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微博:
@小果同學來了喔
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一、非法本零基礎兩三個月過法考的經驗可不可信?
特別痛恨這種標題黨,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標題,基本可以不用點開了。
曾經我也想這樣裝個13,畢竟我18年6月才開始接觸法考,228分通過客觀,我當時就飄了,連以後「非法本零基礎三個月過法考」的裝13神貼的名字都想好了,然而現實給了我非常慘痛的一巴掌。
天才可能確實有,但我們都是普通人。
我朋友說,經驗貼是告訴人家你的真實經歷和感受,別人看到確實會對人家有幫助。而不是標題黨顯擺自己多牛叉,讓人家看後只想吐口痰。
我希望如果有人看過我的經驗,就算沒有幫助到大家,也不至於讓人讀後忍不住要吐口痰。
二、態度上,這可能是種玄學
玄學之一:學會愛它而不是當成負擔。
我記得李宏勃老師在講憲法的時候說過,大家要去愛它。你仔細去體會它,會覺得它充滿智慧和人性的關懷。記不清了,反正大意如此吧。
眾所周知,改革後的法考只靠死記硬背很難通過了,它需要你對法律有更深層次的掌握理解甚至再基於這個基礎去推導解決爭議問題。如果你把學習和考試當成負擔,那它就真的是負擔,學習過程也會是非常機械和痛苦的。相反,它不再只是你邁入職業門檻的敲門磚,它不再只是你謀生的工具;而是你面對這個世界的堅持和信仰,它就變得容易記憶和可愛多了。
我不知道對於法本來講這些意味著什麼,但在我這種從來沒有接觸過法律的大白痴初聞之下,對法律充滿了好奇和嚮往,法律的規定真的一如我內心裡一直相信的公平正義一樣,我希望有一天我因此而有能力被別人需要。聽起來有些幼稚吧,但是人就是這樣,很多東西因為添加了感情的因素,就充滿了熱情,很多知識點聽一遍就記得特別牢。
玄學之二:學會敬畏。
我是一個很容易得意忘形的人。前面也說過了,考過了客觀以後我就飄了,覺得號稱中國第一考不過如此嘛,我也太聰明了叭!結果一戰主觀題107分打醒了我。
遇到一個朋友,她比我強大也比我內斂,於是我學著一點一點改變。從頭開始又學了一年,才發現自己以前多麼自大無知。很多東西根本沒有理解,只懂了表面,然後就大言不慚以為自己都會了。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有自信是好事,但是自信不是說出來的,而是一分一分努力的積累給自己的底氣。
偶爾會聽見有人說,今年的客觀題好簡單啊之類的,反正我從來沒有聽到得高分的人這樣說過。你說簡單,很可能你根本就沒有參透到題目真正的主旨。
也有人說,那人家還飄過了呢?飄過是種運氣,但不是可以自大的資本。越是博學的人越是謙遜,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如果你有本事不是飄過,而是能把自己的考分嚴格控制在180與108,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那你有資本說簡單,我敬你是條漢子。
三、要不要報班?要不要辭職?要不要進群?
報班:看自己的自制力咯……如果你很自律,能嚴格控制學習時間,可以自主學習,沒有必要報。
而像我這樣,沒有人管著的話,8小時的學習時間我能玩6小時手機再睡2小時,面授班的規劃和氛圍會帶著你學習。但是仔細回想我的備考過程,效率最高的時間卻是在圖書館裡寫案例分析的時候。所以還是那句,如果你管得住自己,自主學習的效率是最高的。
辭職:不要!
2018年沒考過,我最心痛的是我丟失掉的時間。如果我一邊上班一邊學習,考不過對我來說就只是考試失敗。但是我辭了工作,那意味著過去的三個月我沒有做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還錯失了很多機會。
2019年主觀題考完,每天在家裡昏睡,突然想如果這次再不過,那麼這一年的時間和努力又變成虛無,我無數次聽課背誦的時間和昏睡了一年並沒什麼區別,這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
所以不要辭職,考過了是收穫,萬一考不過,你沒損失什麼,你的時間仍然創造了價值,大不了再來一年。
加群:不要!
