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重點發展這個產業!計劃5年後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2020-12-20 澎湃新聞

肇慶重點發展這個產業!計劃5年後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2020-11-02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星標「西江網」,與肇慶相約

肇慶(四會)電子信息產業園PCB淨水廠項目和4個重點項目在9月集中動工;一個月後,晟合微電總部項目在肇慶新區開工奠基……

▲晟合微電總部項目效果圖

一個個優質產業項目在肇慶落地布局,

未來,將成為肇慶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規模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作為肇慶支柱產業之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較好、活力迸發,電子信息產業鏈、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為珠三角地區、全國乃至全球的汽車、先進裝備製造、機器人、通信、智能家居等領域發展提供核心元器件支撐。今年1-9月份,全市擁有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67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41.4億元。

逆風前進 電子信息產業飈速發展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

高端新型元器件、電子材料等

電子信息基礎產品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風華高科是我國新型片式元件行業的龍頭企業、

全球八大片式元器件製造商之一。

▲風華高科高端電容基地建設項目效果圖

5月22日,風華高科投資75億元的高端電容基地正式啟動建設,項目達產後將新增高端MLCC月產能450億隻。「高端電容基地建設將致力於替代進口,解決『卡脖子』問題,戰略意義非常重大。」風華高科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金全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項目投產後,其電容產品將從全球排名第8上升到第5,為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安全和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

衝破疫情的影響,風華高科在國家戰略實施、研發能力升級、市場需求增長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逆勢增資擴產,再度迎來發展良機。

在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下,

富仕電子、綠寶石、羚光新材料等

一個個企業也加速聚集快速成長,

逐漸成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位於鼎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肇慶市華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也在今年迎來了一次新跨越。

「今年訂單增長,為此公司投資約500萬元,採購了一批高端注塑機,極大提升了產能。現在年產值能達到9000多萬元,預計今年產品銷量增長率可達到20%。」該公司總經理李榮榮介紹,公司14年來一直深耕LED 數碼管控套件及顯示屏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優良品質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讚譽,未來三年內公司將繼續增資擴產,保持行業優勢,力爭年產值超2億元。

記者了解到,

目前肇慶電子信息產業基本形成

以電子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

半導體照明和顯示、電子專用設備等領域

為特色的產業發展體系,產業規模逐步擴大,

重點企業快速成長,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7.15億元,產值超10億元企業1家,超億元企業24家;電子信息領域高新技術企業57家,完成研發投入2.64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5.47%,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5個。

延長產業鏈 構建完整產業體系

▲肇慶(四會)電子信息產業園動工儀式

肇慶(四會)電子信息產業園是我市重大產業平臺,是肇慶「一帶一廊一區」中西江先進位造業走廊主陣地的重要產業引擎。目前,該產業園整體規劃面積達1.8萬畝,其中PCB(印製電路板)及上下遊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6300畝,著力引進強鏈、補鏈、延鏈和具有完善產業配套體系的項目。

今年以來,

肇慶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優先」,

堅定不移推進「4+4」產業體系建設,

著力構建「一帶一廊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大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同時,以園區為主陣地,

加快建設產業關聯度高、

核心競爭力強的電子信息產業特色園區,

打造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優質發展載體。

▲肇慶新區

作為廣東省重大發展創新平臺,肇慶新區也從原本的「桑基魚塘」蛻變成產城融合的現代新城,並初步形成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態勢。目前,肇慶新區已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科技園區核心區規劃打造了佔地1000畝的廣東電子信息產業園,投入25.36億元建設進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奧士康項目現場

目前,廣東喜珍肇慶科技園、厚能·華邦創建科技園、中科諾工業機器人和精密模具總部及研發生產基地、銳歐光學精密製造基地等8個項目均已落戶,投資總額約93.5億元。同時園區還儲備項目16個,初步形成集聚發展格局。

「肇慶新區將在美、近、優、低、全、快『六字功夫』上發力,努力營造優質營商環境,全力支持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做優做強電子信息產業的獨特優勢。」肇慶市副市長、肇慶新區黨工委書記唐小兵在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上如此表示。

計劃5年後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在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路途中,

城市與產業的共生共榮,

頂層設計與重點領域突破的齊頭並進,

是肇慶持續衝鋒的能量源泉。

今年10月份,我市正式印發《肇慶市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進一步推動肇慶產業強市建設,為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特色優勢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指明發展方向。

根據《計劃》,肇慶電子信息產業目標到2025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未來,肇慶將通過電子材料強基工程、電子元器件立柱工程、半導體照明和新型顯示工程、電子專用設備補鏈工程、汽車電子延鏈工程、新興領域突破工程等「六項工程」,全面推進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基本形成以電子材料等八大領域為重點,龍頭帶動、產業集聚、協同創新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體系。

