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高情商這個詞,我立馬就想到王俊凱。這個男孩紙的情商實在是太高了。
有一次,阿信給王俊凱留言微笑表情,網友們說「不能用這個」「有代溝了」,於是他問王俊凱怎麼回事。
王俊凱回覆:「因為阿信哥還年輕,適合更活潑的笑!」
這回復我只能感嘆一句「高」。既緩解了尷尬,還順便誇了阿信一把,真是一箭雙鵰。
我發現高情商的人,總是懂得換位思考,能夠把別人裝在心裡,恰到好處照顧別人的感受。
我也在慢慢練習之中,情商也有提升一丟丟了,現在把我悟出來的幾點提高情商的行為分享出來。
這個我可是深有體會。
有一次,我和一個很久沒見的同學見面。
一看到她,我就發現她胖了好多。
她和我抱怨:「唉,我最近胖了好多,感覺臉都圓了一圈。」
我當時一邊盯著她的臉,一邊脫口而出:「真的呀,你的臉好胖呀,你怎麼吃這麼胖的?」
很快,兩個大白眼直接向我飛射過來。
所以呀,別人自黑的時候,千萬別跟著黑。
最好的做法,就是捧一下別人,然後再黑自己一把。
如果我現在來說,我可能就會直接轉移話題,對她說:「我發現你白了好多呀。你看我現在,都快成非洲黑人了。」
我第一次正式寫作,是給十點讀書會拆解一本書。
我的第一篇稿件現在來看,真的寫得特別爛。
當時編輯看了我寫的稿件,並沒有直接指出我哪裡寫得不好,而是對我說:「第一次能寫成這樣,很棒,不過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我把要求都標註在文檔裡面啦。」
雖然我知道我第一次寫的文章,肯定有很多問題。
不過,聽到編輯的肯定,我還是很開心。我更加有信心把稿件修改好啦。
這一點我是從惡魔奶爸的微博那裡學來的。試著比較一下:
1、雖然我們的老闆很年輕,我還曾經擔心他行不行,但是後來和他共事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真的是很厲害!
2、剛見到老闆發現他非常年輕,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他肯定是有過人的能力才能這樣,後來事實證明了果然如此!
雖然......但是......這個關聯詞,其實就是先把不好的說出來,然後再說好的方面,和前面一條反過來了。
別人一聽到雖然之後的內容,心裡已經產生了不好的印象,即使後面的「但是」說得再好聽,也並不能挽救前面產生的不好印象。
這真的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可是我發現就算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在生活中也經常忽略。
比如我就算一個,以前我雖然知道有這個道理,但總是覺得差一個字,好像也沒什麼大的區別。
直到有一次,我去我舅舅家裡面住了一段時間,才真正明白這一字之差的區別。
有一天,我在拖地時,我舅媽對我說:「XX,真的謝謝你呀,你要是沒來,我們這兩把老骨頭就得自己拖地了。」
其實我住在我舅舅舅媽家,這兩人都60多歲了,我本來就有義務幫忙做家務。
可是我舅媽這句話一說出來,我就感覺她是真的很感謝我幫她做家務,並沒有把我做家務這回事看得理所當然。
這個時候我才感覺到謝謝你和謝謝真的有很大區別。之後,我也開始用上了謝謝你。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有些人在微信裡面說事情時,都喜歡先問一句:
如果沒人回應,也不說自己的事情。
其實這個「在嗎」的潛臺詞,就是問對方現在是否有時間。
到了講電話時,這些人又不管別人是否有時間講電話,一個勁的講自己的事情。
這個邏輯完全反過來了。
因為我們發了微信,別人可能在忙,要隔好久才能看到信息,到時別人還要問一句有什麼事情,反而浪費時間。
所以微信上有什麼事就直接說出來,別人看到了再答覆。
不過,電話就不一樣了。
我們打電話過去,別人接了電話,如果TA很忙,而我們又一個勁講自己的事情,別人會覺得我們很沒有禮貌。
所以,打電話找別人時,記得加上一句「你現在是否有空接聽電話?」
這樣別人也會感覺到你有在為TA考慮。
我舅舅幫我的一個表哥找了份好工作。
過年時,這個表哥在微信上給我舅舅發了一條拜年信息。
我舅舅一看,直接罵出來:「TM的,白眼狼一個,給我發的信息,竟然還是群發的!」
不得不說,我這表哥還真是不懂感恩,如果真正懂得感恩,其實應該單獨打電話給我舅舅拜年。
不然單獨編輯一條信息發給我舅舅也好過群發信息。
對一個幫了自己大忙的人,發的祝福信息竟然是群發的,這情商......
