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春筍遭「饞嘴客」盜挖 南竹北種不易請文明遊園

2020-12-19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紫竹院春筍遭「饞嘴客」盜挖

  被遊客挖出來的春筍。

  「正值筍期,勿入竹林。」近一段時間,紫竹院公園內的電子屏幕上打出了這樣的警示語。踏青賞花有不文明行為,鄰水觀竹也有低素質的遊客。有人貪圖竹筍的美味,趁工作人員不注意就盜挖回家。園方的工作人員解釋,園內的竹子是觀賞竹,竹筍不宜食用,而且竹子引種、養護成本高昂,懇請大家文明遊園。

   竹筍被挖不斷發生

  前天傍晚,公園的一名工作人員發現有遊客正在竹林裡挖竹筍,趕忙上前勸阻。這名遊客一開始並不承認自己在挖筍,工作人員好言相勸,這人才交出了自己挖的竹筍。「挖了有六七根,看到這些筍被盜挖,我們真的很痛心。公園裡的竹子大多是從南方引種過來的,經過幾代老師傅的精心栽培和養護才在北京紮根生長。」

  在公園小路邊、竹林下隨處可見「正值筍期,勿入竹林」「請不要挖竹筍」的警示牌和標語,可仍有一些人對此置若罔聞,挖筍、掰筍、踢斷筍的現象時有發生。「竹筍就是幼竹,破壞一株剛長出二三十釐米的竹筍就等於毀了一顆能長到十多米高的竹子。而且公園內多種觀賞竹稀少珍貴,竹筍被挖,就會影響以後的發芽和生長。」對於養竹、護竹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樣的不文明行為讓他們倍感心疼。

  南竹北種養護不易

  安全保衛科科長王壽遠在公園工作了近20年,見證了大家在育竹、護竹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他告訴記者,從選種、運輸、栽種,再到之後的生長養護,需要20餘個環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竹子本來自南方,喜溼怕旱,一般不適應北方的天氣,但紫竹院裡的竹林卻是四季常青、生機勃勃,這與幾代公園人的努力分不開。

  上世紀70年代,紫竹院公園從江蘇、浙江引進紫竹、斑竹、實心竹、錦竹、金鑲玉竹、玉鑲金竹等竹種,春天栽植後成活較好,可是經過一個冬季許多竹子就被凍死了。為給竹種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公園工作人員採取了搭設風障、冬季加蓋樹葉等防風保溫措施。

  後來,公園擴大了竹子的引種數量,1983年從河南引進筠竹、斑竹、甜竹;1984年從湖南引進實心竹、佛肚竹、方竹、羅漢竹、龜甲竹等。南竹到了北方,水土能服嗎?這些引種的竹子先「住進」基地進行1至2年的「馴化」,等適應了北京的氣候再種植到公園。在「馴化」期間,工作人員會觀察竹子對環境、氣候、水分的適應性,並對一些不適應狀況進行人工幹預,然後才能決定這個品種的竹子是否適合落地紫竹院。

  工作人員在竹子養護管理上狠下功夫,經過多年的努力,竹林景觀才發生了巨變。竹竿紫黑髮亮的紫竹、黃綠相間的金鑲玉竹、形如鳳尾的鳳尾竹、帶有豔麗縱條紋的小琴絲竹……如今,紫竹院公園裡的地栽竹共有45個品種80餘萬株,其中有30個品種是京津冀地區的獨一份。王壽遠說,引進一株竹子就要100多元,還有後續的養護成本。對於遊客來說,遊客挖走一棵筍,只是省了幾塊菜錢,但公園卻要付出數倍的代價。「況且這些都是觀賞竹,也並不適宜食用。」

