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暖通空調業薪資報告
根據暖通招聘網2007年的最新調查報告,暖通空調各細分行業中,以能源行業、淨化行業和自控行業收入最高,其次是空調行業,鍋爐行業和地暖行業收入相對最低。
從職位類別來看,銷售經理年薪收入總額高達30萬元,項目經理為20萬元,設計工程師為18萬元,研發工程師為10萬元,是收入最高的四類職位。普通職員中項目管理、銷售序列薪酬水平顯著高於其他職能序列,如普通暖通工程經理年度總薪酬中位值能達到8萬元左右。銷售人員受業績影響,其薪酬差異較大,但年度總薪酬中位值能達到10萬元左右。設計工程師屬于越老越值錢的職位,與工作年限有明顯的關係,年度中位值能達到8萬左右。而生產、研發、售後等職能序列中普通職員月薪一般在2000元到6000元之間。
在各技術崗位中,根據2007年暖通招聘網薪酬報告的統計,上海地區暖通工程師的平均年薪達到6萬元,設計工程師的年薪接近8萬元,銷售工程師的平均年薪為10萬元,技術支持工程師的平均年薪為6.3萬元,售後服務工程師年薪為6.4萬元;研發工程師平均年薪為9萬元,而生產製造平均年薪為5萬元。
薪酬水平和企業性質的相關性亦較大。同樣暖通招聘網的上述調查,在上海地區,雖然研發工程師平均年薪為9萬元,但歐美獨資企業與合資企業的薪資分別為10萬元、9萬元,非歐美合資企業和民營私企的年薪只有8萬元和7萬元,而而外資與合資企業來自本國的技術人員的薪酬則維持在中位線上。再以銷售工程師為例,歐美獨資企業的薪酬幾近10萬元,非歐美合資企業與民企私企則遊走在6萬元左右。
當然,近年來一個大的趨勢是,暖通業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薪酬的差距在縮小,個別內資企業甚至超越了外企。但總的看來,外資企業,尤其是歐美企業薪酬仍具一定優勢。
薪酬的地區差異同樣明顯。暖通招聘網的統計數字表明,2006年全國暖通空調行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0000元,其中,北京地區為56000元,上海為60000元,廣東地區為58000元,浙江地區為45000元,江蘇地區為40000元,其他地區則多集中在20000~40000多元的區間內。但隨著二級城市的不斷發展,二級城市和北京、上海、深圳等一類城市之間的差距在縮小,如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重慶等地,隨著外資的不斷湧入,薪酬水平也在不斷上漲。
同在暖通空調業,你的收入是多少?
暖通空調行業似乎一直是高薪的代名詞,身在此行,總讓人平添許多羨慕。那麼,剔除想像的成分,真實的情況到底怎樣呢?在薪酬滿意度方面,被調查者中對自己薪酬非常滿意的佔2%,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佔16%,滿意度一般的佔44%,不滿意的佔38%,可見被調查者普遍不滿意自己的薪酬水平。
那麼,薪酬高低究竟取決於哪些因素呢?
學歷、經驗、業績 一個都不能少
根據2006年暖通招聘網對上海地區292家暖通企業的調查,學歷與薪酬基本上是正比關係,即學歷高,薪酬隨之升高。達到本科以上學歷者,薪酬會出現大幅增長,大專(40000元/年)較大專以下(35000元/年)學歷者,僅增長了10%,而本科(60000元/年)較大專增幅達65%,碩士(80000元/年)較本科增幅為40%,博士(15000元/年)較碩士增幅達45%,從漲幅可以明顯看出學歷確實與「錢途」息息相關。但由此也可以看出較之碩士、博士,本科增長幅度最大,這也表明作為具有明顯的實踐色彩的暖通空調行業來說,高學歷的優勢並不明顯。
工作經驗對薪酬的影響至關重要。還是根據暖通招聘網對上海地區的調查數據,剛入職場時,平均年度稅前現金收入總額是30000元,第一個五年後則為60000元,第二個五年後為12000元,平均漲幅是100%。
而在高壓力、高風險的暖通空調設備行業,薪水的決定因素當屬業績。我們採訪的企業,如約克、開利、特靈等,其銷售人員都表示,公司的薪酬制度重在激勵業績優異的員工。某著名中央空調外資品牌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公司每年調薪兩次,個人漲幅差異較大,根據業績和職務,三年後有人拿到4000多元,有人則可以拿到8000多元,差異「大得驚人」。
近年來,盛行於歐美國家的寬帶薪酬管理模式的概念開始在我國的暖通企業中流行,其核心也是以員工的能力和業績作為薪酬的核心標準。所謂寬帶,指的是薪酬等級對應的薪酬浮動範圍加寬。其突出變化就是大幅削減職位的級別數,與此同時卻將每一級對應的薪酬浮動範圍拉大,低級別的員工只要工作業績出色,所對應的薪酬就會超過高級別的員工,員工不再需要一味通過級別的垂直上升來追求薪酬等級的提升。在寬帶薪酬體系中,資歷已經不再與薪酬掛鈎,只要能力和業績出色,剛出道員工的薪酬就可能超過資深員工,這樣既調動了新員工的積極性,也促使高級管理人員和資深員工不斷進取。
據了解,目前寬帶薪酬模式雖然還主要是大的外企在使用,但國內企業也逐步開始進行薪酬體系的調整,開始實行有一定帶寬的「薪等制」,使同等級員工根據表現有更大的薪酬調整空間。同時薪酬包含的範圍也比以前更廣,這都說明企業薪酬發放將轉向以業績和能力為核心的趨勢。
窮人學技術 富人學管理
實地採訪和調查數據都表明,許多企業即使實行了所謂的「雙通道」薪酬制,令資深技術人員的工資可以超過管理層,但實行起來看,仍然是管理層工資普遍要比資深技術人員高。某著名中央空調外資品牌負責人表示,熟練的工程師的月薪可達到一萬多元。但如果上升到中層管理人員,便可拿到從十萬到四五十萬元不等的薪水;高管層的收入更是隨行就市,向外企看齊,也就是說在50萬~100萬元之間。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無論是國際公司還是國內公司,近年來管理層的工資總是一升再升。根據暖通招聘網的統計,2006年,暖通業普通員工層薪酬增幅不到10%,領導層薪酬增幅則可達到12%左右,而且層級越高增幅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