那對於那些跟自己關係比較普通的人,是不是群發就沒事了?
那必須不是啊!
你想想,一到過節日的時候,手機時不時就響一下,微信裡發的全部是這種簡訊。你會不會覺得很煩?
所以,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朋友圈發祝福簡訊,這樣就不會騷擾到別人啦。
想像下,如果你工作時無緣無故被老闆罵了,帶著一肚子火和朋友吐苦水時,TA直接給你來一句:「這有啥,你也太玻璃心了吧!」或者「你是不是要檢討下自己做錯在哪裡。」
聽了這些話,你肯定分分鐘想和這人絕交,再也不見了。
推己及人,當朋友和我們吐苦水時,很多時候只是想要我們的理解,並不需要我們給出什麼建議。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直接否定TA的情緒,而是要承認TA情緒的合理性,表示感同身受。
比如,我們可以說:「我以前也遇到這種情況,當時真是差點把我給氣壞了......。」
上大學時,班上有一個男生參加了學校辯論賽。我們班就去給這個男生加油打氣。
在這場辯論賽中,我真的見識到了什麼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只要這個男生一發表意見,反方的一個女生不管男生還在陳述觀點,直接打斷,然後反駁他說的話。
我真為這個男生叫屈,因為整場辯論賽下來,他就沒有一次能完整陳述自己的觀點。
沒有,一次也沒有!
我觀察那個女生的面部表情,她還滿臉驕傲,覺得自己真是聰明極了。
用現在的話說,這個女生就是一枚金燦燦的純正24K......
這真是個禮貌問題。
我大學有一個室友,特別喜歡和同鄉會的人呆一起。
每次一有同鄉會校友給她打電話,她能聊上一個小時不帶停。
有時候我和她走在路上,她電話一響,就全然不顧我在她旁邊,一直聊下去。
最關鍵是,她講話聲音實在是太太太大了。
每次旁邊的人都看著我們,我站她旁邊還真尷尬!
但我另外一個室友就不一樣了,每次有什麼電話進來,她會告訴對方,她和朋友在外面,回去再說。
這一下,我就覺得被重視了。
每個人內心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美,這是人類的天性。
否則淘寶上就不會有誇誇群服務啦。
你可能想,不就是誇人,這還不容易。
說實話,要誇到別人心坎裡去,還真不是隨便丟給對方一大堆好聽話就行了。
我舉個例子,你看到我的文章,然後對我說:「哇,簡直就是驚為天人,你這寫作能力也太強了!」
我可不會覺得你是在誇獎我,我倒是覺得,你是不是在諷刺我寫的不好。
但是,如果你和我說:「你寫作能力比之前有進步,內容不像以前那樣乾癟,文字風格也不再死氣沉沉啦,給你點個讚。」
嘿,你這話就說到我心坎裡,我就會覺得很開心。
一方面,我寫多了文章,自己也去總結,寫作能力就會有進步。
這時候,如果你誇我的是寫作能力有進步,那我會覺得這話符合我的事實認知。另一方面,你說到我的內容和文字風格,這就誇到細節部分啦,我就不會覺得你在說假話。
當然,所謂的高情商技巧還有很多,但歸根到底,就是能夠換位思考,把別人裝進心裡。
所以,想要提高情商,最重要的就是去實踐。
只有實踐了,才能發現這些技巧的好處。不然,學習再多技巧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