   護筍期全員上崗巡邏

  「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鞭分節,節上的芽形成竹筍。竹筍破土而出,進而長成新的竹子。從出筍到長成竹子,需要45天的時間。冒出的竹筍有多粗,長成的竹子就有多粗。」公園園林科技科科長範蕊說,春季一到,工作人員就要給竹子澆足水,出筍期更要保障竹筍的生長用水。每天園裡的技術人員都會帶著筆記本在公園裡走上幾圈,一邊查看竹子的生長情況一邊做記錄,為下一步養護方案的制定做準備。對於工作人員來說,每年最忙的時候要屬4月中旬到6月中旬。這段時間正是出筍旺季,為了看護這些鮮嫩嬌弱的幼筍,公園職工和安保力量共500餘人全員上崗,將園內區域劃分成了9個網格,定人定時進行巡視,實行24小時看護。

  發現遊客破壞竹筍的行為,園方如何做呢?王壽遠告訴記者,「因為公園沒有執法權,對這些私挖竹筍的遊客採取的是勸阻和批評教育。而對於屢犯的遊客,我們正計劃逐步建立黑名單制度。公園還和屬地城管執法隊配合,由執法隊進行行政處罰。」去年,公園裡就曾出現過一起因遊客盜挖多根竹筍,且不聽公園工作人員勸阻的事,最終城管隊員對該遊客進行了行政處罰,罰款50元。

  範蕊說,他們發現這些盜挖竹筍的人中,除了有一部分上歲數的人拿回家吃的,還有一部分人是出於好奇心。所以,公園近年來更加重視科普教育工作,通過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向遊客普及竹文化知識,提高遊客素質和認識,從而讓遊客能夠自覺地保護竹子。

  「我們建公園、引竹種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生活在北方的百姓不用千裡迢迢地到南方去賞竹,而是在家門口也能觀賞到各式各樣的竹品種。」範蕊呼籲,遊客們文明遊園,珍惜愛護這些竹子和竹筍,把它們留在自然界,讓更多人欣賞。

  本報記者 褚英碩 文並攝

(責編:張靜也(實習生)、高星)

推薦閱讀

《流浪地球》獲北影節最佳視覺效果獎 ,「天壇獎」各獎項塵埃落定。其中,丹麥影片《幸運兒彼爾》獲得最佳影片獎,阿里斯·瑟夫塔利斯憑藉《侍者》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弗魯格·凱哲貝格裡憑藉《德黑蘭:愛之城》憑藉最佳女主角獎,中國影片《流浪地球》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詳細】

