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很多工業區開始拆掉了,越來越多的工廠搬走,製造業是真的難啊。在深圳寶安松崗燕川這邊,3年前一個龐大的工業園現在變成了廢墟,全部都拆掉了,裡面的電子廠不是倒閉了就是搬走了。在寶安區這邊生活的人都知道,現在工廠是真的很難生存,幾年前房租沒那麼高的時候很多工廠勉強能生存下去,現在不搬走的話只能等死。所以這邊現在就出現有些工業園以前人山人海,現在人去樓空早都荒廢了,很多工廠不是搬到國外了,就是搬到農村老家了。工業園沒工廠了就拆掉重新建別的房子了。
網友評論:
網友1:不是製造業難,在深圳你生產一般產品沒有可能,人總得要長大,衣服小了鞋小了總得要換,經濟規律沒人能違背,深圳的製造業,只能向高附加值的產品轉型,比如晶片製造業,生物醫藥,新材料等。
網友2:原來是剛開放引進工廠,但是工廠聚集在一個城市是不正常的。10多年前,廣州到深圳的廣深公路就被工廠基本堆滿了,深圳、東莞很多過去的山溝裡都有廠子。那時候就開始有廠子搬走了。看看惠州,緊挨著,廠子少多了。這就不正常。應該是大部分的各地打工者,離家幾百公裡之內就有許多就業機會。這才是正常的,才說明經濟發展起來了。從某種意義上,深圳、東莞,搬出去的廠越多越好。東莞有6-7百萬人,深圳有8-9百萬人才比較合理。
網友3:要繼續發展,肯定要消滅大部分的人工製造業,向自動化邁進,而自動化不需要大量工人,製造業退出一線城市是趨勢。
網友4:上海從16年開始就把部分郊區工業園區拆除造農田和種樹,並不是工業區沒人,而是要其搬遷至別地。像上海深圳這種超大城市不需要這麼多低端和重汙染工業,保留小部分。著重發展服務型產業和科技類公司。把低端產業鏈移至內地,讓內地省份老百姓不出門也有工可打。
網友5:事實證明,低端產業鏈不是去內地,而是走向國外,缺乏教育和科技的大力支持高端的也不是那麼好發展,即便高端發展起來,大量的低素質勞動力如何解決,讓他們餓死。逼走工廠企業,房價是最大的功臣。
網友6:深圳那麼多人口,房子還真不夠,如果你沒本事買房子還真別噴,不是說你來深圳國家就給你分套房子,凡事量力而行。
網友7:所以深圳的再持續發展應該改變思路,主要以低廉的房價吸引富人買房,再以優化生態環境,從發展特色種植業或養殖業,並以深加工為一體的企業,以專精,高質產品供應香港和內陸,讓深圳成為工業製造的研究開發的基地,讓其花開在內地,果在深圳,同時,以種植業優化環境時,又增加農場收人,以綠色食品加工以香港為依託打開國外市場,國內市場側無限大!所以,以後的深圳將真正成熟而又富有生活的吸引力!現在的深圳在真正進入轉變期,而這個轉變期將成就深圳一個永恆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