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公園竹筍冒尖,引來「盜筍客」!南竹北種不易請您手下留情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隨著天氣漸漸暖和,紫竹院公園的竹林裡,積蓄了一冬力量的竹筍鑽出泥土冒出了尖,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一些人卻打起了竹筍的歪主意,貪圖竹筍的美味,想要盜挖回家。對此,紫竹院公園工作人員表示,園內竹子為觀賞竹,竹筍不宜食用,且竹子引種、養護不易,請市民珍惜愛護,文明遊園。

盜筍現象時有發生

前天傍晚,紫竹院公園一名工作人員在公園正準備下班回家,在穿行公園時,發現竹林間有一名正在盜挖竹筍的老人,他趕忙上前勸阻。老人一開始並不承認自己在挖筍,面對工作人員的好言相勸,她才交出了自己挖的竹筍。「這名老人挖了有六七根。看到這些筍被盜挖,我們真的很痛心。因為公園裡的竹子大多是從南方引種過來的,經過幾代老師傅的精心栽培和養護才在北京『安家』。」

在紫竹院公園,小路邊、竹林下隨處可見「正值筍期,勿入竹林」「請不要挖竹筍」的警示牌和標語,可仍有一些人對此置若罔聞,挖筍、掰筍、踏入竹林踢斷筍的現象時有發生。「竹筍就是幼竹,破壞一株剛長出二三十釐米的竹筍就等於毀了一株未來能長到十多米高的竹子。而且公園內很多觀賞竹種稀少珍貴,竹筍被挖,就會影響以後的發芽和生長。」對於紫竹院公園這些負責養竹、護竹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樣的不文明行為讓他們倍感心疼。

南竹北種艱難不易

紫竹院公園安全保衛科科長王壽遠在公園工作了近20年,從園藝隊隊長到安全保衛科科長,他見證了公園裡的竹子在引種培育、日常養護管理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說起竹子引種,王壽遠告訴記者,從選種、運輸、栽種,再到之後的生長養護,需要20餘個環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竹子本來自南方,喜溼怕旱,一般不適應北方的天氣,但紫竹院裡的竹林卻是四季常青,生機勃勃,這與幾代公園人的努力分不開。

上世紀70年代,紫竹院公園從江蘇、浙江引進紫竹、斑竹、實心竹、錦竹、金鑲玉竹、玉鑲金竹等竹種,春天栽植後成活較好,可是經過一個冬季許多竹子就被凍死了。為給竹種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公園工作人員採取了搭設風障、冬季加蓋樹葉等防風保溫措施。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公園擴大了竹子的引種數量,1983年從河南引進筠竹、斑竹、甜竹;1984年從湖南引進實心竹、佛肚竹、方竹、羅漢竹、龜甲竹等。南竹到了北方,水土能服嗎?據介紹,這些引種的竹子並不是直接種植到公園,而是先要到竹基地進行1至2年的「馴化」,等適應了北京的氣候再種植到公園。在「馴化」期間,工作人員會觀察竹子對環境、氣候、水分的適應性,並對一些不適應狀況進行人工幹預,然後才能決定這個品種的竹子是否適合落地紫竹院。

工作人員在竹子養護管理上狠下功夫,在栽植、澆水和施肥技術措施上嚴格把關,經過多年的努力,隨著竹子地下竹鞭的生長,孕筍量增多,每年以20%的出筍量增加新竹數量,竹林景觀發生了巨變。

竹杆紫黑髮亮的紫竹、黃綠相間的金鑲玉竹、形如鳳尾的鳳尾竹、帶有豔麗縱條紋的小琴絲竹……如今,紫竹院公園裡的地栽竹共有45個品種80餘萬株,其中有30個品種是京津冀地區的獨一份。「竹品種雖多,可這些都屬於觀賞竹,不宜食用。」王壽遠說。

竹子養護細緻繁瑣

記者在公園裡轉了一圈發現,竹林裡的竹子最粗的也不過10公分左右,大多數竹子的粗細只有2至4公分。竹林下的剛冒出尖的竹筍,粗細就如同一個成年人的大拇指。試想一下,那些企圖盜挖竹筍回家做菜的,如此細的竹筍,剝去筍衣後還能剩下什麼呢?

