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國在竹山竹溪走訪督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2020-12-18 人民日報

秦楚網訊 記者 陶德斌 彭飛 報導:5月29日至30日,市委書記張維國深入竹山、竹溪兩縣交界處的邊遠山區鄉鎮,進村入戶走訪督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他強調,要在戶戶走到、安幼養老、扶貧工廠進農家、鄉風文明等方面狠下功夫,把精準扶貧工作抓得更準、更實、更細,確保群眾更可持續、更加穩固、更高質量脫貧致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榮山,副市長趙哲參加調研。

十堰南部邊遠山區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張維國十分關心這裡人民群眾的脫貧狀況。在前往竹山縣和竹谿縣的路上,張維國拿出隨身攜帶的全市貧困戶幫扶情況花名冊,隨機翻到竹谿縣龍壩鎮同心村頁面,先後撥通4名幫扶幹部聯繫電話,仔細詢問幫扶情況並做好記錄。

通往竹山縣寶豐鎮清泉村的道路崎嶇難行。29日,到達該村已過中午11點。一下車,張維國徑直走進村民李尚恩家中,了解其家裡基本情況,詢問幫扶幹部姓名、單位,上門了幾次,如何幫扶的,對幫扶幹部滿不滿意、有什麼意見,並鼓勵他們堅定信心,早日脫貧致富。

山道狹窄,山石遍布。汽車翻越大山到達與清泉村相鄰的竹谿縣縣河鎮募緣村。看到眼前有幾棟漂亮的農房,張維國下車來到房前屋後認真察看,並與群眾親切交流。他說:「房子建得不錯,還有小廣場,一看你們就是勤勞能幹的人,好好幹,有奔頭,勤勞致富最光榮!」

溝汊交錯,農房沿山坡分布。來到縣河鎮黃沙河村,張維國沿通村路察看村容村貌,不時向路過村民了解村裡的基本情況和群眾生產生活現狀,並隨機入戶走訪,聽取群眾對鎮村幹部工作和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的意見建議。走進三組村民秦棟林家,家具家電雖然不多,但廳堂廚房明淨整潔,房前屋後清爽漂亮。深入了解後得知,秦棟林由於早年摔傷脊椎導致下半身殘疾,多年來一個人生活十分艱辛,但他靠著堅強的意志,不僅每天把屋裡屋外收拾得乾乾淨淨,還靠扎笤帚、刷子等賣錢補貼家用,每年能掙兩三千元。張維國感動地說:「秦棟林雖然身有殘疾、獨自生活,但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正常家庭做不到的事,他是身殘志堅、自強自立的典範,更是勤勞持家、文明生活的榜樣,弘揚鄉風文明、推動鄉村振興就要樹立這樣的典型,要引導更多農村群眾向他學習!」

在黃沙河村,張維國還調研了村級黨組織建設情況,並提出相關要求。

竹谿縣兵營鎮麻灣村是深度貧困村,全村有農戶201戶,其中貧困戶155戶,雖然脫貧任務重、難度大,但村黨支部帶動力強,村民自主脫貧積極性高。該村黨支部書記趙昌柱早年在外創業,回鄉擔任村幹部後投資300多萬,建成年產100萬棒的代料香菇基地,可帶動本村和周邊兩個村100餘戶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張維國實地察看基地建設情況,對趙昌柱回鄉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做法給予高度讚揚。他指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就是要把村兩委班子打造成群眾貼心人和致富領頭雁,充分發揮村級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加速脫貧奔小康。

來到麻灣村二組,得知村民周少英、楊啟明等十幾戶群眾通過發展小雞孵化產業增收脫貧的事跡,張維國感到十分欣慰。在周少英、楊啟明家中,張維國仔細了解孵化器的工作原理、孵化周期、產出效益等情況。據了解,大一點的孵化器一千元左右,一茬可孵化雞蛋1000隻;小一點的孵化器五百多元,一茬可孵化雞蛋350多隻。雞仔孵化周期為21天,一年可孵3茬,每隻雞仔純利潤6塊錢左右,操作簡單易掌握,是致富的好項目。張維國說:「這就是扶貧工廠進農戶的好項目,一個人在家就可輕鬆應對,顧家掙錢兩不誤。鎮村幹部和幫扶幹部要更多地幫助群眾發展像這樣的家庭作坊項目,讓家家有事幹,人人有奔頭!」

竹谿縣天寶鄉取寶洞村是典型的高山邊遠村,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大,村民居住分散。30日上午,天氣轉陰,不時下起小雨。張維國一行冒雨來到最為偏遠的11組,挨家挨戶走訪。在貧困戶張勝明家門前,他拿起凳子與老人坐在一起,詳細了解幹部幫扶情況,並撥通幫扶幹部的電話詢問幫扶措施。他說:「我們的工作還要做得更實、更細,一定要把實情摸清楚,把幫扶舉措落實得更精準,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更要對貧困群眾負責!」