相關焦點

  • 紫竹院公園竹筍冒尖,引來「盜筍客」!南竹北種不易請您手下留情
    隨著天氣漸漸暖和,紫竹院公園的竹林裡,積蓄了一冬力量的竹筍鑽出泥土冒出了尖,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一些人卻打起了竹筍的歪主意,貪圖竹筍的美味,想要盜挖回家。對此,紫竹院公園工作人員表示,園內竹子為觀賞竹,竹筍不宜食用,且竹子引種、養護不易,請市民珍惜愛護,文明遊園。
  • 北京紫竹院公園竹筍冒尖 引來饞嘴「盜筍客」
    來源:北京晚報隨著天氣漸漸暖和,紫竹院公園的竹林裡,積蓄了一冬力量的竹筍鑽出泥土冒出了尖,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一些人卻打起了竹筍的歪主意,貪圖竹筍的美味,想要盜挖回家。對此,紫竹院公園工作人員表示,園內竹子為觀賞竹,竹筍不宜食用,且竹子引種、養護不易,請市民珍惜愛護,文明遊園。
  • 公園竹筍遭盜挖,吃貨也要有修養!
    眼下正是春筍破土而出的季節。在九江不少公園內,都分布有大片竹林,風景秀麗。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市民踏青活動增加,盜挖春筍的現象有所抬頭。近日,記者從市園林管理局獲悉,雖然採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但是誘人的春筍,依然引來饞嘴「盜筍客」。
  • 何以解鄉愁,唯有挖竹筍?倆大媽在北京綠化竹林盜挖竹筍被抓!
    都說北漂不易,北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真正的原住民已經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外來務工人員。而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外來務工人員難免有些鄉愁,化解鄉愁其實很簡單, 吃點家鄉的食品那是最好不過了。前不久,海澱公安分局萬壽寺派出所民警,接到北京市綠化局工作人員報警,稱有兩名中年女子,在紫竹橋西北角的綠化竹林裡,偷偷的挖竹筍。 在竹林深處,擺放著兩個編織袋,裡面裝滿了剛挖出來的新鮮竹筍,原本是南竹北種,為了美化京城環境的竹子,被這兩名女子刨了出來,變成了飯桌上的嘗鮮菜。
  • 南竹北種美化京城 盜挖竹筍兩人被拘
    近日,海澱警方抓獲兩名在綠化帶中盜挖竹筍的嫌疑人,現場起獲竹筍800餘根。2019年5月19日12時許,海澱分局萬壽寺派出所接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員工報警,稱他們在紫竹橋西北角綠化帶作業時,發現有兩名中年女子正在綠化帶的竹林中偷挖竹筍。接警後,萬壽寺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在紫竹橋綠化帶中一舉將正在盜挖竹筍的嫌疑人楊某、黃某當場抓獲,並起獲了四個裝滿竹筍的編織袋。
  • 「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今天啟動
    「南竹北移」宜君栽好的竹林。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記者 惠鑫) 由銅川市宜君縣政府、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實施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今天(3月29日)上午啟動。陝西省17個耐寒、耐旱優良觀賞竹子品種,將從樓觀臺向北推進約2個緯度至渭北平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開展適應性試驗。「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規劃建設100畝,由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提供竹子種質資源和技術支撐,選取壽竹、五月季竹等17個耐寒、耐旱優良觀賞竹子品種進行栽培試驗。
  • 「南竹北移」讓秦嶺更綠
    隨著國家「南竹北移」試驗項目的實施,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人們也會驚喜地看到碧綠的竹林點綴在城鎮園林與綠水青山間。這一變化,與陝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的「南竹北移」科研推廣密不可分。如今,佔地200多畝的樓觀臺實驗林場百竹園裡,保存著152個竹類品種,成為我國北方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竹類品種園。
  • 陝西重啟「南竹北移」試驗 竹子栽植繼續向北推進
    核心提示: 3月29日,由宜君縣人民政府和陝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合作開展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宜君縣舉行。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首席記者姬娜 實習生高樂)3月29日,由宜君縣人民政府和陝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合作開展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宜君縣舉行。