備考過程是枯燥的,可以找一個小夥伴兩個人一起商量學習進度互相提問。但是大群就不必了,除了聊天沒有實際用處。而且總有學得很混亂的人,討論不出啥結果,還容易把你帶偏。
四、時間安排
去年的客觀題從2018年6月開始加倍速看了一遍精講視頻,真題也沒做過。然後7月去了面授班,之後就一直跟著面授班的進度。
二戰主觀,是從1月1號開始看書的,覺得很有儀式感。
具體到每天的時間安排,自己在家的時候沒有自制力,一邊玩一邊聽課,整個1月和2月,我只看完了刑法和民法的精講一遍。
從5月開始加快進度了,每天應該有5個小時用在學習上。
8月面授後,時間就比較規律了。有的同學時間安排的特別緊密,習慣早起背書。我不行,我如果早起,整個上午都處於瞌睡狀態,我不能因為早上的一小時浪費了一上午的課。所以我基本是睡到自然醒再起來收拾一下直接去上課。
記得五月之前覺得時間還早,一直很放鬆。五一假期的時候和家裡人一起開車進山裡面玩,一天沒有看書,心裡不踏實,到了酒店之後崩潰了,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說沒有時間學習,今年再考不過怎麼辦,把別人都嚇壞了。第二天大家都繼續玩,我搭了一輛回城的車,至此到考前,再也沒有娛樂活動。
偶爾刷朋友圈和微博,看到同是備考主觀題,為什麼別的小姐姐們可以化妝得漂漂亮亮出去吃飯看電影,而我除了回去睡覺連學校大門都不出。但是現在,感謝那段強迫自己努力的日子。
五、學習方法
我在複習基礎知識時耗費了很多時間,只民法就基本張翔老師的主觀課精講看一遍視頻自己看一遍書,方志平老師的客觀精講配合書看一遍視頻,鍾秀勇老師的客觀精講看一遍視頻自己看一遍書,這樣算起來有五遍吧。下面是我自己體會的一些方法吧。
(1)回歸基礎知識。
總有人強調做題的重要性,其實基礎知識才是根本。之前在大家考客觀之前我就已經寫過了,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重視基礎知識。
尤其是二戰主觀題的各位,我的做法是從客觀基礎卷重新學起,千萬不要一上來直接做題,會死很慘。主觀二戰,我想沒有人能保證說自己的基礎是完備的,再加上中間一段休息時間的遺忘,有時間的話真的要從客觀基礎卷重新來。沒時間的話,也要把主觀基礎卷好好看幾遍,千萬不能認為自己已經有基礎了。當然經濟法和三國是不用看啦。
(2)主觀二戰的客觀題要不要做。
我只做了五年的刑法客觀題,其他都沒有做。個人認為訴訟法是沒啥必要的,聯繫不太大,比如刑訴在客觀裡的坑,應當可以什麼的,一定不會在主觀題裡挖。但是刑法不一樣,邏輯性很強,而主觀題能涉及的案例有限,做一下近五年的客觀題,可以訓練一下自己的案例分析能力,把每一個客觀題都當做一個小案例來做。
(3)看書比聽課重要。
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老師強調過了,尤其是對二戰主觀題的小夥伴們,聽課只聽一遍就夠了。你的基礎還在,聽一遍喚醒一下,另外補充一些遺漏的和誤解的知識。但是聽課畢竟是被動記憶,很多知識會被忽略或者很快就忘了。主動學習才是關鍵,因此,聽課真的一遍就夠了,要考客觀的同學也是,務必自己看書主動學習!自己看的過程會很痛苦,但是你會發現很多你錯過的細節,這樣多看才能保證你真的會了!
(4)最好建立一個自己的錯題本。
這個本上記什麼?不要記題,記你做錯的題提煉出的知識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你總是會在同一個地方犯錯,原因是你對知識點記得不夠牢。比如對於中院判處死緩未上訴案件的再審啟動,我摔過兩次跟頭,總是不記得生效法院是高院。那麼這樣的問題,你就要記到你的錯題本上,沒事就翻翻強化記憶,下次再遇到就會條件反射般的直接聯繫到考點。
(5)一邊做題一邊翻法條。
我是這樣做的,到最後一些重點的法條和司法解釋沒有特意背但是我差不多知道在哪裡。這樣做不是讓你背下來,好處是:一,你的表述會很規範。比如以前對於股東出資瑕疵債權人要求補足的情況,可能因為我沒有經過法本的訓練吧,我只明白意思但是說出來就是大白話,繞來繞去也說不準確。引用了兩次法條之後「在未出資本息範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就可以完整精確的表達了。二,你會對法條的整體體系有個大概的感覺。你用多了就發現有相關的法條群的,原來合同法關於違約在110條左右,原來物權法和擔保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亂,各類合同如果合同法分則裡沒有規定自然就會在它自己的解釋裡,遇到一個你不確定的問題,你會非常迅速就能定位到法條。魏建新老師說,學法律的人會背法條嗎?我們不背,我們的能力是,能比其他人更快速檢索定位到法條。三,要抄法條背法條嗎?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考場上都給你配了,找得到就行,你背它幹嘛?要背的東西不夠多?
