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考點知識梳理,附本單元基礎練習題可下載
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更是至關重要的,幾乎其他所有學科學習成績的好壞都跟語文有很大的關係。同學們進入四年級後,很明顯的發現課文要比以前更難一些了,閱讀的篇幅和字數也有所增加,但是無論語文難與不難,我們都要鼓足勇氣,樹立信心,努力學好語文這個學科,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裡為了大家更好的適應四年級語文學習,鞏固複習第1單元的重點知識,小編專門為大家梳理了第1單元的主要考點如下
在四年級語文上冊的第1單元,我們共學習了4篇課文,這4篇課文中有寫景的也有寫情的,也有借景抒情,同學們在學習這些課文時,不僅要學習其中的生字拼音詞語和成語以及修辭手法等,還要注重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修辭手法和文章脈絡結構,以便在以後的寫作中加以實際應用,不管是語文學習中還是其他任何語言的學習,模仿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學會仿寫和改寫,將來才有可能自己創新突破寫文章時,才能夠得心應手,從而做出佳作。
我們看到在第1部分是易讀錯的字,隨著同學們對拼音的熟練,所學習的生字有所增加,在本單元列舉出了生字,要比以前學習的來了許多,在這裡共列舉了12個易讀錯的生字,同學們在學習時要緊跟老師的節奏,首先掌握拼音拼讀,學會準確朗讀,記住音節和音調,搞清楚音節和音序,另外這些字的筆畫較多,字體結構相對複雜,書寫時要嚴格規範,切不可馬虎大意。
第2部分是易寫錯的字,共列舉出了10組詞語,有名詞也有動詞,學生在學習生詞語時,同學們首先要在理解,基礎上加以記憶,也可以結對記憶,例如:頓時和霎時,莊稼和稻子等,也可以根據字形相似區別記憶,例如:葡萄。在各類各級考試中,一寫錯的字是一個敞口的考點,同學們一定要慧眼識珠,學習生字時首先準確掌握生字的偏旁部首,例如崩塌。崩字是以山字頭,塌字是土字旁,這就說明崩塌肯定跟山和土有關係。
第3部分是形近字,在本單元共列舉了7組形近字,其中有上下結構的字,也有左右結構的字,難度適中,一一對應字的偏旁不同字,義也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學們在學習時要分組對應分別組詞,再充分理解這些字的意思和用法後,就會記住不忘了,將來無論怎麼考都能夠應答正確。
第4和第5部分是近反義詞,近反義詞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可以說是重頭戲,同學們從一年級開始上,對,下大,對小天對地,這樣的對應歌中就已經初步了解了反義詞的一一對應,那麼在本單元中共列出了7組近義詞,6組反義詞,根據課文內容和老師的講解,對詞語的釋義和用法,一定要牢牢掌握。
第6部分是必會重點詞語,在這裡給大家列出了19個成語,從二年級起成語的學習和熟練運用,已經在語文中大量開展了。那麼這時有個詞語在本單元課文中學習了之後,也要做到了熟於心,並且能夠自己造句才算是學會並掌握。
第7部分是詞語搭配,在本單元列出的詞語搭配,只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搭配,另外一種是量詞搭配,在語文學習中發現形容詞,一般都是放在名詞的前面做修飾和限定語,雖然他們不是句子的主幹,但是在一個名詞的前面加上這些形容詞後,更凸顯出語言的魅力和神奇,所以形容詞的正確搭配是非常重要的。而量詞的正確使用更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一頁。
第8部分是常考修辭手法和句型。在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比喻誇張和擬人的語文修辭,大家並不陌生,第9部分是本單元四篇課文主旨的概括梳理。
第一單元考點梳理
一、易讀錯的字
屹(yì)立 昂(áng)首 鼎沸(dǐng fèi) 霎(shà)時 大堤(dī)
麥穗(suì) 歸巢(cháo) 田埂(gěng) 霸佔(bà zhàn) 墜(zhuì)落
二、易寫錯的字
潮水 翻滾 頓時 逐漸 崩塌 猶如 地震 霎時 牽手 鵝卵石
坑窪 莊稼 葡萄 稻子
3、 形近字
堤—提 猶—優 震—振 淘—掏 俗—浴 葡—萄 稻—蹈
4、 近義詞
屹立—聳立 頓時—霎時 恢復—復原 喜歡—喜愛 運載—運輸
靜寂—沉寂 仿佛—猶如
5、 反義詞
平靜—喧鬧 寬闊—狹窄 明亮—黑暗 美麗—醜陋 模糊—清晰
人聲鼎沸—鴉雀無聲
6、 重點詞語
若隱若現 人山人海 人聲鼎沸 風平浪靜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漫天捲地 風號浪吼 坑坑窪窪 密密麻麻 半明半昧 搖搖欲墜
鑼鼓喧天 震耳欲聾 響徹雲霄 低聲細語 竊竊私語 鴉雀無聲
悄無聲息
七、詞語搭配
【形容詞】
(一年一度的)觀潮日 (寬闊的)錢塘江 (蒙蒙的)薄霧
(隆隆的)響聲 (水天相接的)地方 (灑滿月光的)小路
(細細的)溪水 (坑坑窪窪的)地方 (月光閃閃的)溪岸
(月影團團的)果園 (閃閃爍爍的)星星 (星群密布的)藍天