王壽遠告訴記者,對於他們這些公園人來說,這些竹筍、竹子的價值和意義非比尋常,引進一株竹子就要100多元,除了購買竹子的成本,還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日常養護。而對於遊客來說,遊客挖走一棵筍,只是省了幾塊錢買菜錢,但公園卻要付出數倍的代價。

「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鞭分節,節上的芽形成竹筍。竹筍破土而出,進而長成新的竹子。從出筍到長成竹子,需要45天的時間。冒出的竹筍有多粗,長成的竹子就有多粗。」公園園林科技科科長範蕊說,由於南北方氣候、環境條件的差異,竹子移植成活不易,要想讓竹子長得好就需要更加精細的養護,才能讓這些竹子一輩比一輩更粗壯。

春季一到,工作人員就要給竹子澆足了水,出筍期更要保障竹筍的生長用水。每天園裡的技術人員都會帶著筆記本在公園裡走上幾圈,一邊查看竹子的生長情況一邊做記錄,為下一步養護方案的制定做準備。「竹子每周要澆2至3次水,根據品種和條件的不同,再適當補水,夏、秋季還要注意排澇。在春季出筍期、夏季竹子旺盛生長期及秋季竹林行鞭期,還要施2至3次有機肥料。春季至秋季,蚜蟲、蟎類、小蜂類會對竹子帶來危害,我們還要採用釋放天敵、色板誘捕等生態措施綜合防治。到了秋季,就要對竹林中的老、病、倒、過密的竹子進行修剪。」範蕊說。

呼籲遊客共同保護

竹子的養護工作細緻繁瑣,不過對於工作人員們來說,每年最忙的時候要屬4月中旬到6月中旬。這段時間正是出筍旺季,也是公園工作人員一年一度的護筍期。「這些竹子一年只出一次,只在這個時間段出筍。」為了看護這些鮮嫩嬌弱的幼筍,公園職工和安保力量共500餘人全員上崗,將園內區域劃分成了9個網格,定人定時進行巡視,實行24小時看護。

發現遊客破壞竹筍的行為,園方如何做呢?王壽遠告訴記者,「因為公園沒有執法權,對這些私挖竹筍的遊客採取的是勸阻和批評教育。而對於屢範的遊客,我們正計劃逐步建立黑名單制度。公園還和屬地城管執法隊配合,由執法隊進行行政處罰。」去年,公園裡就曾出現過一起因遊客盜挖多根竹筍,且不聽公園工作人員勸阻的事,最終城管隊員對該遊客進行了行政處罰,罰款50元。「由於違法成本太低,對遊客起到的震懾作用還不夠。」

範蕊說,他們發現在這些破壞竹筍的人中,除了挖筍拿回家吃的,還有一部分人是出於好奇心,不小心破壞了鮮嫩嬌弱的竹筍。所以,公園近年來更加重視科普教育工作,通過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向遊客普及竹文化知識,提高遊客素質和認識,從而讓遊客能夠自覺地保護竹子。

「我們建公園、引竹種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生活在北方的百姓不用千裡迢迢地到南方去賞竹,而是在家門口也能觀賞到各式各樣的竹品種。」範蕊呼籲,遊客們文明遊園,珍惜愛護這些竹子和竹筍,把它們留在自然界,讓更多人欣賞。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褚英碩 文並攝

