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用6個字,擊中成龍淚點: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共情」

2021-01-07 騰訊網

早年間,蔡康永在一檔節目中採訪成龍。當時成龍剛拍完了一部電影。

蔡康永問成龍的第一個問題是:「拍電影累不累呀?」

就是這麼一個輕描淡寫的問題,讓成龍在節目中哭了整整 15 分鐘。

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的成龍,因為這樣一個直擊心底的問題,而情緒失控。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寫道:

「當你對他人表現出共情時,他們的防範意識會下降,積極的能量會取而代之。這意味著你可以用更有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共情,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的概念,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

1、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

2、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問題的實質;

3、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

簡單地說,就是在了解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感覺到你不是站在他的對立面,而是站在他的身邊,你們是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的人。

共情溝通,是一種徵服人心的藝術。共情的深度,往往決定了你與對方的關係深度。

趙群輝,溝通達人,《365天溝通力訓練營》總策劃,致力於用共情溝通解決99%的個人問題,他的多檔課程成為喜馬拉雅、今日頭條等知識分享平臺的爆款,總播放量破億。他將自己多年來對「共情溝通」的理解,結合工作和生活經驗,總結成《共情溝通:徵服人心的藝術》一書。

這本書涉及多種溝通場合,比如初次自我介紹、同事爭執、尷尬、刁難、打圓場等,不同的場合下的共情溝通,遵循的是相似的底層邏輯。

共情式傾聽:我能夠理解你

共情式傾聽,不止是安靜聆聽那麼簡單。

舉個例子,朋友很鬱悶地說:」這份工作做了兩年,好煩啊,想辭職了。「

你回復他:「千萬別辭職,今年行情不好,辭了找不到工作更麻煩。」

這種回復是典型的「傾向性聆聽」。美國臨床心理學家亞瑟·橋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中提到,「傾向性聆聽指的是,在聽他人說話時,你已經有自己的想法,聽幾句話後你就開始用自己的經驗來填空,進而不再繼續聽那個還在不斷深入的故事。」

當你以你的經驗和標準,去評判對方的時候,你其實沒有聽到對方內心真正的想法:他為什麼要辭職?遇到了什麼瓶頸?

你也有可能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說:「我理解你。」

假如你有相同的經歷,你能夠和朋友分享你是如何厭倦工作,又是如何擺脫,那麼這句話就能夠起到作用。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能做到感同身受。當你說出「我知道」「我懂你」的時候,對方反而會懷疑你的真心。

到底要如何做到共情式傾聽呢?

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拋開自我,多問對方「為什麼」。

還是以上面為例,朋友表達了他對工作煩悶的情緒,他想要辭職的念頭。這時候,我們可以用一些問題進行引導,比如「為什麼這麼想?」

深究下去,你可能會發現,朋友的負面情緒並不是針對工作,而是源自對自我的厭棄,自己一直用舊辦法來處理工作,能力沒有任何長進。

問題出在自己的做事方法上,而不是這份工作。

共情的核心在於「理解」。通過對對方進行深入提問,引導他把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欲望都表達出來,你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對方。

共情式表達:我不是想反駁你,我只想說服你

共情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感同身受。你和對方產生情感連接,是為了看到對方內心的「癥結」,通過溝通,幫助對方解開「癥結」。

如何良好地進行溝通?作者提到三種表達方式:

1、一開始就讓對方說「是」

黃曉明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中有一句「明言」: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是共情溝通的反面教材。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廚師為了保證每一道菜都是國宴水準,出菜很慢。黃曉明作為餐廳店長,擔心出菜慢影響客戶用餐,於是屢屢指責廚師。

大廚考慮的出發點是,餐品質量。而黃曉明的出發點是,餐品數量。兩人各執己見,鬧得很不愉快。

當你和人交流的時候,總是在對方的話裡找到區別,那麼,你們之前的矛盾會陷入不可調和的狀態。你很難說服對方按照你的想法去改變。

正確的做法是,一開始要先迎合對方,讓他先做出肯定的答覆,降低他的防備心理。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一位客戶要買100臺伺服器主機。銷售經理給客戶提供了兩臺機,免費體驗。

幾天後,客戶說:「你們的主機運轉溫度太高了,我要考慮考慮。」

銷售經理心想,這是遇到外行了。主機功率大,溫度高是自然的。他笑著對客戶說:「現在是夏天,您在兩臺運行的主機旁邊待著一定會不舒服吧?」

客戶回答:「是啊。」

經理說:「不過,業內有規定,主機溫度不能超高70度,是這樣的嗎?」

客戶想了想,點了點頭。

銷售經理通過不斷地引導,讓客戶連續說出幾個「是」,最終客戶和他籤了單。

2、巧用假設句式

當我們想說服對方,可以使用假設的句式。比如你和同事在工作中有了爭執,你可以這樣問:「我們都是為了這個項目著想,想要更多的用戶能夠看到,並且購買我們的產品,對嗎?」

