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群友經驗貼
備戰法考的彎路!!分數:客觀214+主觀127…先匯報一下分數:214+127,一個中規中矩的分數,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在備考期間身體不是很好,堅持下來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了。個人基礎不是很好,約等於非法本,畢竟考了法考才知道商法刑法刑訴民訴行政訴訟是什麼東西。
言歸正傳,本文著重介紹備考期間走過的彎路,以便提供來年的同學參考。同時,本文的初衷是想給到大家一點幫助,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抑或是觀點分歧,還請敬請諒解,這也有可能是我沒有考取高分的原因所在。
筆者不會向大家推薦任何老師,也不會向大家傳授任何學習方法,因為任何法考老師都可以在法考超話裡找到,任何學習的方法也可以在b站和知乎上找到,相信這些渠道上的同學比我更優秀,所教授的方法和理念也定然比我更權威,故而不再贅述。
彎路如下:
第一,不要同時兩門課複習。筆者初期的學習模式是上下午看一門課,晚上做另外一門課的真題,當時想著是真題考的比較綜合,不全部學完覺得做題有點浪費。但是這樣的弊端也很明顯,大腦容量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復盤兩門課,幾門課學的亂七八糟的,多虧考試延期,不然過不過還是個未知數。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當天學完一部分,然後復盤這部分內容,再寫這部分真題,糾正錯題。前期千萬不要串學科交叉複習。
第二,嚴格按照預習聽課看書做題四步。如果你和我一樣,備戰法考的期間才知道這幾門法講的是什麼東西的話,必須嚴格按照這四部走,確保高效學習,我相信大家的理解能力不成問題,所以關鍵在於後續對知識點的吸收和運用,也就是老師所說的做題能力如何,這一步的轉換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畢竟大家的差距也就在做題能力。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嚴格按照預習聽課看書做題四步。
第三,不要吃百家飯。筆者前期輕信xx老師講的淺,xx老師講的好等等之類的主觀評價,以至於對相關學科體系掌握的不是很好,在聽某一老師的主觀題課時,老師說如果你能對宏觀體系圖說出微觀知識點時,那你肯定沒有問題。那時候聽到這裡,心瞬間涼了半截,因為我啥也不會。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寒假期間選適合自己的老師,這一步千萬不能省略,中後期如果硬要換老師,請早點換。老師名氣如何不重要,如果實在選不好老師,個人建議選講原理的老師。
第四,重視基礎階段精講。筆者前期看某些消息,認為內部講義也完全夠用,但實際上1號的考試,考了很多陌生的知識,或者是自己掌握得很生疏得知識點,這些考點完全可以靠原理解答出來,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務必多聽幾遍精講課,多看幾遍書,注重基礎,掌握原理,全面複習,前期靠理解,後期靠重複。
第五,主客觀一體備考。這裡的意思是,在客觀題階段,某些真題或者是老師在微博上發布的每日一題,自己動手寫論證過程,方便後期複習主觀題。同時,在客觀題階段也務必掌握主觀題的考點,特別是中特,雖然後期十幾天靠著老師的衝刺班好歹也背下來了,但是還是驚險。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客觀題階段多動手寫寫論證過程,重視主觀題考點,不要在主觀題階段重新學習新的考點。
第六,備考期間請花半小時運動。筆者在備考期間得病,多半就是坐太久不運動,務必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健康才是王道!!!!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半小時運動,飯後百步。
第七,以任務和計劃為導向。筆者備考期間迷信xx小時過法考,認為每天學習必須學到一定時間才可以。但是看到自己的同學每天睡到自然醒,考試分數也和筆者差不多,自感以時長為導向不可取,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列出每階段計劃,宏觀計劃很重要,再細化每日的計劃,完成當天內容必須獎勵自己。
第八,重視小法、理論法和三國法。前期在微薄上看到有觀點說這幾門法可以不用看精講,看看內部講義即可。但是這就導致筆者後期手忙腳亂,既要復盤分數多的科目,又要重新理解這些小法的邏輯,而實際上在1號的考試,這些科目考的還尤其繁多,讓我心態很崩,考完直接當場去世。基於此,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在前期不能放棄哪一部分的學習,這一部分請聯繫第四點。
第九,不要迷信口訣,請重視原理。考場上如果不能還原口訣,那就是裸考。
最後,分享一下考場上的真實感受:
我是1號考的客觀題,早上的題還算正常,有些做錯的題目就是自己基礎不好,原理掌握的不夠透徹。下午的題瘋狂噁心,各種小法的題目根本沒見過,也許是自己沒學過,這些都沒有和同學討論過,因為得到的答覆都是在填彩票,答對了就是考運昌隆,答錯了就是自己倒黴。至於31號考的內容和1號有沒有關係,我只想說90%沒關係,有關係的題目你也能做對,所以如果你是第二天考試的,考前一天沒必要去過多關注前一天考試內容,因為大概率考不到,重視老師最後階段的重點再複習複習即可。
考主觀題的時候,我是全程在翻法條,所幸沒有出現微博上所說的電腦卡頓的情況,不然我肯定也過不了,什麼知識點在考場上都沒有還原出來,腦袋一片空白,刑法的打擊錯誤受賄罪都沒有寫出來,真是對不起老師。民商法那一道大案例,更是答得慘不忍睹,我當時只想求求能翻到法條,然後給我一個體面的分數就行了。歸總下來,全程翻法條這個經驗不知道2021年主觀題是否有用,但還是自己要做兩手準備,不要期望著考場上什麼題目都能翻到法條,要做最壞的打算。
另外特別感謝眾多博主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