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奇葩皇帝,讓寵妃躺在桌上與大臣欣賞,留下一個成語

2020-12-17 歷史小麻雀

史上奇葩皇帝,讓寵妃躺在桌上與大臣欣賞,留下一個成語

泱泱五千年中華文明中,在我國的封建帝制下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皇帝。這其中既有像李世民、趙匡胤、康熙這樣的有能力的明君,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荒淫無度、沉迷酒色的皇帝。他們整天不理朝政,只享受酒池肉林的「逍遙」日子,同自己的愛妃調情。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這位皇帝,可謂是荒淫無度、生活糜爛的代表——他就是北齊皇帝:高緯。

讓小編先來帶大家了解了解一下關於北齊皇帝高緯的生平簡介吧。高緯皇帝出生在晉陽的府邸上。因為他外貌俊美清秀,十分好看,所以自然而然地他的父親長廣王高湛對他也是疼愛有加。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即帝位了。然而這位年輕的君主,對管理國家政治絲毫不關心,他自己仍然荒淫無道,政治越來越腐敗。這位齊後主,是個不學無術、不務正業的昏庸皇帝。他每天都和后妃、宮女廝混,經常是十天半個月不上朝。而在這眾多妃子中,有一位特別得他寵愛。這位寵妃就是馮小憐。

關於馮小憐的故事,小編通過查資料了解到了不少。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馮小憐只是皇后身邊一名普普通通的侍女,雖然身份普通但是卻長得十分漂亮,可謂唇紅齒白,美豔不可方物。除此之外,她還精通樂器,舞姿綽約,並且很會按摩。皇后的本意是為了爭寵才把其獻給皇上的。可萬萬沒想到的是皇帝高緯一見傾心,從此以後專寵馮小憐一人,不論走到哪都要馮小憐跟隨,什麼金銀財寶,玉盤珍饈也是毫不吝嗇的賜給她,對她百依百順。當然,馮小憐也從一個普通侍女一下子登上了皇妃的位置。

