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
Last day of 2018
2018的最後一天
My heart has been filled with sadness
我的心卻充滿了憂傷
I am one year older
我又「老了」一歲
One year closer to death
與死亡又親近了一步
So make my memory stay through
讓我的記憶永停留
Make my heart stay true
讓我的心靈永單純
……
看到這首英文詩,你覺得它出自幾年級學生之手?你肯定猜不到,這是杭州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一個六年級小姑娘的作品《New Year新年》,這只是她眾多英文詩中一首詩的節選。
這個小姑娘名叫馮然,今年快要小學畢業了,她的第一首英文詩創作於2018年1月24日,到現在有1年多的時間,這1年裡她共寫了50多首作品。她的詩不僅用詞地道,而且思想深刻,很難看出出自一個小學生之手。
更讓人意象不到的是,這樣一個英語優秀的學生,剛進入學時英語卻是全班最弱的,連ABC都還不會,從完全沒有基礎到一個能寫出英文詩的英語達人,她只用了四年時間,這四年裡她經歷了什麼?帶著好奇,錢報記者見到了這個小姑娘,她扎著一頭烏黑的馬尾,身穿一件白T恤、一條牛仔褲,從外邊上看和普通小學生無異,但是交流時,她說話的思路非常清晰,思維也很開闊,讓人感覺就像是在和一個成年人對話。
四年級開始寫英文詩
用一年時間寫了五十多首
馮然的第一首英文詩的題目叫《Snowflakes雪花》,創作於2018年1月24日,一次偶然的大雪。那天正好是星期五,因為馬上就要迎來周末,班裡的同學早早地就回家了,教室裡空空地只剩下馮然一個人,她想整理好一周的學習資料再回家。
「差不多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我整理地有點累,想要站起來休息一下,走到窗戶邊看到了窗外在下雪,而且很大,白色的雪片落在手上清晰可見。」敘述起第一次看到大雪的場景馮然非常興奮,她說看到下雪後她激動得立馬收拾好書包跑到雪裡去了。
「我家離學校很近,通常從學校走到家只要幾分鐘的時間,但是那天我走很久,沒走幾步就要抬頭看看從天上掉落的雪花,成群的雪花從雲朵上飄落下來的場景實在太美了。」馮然說,那時看著美麗的雪景,她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希望第二天能夠有積雪,這樣她就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在打雪仗、堆雪人,一起欣賞雪景,想到這裡她的腦海裡湧現出了許多英語短句,有了寫詩的衝動,於是一回家就開始陷入了創作狀態。
「我怕筆頭跟不上我的思路,會讓我錯過很多好句子,所以我直接將想到的詩句說出來,用錄音的方式記錄,然後再將錄音轉化成文字。」這次的創作非常順利,她只用了十多分鐘一首28行的英文詩就寫好了。
一寫好詩,馮然立馬就拿給了爸爸媽媽看。「他們覺得我寫得很好,把我的詩拍照記錄並列印出來,還發給了英語老師看,第二天老師還在全班面前讀我的詩,表揚了我。」馮然說道,之後她寫的每一首詩爸爸媽媽都會保留記錄,父母的認可也讓她從此更加愛上了寫詩。
雖然喜歡寫詩,但是馮然從不刻意去寫,總是要有了靈感才下筆,她的詩從沒有功利心,有時候一連幾個月寫不出一首詩,有時候一天能寫出好幾首,有時候是半夜裡忽然有靈感起床創作。
兩年的時間裡她一共寫了五十多首詩,雖然數目不算多,但是每一首都是她的心聲,「我想要追隨自己的內心,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一名英文詩人。」馮然笑著說道。她挑選了其中的24首正在準備出版呢!
能寫英文詩的她
剛入學時竟連ABC都不認識
想要寫出英文詩,如果沒有深厚的積累是很難做到的,通常的小學生用英文寫出完整的句子都是難事,更不要說有韻腳的英文詩了,僅六年級的馮然是如何做到的?