(6)舉一反三的能力。
這一條其實和前一段有聯繫的,通過法條打通一個橫向的思維。現在法考出題都是綜合考察,然而多數老師講課都還只講自己的部門法。學員們畢竟是八大部門法都學的,如果可以,你可以通過掌握的知識進行橫向的思維幫助記憶或者推導。有些知識在這個部門法裡有一個細則的規定,就可以運用到其他沒有明確規定的類似情形裡。記得當時民訴課劉鵬飛老師提了一個民訴的問題,複雜的案例後問法院怎麼處理,我直接反應是裁定駁回起訴,他很奇怪,有人給你們講過嗎?我說,民法老師講過。當然,民法老師沒有講過他說的那種具體案例,我的回答來源於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24條關於讓與擔保的法院處理辦法,其他的情況,即使不是讓與擔保,在法院查明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不符合事實釋明要求變更,而當事人拒絕的時候,自然可以類推過去處理辦法。
(7)模考。
做模考有利於發現自己的問題,解決採分點關鍵詞的問題。我用過覺曉法考的模考,那時他們還沒有收費,後來收費了我就不用了(表情呢?手動狗頭)。很多人不明白,自己對答案的時候結論明明都對了,為什麼沒得分,是你中間論證出的問題。舉個例子:我在以前做題的時候發現,我論證一個行為是行政處罰,洋洋灑灑寫一堆,雖然結論是對的,但最後沒得到一半的分,因為有兩個關鍵詞「懲罰性和制裁性」我沒寫出來。當然,主觀題閱卷不會這麼嚴苛,但是通過模考,你就明白了你在哪裡需要提高,就像一個機器人閱卷,簡單粗暴。如果你能每次模考都及格以上,基本通過無憂了。
(8)一定要自己寫。
這一條也是和上一條比較像,但是上一條是解決採分點關鍵詞的問題。這一條是告訴你多寫才知道自己怎麼寫,從哪個角度寫。去年我沒有自己練過主觀題,但是我自己想到的結論和答案的結論都一致,最後就是107分。你腦子裡明白,與你能規範的寫出來完全不是一回事,你明白了不意味著你會表述,所以一定要自己練習寫。還有一種可能,你的結論是對的,但是你沒有寫出命題人想看的角度。比如一個常見問題問一個無權處分合同是否有效,這時你就需要用到買賣合同解釋第3條關於無權處分再加民總143條去論證,而不能只簡單的適用民總143關於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規定,那不是命題人希望看見的答案。只有自己寫,然後對答案,你才知道,你要重視哪些細節,用哪個角度入手,用哪些規範的詞語。
(9)如果可以,記邏輯記原理扔掉口決。
這一條是我自己的想法,不針對任何人。我明白,老師們為了減輕大家的負擔,給大家編了朗朗上口的口決方便記憶,也確實解決了一些細碎不好記的問題。但是如今法考的轉型,越來越多的爭議和疑難問題,你翻遍了法條也翻不到答案,這時候你需要的是邏輯,是法條背後的原理。有時連最高院的判例都相互矛盾,你需要的不是結論,是言之有理。而口訣,沒有幫助,反而會破壞掉你對於法條的理解和邏輯。就算是記口決,也是有邏輯的記,不要死背一些順口溜。比如朋友曾經介紹給我,法的價值裡,保障自由有四條(這是法碩的哈,法考不知道很正常),這四條非常難背,然而通過首先國家其次他人再是自己最後無救濟則無權利,這種有邏輯性的記憶,一下就可以記住了。這一條,信則信,不信也不要槓,按你自己的來,不針對任何人。
(10)有時間的話,客觀的背誦版也要看。
我今年看了客觀題的背誦版。當時我這樣想,二站主觀的考生有一年的時間準備,而這樣相比來看,會不會對第一次考試同時要考客觀的考生不公平?那是不是意味著,主觀題會出一些客觀需要背而主觀容易丟棄的東西?現在大家知道了,主觀題考試考了三道破產法,不能說我的想法是對的,但是如果有時間有精力,還是看一下,沒有精力就算了。而且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民法老師不講商法,商法老師只看司法考試時期商法的真題,但是有一位民法出題老師,特別喜歡在民法中加入保險法一起考,保險法是主觀考生們非常容易放棄的,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民商法老師間的真空地帶,所以有時間多看看說不定就撿了個大便宜。
關於學習方法暫時先想到這麼多,以後如果我想到新的再在微博中補充吧。