可能他們兩人在歷史上唯一留下的貢獻就是留下了一個成語——玉體橫陳。大家可能不太清楚這個成語的由來,那就讓小編給大家說說吧。

其實是這樣的:有一次在和大們議事的時候,皇帝高緯把馮小憐抱在懷裡卿卿我我,兩個人十分親密,絲毫不理會這是朝廷之上。緊接著,高緯做出了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寵妃讓馮小憐脫光衣服,整個人躺在朝堂的案几上,作出各種嫵媚動人的動作。而且還讓大臣們排隊,一個個上前觀賞。這就是「玉體橫陳」的來歷,可算是特別奇葩的了。當然,後來北齊的結局大家猜猜也知道,在整個荒淫無度,腐敗不堪的環境下,北齊也毀於一旦。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小編明天再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歷史故事。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小編哦。明天見,親愛的小夥伴們!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奇葩昏君,讓妃子裸體橫躺桌上,創造出一成語!
    史上最奇葩昏君,讓妃子裸體橫躺桌上,創造出一成語!從秦始皇踏青寰宇滅了六國,統一了國家建立了帝制世襲制度,也讓帝制延續了長達兩千年之久,從第一個稱帝的秦始皇到最後一位袁世凱,其中共有五百多個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些皇帝手裡把握世界,手上的權利可以幹任何事情,而有的皇帝憑藉著自身至高無上的權利造福了百姓,也有的皇帝昏庸無道,只知道貪圖享樂,沉迷於酒池肉林中,不過這些皇帝沉迷美色都是知道分寸的,都是在宮中跟嬪妃們玩樂。歷史上卻有一個君王,竟然帶著妃子把決斷國家大事的朝堂當作調情享樂的地方。
  • 妃子躺在桌上給大臣觀賞,看一次收1000兩黃金,因此誕生一個成語
    特別是那些成語,短短幾個字就能表達一個典故,甚至是一段歷史。就比如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人們要徹底掌握這個成語的含義,還要去了解這個成語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樣也更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如果一個人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也是會受到其他人欣賞的。今天啊,我們要說一個成語,它跟一段歷史故事有關。
  • 史上最奇葩皇帝,讓大臣輪流看寵妃身體,後有了「玉體橫陳」一詞
    這個奇葩的皇帝就是高維,寵妃就是馮小憐。馮小憐本是皇后身邊的婢女,聰明伶俐,皇后很重視她,而且她能歌善舞,所以皇后也非常喜愛她。皇帝高緯有個怪癖喜新厭舊,長時間寵愛一個妃子之後就會厭倦。皇上的身邊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即使死了一個,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女子入宮爭寵,所以皇上的心是最難抓住的。
  • 皇帝用金蓮花貼地磚,讓寵妃光腳在上面走路,誕生的成語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很多成語都是有典故的,都是從某個真實的故事中化出來的。像「后羿射日」,「完璧歸趙」,「毛遂自薦」,「退避三舍」等等,都有著著名的典故。不過這些成語呢,都比較「正經」,有的成語的來源就沒有那么正經啦,反而非常香豔。
  • 皇上讓愛妃躺在眾人面前,讓大臣觀賞,並且產生了一個成語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在她身上發生的事情也是十分荒唐,並且還因此產生了一個成語叫做'玉體橫陳''。這個女子名叫馮小憐,她是當時北齊皇帝高緯的妃子。這個皇帝每天只知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而且他還是一個很奇葩的皇帝。
  • 皇帝讓愛妃「光身」躺在桌上,可以買票進殿欣賞,一成語由此而來
    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相信大家小時候學習語文時,最頭疼的莫過於那些晦澀難懂還要死記硬背的成語了吧。但是每個成語的背後又都有著不一般的歷史故事,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較為混亂的一個時期了,各個王朝數不勝數,但那時真正有能力的明君確實是很少。
  • 君王不顧朝政讓大臣觀看妃子,一次1000兩黃金,產生一個成語
    同樣也有許多意猶未盡的短語,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成語。而它往往都會包含一個典故、一個道理,反應了一個歷史事件。比如我們都聽說過的臥薪嘗膽、鑿壁借光、程門立雪等等。今天,就帶大家來學習一個新的歷史成語故事。在南北朝的時期,北齊有一個出了名的昏君,叫高緯。
  • 北齊一皇帝昏庸無道,讓大臣花錢看皇后赤身,之後誕生一個成語
    可以說,北齊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朝代,這個國家的皇帝經常裸奔、亂倫、殺人成性,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令人吃驚。最早與北周交戰時,北齊佔了上風,但皇帝實在是不太高明,昏招輩出。最終將祖先留下的家底用光了。在整個北齊,開局一張王炸,結果打出一張好牌。
  • 荒唐皇帝讓漂亮愛妃躺桌上供大臣觀賞收黃金,由此誕生這個成語