流程編輯:丁也

相關焦點

  • 北京紫竹院公園竹筍冒尖 引來饞嘴「盜筍客」
    來源:北京晚報隨著天氣漸漸暖和,紫竹院公園的竹林裡,積蓄了一冬力量的竹筍鑽出泥土冒出了尖,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一些人卻打起了竹筍的歪主意,貪圖竹筍的美味,想要盜挖回家。對此,紫竹院公園工作人員表示,園內竹子為觀賞竹,竹筍不宜食用,且竹子引種、養護不易,請市民珍惜愛護,文明遊園。
  • 紫竹院春筍遭「饞嘴客」盜挖 南竹北種不易請文明遊園
    原標題:紫竹院春筍遭「饞嘴客」盜挖 近一段時間,紫竹院公園內的電子屏幕上打出了這樣的警示語。踏青賞花有不文明行為,鄰水觀竹也有低素質的遊客。有人貪圖竹筍的美味,趁工作人員不注意就盜挖回家。園方的工作人員解釋,園內的竹子是觀賞竹,竹筍不宜食用,而且竹子引種、養護成本高昂,懇請大家文明遊園。
  • 公園竹筍遭盜挖,吃貨也要有修養!
    在九江不少公園內,都分布有大片竹林,風景秀麗。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市民踏青活動增加,盜挖春筍的現象有所抬頭。近日,記者從市園林管理局獲悉,雖然採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但是誘人的春筍,依然引來饞嘴「盜筍客」。公園裡的春筍遭盜挖白水湖公園的竹林一年四季蒼翠欲滴,寧靜的竹園成為了市民們休息的絕好場所。
  • 何以解鄉愁,唯有挖竹筍?倆大媽在北京綠化竹林盜挖竹筍被抓!
    都說北漂不易,北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真正的原住民已經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外來務工人員。而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外來務工人員難免有些鄉愁,化解鄉愁其實很簡單, 吃點家鄉的食品那是最好不過了。住在紫竹橋附近的市民朋友可能知道,每到四五月份,紫竹橋橋下的一片片竹林都會鬱鬱蔥蔥的開始顯露出生機勃勃,而在竹林之下其實有很多鮮嫩的竹筍,這些竹筍也是未來的細竹,而這些竹筍竟然引起了一些人的窺視。
  • 紫竹院公園問月樓文化展示中心開放
    今天,紫竹院公園問月樓文化展示中心全面向市民開放。至此,市公園管理中心今年承擔的民生實事項目全都完成,北京市屬公園又增加了10多處新的文化空間。位於紫竹院公園明月島西側剛剛開放的問月樓景區,集展覽展陳、文化活動、文創餐飲於一體。
  • 長崗山、海山公園等盜挖毛筍成風,請市民手下留情
    >管理人員稱:筍正拔節生長,請市民手下留情時下,正是吃毛筍的季節,菜市場裡賣的價格也不貴,最低一元多一斤。但是,再便宜的價格,也未能制止住定海長崗山森林公園、海山公園等竹林裡毛筍被盜挖的「節奏」。據公園管理人員反映,最近來挖毛筍的人真是一撥又一撥,護林員勸也勸不住,只好借媒體呼籲一下,請大家手下留情。
  • 「南竹北移」讓秦嶺更綠
    隨著國家「南竹北移」試驗項目的實施,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人們也會驚喜地看到碧綠的竹林點綴在城鎮園林與綠水青山間。這一變化,與陝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的「南竹北移」科研推廣密不可分。如今,佔地200多畝的樓觀臺實驗林場百竹園裡,保存著152個竹類品種,成為我國北方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竹類品種園。
  • 南竹北種美化京城 盜挖竹筍兩人被拘
    近日,海澱警方抓獲兩名在綠化帶中盜挖竹筍的嫌疑人,現場起獲竹筍800餘根。2019年5月19日12時許,海澱分局萬壽寺派出所接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員工報警,稱他們在紫竹橋西北角綠化帶作業時,發現有兩名中年女子正在綠化帶的竹林中偷挖竹筍。接警後,萬壽寺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在紫竹橋綠化帶中一舉將正在盜挖竹筍的嫌疑人楊某、黃某當場抓獲,並起獲了四個裝滿竹筍的編織袋。
  • 陝西重啟「南竹北移」試驗 竹子栽植繼續向北推進
    核心提示: 3月29日,由宜君縣人民政府和陝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合作開展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宜君縣舉行。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首席記者姬娜 實習生高樂)3月29日,由宜君縣人民政府和陝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合作開展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宜君縣舉行。
  • 端午遊園活動等您來 紫竹院陶然亭中山公園等延長遊船運營時間
    2015年6月19日,端午節期間,北京市屬公園將迎接入夏以來的首個遊園高峰。賽龍舟、制香囊、詠古詩、聽講座、看展覽、賞荷花……豐富多彩的十餘項遊園活動等您參加。市公園管理中心預計,節日期間公園接待遊客量將達130萬人次。
