積只有3800萬千米,還沒有亞洲的面積大!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新冠+流感」不用感到恐懼
    張文宏:大家不用感到恐懼「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這並不奇怪。我們在第一波疫情時就已檢測到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合併感染,這在冬季是非常常見的,只不過以前沒有去做檢測而已,大家不用感到恐懼。」張文宏介紹,今年年初時,科研人員就已發表新冠肺炎與流感合併感染的論文。在自然界中,這一現象在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 一顆公交車大小的小行星將於今日掠過地球:比月亮還近
    (原標題:一顆公交車大小的小行星將於今日掠過地球:比月亮還近)
  • 地球圍繞太陽轉,月亮圍繞地球轉,那麼有沒有天體能圍繞月亮轉啦
    可以,理論上說,月亮可以有自己的月亮。在每一個天體的周圍,都有一個定義明確的區域,叫做希爾球,在這個區域內,該天體的引力支配著一個體積更大、質量更大、但距離更遠的天體的引力。圖解:二體因重力互相繞行的等效位能的等位能圖,希爾球是分別環繞著這兩個大質量天體的圓型區域。
  •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心理防護?恐懼來自於未知
    在疫情期間,每天都有大量的負面信息湧入,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大人民群眾如何做好心理防護?建議大家記住以下幾點:2、恐懼來源於未知,人類精神世界的恐懼,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未知。本次疫情中,公眾最大的恐懼來源也正是對這種前所未見的冠狀病毒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再加上很多時候信息的披露不夠及時和透明,這些都加重了公眾的恐懼。3、只關注權威科學信息。隻字片語,來源不明的信息不閱讀、不相信、不傳播。
  • 張文宏談新冠肺炎防護: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張文宏談新冠肺炎防護: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2020-03-29 21:32:08 視頻截圖   (抗擊新冠肺炎)張文宏談新冠肺炎防護: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中新網杭州3月29日電(記者 方堃 林波)「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在這種情況下抵禦病毒靠什麼?提升人類的免疫力非常重要。」
  • 張文宏:不必過於恐慌
    張文宏談新冠病毒物傳人:新冠病毒的物傳人現象不會改變國家對疫情總體的把控能力。目前有冷鏈傳人情況,但基本都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沒有因吃凍肉、海鮮而感染的病例,不必過於恐慌。我們應保持警惕,注意人群聚集時的傳染病防控。
  • 張文宏說
    冬季新冠+流感合併感染如何防護?假期將至,人們出行應如何保護自己? 上海科普大講壇今天(28日)舉行,「硬核主任」張文宏給出了他的最新判斷。一起來看看~ 這一消息引發了大家對於新冠+流感合併感染的擔憂。 今天,張文宏介紹道,今年年初時,科研人員就已發表新冠肺炎與流感合併感染的論文。在自然界中,這一現象在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這並不奇怪。
  • 張文宏:不可能徹底杜絕輸入性疫情 關注口岸、物流做好防護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指出,中國是世界經濟活動的中心之一,徹底杜絕輸入性疫情是不可能的。隨著物流越來越多,這種可能性會越來越大。為此,在口岸和物流等方面要有一套非常好的防護策略。
  • 高樓般大小的小行星飛過,如果當時撞上地球會如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大約6600萬年之前,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一瞬間地球上迎來了「世界末日」,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接踵而至,當時地球上的生物們一下子陷入到生存危機之中,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正式展開,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也徹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