對於這個問題,馮然的答案只是「興趣」二字,她有點自豪地說她是屬於一個培訓班補習班也不參加的「絕對少數派」。
「我從來沒有報過培訓班,記得剛上一年級時別的同學都上過幼小銜接,26個英文字母早就學會了,而我沒上過,完全是零基礎。」馮然說道。
雖然起點比其他同學低,但是她卻沒有因此失去信心,反而讓她更有鬥志了。「雖然剛開始學起來是有些吃力,考起試來也會比其他同學差一點,但是我始終覺得他們只不過是比我先學了知識而已,並不代表我比他們差。」馮然說,因為這樣的想法她學英語越來越起勁,只用了一個學期就趕上了班裡的同學,一年級下學期時英語成績在班裡就已經名列前茅了。
因為沒有報培訓班所以和其他的同學相比馮然有更多空餘的時間,每天寫完作業,她最喜歡的就是看書,不僅看中文書,也閱讀英文報紙和英文原版書,每周她都會看21世紀英文報和閱讀2-3本Scholastici的英文讀物。
「三年級開始我迷上了《哈利波特》,花了近三年的時間把七冊英文原版啃完了,剛開始因為詞彙有限,很多地道的單詞和用法都不知道,所以我是中英文兩個版本對照,一邊閱讀一邊批註地看,但是標註完四冊,從第五冊開始我已經不用藉助任何工具書自由閱讀了。」馮然說道,除讀英文讀物,她還喜歡看英文電影以及聽英文歌,還會用英文和父母互發簡訊,用英文表達和思維對她來說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也因為空餘時間多,馮然有很多體會生活的機會,比如當小記者,她參加全省小主持人大賽、雙語演講比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她參加青少年馬拉松賽、小鐵人三項都獲得了不俗的戰績,而這樣的空閒狀態下的所思所想也成了她創作的源泉。2018年3月初,作為中國藍小記者參加全國兩會採訪團。那天正好是元宵節,在完成採訪任務後的無聊空閒時光,她隨手在一張床頭的酒店便籤紙上寫下了一首英文詩:《easy time(閒暇時光)》,因為是趴著寫的,字跡歪歪扭扭,但卻描述了第一次「公務出差」、第一次離家過元宵節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的精神狀態。
「後來她又寫了兩首同名詩歌,描繪空閒時間的狀態,讀了這些詩,我經常懷疑是不是給她的空閒時間太多了。」馮爸爸笑著說道。
發現孩子的特長並鼓勵
為人父母應該有強大的內心
馮然能有這樣的英文水平,首先當然離不開學校的教育,但她能在零基礎的情況下對英文產生興趣,也離不開父母的鼓勵。就像寫英文詩歌這件事,因為馮然並不是寫在一本固定的本子上,而是想到了就寫,所以往往是父母在打掃房間時發現的紙片上有詩歌的手稿,然後父母就會拍照下來,列印下來,給她看。有時候看得她自己也很激動。
「和其他的家長不太一樣,對孩子,我最重視的不是她的分數和排名,而是她遇事是否有強大的內心,是否有迎難而上的毅力,對做事滿懷熱情的心態。」馮爸爸說道,而在他看來想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父母必須先要擁有「強大的的內心」。
「我身邊許多家長,因為各種升學壓力非常焦慮,給孩子報這個培訓班那個補習班,且不說這些班是否一定就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他們大多數報班的動機只是因為焦慮不知所措而人云亦云,而我所說的強大內心是,父母必須要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麼適合什麼,要能頂得住與外界不同的壓力,大環境我們無法改變,但至少可以給孩子營造適合她們成長的小環境。」馮爸爸說道。
想要知道孩子需要什麼適合什麼,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馮然爸爸媽媽工作都比較忙,陪伴時間未必很多,但是必須是有質量的,比如一次精心策劃的家庭旅行。「馮然的小名叫塞班,英文名叫Saipan,在馮然很小時候我們就答應過她,滿12周歲時,帶她去她出現的地方(媽媽懷孕的地方)塞班島去看看,今年五一,這個重要的時刻終於到了,我和妻子就各自請了假陪她,你都可以想像,她全程激動的樣子。我和她開玩笑說:爸爸媽媽用12年時間給你「送了個島」!」馮爸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