  • 「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今天啟動
    「南竹北移」宜君栽好的竹林。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記者 惠鑫) 由銅川市宜君縣政府、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實施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今天(3月29日)上午啟動。陝西省17個耐寒、耐旱優良觀賞竹子品種,將從樓觀臺向北推進約2個緯度至渭北平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開展適應性試驗。「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規劃建設100畝,由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提供竹子種質資源和技術支撐,選取壽竹、五月季竹等17個耐寒、耐旱優良觀賞竹子品種進行栽培試驗。
  • 南竹北移 陝西將栽植試驗延伸至黃土高原地區
    它們的成功引種,進一步豐富了我省竹類種質資源,標誌著我省「南竹北移」試驗取得新進展。據悉,作為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竹類種質資源庫,省樓觀臺林場3年引進新竹種37個,竹子種類累計達20屬180種。作為我國「南竹北移」試驗基地,省樓觀臺林場在引進竹子新品種的基礎上,近年來不斷推進竹子北上。
  • 竹筍非常美味,那哪些人不能吃竹筍呢?為什麼?
    春天,在南方有一種美味的食物,那就是竹筍。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春筍開始冒尖,捂都捂不住,這個時候的春筍也是最細嫩爽脆的,特別好吃。四類人群不宜食用竹筍春季吃筍有「賽過參」的說法,竹筍具有清熱化痰、降血脂、低糖、多纖維等特點。竹筍雖說有這麼多優點,但竹筍含草酸較高,屬於寒性食物,所以以下人群是不宜食用竹筍的。
  • 紫竹院公園冰雪季來啦!40米最大冰滑梯即將開放!
    紫竹院公園第三屆歡樂冰雪季開始啦!除了充滿孩子們歡笑聲的冰雪運動雖是隆冬時節紫竹院公園內的風景依舊迷人這個冬季來紫竹院公園滑滑冰、玩玩雪、逛逛公園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哦~冰雪季須知:1.遊客可在場內外售票處按需購票(雪場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寶付款;雪圈需押金,請帶好現金)。2.雪場溫度低,遊玩前請您做好保暖防護措施;場地溼滑,建議穿著防滑鞋;娛樂項目結束後,儘快離開場地,避免發生碰撞。
  • 南竹北移四十年 日照"竹洞天"最成功(附圖)
    這片竹林毛竹面積200多畝,其他竹子面積400多畝,水域面積400多畝,是南竹北移的成功典範。景區綠化面積在80%以上,自然生長著毛竹、淡竹、斑竹、月竹、紫竹、鋼竹、金鑲玉竹等100多個竹子品種。設有專門的供遊客觀賞的竹子品種展示區,竹子產品琳琅滿目。這裡既是一個天然氧吧,又是一個天然的竹子博物館。  「我們的原則是一切為保護原生態讓路 。堅持原生態,才有今日竹洞天。」
  • 聊城「南竹北移」建設水邑竹海
    本報訊 記者蘇彬報導 山東省聊城市近日就「南竹北移」促進城鄉生態宜居,邀請專家開展研討,對建設「水邑竹海、生態聊城」獻計獻策。
  • 把南竹從「草」變成「寶」,新邵這家公司會創新
    2014年在浙江經商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石紅衛發現了南竹產業的巨大商機。當時,浙江安吉縣一個鄉鎮就有50多家竹筷加工廠,在當地南竹原料已經達到700元/噸還難以買到。而在自己的家鄉,有上萬畝南竹卻無人問津,僅潭府鄉每年就有5萬多畝南竹浪費在山裡。問題的根源在於這裡交通不便,沒有車輛可進入的林道,再好的原材料也運不出去。
  • 北京紫竹院公園在新冠疫情後開放,宅在家的人們可感受春天的氣氛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北京紫竹院公園,已經開始全面接待遊人,並且有了象徵性的檢查。作為一個免費開放的公園,宅在家裡面多人的人們已經可以在北京紫竹院公園感受春天的氣氛。以下地圖表示了北京市紫竹院公園的位置。北京市紫竹院公園在西城區、海澱區的交界處,它本身屬於海澱區,向東就是西城區。北京市海澱區紫竹院公園的大門如下所示。在北京紫竹院公園的門口,依然有著對於新冠肺炎的發熱檢查,當然這些檢查已經只是象徵性的,並沒有實質性的動作。
  • 精準扶貧看綏寧|竹山換「金山」 綏寧南竹脫貧遒勁足
    南竹低改後竹筍產量倍增。 短暫的生長培育周期和高效的利用率,讓綏寧南竹產業的羽翼日益豐滿,成為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   綏寧是「中國竹子之鄉」和全省4個竹產業建設示範縣之一,擁有南竹75萬畝,立竹數達1.5億株。近年來,綏寧縣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通過做大總量、優化結構、轉換動能等途徑,把南竹產業打造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加快建設南竹加工全省區域性中心,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