在海拔1020米的竹谿縣桃源鄉古峰嶺村,張維國走進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了解村級黨組織建設、主導產業發展等情況,並來到該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看望劉忠富、段生祿、張偉、萬少國等貧困群眾,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他說:「看到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替你們感到高興。黨的政策再好,幸福的生活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創造,希望你們堅定信心、繼續努力,當我下次再來看大家的時候,古峰嶺再次大變樣……」

兩天的行程,張維國一行還來到竹谿縣兵營鎮四條溝村,新洲鎮賀家灣村,天寶鄉蘭池村、白雞埡村等地走訪,就水、路、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產業發展等情況進行深入調研。

調研中,張維國指出,從實地走訪的情況來看,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但仍然存在幹部走訪不夠深入、政策宣傳不夠到位、幫扶措施不夠精準、群眾增收渠道不夠穩固等短板和問題,脫貧攻堅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他強調,各地要進一步強化脫貧舉措,努力實現更可持續、更加穩固、更高質量的脫貧。一是縣、鄉、村三級幹部要投入更大精力,村村走遍、戶戶走到、不落一人、反覆走訪,挨家挨戶宣傳政策,真正摸清摸透貧困實情,更加精準地落實幫扶舉措,真正做到人到、心到、感情到、措施到。二是要緊盯扶貧工作「三率一度」,紮實做好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教育引導工作,既要解決生活問題,更要解決思想問題;既要扶貧扶智,更要扶志扶德;既要實現物質脫貧,更要實現精神脫貧,真正把黨中央的關心、關懷轉化為群眾對黨的擁護和支持。三是要在安幼養老上進一步研究探索新機制、新路徑,充分發揮鄉賢、退休幹部、退休教師等在農村教育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做好農村適齡幼兒特別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努力實現老有所為、幼有所教。四是要結合各地實際,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進扶貧工廠進鄉村,讓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幹,不斷穩固群眾脫貧增收的渠道。五是要進一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著力把村級兩委班子建成致富領頭雁,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用卓有成效的扶貧成效贏得廣大民心,不斷厚植黨的執政根基。六是要進一步加大扶貧、脫貧典型的宣傳力度,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標準,挖掘一批感人事跡,選樹一批優秀典範,用好農村道德講堂、農民講習所等平臺,把宣傳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營造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期間,張維國還沿堵河幹流巡查督導防汛及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要求各地各相關單位切實履職盡責,細化防洪度汛措施,嚴格落實河長制,深入開展碧水保衛戰和漢江(堵河)九大保護行動,確保群眾安全、河流安全、生態安全。

張維國還調研了竹谿縣華彬VOSS高端礦泉水項目建設情況。

(來源:十堰發布)

