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看綏寧|竹山換「金山」 綏寧南竹脫貧遒勁足

2020-12-19 紅網

  編者按:精準扶貧之於湖南省綏寧縣,是油茶裡流淌的致富經,南竹林裡擦亮的生態底色,雜交水稻制種撒播的「脫貧種子」,一站式醫療報銷夯實的社會保障,農村勞務經紀人彰顯的就業互助幫扶……扶貧道路上,紅網時刻新聞記者為你解讀綏寧的種種妙招,如何化作脫貧攻堅向心力,摘掉貧困帽,鋪就振興鄉村路。

綏寧南竹林。

綏寧林農積極參與南竹豐產培育。

南竹低改後竹筍產量倍增。

湖南豐源體育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竹滑板,年產滑板100多萬臺(套),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第十三屆全運會指定產品。陳敏捷 攝

銀山竹業公司製成的盤、託、刀、叉、勺等,出口歐美每套能賣到10美元。

  》》》系列報導

  精準扶貧看綏寧|油茶裡流淌致富經,綏寧築巢引鳳造朝陽產業

  精準扶貧看綏寧|多措並舉,健康扶貧除「貧根」

  精準扶貧看綏寧|撒播「脫貧種子」,綏寧雜交水稻制種產業興

  精準扶貧看綏寧丨就業「引路」 貧困戶有了經紀人

  紅網時刻記者 何超 通訊員 向雲峰 綏寧報導

  竹滑板、一次性竹餐盤,竹家具,竹炭……從破土而出到長大「成年」,一棵南竹的生長只需要4年時間。短暫的生長培育周期和高效的利用率,讓綏寧南竹產業的羽翼日益豐滿,成為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

  綏寧是「中國竹子之鄉」和全省4個竹產業建設示範縣之一,擁有南竹75萬畝,立竹數達1.5億株。近年來,綏寧縣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通過做大總量、優化結構、轉換動能等途徑,把南竹產業打造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加快建設南竹加工全省區域性中心,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贏」。

  內優

  豐產培育,南竹體量倍增

  「通過實施南竹豐產培育項目,竹林增加了產出,減少了運輸成本,每畝可增收800餘元。」指著山上滿目蔥翠的竹林、四通八達的竹林道,家住綏寧縣麻塘苗族瑤族鄉三寨村村民鄒定澤說道。

  近年來,綏寧縣堅持培育與開發並重,從南竹資源培育入手,著力壯大總量和質量,實現了南竹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在宣傳上,動員全民參與南竹豐產培育;通過政策引導,大力推進豐產培育工程,每年實施南竹低產林改造與豐產培育1萬畝以上。

  抓住了生產源頭,就把握住了發展的脈搏。綏寧通過示範帶動,集中資金建設豐產基地。全體在職縣級領導和鄉鎮黨政一把手帶頭建立樣板示範林1萬餘畝。堅持獎補資金優先向示範基地傾斜,先後投入1500萬元,集中連片建成萬畝示範林1個、千畝示範基地6個、五百畝示範點22個、百畝示範戶65戶,形成3條百裡高產示範竹帶。

  基地建了,竹林密了,把南竹運出深山的路修通至關重要。為此,綏寧大力推進竹林道建設,積極引導和扶持竹農投身竹林道建設。全縣共有竹林道1500千米,其中鋪砂路面200千米,重點林區道路密度達3公裡/千畝。竹林道建成後,改變了南竹出山靠肩扛、馬馱的傳統生產方式,全縣「困山竹」面積減少40%左右,勞動力成本平均每百斤下降7元左右。

  只有讓科技作大力支撐,南竹產業才能徵戰星辰大海。綏寧通過產業科技興竹,科學實施豐產竹林培育。實施了「國家南竹豐產培育推廣計劃」「湖南省南竹豐產培育星火計劃」等項目,取得了「南竹筍材兩用林實驗推廣技術」「南竹低產林改造技術推廣」等多項省部技術成果。近五年全縣共投入資金2500餘萬元,培育豐產南竹15.32萬畝,畝平新增立竹120株,最多達250株/畝,畝平年產值提高到1500元。