六、這一條專給二戰生,總結經驗和教訓,你所差的可能不只幾分而已。
我知道可能大家不愛聽這個話,我去年剛知道成績的時候也是如此,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只是太過粗心大意差了些運氣。但是後來,我想明白了,如果我有140分的實力,再粗心,再運氣不好,我也不至於107。
總結失敗的原因,才知道重新出發如何入手。
我去年失敗的原因:
我自己知道,我去年的實力,離過關,差得遠遠不只一分而己。
今年在厚大,教輔老師給我改模擬卷,告訴我那張卷子答得很不錯,在我差點又忍不住得意忘形的時候,同時警告我不許得瑟了,考完再說。我的精神戰友小夥伴,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一次次給我建立信心告訴我一定能過,這次不過她直播跳樓,嚇得我準備再不過就拉黑她。
但是查成績之前我真的還是沒有信心。學得越多越知道自己有多渺小,知道自己差在哪裡才知道怎樣去改。
七、老師們。
好不容易啊,終於碎碎念到老師們了。我每科的理論卷至少聽了兩個老師以上然後再自己看書,自認為非常弱的民法,聽了四位老師。但是我不建議別人也像我一樣,跟住一個老師就足夠了,如果認為一位老師會有欠缺,至多兩位,聽太多只是浪費時間。
看多了經驗貼的小夥伴呢,別人的推薦只是別人的,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老師,趁現在還有時間,去試聽他們的課,自己去試才知道哪個是適合自己的。
以下的都是我聽過課的老師們,我也不算推薦了,都說吧。
(1)民法。
民法我聽了張翔、方志平、鍾秀勇、楊爍四位老師。
張翔老師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了,講課通俗易懂而不缺乏體系,而且特別特別有人格魅力~善於提練試題中的考點,把特別複雜的民法案例化解成一個一個的小考點輕鬆化解。老師人真的超級友善超級禮貌超級萌~
方志平老師的優點是實務能力非常強,如果非要排序,方志平老師適合你有了點基礎以後放在後面聽。你就會發現,哇~原來還可以這樣操作?這個思維方法我以前沒有想到過~打開民法新思維的老師。
鍾秀勇老師的課特別長,但是特別細。而且他會一遍一遍的重複表述,潛移默化中讓你學會表達,適合有時間的學員聽。
楊爍老師真是厚大今年挖到的寶,考過法碩的寶寶們應該對瑪薩拉蒂老師很熟悉了。很適合建立民法體系,而且知識點講述得很清晰,健身教練的案例聽得我毛骨悚然,廣東普通話軟萌可愛,並且講課都會結合法條。面授班的一個同學曾讓我給他再多推薦一位民法老師,我告訴他你期待一下接下來的楊爍老師。然後楊爍老師講完的那個課間,他衝到我面前特別興奮的說「這也講得太牛B了!」今年應該有楊老師的全套免費視頻了,可以試聽一下。
(2)刑法。
柏浪濤、羅翔兩位老師,還有盧楊老師。
柏神是我男神啊,領我進入法律學科的老師,從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想像競合就開始喜歡的男神,並且一直都是,超級適合小白。二階層超清晰,刑法像做數學題一樣簡單(呸!數學題才不簡單),反正就完全沒基礎也能聽懂,所有的複雜問題能都化解。柏神的講述真的會讓人愛上刑法。
羅翔老師是一位很有溫度的老師,B站火得一塌糊塗,很多其他專業的聽羅翔老師講刑法中了毒。羅老師進課的時候運用三階層,同時兼顧四要件。關鍵是,羅翔老師考前強調的重點一定要好好聽,這兩年的題應該都沒逃出羅翔老師的重點範圍。
但是!剛開始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兩個老師都聽,因為兩個老師的方法不同,會聽亂!如果有點基礎了,再聽就可以融合了。
盧楊老師不怎麼講法考,講法碩比較多(不講法考你寫出來幹啥?我樂意!)。盧老師給我們講刑事進階案例的,用他的話說,他是既可以講刑法又可以講刑訴的老師。人超級NICE,接下來要考法碩的寶寶們可以關注呀~
(3)民訴。
劉鵬飛、戴鵬老師。
聽劉鵬飛老師的課就是被虐得非常爽。他是那種外熱內冷的人,課堂上嘻笑怒罵,實際上人很沉寂,不喜歡營銷。但是你聽起來明明很簡單的理論,在某些點上,尤其是主觀題的課,知識點會擴展得非常深,你就覺得,啊?原來民訴還能這樣玩?用我同學的話說,嗯,通透了!
