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的兩枚中英文戒指印章,時隔多年在上海「重聚」-宋慶齡,中國...

2020-12-22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9月4日報導:宋慶齡所著《為新中國奮鬥》、宋慶齡保存的國民傷兵醫院服務章、宋慶齡在抗戰募捐收據上使用的金戒指印章、抗戰期間宋慶齡贈給美國友人的旗袍、國際友人贈送的紀念物、宋慶齡創辦的《中國建設》創刊號……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正無聲地講述著宋慶齡為締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不懈奮鬥的歷史故事,講述著那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和建設道路。

展覽現場

  今天上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福利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為新中國奮鬥——宋慶齡文物文獻特展」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開幕。

宋慶齡所著《為新中國奮鬥》

  此次展覽匯集了京滬兩地六家相關宋慶齡紀念單位的珍貴文獻、文物、照片等400餘件,其中100餘件系首次在滬展出。展覽充分借鑑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和觀點,是宋慶齡最新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宋慶齡的一生,是為新中國奮鬥的一生。從青年時代起,她就不畏艱險,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於民主革命事業。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她堅決維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在艱難困苦的長期革命鬥爭中,她都堅定地和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同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新中國成立後,她長期擔任國家領導職務,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婦女兒童福利事業,為人類進步與世界和平,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展覽現場

  據悉,圍繞宋慶齡「為新中國奮鬥」這一主題,展覽分為「奮鬥:為締造新中國」「奮鬥:為建設新中國」「奮鬥:架設通向世界的友誼橋梁」三個部分,以宋慶齡的言論為線索,表現宋慶齡為新中國奮鬥的初衷和理想,全面、詳實展示宋慶齡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所做的獨特貢獻和寶貴精神財富。

金戒指印章

  據主辦方介紹,用文物講述「為新中國奮鬥」故事是本次展覽最突出的特點。記者在現場看到,宋慶齡在抗戰募捐收據上使用的金戒指印章小巧莊重,一枚中文、一枚英文。中文戒指印章收藏於北京宋慶齡故居,英文戒指印章收藏於上海宋慶齡故居,這也是兩枚戒指時隔多年首次「合體」出現。

宋慶齡與「保衛中國同盟」中央委員合影

  一張1938年6月14日的老照片,是宋慶齡在香港發起組織「保衛中國同盟」時,與同盟中中央委員合影。照片左起:愛潑斯坦、鄧文釗、廖夢醒、宋慶齡、司徒永覺夫人克拉克、諾曼·法朗士、廖承志。照片中宋慶齡身穿一件黑底白點半袖旗袍,這件旗袍也在展覽現場,與照片遙相呼應。

宋慶齡各個時期的個人照片影像

  此外,展覽專門闢出了一個版面展示宋慶齡各個時期的個人照片影像,選用《紅蓮頌——獻給宋慶齡名譽主席》作為背景音樂,展示了宋慶齡同志70年奮鬥歷程的歷史資料視頻。還特別邀請專家為文物故事錄製音頻,讓觀眾在大咖們的聲音裡聆聽文物背後的故事。針對青少年群體的興趣和需要,展覽同步推出系列「喜迎華誕?物語慶齡」系列活動和2019京滬兩地時代小先生「講好中國故事」系列活動。

  為配合本次展覽,主辦方聯合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宋慶齡所著文集《為新中國奮鬥》,將向宋慶齡研究機構、圖書館、紀念館、學校等和宋慶齡事業相關的單位贈送,在開幕式上舉行了贈書儀式。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10月15日。