  驅動

  凝聚脫貧攻堅向心力

  為持續提升南竹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綏寧縣依靠「政策推動力、市場驅動力、科技創新力」同時發力,為產業發展接觸束縛,減少阻力。2017年,全縣統籌整合產業發展資金8581萬元,重點用於南竹產業等扶貧產業。

  綏寧縣把南竹產業作為重要扶貧產業,竹農在南竹開發中,南竹低改或新造獎補,集中連片50畝以上南竹低改的,獎補400元/畝。經低改後,每畝竹林年產竹40根,產筍100公斤左右,竹農每畝收入600元以上。2017年,綏寧縣農民年人均竹業收入達1136元。

  「每一塊地都通了,方便得很,以前要走半天,現在騎摩託車10分鐘就到了。」三寨村貧困戶梁剛告訴記者,政府出資修了林道後,他家種著的40多畝南竹林,到今年10月份能砍60噸左右,年底脫貧在望。

  此外,綏寧積極鼓勵和支持南竹加工企業與竹農合作共建原材料基地。先後有13家企業投入1600萬元,建成南竹原材料基地3.9萬畝,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的竹產業發展新模式,不僅解決了企業原料供應難問題,也促進了竹農增產增收。

  騰飛

  竹產業園裡百花齊放

  「我們用南竹取代了原來的優質木材,不僅順應了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而且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公司已成為全國生產運動滑板的龍頭企業,我們的產品是第十三屆全運會滑板指定產品。」湖南省豐源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青雲介紹,該公司用南竹研發的滑板受到市場青睞,公司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公司製成的盤、託、刀、叉、勺等,出口歐美每套能賣到10美元。」銀山竹業相關負責人蘇知忠告訴記者,現在一次性西餐具的訂單已排到了今年10月份,這一個產品未來三到五年將帶來10個億左右的產值。這些正是綏寧南竹產業縱深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綏寧縣堅持把南竹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突破口來推進,作為生態立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作為縣鄉兩級「一把手」工程來落實,以企業和項目為載體,培育主體產品,壯大龍頭企業,打造特色園區,推動「竹子之鄉」向「竹業之鄉」轉變。

  綏寧縣累計籌措資金10億元投入南竹產業園建設,引進南竹加工上市公司1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全力打造國家木竹產業示範園。目前,綏寧南竹產業園竹滑板全國市場佔有率達40%、竹筷產量佔全省總產量的30%、竹木複合貨櫃板年產量達6萬立方米;年楠竹加工量1000萬根以上,加工利用率由65%提升到98%,產值由每根30元提高到80元。2017年,楠竹加工產值17億餘元,佔工業集中區比重達90%。

  如今,一批批南竹生產企業在綏寧生根發芽,向上生長。銀山竹業「竹機制碳製作方法」、中集湖南公司「竹木膠合及其生產方法」、豐源竹木「條紋彩色運動滑板及生產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中集湖南公司「竹木複合結構理論的創新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豐源竹木、中集湖南公司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相關焦點