【量詞】
一(層)薄霧 一(條)白線 一(堵)水牆 千萬(匹)戰馬
一(塊)銀毯 一(塘)新谷 一(穗)剪秋羅 一(道)後門
一(片)菜園
八、常考句型
【比喻句】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誇張句】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反問句】阿媽,這不就是我們家的地嗎?
【擬人句】花牛在草地裡做夢,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排比句】哦,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裡的月亮,看看我採過野花的地方。
9、 課文重點梳理
1.《觀潮》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頭過後的順序,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和壯觀,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走月亮》通過描述&34;和阿媽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物的情景,表達了&34;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以及走月亮時的喜悅、幸福之情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嚮往。&34;就是追逐更美好的未來和幸福生活的過程。
3.《秋晚的江上》描繪了鳥兒、斜陽、蘆葦等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秋天傍晚倦鳥歸巢、夕陽西下的美麗畫面;《花牛歌》描繪了花牛、剪秋羅、白雲、草地、太陽、青峰等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玩耍、休息的悠閒畫面。
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本文按照時間的順序,描寫了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10、 日積月累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1、 課文要求背誦的內容
1.《觀潮》第3—4自然段。
2.《走月亮》第4自然段。
下面是本單元基礎知識練習題:
一、課文內容回顧。
1.《觀潮》一文按照 → → 的順序描
寫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全文是圍繞&34;這一詞來寫的。
2.《走月亮》一文寫了&34;和阿媽一起走過了 ,走過了
,走過了 和 ,走過了……表達了作者
走月亮時 的心情和對美好生活的 。
3.《 》描繪了秋天黃昏時江邊的美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
的嚮往。《 》描寫了 時而坐,時而眠,
時而走的悠閒情態,體現了詩人的童真童趣。
4.《繁星》按照 的順序,分別記敘了&34;在 、 、
觀看繁星時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
的思想情感。
5.將下列古詩補充完整,並回答下列問題。
鹿柴
空山不見人, 。
返景入深林, 。
(1)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
(2)詩中以動襯靜的詩句是&34;我在田地裡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34;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捲地般湧來,江面上依舊風
號浪吼。&34;霎時&34;√&34;×&34;我"和阿媽走月亮的時間是在秋天的夜晚。 ( )
3.《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的作者都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 ( )
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他的其他作品有《霧》《雨》《電》等。( )
感謝親們閱讀,這裡是教育雜談369,喜歡我的文章請多多轉發分享點關注哦,關於三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的學習與複習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哦 !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QuMnmozgOSkx3N5TAIE3MQ
提取碼:lh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