相關焦點

  • 旗袍、書本、畫作……400件宋慶齡文物講述「為新中國奮鬥」的故事
    書中扉頁上有宋慶齡的獻詞:「獻給 朝鮮人民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人民事業的英勇保衛者」。文集出版後,宋慶齡將部分稿酬捐獻給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使用。該書首版現收藏於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該書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別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於1952年9月出版,1953年12月,日本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出版了《為新中國奮鬥》的日文版,名為《宋慶齡選集》。
  • 宋慶齡一封信追回孫中山22件珍貴文物
    抗戰勝利後,宋慶齡寫信請南京市長幫助追查孫中山文物  這份檔案封面由毛筆字書寫,由當時的南京市秘書處立卷,時間是1946年2月。雖然時間過去了60多年,檔案紙質已泛黃,但檔案上書寫的「宋慶齡等請求追查被劫孫中山所遺文物及調查室之報告」的檔案題目仍十分清晰。
  • ——記上海宋慶齡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宋慶齡幼兒園名譽園長封...
    ——題記  真誠、寧靜、溫文儒雅,總是喜歡面帶微笑地傾聽,說到「宋慶齡的孩子們」時,便情不自禁迸發出青春洋溢的熱情,那種神採奕奕讓人不禁對這瘦小身材下蘊藏的巨大能量感到讚嘆。她就是上海宋慶齡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宋慶齡幼兒園名譽園長封莉容。
  • 宋慶齡與宋美齡合影原照等展出(組圖)
    「孫逸仙夫人」英文名片首次亮相  首次展出的一塊魚骨化石,即是董健吾在1936年第二次赴陝西時得到的,他在右端用毛筆籤上兩行字,贈送給宋慶齡。這塊化石的背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1936年6月的一天,宋慶齡在莫利愛路的寓所裡告訴她的美國朋友:「你的夙願實現了,中共中央想邀請一位公道的記者和一名醫生,去陝北實地考察。
  • 宋慶齡學校海外學子心繫中國中英文歌曲聯唱為全人類祈福
    人民網上海9月30日電 (龔莎)國慶前夕,上海宋慶齡學校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1500多名師生員工,通過線下結合網絡的形式錄製了5首中英文歌曲聯唱,表達對中國的深情祝福以及在疫情下全世界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美好心願。
  • 宋慶齡紀念館正式開館 盡覽宋慶齡一生影像
    40周年紀念封,宋慶齡和中國福利會兒童劇院孩子們的合影……眾多首次展出的實物在1100平方米的展廳內,以圖片、視頻以及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為觀眾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宋慶齡。「這一小片展區講述了宋慶齡1927年8月底去歐洲到1931年8月回上海的四年曆程。」張潔明說,「宋慶齡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尋找中國革命的道路,以前對於這段歷史我們掌握的資料並不多,這次的展覽從多方收集了許多相關資料。」在復原場景中,一列實景火車車廂外的階梯上,旗袍上搭有披肩的宋慶齡正款款走下,數名金髮碧眼的俄羅斯人迎上前,背景中的半景畫中還有很多人拉著橫幅歡迎她的到來。
  • 上海宋慶齡學校吸引臺商子弟就讀
    中新網6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子女在大陸就學問題困擾許多臺商,中國福利會出資興辦的「宋慶齡學校」雖屬貴族學校,但首屆招生就招收了十名臺商子弟就讀,且學費等同陸生。   位在上海青浦區、校地廣達百畝的宋慶齡學校,去年才開始正式招生。為配合義務教育,目前僅招收小學與初中。
  • 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展覽開展
    「孫逸仙夫人」英文名片首次亮相     首次展出的一塊魚骨化石,即是董健吾在1936年第二次赴陝西時得到的,他在右端用毛筆籤上兩行字,贈送給宋慶齡。這塊化石的背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1936年6月的一天,宋慶齡在莫利愛路的寓所裡告訴她的美國朋友:「你的夙願實現了,中共中央想邀請一位公道的記者和一名醫生,去陝北實地考察。
  • 宋慶齡與兒童劇團
    1946年秋,宋慶齡在光華大戲院觀看陳白塵的諷刺粵劇《升官圖》,對此劇極為讚賞,便萌生了創辦兒童劇團的想法。幾天後,宋慶齡把著名戲劇家黃佐臨請來,對他說:「對於貧苦兒童,不能只給他們吃飯和穿衣,還要給孩子們精神食糧,要使他們看到未來。」黃佐臨聽後,對宋慶齡這種高瞻遠矚的思想極為敬佩且深表贊同,並迅速展開工作。