先把對方拉到和自己同一陣線。這樣一來,對方的防備心就會降低一點。即便對方一開始有牴觸情緒,但我們的假設句式,會讓他的注意力聚焦在反思上,而不是放在和你針鋒相對上。

3、讓對方自行得出結論

這是一個「層層下套」的過程,你應該巧妙設法,讓對方覺得你的觀點,是由他自己想到的。對方在你設定的方向去思考,最後,對方得出的結論,其實正是你想要的結果。

有一位職業規劃師朋友曾經和我分享過一個案例。她有位客戶,做自由職業一年了,最近收入不好,一直猶豫著,不知道該去找份工作,還是繼續自由職業。

規劃師朋友沒有問客戶,自由職業這一年是怎麼過的,也沒有給出任何建議。他只是不停地提問。

規劃師朋友問:「你最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請你描述出那個畫面。」

客戶說:「在海邊一個木屋裡,電腦打開著,我在寫作。」

規劃師朋友又問:「那你覺得要實現這樣的生活,需要什麼條件呢?把所有的條件都列出來。」

客戶想了想,說:「第一,要有拆解文章的能力,對標寫作牛人,拆解他們的文章,模仿他們的套路。第二,要堅持,天天寫。第三,每天閱讀,多讀書才能寫得出東西。第四,要有錢,畢竟是在海邊,沒錢怎麼去。第五,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規劃師朋友說,「接下來,你分別給每一項打分。如果是一邊工作一邊寫作,你的每一項得分是多少。如果全職寫作,每一項得分是多少。先寫出各項分數,然後再算總分。「

客戶給出的得分表是這樣的:

規劃師問:「結果如何?」

客戶豁然開朗:「邊工作邊寫作,分數更高。我知道接下來,我該怎麼做了。」

生活是千瘡百孔的,職場如戰場,婚姻生活一地雞毛,人生起起落落。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至暗時刻。如果我們能夠懂一點共情溝通的能力,給黑暗中的朋友點一盞燈,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告別
    一位老友喜得千金,宴請親友參加滿月禮,席間他邊喝酒邊說:「現在生個女兒也要大操大辦了嗎?」眼看大家都不說話,他表示只是開個玩笑,為何氣氛這麼差。朋友圈評論裡總會看到他的身影,嘲諷別人的照片p圖太過。03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從說話開始黃執中曾在《奇葩說》中說道:人生的困擾,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語言,是成年人的第二張名片。高情商,是一個人格局的體現。
  •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告別「自殺式社交」
    這種小片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不少人認為吃全熟牛排是很「丟人」的行為,也會因此鄙視點全熟的人,從而顯示自己的優越感。但其實與人相處的小細節,往往最容易暴露一個人的修養與情商。前些日子,一位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有一位認識多年的哥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相親無數次,每次都是不歡而散。
  • 高情商不是圓滑,是懂得好好說話,讓每個人都很體面
    不得不說,高情商的人確實可以一語雙關,既不傷彼此情面,又會點出問題所在。高情商的人,很會吵架在社交場合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時候會與人發生爭執,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有些人會覺得忍讓是最大的情商。
  • 很少有人不迷蔡康永,真正高情商是帶「刺」的!而不是迎合社會
    這個時代人人都像擁有高情商,情商對人的重要程度甚至要高於智商,這一點相信不少已經參加工作的朋友都會有所領悟。什麼是高情商?高情商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美德。懂得跟人好好說話,在為人處世中要多顧忌他人的感受。
  • 培養孩子共情思維,成就高情商孩子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換位思考,我們如果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能夠體驗另外一個視角的感情,感受別人看待問題的方式,這就是在共情。所以高情商的孩子往往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帶有個人色彩,而是換位思考,變化角度,從而減少矛盾和問題的產生。他們的優勢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未來的成長也十分有利。
  • 蔡康永向大S道歉:高情商的一生,被節目組一次惡意剪輯毀掉
    近日,在某檔綜藝節目中,蔡康永評價大S的一些話語讓大S瞬間就落入了深淵,讓很多網友對大S的印象一落千丈。之後蔡康永就為此事向大S發文進行道歉。蔡康永在文中稱:「演講中他說到「女生期望男友能夠察言觀色什麼都懂,像是捕手秒懂投手的暗號,助理秒懂演員的暗號。」
  • 培養他的「共情思維」,高情商不是夢
    其原因有三個:高情商促進孩子的社交發展如果一個孩子具有較高情商,那麼他們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講話方式也會比較得體。因此很多人都會感覺這個孩子具有較強的親和力,也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高情商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一般來說,孩子對於自我的認知都是首要來源社會環境,如果孩子的情商很高,那麼他所獲得的評價就會比較正面。
  •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懂得共情的家長,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
    在我們身邊,高情商的人總是會受到更多的歡迎。什麼樣的人是高情商的人,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娛樂圈裡的何炅,他的高情商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主持界的常青樹,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紮實的主持功底,更是因為他能夠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舒服。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培養孩子「共情思維」,成就高情商娃
    在為人處世上,擁有共情思維的人往往會縱觀全局,站在他人視角理性剖析問題,尋找最恰當的解決方式。不會一下子爆發情緒和隨意斥責,而是採取更具理性的解決方式。擁有共情思維的孩子往往更加容易獲取他人好感,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交關係之中。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培養孩子「共情思維」,成就「高情商孩子」
    簡單來說就是,當個體和別人社交過程中發生矛盾的時候,會主動運用"共情思維模式"去思考,想辦法緩解和處理當下尷尬的情景,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二、"高情商"的孩子往往能擁有這些能力 1、良好的交際能力 高情商的孩子,他們往往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因為他們處事圓滑,懂得為他人著想,性格往往都是比較豪爽,在人群中突出,愛充當活躍氣氛的核心人物。
  • 蔡康永直呼林志玲做人太累:高情商,真的不是委屈自己
    一提到娛樂圈裡高情商的人,很多人都會想到說話溫溫柔柔、總是笑著的林志玲。一直以來,林志玲給人的感覺就是甜美、沒有任何攻擊性,仿佛她遇到什麼事情都是非常的貼心、為別人考慮。很多人覺得,林志玲就是女性高情商的代表人之一,可是蔡康永並不這麼認為。
  • 高情商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四個方法提升你的情商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汪涵、何炅與蔡康永之所以能成為電視臺王牌主持人,這與他們高情商是離不開的,可以說高情商是我們事業與生活的助推器。如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心理學家瑪莎.萊恩博士曾經創建了高情商訓練課,從這四個方面幫助了無數人提升情商。
  •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這10個技巧
    說起高情商這個詞,我立馬就想到王俊凱。這個男孩紙的情商實在是太高了。有一次,阿信給王俊凱留言微笑表情,網友們說「不能用這個」「有代溝了」,於是他問王俊凱怎麼回事。我發現高情商的人,總是懂得換位思考,能夠把別人裝在心裡,恰到好處照顧別人的感受。我也在慢慢練習之中,情商也有提升一丟丟了,現在把我悟出來的幾點提高情商的行為分享出來。
  • 高情商的蔡康永,向大S道歉,對方自嘲:我是天生箭靶
    眾所周知,蔡康永很會說話,是出了名的高情商者。有人形容蔡康永講話,有「名士」風範,具有蜜汁溫暖的優雅氣息。他的說話方式,如綿綿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溫婉、謙和、得體,吸引著你,也打動著你,具有溫和卻堅定的力量。《康熙來了》在他的主持和帶動下,才能以最輕鬆愉快的呈現形式,陪伴觀眾12年。
  • 高情商女人的經驗:共情,是走進異性心裡最好的辦法
    所以,每個女人即便嘴上不說,在心裡都是極度渴望愛情的。 但並非所有女人在情感裡都帶上了自己的腦子,很多時候她們只是在盲目地追尋,而忽略了技巧。 所以,你不妨聽一聽高情商女人的經驗:共情,是走進異性心裡最好的辦法。
  • 高情商的女人,懂得這樣和男人相處
    拿自己固有的思維去評判對方,很難做到很好的相處,這時候高情商的女人總能遊刃有餘的和對方磨合彼此的性格,也能夠適當的運用說話的藝術來調節彼此的情緒。和高情商的女人聊天總是有種如沐春風的舒適感,只因為她們懂得這樣和男人相處。
  • 高情商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馬雲曾經在多次演講中提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成功!他認為大贏靠德,而仁愛大德之人都是高情商的人,有大格局,大情懷,大見識。那什麼是情商呢?情商的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能夠認識的自己的情緒,並把控好自己的情緒,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並且引導好別人的情緒。
  • 高情商的蔡康永自稱是偏激的人,拒絕給別人推薦書籍
    蔡康永是備受觀眾喜愛的知名主持人,奇葩說裡的睿智的導師,也是擁有許多暢銷書籍的知名作家。他擁有豐富旅行經驗,懂得品味生活的旅行達人。今日蔡康永受邀來到上海出席了一個以旅行為主題的活動。與大家一起探討自己的旅行體驗。
  • 心理學:你是高情商還是低情商,看這四個方面就知道了
    你是高情商還是低情商,看這五個方面你就知道了:心理學:情商1、擁有共情能力VS非常自我高情商的女人通常來說都擁有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就是指他能夠快速走入他人的世界,用通俗的語言講,就是能馬上而低情商的人往往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相對較為自我,不容易換位角度思考,所以會有些偏激,他們往往太關注自我,所以顯得思維方面較為狹隘與偏激。而高情商的人懂得溝通之道,乃在於你來我往,彼此共同交流碰撞,只有放下心扉,懂得關心他人,也才能夠真正達到高質量的交流效果。
  • 蔡康永曝大S對助理的態度差,事後發文道歉,大S高情商回應!
    昨天蔡康永在某綜藝上提到了大s,他說只要大s動動手指,助理就能理解。蔡康永和大s姐妹曾經主持過節目《康熙來了》,三人的關係一直很好,所以以至於他一這樣說,就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僅對大s的印象也變得很差,也認為大s太過高傲,覺得自己是公主,甚至對朋友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