  • 中國湖南 綏寧楠竹
    綏寧楠竹 楠竹又稱「南竹」,南竹是毛竹中最名貴、最有使用價值的一種實用竹。在中國的三百多種禾本竹類植物引屬中,南竹是生長最快、材質最好、途最多、經濟價值最大的一種。
  • 湖南綏寧:「三個全覆蓋」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綏寧縣鄉村兩級廣泛開展「孝老愛親示範戶」、「脫貧先鋒」、「扶貧濟困模範」、「新鄉賢」評選表彰活動,通過典型示範帶動,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去年以來,綏寧縣以「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和教育引導」三個全覆蓋為重要抓手,樹新規、易舊俗、育新風,讓淳樸文明新風吹遍秀美鄉村。設立村規民約,敦化鄉風民風。
  • 湘西精準脫貧「竹山路徑」透視系列報導之三
    讓共享實現振興  ——湘西精準脫貧「竹山路徑」透視系列報導之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019年底,竹山村脫貧出列,文旅融合發展之路為該村脫貧與振興進行了有機銜接。
  • 張維國在竹山竹溪走訪督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秦楚網訊 記者 陶德斌 彭飛 報導:5月29日至30日,市委書記張維國深入竹山、竹溪兩縣交界處的邊遠山區鄉鎮,進村入戶走訪督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他強調,要在戶戶走到、安幼養老、扶貧工廠進農家、鄉風文明等方面狠下功夫,把精準扶貧工作抓得更準、更實、更細,確保群眾更可持續、更加穩固、更高質量脫貧致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榮山,副市長趙哲參加調研。
  • 王國生到竹溪竹山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原標題:王國生到竹溪竹山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為落實好省委扶貧攻堅誓師大會精神,打好「十二五」扶貧收官戰,謀劃好「十三五」扶貧工作,11日至13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國生到十堰秦巴山區腹地的竹谿縣、竹山縣就精準扶貧開展專題調研。
  • 綏寧「寶慶大叔」織密城鄉平安網
    兩起重大案件成功告破,均是「寶慶大叔」在日常的巡邏防控中發現了關鍵線索,綏寧「寶慶大叔」的實戰效果受到群眾廣泛讚譽。7月底,綏寧「寶慶大叔」袁飛平、譚上平在日常的排查風險防控中,發現一名沿街乞討多日的流浪乞討人員,在交流溝通中,該人能夠以正常人的思維交流
  • 邵陽綏寧華美立家建材家居廣場成功奠基
    12月27日,綏寧華美立家建材家居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標誌著綏寧華美立家項目正式進入快速建設階段。上午9點,參與慶典儀式的嘉賓和商戶朋友及廣大市民陸續入場。隨著悠揚的歌聲與鼓舞,綏寧華美立家建材家居廣場開工奠基儀式正式開始。
  • 2015年湖南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新聞發布會
    首先,我謹代表中共綏寧縣委、綏寧縣人民政府和湖南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組委會對各位領導和媒體記者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綏寧地處湘西南,面積2927平方公裡,轄25個鄉鎮(14個少數民族鄉),總人口37.8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63%。綏寧是生機盎然的生態王國。
  • 打造「無邪」綏寧
    綏寧縣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位於職業中專辦公樓二樓,來自湖南省邵陽市防範辦主任羅海君,綏寧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洪煜東及新寧縣防範辦帶隊的一行二十餘人成為了這裡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展廳還收集了中國反邪教,省市反邪教及「平安綏寧」等微信微博二維碼,觀眾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連結瀏覽相關網站及微信微博,觀看展廳內容。(有書有展板……偏愛電子閱讀?掃一掃!)
  • 旅遊+南竹,熱水鎮脫貧致富的雙引擎 - 郴州新聞網
    截至目前,各旅遊企業共安排就業人員1108人,其中貧困戶236人,為全鎮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福泉街是熱水鎮最熱鬧的街道之一,真正熱鬧起來是2014年旅遊節以後,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當地餐飲、住宿、土特產、泳衣店等數量暴增,尤其在福泉山莊景區大門外,形成了當地有名的旅遊一條街。
  • 上海綏寧路新建工程預計10月31日全面通車