    ,特別荒唐的也比較少,平庸的皇帝倒是特別多。   北齊的皇帝高緯這個皇帝,你說他傻吧,他擅長音樂和舞蹈,甚至自己還能譜曲。所以說這個皇帝是不傻的,只是他的心不在治國上,他追求一切新鮮的東西。  高緯的爸爸就是一個比較殘暴的人,反正自己的手裡邊有權利,所以就不用管那些人是會生氣或是怎樣,他做的事情就是隨心所欲,而且他經常不拿人命當回事。他父親這跟上梁都不正,又怎麼能夠指望高緯這跟下梁能夠正呢?所以高緯做出一些奇葩事不足為奇。  不管是哪朝哪代後宮中都是不太平的,為了爭寵各個妃子都各顯神通。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享國276年的大明奇葩何其多,其中連皇帝都一個比一個奇葩,其實哪個朝代還沒有個奇葩皇帝?只是大明有16個,這也太多了點。下面,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一下這16位奇葩帝王。 名字決定命運——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個勵志傳說,放眼今天,連馬雲都要自愧不如。
  • 大臣和皇帝說話,口水濺到皇帝臉上,皇帝手一抹說沒事
    封建社會的時候,處於上層社會的官員和貴族有天生的「特權」,包拯能毫無顧忌對這些「特權」說不,全因有一個後盾,這個人就是北宋仁宗皇帝趙禎。包拯劇照趙禎原本是真宗皇帝和一個妃子所生的,當時皇后和這個妃子同一天生產,皇后生的孩子當時就死了,趙禎就被皇后抱養在宮中,這就是民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 中國歷史中的一個奇葩朝代,皇帝竟然會經常受大臣的氣?
    在人們的認知當中皇帝都是九五之尊,是萬金之軀,然而有那麼一朝的皇帝們卻並不像我們想像那麼風光。他們要勤於政務,稍有一點怠政就被臣子勸諫的煩不勝煩,偶爾做點出格的事不是被臣子們以死相逼就是被罵得狗血淋頭,當個皇帝當的是憋屈至極,這個朝代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明王朝!
  • 無妄之災這一成語的來源,全因不能生育的皇帝和「忠心」的大臣
    事實上,在真正的歷史上,黃歇也確實有他的人物,春申君是一個典型的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今日,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真實的黃歇故事: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大臣送孕妻給皇帝。戰亂時代,黃歇是楚國的一位大臣,而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就是秦國。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楚國將當時的太子熊完送到秦國做人質。隨後,楚王生了一場大病,眼見病情日益嚴重,楚國大臣們焦急萬分。
  • 大臣出差幾個月,回家妻子意外懷孕了,妻子說:我在夢裡懷的孕
    雖然古人在大家印象中,普遍都是比較古板、封建,但古代還真有那麼幾個奇葩人,他們太過於迷信,也可能是因為科技不發達,所以導致他們對很多神奇的事情,都認為是神跡降臨,就連綠帽子這回事,都因為神跡而變得神秘。
  • 這位皇帝用寵妃腿骨做樂器,為實現中興大業,他差點把姓劉的殺光
    然而,周圍的人看到他的眼淚,聽到他的話,只覺得心底發寒,背生冷汗,那琵琶分明是人骨,那觥籌交錯的酒杯中的酒,還摻著他寵妃的血。這個看著深情的皇帝,他惋惜的佳人,是他兩個互為親姐妹的寵妃,前幾日,在眾目睽睽之下,當著妹妹的面,活生生地將姐姐鋸成八塊,又砍掉了妹妹的頭,剁碎了她的身體,她們流出的血,被摻進了酒水中,推杯換盞間,被大臣們一口一口飲下,而她的腿骨被做成了琵琶,那一根根琵琶弦,都是上在森森的白骨上,那一聲聲的琵琶聲,知情之人聽了只覺得毛骨悚然,皇帝高洋,竟還覺得惋惜。
  • 李世民點評一大臣,竟然產生一個成語,現在專門用來形容女子
    李世民向來欣賞褚遂良的才華,自玄武門之變之後,經常給他布置重要任務。《舊唐書列傳三十》記載:貞觀十年,李世民認命褚遂良為起居郎。起居郎這個職位,自隋煬帝時期設置,專門記載皇帝的日常起居,到了唐朝繼續沿用,連帶著皇帝平日的一言一行,發出的命令都要被記錄。就是這個職位,給了唐太宗李世民創造出一個成語:這一日,李世民對身邊的起居郎問到:我平日裡的一言一行,你都要分毫不差的記載下來嗎?
  • 一個業績平庸的國君,死的窩囊,但留下一個的人人皆知成語
    在歷史長河中,曾經湧現出無數的皇帝國君,他們或稱霸一時,或庸庸碌碌,或荒淫殘虐。沒有一點特點還真不一定能被人記住。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位國君,他有功有過,但都不足以讓人們記住他,你未必知道他是誰,但因他而來的句成語大家卻都耳熟能詳,至於他的奇葩死法更是淪為笑談。
  • 大明最讓人頭疼的大臣 嘉靖死後留下他 難倒三代皇帝
    還有一位最讓人頭疼的大臣,連嘉靖也要忌憚他三分,就算是上書罵皇帝也沒什麼事,因著他實在是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臣,這樣的一位賢良之臣可遇不可求,嘉靖死後把這大臣留給兒子,務必要好好善待,可他做出的事,卻讓人左右為難。
  • 唐太宗發明了一個成語,表示自己很愛一個大臣,說他對朕小鳥依人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自幼不得父親寵愛,後來通過玄武門之變當上了皇帝,後來勵精圖治,通過幾十年的時間就把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條。李世民時期的大唐,被稱作是繁華盛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繁榮年代。
  • 史上最有骨氣的皇帝,死前還留下一感人的遺言,上萬老百姓自願殉國
    像這樣的窮人翻身做皇帝的故事是很受人們吹捧的,最重要的是,整個大明王朝無論國運怎樣,都始終透漏著一種王者的硬氣和霸氣。它沒有漢唐時期和親政策的軟弱退縮,沒有兵臨城下時皇帝倉皇出逃的膽怯,它有的是鐵骨錚錚的大臣冒死直諫的正直,以及君王以身殉國的悲壯。這最好的例子就是同樣的兵臨城下,李隆基遠走四川,陳叔寶躲在井下,而崇禎選擇親手殺死自己的妃子和孩子,最後吊死在煤山上,堪稱是史上最有骨氣的皇帝。這份寧死不屈與江山同生共死的決心,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而真正讓人驚訝的,不僅僅是皇上,更是他身後的文武百官以身殉國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