▲綠寶石電子生產車間。徐步河 攝

我市還將繼續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圍繞電子信息產業八大重點發展領域,引導各地差異化發展,形成特色明顯、互補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其中,端州區依託雙龍產業園、風華祥和工業園高端電容基地等產業載體,高要區重點發展汽車電子,四會市立足打造肇慶電子信息產業園,肇慶高新區著力打造5G新材料產業園。

區位優勢、產業發展、

配套設施、營商服務等,

這些要素為電子信心產業發展

提供了廣闊空間。

下階段,

肇慶將通過加大政策及財政金融支持力度、

強化技術人才支撐等措施,

統籌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

緊抓機遇,實現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明紅

原標題:《肇慶重點發展這個產業!計劃5年後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肇慶這個產業還定下了500億的目標,未來五年的...
    肇慶這個產業還定下了500億的目標,未來五年的計劃是…… 2020-10-27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肇慶這個歷史悠久的產業,你真的了解嗎?
    肇慶這個歷史悠久的產業,你真的了解嗎?以生產板式家具為主的世界500強碧桂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肇慶市現代築美家居有限公司,落戶肇慶高新區並經過多年的深耕發展後,已茁壯成長為肇慶家具製造產業的龍頭企業。企業落地後,相關的優惠政策也一一落實到位,這讓現代築美家居能夠「輕裝上陣」,在肇慶紮根後獲得了更快更高質量的發展。
  • 今年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 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
    今年我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以上篩選早熟品種,使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張萬宏 攝每日甘肅網12月16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12月15日,記者從蘭州市種業監督中心了解到,2020年,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全市種植馬鈴薯的農民人均貢獻達到500元以上,穩定提高了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
  • 肇慶四會市現代產業崛起正當時
    南方網訊 已經十四次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榜單的肇慶四會市無愧其名,今年以來產業招商成效連續取得新突破,新引進的產業項目不但數量多質量高,而且投資額度大。繼百億項目籤約儀式後,12月2日一舉推出了32宗近1500畝工業用地,為寶能鴻圖、金田銅業二期、富士快捷電子、飛南金屬三期、歐博化妝品等28個產業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預計年內將為產業項目供地約2000畝。同月5日至8日舉辦2020「產業招商落地年」項目動工、竣工、投產儀式系列活動,涉及製造業項目63個,總投資約300億元,預計年產值550多億元,年稅收近20億元。
  • 2013年烏市頭屯河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2013年,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再創佳績,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率先在新疆實現躋身千億工業產值的園區。 2011年1月,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頭屯河區「區政合一」,在西部地區率先打破開發區和行政區的體制障礙,開啟了合力謀變的發展新篇章。
  • 肇慶高新區「產城人」融合發展 爭當肇慶灣區建設「排頭兵」
    三大主導產業發展穩步推進近年來,肇慶高新區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前,該區共有規模以上新能源汽車企業21家,2018年該區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產值為272億元(完成年計劃108.9%)。2019年1-11月,該區新能源汽車產值超過258.88億元,增速為12.2%。
  • 省財政撥款1億元!支持江西這6大產業發展…
    《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林下經濟新增規模1000萬畝以上,經營林地累計達4600萬畝;新增林下經濟產值800億元,年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參與農戶達到230萬戶以上,使全省大多數山區林農實現「不砍樹,能致富」目標。
  • 今年我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
    12月15日,記者從蘭州市種業監督中心了解到,2020年,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全市種植馬鈴薯的農民人均貢獻達到500元以上,穩定提高了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我市種薯生產穩步發展目前,全市共種植馬鈴薯40萬畝,其中20多萬畝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全市現有馬鈴薯持證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43家,脫毒種薯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年生產種薯10萬噸,貯藏能力6萬噸。依託甘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市縣種子機構,篩選出了一批中早熟品種,使全市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
  • 2020年廣東先進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分析:產業規模大 產業地域分布...
    從總量規模看,2020年前三季度,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實現工業總產值14674.90億元,同比下降6.2%,工業增加值2924.95億元,下降3.6%,分別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14.4%和12.7%廣東先進材料產業地域分布相對集中省內已初步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佛山、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東莞、中山、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雲浮等先進材料產業基地。
  • 龍裡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