  • 端午遊園活動等您來 紫竹院陶然亭中山公園等延長遊船運營時間
    2015年6月19日,端午節期間,北京市屬公園將迎接入夏以來的首個遊園高峰。賽龍舟、制香囊、詠古詩、聽講座、看展覽、賞荷花……豐富多彩的十餘項遊園活動等您參加。市公園管理中心預計,節日期間公園接待遊客量將達130萬人次。
  • 長崗山、海山公園等盜挖毛筍成風,請市民手下留情
    >管理人員稱:筍正拔節生長,請市民手下留情時下,正是吃毛筍的季節,菜市場裡賣的價格也不貴,最低一元多一斤。但是,再便宜的價格,也未能制止住定海長崗山森林公園、海山公園等竹林裡毛筍被盜挖的「節奏」。據公園管理人員反映,最近來挖毛筍的人真是一撥又一撥,護林員勸也勸不住,只好借媒體呼籲一下,請大家手下留情。
  • 朝陽公園倡議五一期間文明遊園 禁止挖野菜搭吊床滑旱冰等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高星)記者今天從朝陽公園獲悉,「五一」假期將至,為加強疫情期間公園管理,避免人員聚集,營造安全遊園環境,朝陽公園明確禁止挖野菜、折花枝、不戴口罩、聚集聚餐、搭設吊床、滑旱冰等最新版《北京不文明遊園行為清單》中明令禁止的行為。
  • 南竹北移 陝西將栽植試驗延伸至黃土高原地區
    它們的成功引種,進一步豐富了我省竹類種質資源,標誌著我省「南竹北移」試驗取得新進展。據悉,作為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竹類種質資源庫,省樓觀臺林場3年引進新竹種37個,竹子種類累計達20屬180種。作為我國「南竹北移」試驗基地,省樓觀臺林場在引進竹子新品種的基礎上,近年來不斷推進竹子北上。
  • 2020中秋國慶節北京市屬公園40餘項遊園活動一覽
    本次國慶遊園環境布置突出綠色環保健康的布展理念,利用原有花壇骨架,以地栽花卉為主,通過主題景觀、園林小品、容器花缽等多種形式,向市民遊客傳遞健康、文明、節約的生活理念,營造喜慶優美的園林景觀環境。  作為今年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責的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北海公園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山公園觀德殿、紫竹院公園問月樓、北京植物園園藝生活館共五處公園文化遊園空間率先升級亮相,豐富了原有的展陳項目,提升了公園傳統文化與創意文化的體驗感,將首次集中在金秋佳節開放迎客。節日期間開放的展覽有:景山公園《紫禁之巔望中軸》、紫竹院公園《當代名家書畫展》。
  • 朝陽公園制定文明遊園新規,邀您共創美好遊園環境
    近日,朝陽公園發布了遊園新規。為保障遊客能安全賞景,摺疊車、平衡車等禁止入園,園區全域禁止搭帳篷,南部園區禁止放風箏。新規同時還將最新版《北京不文明遊園行為清單》中明令禁止的行為納入其中。「制定新的遊園規定是為了規範文明行為,保護公園環境,同時讓市民遊園更安全。」朝陽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北京公園管理條例》規定禁止入園的車輛外,摺疊車、平衡車、成人滑板車、助力車、20寸以上兒童自行車等也禁止入園。同時,最新版《北京不文明遊園行為清單》中明令禁止的行為,如挖野菜、折花枝、不戴口罩、聚集聚餐、搭設吊床、滑旱冰等,也寫入了遊園新規。
  • 南竹北移四十年 日照"竹洞天"最成功(附圖)
    這片竹林毛竹面積200多畝,其他竹子面積400多畝,水域面積400多畝,是南竹北移的成功典範。景區綠化面積在80%以上,自然生長著毛竹、淡竹、斑竹、月竹、紫竹、鋼竹、金鑲玉竹等100多個竹子品種。設有專門的供遊客觀賞的竹子品種展示區,竹子產品琳琅滿目。這裡既是一個天然氧吧,又是一個天然的竹子博物館。  「我們的原則是一切為保護原生態讓路 。堅持原生態,才有今日竹洞天。」
  • 北京公園限流調至75% 40項遊園活動迎雙節
    值得關注的是,北海公園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山公園觀德殿、紫竹院公園問月樓、北京植物園園藝生活館共五處公園文化遊園空間率先升級亮相。遊園環境布置突出環保理念,原有花壇骨架再利用以「傳遞美好·引領健康生活」為主題,市屬公園國慶遊園花卉環境布置已提前亮相。12組立體花壇、71組園林小品總用花量122.4萬株,布展面積近10萬平方米。
  • 北京市屬公園預約限流比例上調至75% 5處新文化空間、40項遊園活動...
    本次國慶遊園環境布置突出綠色環保健康的布展理念,利用原有花壇骨架,以地栽花卉為主,通過主題景觀、園林小品、容器花缽等多種形式,向市民遊客傳遞健康、文明、節約的生活理念,營造喜慶優美的園林景觀環境
  • 奧森公園裡挖野菜擼柳芽、為拍照驚醒貓頭鷹……這是遊園還是搞破壞?
    奧運村執法隊副隊長王朔立刻上前勸阻遊客的不文明行為。除了挖野菜、擼柳芽,草坪上搭帳篷、河邊撈小魚的,也成了一些家庭的親子遊園項目。此外,公園進入盛花期,還有部分遊客把花枝拽下來拍照,這些行為都是被禁止的。園區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為保障人群不聚集,不讓搭帳篷。
  • 聊城「南竹北移」建設水邑竹海
    本報訊 記者蘇彬報導 山東省聊城市近日就「南竹北移」促進城鄉生態宜居,邀請專家開展研討,對建設「水邑竹海、生態聊城」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