  •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好侍食品(中國)專項基金在滬成立 攜手上海...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好侍食品(中國)專項基金在滬成立 攜手上海新東方資助貧困學子 2017-11-28 22:19:00來源:央廣網
  • 2017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慈善晚宴成功舉行
    2017年12月2日晚,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VIVA中國兒童癌症基金會主辦的「愛無界 」2017愛心慈善晚宴在上海五角場凱悅大酒店隆重舉行。上海宋慶齡基金會代秘書長賈勇、上海市衛計委科教處處長張勘、VIVA中國董事兼首席代表陳美蘭等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 宋慶齡為什麼喜愛樟樹
    作家茹志鵑在《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文中曾寫到:上海宋慶齡故居的庭院中有兩棵樹。一天,周總理看到房子小了點,就勸她搬家。她卻不肯,說:"我捨不得這兩棵樹"。這兩棵樹就是樟樹。宋慶齡故居樟樹,是宋慶齡生前最喜愛的樹木。它鬱鬱蔥蔥,幽香沁脾,質地堅硬,品格高潔。作為二十世紀舉世聞名的偉大女性,樟樹無論外形還是內質都代表著宋慶齡的人格魅力,高尚品德。
  • 悅詩風吟中國攜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成立綠色公益基金
    上海2018年4月4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4月3日,「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悅詩風吟綠色公益基金」成立儀式在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成功舉行。「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悅詩風吟綠色公益基金」是由innisfree悅詩風吟中國攜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的,首筆捐贈由悅詩風吟中國出資100萬元。
  • 宋慶齡學校師生「雲快閃」祝福祖國,中英文歌曲聯唱為全人類祈福
    國慶前夕,上海宋慶齡學校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1500多名師生員工,通過線下結合網絡的形式錄製了5首中英文歌曲聯唱,今天(9月30日)正式在線發布,表達了對中國的深情祝福以及在疫情下全世界團結一心
  • 宋慶齡上萬件遺物展出 展品多為首次露面(組圖)
    ▲宋慶齡佩戴過的項鍊、戒指。   位於宋慶齡陵園內的宋慶齡紀念館陳列匯集了1000多件宋慶齡檔案文獻和50多段影音資料,不久前紀念館將陳列進行了局部補充,新增文物、實物、小場景、多媒體等展品展項。1月27日是宋慶齡誕辰120周年,上海宋慶齡故居、上海宋慶齡紀念館及上海中山故居都舉行了宋慶齡遺物展覽,市民紛紛前往參觀,緬懷這位偉大的愛國主者。
  • 宋慶齡珍貴展品開展 莫利愛路寓所歲月的見證
    為紀念宋慶齡誕辰120周年,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不朽的歲月——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史料展。上海孫中山故居不僅是孫中山的紀念地,也是宋慶齡歷史見證地。 坐落於香山路7號(原莫利愛路29號)的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和宋慶齡一生中唯一一處共同的家,宋慶齡在此居住的時間跨度近20年。
  • 宋慶齡幼兒園:孩子們的地球村
    會講上海話的美國小姑娘6歲的女孩兒Gillian Rexach來自美國,金髮碧眼,活脫脫一個真人版的芭比娃娃。她的中文名字叫李小鳳,像中國父母為自己的小閨女取的名兒。 升國旗小鳳3歲時,來到上海久負盛名的宋慶齡幼兒園
  • 晚年宋慶齡英文遺囑給誰?
    萬一我遭遇不測,我決定將我北京和上海淮海路1843號家中的所有藏書移交給恩斯特·鄧作紀念,以回報他對我的所有善意。宋慶齡 北京。」信中是專門為鄧廣殷而寫的遺囑,用的是英文。但其中兩處特別使用了括弧,裡面註上中文。這兩處是:(遺囑)和(鄧廣殷同志)。
  • 上海即將開辦4所宋慶齡相關校!看看是在哪裡?
    上海即將開辦4所宋慶齡相關校分別是↓↓↓宋慶齡早教中心、宋慶齡擬託管公辦幼兒園等4所而且都由宋慶齡學校託管,上海交易團將於線上線下同時參展,上海還將於9月5日舉辦上海主題日活動,屆時,虹橋商務區、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三個重點區域將有近40個項目集中簽約。
  • 1925年蕭伯納在上海逗留 邀宋慶齡共進早餐(圖)
    中國話劇運動開始初期的1921年春,汪仲賢、夏月潤等人曾在上海新舞臺上演過蕭伯納的《華倫夫人的職業》。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洪深,也曾深受蕭伯納戲劇的影響。著名戲劇家黃佐臨與蕭伯納更有過多次交往。1937年黃佐臨從倫敦戲劇學館導演班畢業,回國投入抗日行列。臨別前,蕭伯納在送給黃佐臨的相冊上題寫道:「起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