    綏寧路(吳淞江南岸-天山西路)新建工程位置示意圖  10月31日全面通車  綏寧路(吳淞江南岸-天山西路)新建工程,為市級區區對接道路重大建設項目,北接臨洮路跨吳淞江橋(在建中),南接天山西路,分兩部分建設:一是綏寧路道路建設,二是北翟路新建許浦港橋並連通許浦港水系。
  • 110千伏青虹-綏寧電網改造工程完工
    日前,久隆集團負責施工的電纜工程公司負責施工的110千伏青虹—綏寧電網改造工程接頭工作順利完工。 110千伏青虹—綏寧電網改造工程位於上海市長寧區仙霞西路,主要供電範圍是長寧虹橋地區,由220千伏青虹站新放1路電纜(虹綏1E158),沿申濱路向北、寧虹路向東、申長路向北等向東接入110千伏綏寧站;由110千伏綏寧站新放1路電纜(綏能1A013),沿仙霞西路向西、綏寧路向北等接入110千伏能源站;「虹綏1E150」新放電纜長度為5.448公裡,「虹綏1E158」新放電纜長度為7.277
  • 「扶貧故事」向洋:紮根一線用情幫扶 山村舊貌換新顏
    綏寧新聞網訊 綏寧縣武陽鎮雙鳴村扶貧隊長向洋,與村支兩委班子一道,用心用情用力,苦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了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效。12月28日,記者走進脫貧後的雙鳴村,這裡已是舊貌換新顏,只見磚房林立,環境乾淨,產業興旺,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今年38歲的向洋,在部隊鍛鍊二年,退伍後成為綏寧縣武陽鎮中心醫院一名職工。正是脫貧攻堅時,向洋毅然接受單位委派進駐雙鳴村,並擔任該村扶貧隊長。在雙鳴村,向洋與群眾打成一片,走村串戶與群眾座談交流,堅持「用真心聆聽百姓心聲、用耐心服務百姓難處、用細心為百姓辦事」。
  • 楚木湘魂:走馬綏寧
    「綏寧」的名字,總使人有莫名的聯想,或想到帝王之師蕩平深山僻地之後,下令異族苗民服從統治,不要再起事端;或是黎民百姓在天災戰亂後的祈福,有一種不安求安,不寧求寧之意。在這個少數民族佔總人口63% 的縣治裡,苗族、侗族……亦不免使人有所綺思,他們的開放與保守,文明與野性,風俗與風情,乃至他們的日常,是怎樣一種廬山真面目?
  • 邵陽市幼兒園名師送教到綏寧
    綏寧新聞網訊 11月13日,邵陽市教育局組織市幼兒園名師在我縣開展「送教下鄉」和專題講座活動,全縣公民辦幼兒園教師參加活動。(編輯:陳小琳)【來源:綏寧新聞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綏寧黃桑上堡故事民宿 田園山水間感自然氣息
    一座侗苗文化濃鬱的民宿、一間可坐很久的茶室、一味地道的農家土菜、一個有趣老闆……一段緩慢的生活從綏寧黃桑上堡故事民宿開始。 湖南綏寧黃桑風景區有個神奇的地方叫上堡,當地居民稱「上堡古國」。 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廣西麻城人李天保、蒙能率廣西橫嶺和蒙固的峒苗義軍進攻綏寧縣城失敗後,李天保於天順四年(1460年)託名唐太宗後裔,再次入綏寧苗峒組織萬餘人起義
  • 綏寧一中英語教師在直播間等你
    每天直播的前五分鐘,綏寧一中英語老師徐歡歡都會教學生讀寫和疫情相關的句子,在她看來,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課本和應試,讓他們通過這場戰 " 疫 " 去了解、去體悟、去感動很重要。徐歡歡是邵陽市綏寧一中高二年級的一名英語教師。
  • 綏寧:微網格矩陣讓苗鄉群眾生活插上「智慧」翅膀
    10月23日,綏寧縣長鋪鎮幹部和走失老人的家屬一起到寨市鄉白寨村接老人。幹部深夜送老人回家。當晚,正在綏寧縣寨市苗族侗族鄉白寨村開展夜間治安巡邏的網格員,發現一位非本村老人坐路邊的木堆上,因無法確認老人準確身份信息,村幹部和網格長立即使用綏寧微網格小程序的隨拍等功能將老人照片上傳系統。縣平安辦根據老人的口音特徵,在寨市等部分鄉鎮的210多個微信群中,採用「一鍵全發」功能發布尋人啟事公告,不到30分鐘便找到了老人的身份信息。
  • 綏寧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被認定為「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來源:邵陽日報雲邵陽客戶端8月14日訊(通訊員 李斌)近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評選認定99家單位為「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綏寧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成功入選據悉,綏寧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每年定期組織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和溼地夏令營活動,向廣大學生普及溼地科普知識和保護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的溼地保護意識;通過開展解說、展示和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平臺的功能,加快推進溼地公園科普知識的普及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