    2019年,龍裡經濟開發區緊扣全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重點以發展大健康與醫藥、特色輕工產業為主,以新型建材、裝備製造為輔。開發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大關,在全省97個工業園區綜合發展評價測評中名列第五,在全省66個省級及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發展評價測評中名列第六,創歷史新高。
  • 以足球為重點推動「體育+」產業多元發展!去年梅州體育產業總產值...
    五華縣奧林匹克體育文化旅遊區是梅州市抓場館建設,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有效載體的真實寫照。「十三五」期間,我市搶抓中國足協足球改革試點和全國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試點契機,積極實施一批體育場館建設。目前,五華橫陂足球小鎮一期已於去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5.5億元的豐順縣堅真文體中心項目當前正加快推進;興寧大壩裡體育場耗資千萬的升級改造工作正緊張推進中。
  • 肇慶這裡近1500畝工業用地掛牌出讓!投產後產值預達600億元
    ��星標「西江網」,與肇慶相約12月2日,四會市掛牌出讓32宗近1500畝工業用地,為28個產業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預計全部項目投產後可為四會市新增工業總產值約600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四會工業」。
  • 【簡訊】2019年浙江省林業總產值達到6646億元等
    【2019年浙江省林業總產值達到6646億元】據悉,2019年全省林業總產值達到6646億元,以全國2%的林地面積創造了全國8%的林業總產值,實現了從森林資源小省向林業經濟大省的跨越。【廣西貴港木材業上半年產值逾190億】被譽為「中國南方板材之都」的廣西貴港市,上半年木材加工業發展成績格外亮眼。數據顯示,1-6月貴港市完成木材加工產值190.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2%,實現稅收收入超過5億元,復工達產速度名列全市工業經濟前茅。
  • 計劃總投資超92億元!肇慶這個地方引進10個重大旅遊項目,還將創造...
    △廣寧縣供圖2019年,廣東省首批「紅色村」江美村品嘗到紅色旅遊的「頭啖湯」。自去年「七一」以來,這個藏在青山環抱中的省定貧困村迎來了全省各地的黨員到這裡看紅色展覽、聽革命故事、逛百年老屋。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吸引了大批廚師、務工者返鄉,辦起紅紅火火的蘭花種植基地、農家樂。
  • 浙江加投500億元財政資金 助數字經濟突破性發展
    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一季度,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1127億元,同比增長15.1%,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浙江省財政廳副廳長沈磊在發布會上表示,按照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的時間節點,從今年起到2022年,浙江省計劃安排500億元以上省級財政資金,給予數字經濟發展重點支持。2017年,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
  • 肇慶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開工 加快肇慶電子信息產業布局形成
    11月28日,肇慶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開工。這標誌著肇慶新區將進一步加快形成「4+4」製造業發展格局,推動肇慶電子產業布局形成,努力走好高質量加快發展之路。據悉,該項目位於肇慶新區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科技產業園內,計劃總投資約82930.78萬元,佔地面積約172.12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48048.2平方米,用以承接深圳、廣州、東莞等電子信息產業先進地區產業轉移為主,重點引進「電子加工、半導體製造、精密儀器製造」等產業類型。
  • 向全國第一方陣邁進,武漢力爭3年後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達500億元
    「通過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武漢市力爭到2023年達到以下目標: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達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人工智慧核心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慧產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建成全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創新資源集聚區,打造全國先行先試和應用示範樣板。」華星光電柔性屏通過20萬次動態摺疊測試。
  • 四川信息產業發展研究
    二、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2002年,四川電子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0.6億元,其中郵電通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5億元,比1998年增長1.9倍,超過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1倍多。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8.5億元,更新改造投資21.8億元,分別增長5.5倍和18.5%。
  • 寧波體育產業總產值年增速15%以上
    本報訊(記者 龐錦燕 通訊員 林健) 昨天下午,寧波市體育產業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全面總結了前一屆的工作,修改了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二屆理事會等組織機構,並提出了今後五年的工作任務。會上,華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徐立勳當選為寧波市體育產業聯合會新一屆會長,陳迪明、王乾寧、李瑜當選為副會長,榮明為秘書長,陸立青為監事長;寧波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寧波中體萬融場館管理有限公司、銘泰賽道管理(寧波)有限公司當選為副會長單位。    寧波市體育局局長、市體育總會主席張霓表示,我市體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 從蒼南後槽村轉型看產業發展
    當天度假村的房間標價為每間500元至700元不等,儘管價格不菲,但已經基本預訂一空。前臺工作人員介紹,想要入住度假村,旺季一般要提早十天才能訂得到房間。「以前很少有外人來我們村,更不用說住在這裡度假。」後槽村黨支部書記黃大宏介紹,轉折源於2014年。當年全縣啟動「一打三整治」工作。後槽村26戶漁民的26艘無船名船號、無漁船證書、無船籍港的「三無漁船」被政府依法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