相關焦點

  • 王國生到竹溪竹山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原標題:王國生到竹溪竹山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為落實好省委扶貧攻堅誓師大會精神,打好「十二五」扶貧收官戰,謀劃好「十三五」扶貧工作,11日至13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國生到十堰秦巴山區腹地的竹谿縣、竹山縣就精準扶貧開展專題調研。
  • 湘西精準脫貧「竹山路徑」透視系列報導之三
    讓共享實現振興  ——湘西精準脫貧「竹山路徑」透視系列報導之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019年底,竹山村脫貧出列,文旅融合發展之路為該村脫貧與振興進行了有機銜接。
  • 大廠:精準扶貧確保精準脫貧
    2019年,大廠繼續圍繞肉牛養殖特色主導產業,採取以入股分紅為主,輔之以農村承包地流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對口幫扶自願發展產業等模式,推進全縣產業扶貧工作。投入扶貧資金329萬元,扶貧項目兩個,涵蓋大廠縣福華肉類有限公司和大廠縣四星肉類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產業扶貧達到了全縣102個貧困戶全覆蓋。
  • 脫貧攻堅,我們一直在路上——天宮廟幼兒園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脫貧攻堅,我們一直在路上——天宮廟幼兒園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天宮廟幼兒園  賀薇,本站編輯 曾艾琳  2020-06-03 大 中 小
  • 呂五權、陳蕊:只有精準扶貧才能精準脫貧
    深刻把握精準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系統論述,將我國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關於扶貧工作的理論思考上升到一個新高度。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精準扶貧就是這樣的偉大鬥爭之一。
  • 大廠精準扶貧 確保脫貧不返貧
    經走訪發現,徐淑會家主要是因病致貧,脫貧的關鍵是治好病,恢復勞動能力。今年,大廠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實施「三個一批」行動。家庭醫生籤約履約率、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後付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大病救治率等指標均達到100%。所有貧困戶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均由政府代繳費用。
  •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們注重抓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我們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我們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和鼓勵全社會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參與扶貧。
  • 寶塔區調研川口鄉精準扶貧工作
    寶塔區調研川口鄉精準扶貧工作 發布時間:2017-12-04 11:23:01 來源
  • 北京師範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十二五」以來,北京師範大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充分發揮學校獨特的學科資源優勢、智力優勢和人才幫扶優勢,自覺踐行扶貧攻堅的時代使命,努力在精準扶貧諮政上出成果、在精準幫扶對象上出實招、在脫貧成效精準上見真效。
  • ——長安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長安大學充分發揮學校在教育資助等方面的工作優勢,立足教書育人,結合中央和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堅持精準扶貧,加大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精準資助力度,率先出臺了《長安大學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精準資助專項行動計劃》,以「精準、保密、服務、育人」為原則,從入學到就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實行全過程、全方位資助育人計劃,把精準扶貧工作落到了實處,見到了實效。
  • 安遠中專召開落實贛州市精準扶貧督導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唐文海、歐陽珍華報導:11月15日,安遠中專賴永勝主持召開落實市精準扶貧督導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全體校班子成員、政教處、各專業部正副部長、全體班主任和核查組相關同志共80餘人參加了會議。
  • 李鴻忠赴十堰秦巴山片區竹溪竹山調研
    原標題:堅持綠色發展 實施精準扶貧確保貧困地區與全省同步實現小康   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如何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步伐?
  • 黎春秋赴永和鎮督導脫貧攻堅和防汛備汛工作
    紅網時刻5月8日訊(瀏陽日報記者 胡吉星)5月7日下午,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永和鎮增加臺村、石佳村,暗訪督導脫貧攻堅和防汛備汛工作,並走訪慰問貧困戶。他強調,脫貧攻堅要下足「繡花」功夫,大力開展脫貧質量「回頭看」,做實做細各項幫扶措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黎春秋一行從城區出發,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接來到永和鎮增加臺村村部。「脫貧質量『回頭看』工作做得怎麼樣?」「貧困戶脫貧的依據是什麼?」「這次受疫情影響的貧困戶有多少?」
  •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精準扶貧肖家壠村44戶貧困戶脫貧摘帽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定點幫扶肖家壠村後,局黨組高度重視,每年專題研究精準脫貧工作至少兩次,成立了專門的脫貧領導機構,精準施策、逐戶幫扶,貧困戶收入逐年提高,至2019年底,所有貧困戶實現脫貧。村級集體經濟也從原來的空白,到現在每年僅光伏發項目收入達12萬元。「這主要得益於黨的扶貧政策和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的精準扶貧。」
  • 【打贏脫貧攻堅戰】何利偉 對接資源 精準扶貧
    「扶貧工作中,我們主要考慮的是如何讓上邊的扶貧政策和我們老百姓的資源能夠對接。」東河區河東鎮副鎮長何利偉這樣理解他對扶貧工作的認識。從2016年9月起,何利偉開始負責河東鎮的精準扶貧工作,無論是入戶摸底排查還是貧困人口識別「回頭看」,他始終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戶「疑似貧困人口」,經過多次層層審核,全鎮未發現「錯評」問題。之後何利偉與村「兩委」班子按照制定的脫貧規劃,同駐村幹部一起,做細做實精準扶貧,確保一戶一策落到實處,貧困戶按時按質實現脫貧。
  • 江西龍南縣檢察院深入群眾紮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正義網4月28日電(通信員 嚴加鋒 曾建)近日,江西省龍南縣檢察黨組帶領扶貧工作隊冒雨深入走訪該院扶貧點九連山林場古坑村,對精準扶貧對象進行入戶調查摸底。工作隊一行先到該村精準扶貧指揮部查閱相關檔案臺帳,深入農戶家中,詳細記錄幫扶家庭的基本情況、致困原因和他們的真實遠望,並現場為困難群眾宣傳黨和國家各項支農、強農、惠農政策。針對近期汛期來臨,工作隊還冒雨實地查看地質災害點及防洪堤壩,並強調做好防汛準備,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這是近年來該院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 【脫貧攻堅】傳遞精準扶貧接力棒 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脫貧攻堅】傳遞精準扶貧接力棒 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2020-04-0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潤嘎查紮實做好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
    巴潤嘎查紮實做好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 2020-12-24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農業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南京農業大學自定點幫扶貴州省麻江縣以來,在教育部及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立足麻江縣情,聚焦特色產業,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全校資源,在定點扶貧工作中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精準施策,以實施「用金牌、助招牌、造品牌」為主線,助力定點扶貧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發展。
  • 新的形勢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重大意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這的確是了不起的歷史壯舉。政府提出三大攻堅戰之一就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傳播,給我國及世界經濟造成難以估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