戴鵬老師的課只聽了理論卷,確實講得非常清楚,有獨三、執行異議等等印象清晰,並且用老師的方法很好辯別。只是我覺得講得稍淺,當然,後來的課我也沒聽了,可能也不夠客觀。
(4)刑訴。
李辭、左寧、楊雄、郭抑揚老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李辭老師的死忠粉。李老師剛出來講課但是有些影響力了,擅於講立法背景,法條後的原理,並且總結歸納知識點能力超強。就是我們小李老師醉心學術,至今不出公開視頻,所在只能便宜我們面授班的學員了。不過李老師會在微博和喜馬拉雅發免費講義和授課錄音的。
是因為要和李辭老師的課銜接,所以聽了左寧老師的課,畢竟親師兄來的。左老師九天的基礎課非常值得聽,用九天的時間,把刑訴的所有細節全都解釋得清清楚楚,如果想了解法條原理,聽這個無疑最全最明了了。
楊雄老師講課就全是乾貨,法言法語,非常實用。那些喜歡簡明扼要的學員不喜歡太多段子的可以聽聽楊老師的課。而且楊老師總是笑呵呵,蠢萌蠢萌的,似乎明白了傻狍子的由來,特別可愛。
郭抑揚老師又是厚大的一名新銳老師,對於法條理解的特別透徹,然後講課很適合年輕人的風格,比如用打遊戲來作比喻啊,不明身份的是外星人啊~我作為了一個老年人表示快要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步伐了~也是今年要有全套視頻出來了。
(5)商經。
鄢夢萱、劉安琪兩位老師。
姑姑的課不用說了吧,人知性又溫柔,講課娓娓道來不急不躁。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家都在關注的民商事會議紀要,當時在培訓後期的點睛課上,那時還是意見稿,姑姑就已經給我們強調過無數次重要性,並且把其中一些有關商經的重要的問題都給我們講解了。
安琪老師講課聲音很好聽,並且課程中穿插了很多的實務案例。比如王老吉和加多寶紅罐之爭,把理論應用到實務案例裡,明白了知識也拓展了視野,比單純的甲乙丙丁創立了一家公司這樣的案例有趣和實用多了。
(6)理論。
白斌老師。
我理論開始的很晚,快9月了才開始,也沒有堅持每天寫。買了白斌老師書背了背,聽了考前聚焦和一哆嗦,真的很有用。準備2020年的小夥伴們,可以早一點開始。
不好意思我實在是怕了行政法,至今遇不到適合我的行政法老師。以前覺得行政法不難,寫了指導案例以後真的毫無頭緒。它可怕的地方在於,擴展的範圍可以很廣很廣,比如案例分析用書裡有一個環境保護的又是送審稿,又是意見稿什麼的行政許可又是另一個行政許可的前置條件的,我怎麼知道送審稿意見稿最終稿什麼流程啊!!!!!真的太難了!!!!所以我發現行政與商法又是選做的時候,豪不猶豫地放棄了行政。
2018年的三國法跟了楊帆老師。
聽過的老師基本就是這樣了。
八、寫在後面的話
像我之前所說,我理解沒考過小夥伴的心理感受,不是客套,不是虛偽,因為我自己親身經歷過。我也曾經想起來就要哭一哭,恨不得屏蔽了全世界覺得人間不值得。
痛了就痛了,誰也沒有資格告訴你此刻要堅強起來。
前路還在,痛過以後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找到適合自己的。
你要相信,這世界最公平的事就是,在學習上,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當然在愛情上就不好說啦~
所以痛過之後,擦乾眼淚,這個仇,我們明年用高分來報!
人就是這麼的賤,沒查成績之前,我怕自己過不了,108我就滿足了。查過之後,我就覺得自己考得不夠好。
因為我深刻的記得去年此刻悲憤的心情,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以高分來雪恥。
可以說,我沒做到。但是我知道你們還可以,你們來得及。
哭完以後,要加油呀!
最後,要感謝一些人。感謝我的精神戰友一路的鼓勵、交流以及相信,接下來的日子法碩加油,我的通過是對你的預示,你一定可以考上。感謝李辭老師兩年不厭其煩的為我答疑,不止老師,更是我的朋友以及法考路上的精神支持,去年沒考過,我覺得特別愧對李辭老師。感謝大學士的關心和照顧,把我當成朋友,在得到我需要的資料時還特意通知我,謝謝!謝謝郭抑揚老師寄給我的書,我不懂事跑去耍賴,感謝郭老師的包容,如果下次有機會聽課的機會,不會再有選考點的問題了,我一定會好好聽。謝謝盧楊老師給我的信心,您的那句「你不過沒天理」,是照亮我等待成績時焦慮心情的一盞明燈。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