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單元知識複習鞏固(頭條規定只有文字超過300字才允許聲明原創,所以沒辦法只能拷貝 ,需要電子版的轉發後私我就行了)
屹(yì)立 震(zhèn)動 霎(shà)時 大堤(dī) 田埂(ɡěnɡ) 逐(zhú)漸
風俗(sú) 跳躍(yuè) 稻穗(suì) 睡眠(mián) 懷(huái)抱 鵝卵(luǎn)石
昂(ánɡ)首東望 橫貫(ɡuàn)江面 浩(hào)浩蕩蕩 山崩(bēnɡ)地裂
閃閃爍(shuò)爍 人聲鼎(dǐnɡ)沸(fèi) 半明半昧(mèi) 搖搖欲墜(zhuì)
觀潮 據說 大堤 寬闊 擁堵 滾動 頓時 逐漸 猶如 震動 淘洗 牽動 莊稼 風俗 跳躍 葡萄 鵝卵石 山崩地裂
奇觀 農曆 據說 寬闊 滾動 頓時 逐漸 猶如 霎時 餘波 依舊 柔和 河床 新鮮 修補 莊稼 風俗 葡萄 滿意 水稻 成熟 招待 傳說 鵝卵石 人山人海 山崩地裂 坑坑窪窪
佔
{
zhān(佔卦)
觀
{
guàn(道觀)
zhàn(佔據)
guān(觀察)
蒙
{
měng(蒙古包)
薄
{
bò(薄荷)
mēng(矇騙)
bó(薄利)
méng(蒙蔽)
báo(薄餅)
寬闊——寬廣 平靜——鎮靜 頓時——立刻
逐漸——逐步 猶如——好像 霸佔——侵佔
靜寂——熱鬧 沉睡——清醒 明亮——陰暗
新鮮——陳舊 古老——年輕 柔和——粗暴
若隱若現 人山人海 昂首東望 人聲鼎沸 風平浪靜 水天相接 橫貫江面
齊頭並進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漫天捲地 風號浪吼 月光閃閃 閃閃爍爍
密密麻麻 星群密布 半明半昧 搖搖欲墜(將要) 鑼鼓喧天 震耳欲聾
響徹雲霄 低聲細語 竊竊私語 鴉雀無聲 悄無聲息
(1)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誇張)
(2)是雪梨,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在坡頭那片月光下的果園裡,這些好吃的果子掛滿枝頭。 (設問)
(3)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 (比喻)
(4)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誇張)
(5)看,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比喻)(擬人)
(6)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擬人)
(7)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排比)
(8)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比喻)
(9)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擬人)
(10)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擬人)
(11)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裡的月亮,看看我採過野花的地方。 (排比)
(1)描寫景物的成語
山清水秀 湖光山色 水天一色 波濤洶湧 微波粼粼
崇山峻岭 峰巒雄偉 鬱鬱蔥蔥 一碧千裡 山光水色
翠色慾流 花團錦簇 奼紫嫣紅 枝繁葉茂
(2)聲音的四字詞語
人聲鼎沸 鑼(luó)鼓喧(xuān)天 震耳欲聾(lónɡ) 響徹(chè)雲霄(xiāo)
低聲細語 竊竊私語 鴉雀無聲 悄(qiāo)無聲息
(3)描寫江河湖海的詩句
①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②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唐·白居易《錢塘江春行》
③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 文學常識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當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中篇小說《寒夜》《海的夢》等,散文集有《保衛和平的人們》等。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本單元:感受自然之美
閱讀要素: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目標清單:1.調動多種感官,品味語言文字,想像畫面。
2. 了解文章的描寫順序,有順序地想像畫面。
3. 摘抄生動優美的語句。
閱讀方法:1.閱讀時,要注意文章中從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描寫的句子,調動多種感官,去看、聽、聞,發揮想像,感受畫面。
2. 找關鍵詞句,梳理文章的描寫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情發展順序等。按照描寫順序展開想像,使畫面更清晰,更有條理性。
3. 積累形象傳神的詞句、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優美生動的片段。寫作時靈活地運用這些詞句,可以使文章語言更準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