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 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

2020-12-19 每日甘肅

今年我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

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以上

篩選早熟品種,使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張萬宏 攝

每日甘肅網12月16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12月15日,記者從蘭州市種業監督中心了解到,2020年,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全市種植馬鈴薯的農民人均貢獻達到500元以上,穩定提高了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

我市種薯生產穩步發展

目前,全市共種植馬鈴薯40萬畝,其中20多萬畝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全市現有馬鈴薯持證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43家,脫毒種薯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年生產種薯10萬噸,貯藏能力6萬噸。依託甘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市縣種子機構,篩選出了一批中早熟品種,使全市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

我市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多次與南方冬作區雙向對接,主動在外埠設點試驗。2020年已向福建、廣西、廣東及本省外市州等地供應種薯3000多噸。我市還良種良法集成推廣,組裝配套了川水區高壟覆膜、山旱地壟作覆膜側播等多種栽培模式,示範田正常年份平均畝產超過3000斤。

2017年至2019年,蘭州啟動了《蘭州市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同時制定出臺了《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精準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隨著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馬鈴薯調增2000萬畝,全國種薯需求旺盛。

蘭州種薯出苗整齊貯存性好

據市種業監督中心負責人介紹,我市榆中北山、永登西北等貧困山區屬馬鈴薯種薯擴繁優勢帶,生產的種薯質量高、芽眼飽滿、耐貯運。為此,蘭州市通過建設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使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實現了南北方互利共贏。在蘭州擴大馬鈴薯種植,尤其在乾旱、半乾旱山區有利於減少農業用水、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引領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有助於資源可持續利用。

同時,我市積極發展各類馬鈴薯合作社、聯合社、聯盟等合作組織,每年新增各類合作社或組織10家以上。按照標準化或規範化高產田的要求,重點抓好6至8個千畝基地建設,並與光大、內蒙古華頌等公司開展訂單種薯繁育。2019年,蘭州在冬作區銷售小整薯500萬粒以上,切塊種薯600噸以上。

建立蘭州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

目前,我國長江以南地區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且種植茬口靈活,從當年9月至翌年5月均有種植。

基於此,近年來,我市通過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爭取各類資金2000多萬元,主要用於種薯補貼、貯藏庫建設和新品種試驗示範等。通過組建產業興旺組、科技人員服務團隊和柔性引進高層次專家、蘭州市重點人才實施基地以及籌建專家工作站等措施,為全市馬鈴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搞好技術服務和提供人才支撐。

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現穩定在40萬畝左右,重點在榆中北山、永登西北片等乾旱半乾旱山區種植。鮮薯年產量達到60萬噸以上,馬鈴薯產業為全市農業增加值的貢獻超過4億元以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

相關焦點

  • 今年我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
    12月15日,記者從蘭州市種業監督中心了解到,2020年,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全市種植馬鈴薯的農民人均貢獻達到500元以上,穩定提高了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017年至2019年,蘭州啟動了《蘭州市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同時制定出臺了《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精準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隨著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馬鈴薯調增2000萬畝,全國種薯需求旺盛。
  • 馬鈴薯成圍場農民致富的「黃金產業」
    馬鈴薯成圍場農民致富的「黃金產業」目前,種植面積七十四萬畝,產值達二十三億元在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該縣進一步提升種薯繁育、微型薯培育的科技含量,擴大生產基地建設規模,全縣已建成馬鈴薯科技示範基地12 萬畝,地膜推廣應用40 萬畝,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示範基地10 萬畝,脫毒種薯應用和機械化栽培實現全覆蓋。
  • 玉林持續培育壯大馬鈴薯產業
    本報玉林訊 (記者/鄧盛龍 通訊員/陳明蘭)玉林市是全區冬種馬鈴薯重要基地。11月27日,記者從玉林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該市計劃發展冬種馬鈴薯面積21萬畝以上,建設示範片面積1萬畝、百畝示範基地30個,截至目前,冬種面積已基本完成。
  • 中國馬鈴薯的「定西味道」——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發展走筆
    小土豆,大產業。現在,馬鈴薯已經發展成為上百億元的大產業,創新發展、勢不可擋。「定西馬鈴薯」也以其顯著的特色和品牌優勢,躋身前沿。李聚東算帳說,照去年的情況看,我們這裡馬鈴薯畝純收入估計能有500元以上。
  • 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實錄...
    全省已入選「甘味」品牌目錄的馬鈴薯產品11個,已建成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10個、購銷網點1500多個、運銷大戶3500多戶、營銷從業人員10萬多人。每年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河南等20多個省(市)的鮮薯達500萬噸,佔年鮮薯總產量的30%以上,鮮薯儲藏能力達到200萬噸,種薯儲藏能力46萬噸。
  • 傾全力打造「中國薯都」 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組圖)
    定西市堅持走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的路子,圍繞打造「中國薯都」,著力提升馬鈴薯產業開發層次,推動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0多萬畝,總產量500多萬噸,精澱粉及其製品生產能力35萬噸,使定西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集中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分頁符]
  • 種下「致富薯」 收穫新希望——寫在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
    202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030萬畝,總產量預計超過1500萬噸,馬鈴薯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65億元。碩果纍纍,盡展產業蓬勃朝氣。行至隴原大地,馬鈴薯產業蓬勃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育種、種植、加工、銷售……每個環節,都全面發力,各顯優勢。
  • 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
    於晶 攝(新春走基層)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中新網寧夏西吉1月10日電 題: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作者 楊迪寒冬時節,寧夏西吉縣紅耀鄉小莊村卻是一派紅火的忙碌景象:地窖中,馬鈴薯堆積如山,
  • 烏蘭察布重點打造馬鈴薯產業
    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400萬畝左右,鮮薯總產450萬噸,在全國地區級位居第一,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佔內蒙古自治區的近1/2,約佔全國馬鈴薯年均種植面積和產量的6%。全市除集寧區以外,其它10個旗縣市馬鈴薯播種面積均在25萬畝以上,其中四子王旗近100萬畝,優質品種夏波蒂、費烏瑞它、冀張薯系列、中薯系列、青薯系列等種植比重正逐年增加。
  • 興義洛萬鄉開展冬早馬鈴薯種植現場觀摩會助推產業發展
    近年來,興義市洛萬鄉認真貫徹落實省、州、市關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精神,因地制宜調結構,大力發展高效農作物種植,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助力農民增收。「冬早洋芋」種植忙,群眾增收新渠道。為充分發揮良種示範帶動效應,指導科學種植冬早馬鈴薯,提高產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12月8日上午,洛萬鄉2020年低海拔冬早馬鈴薯種植現場觀摩會在洛萬鄉平寨村召開。洛萬鄉黨政領導、各村(社區)第一書記、村幹部及部分群眾代表共100餘人參加。
  • 威寧馬鈴薯新品種畝產達3000多公斤
    9月3日,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貴州師範大學等有關專家,前往威寧縣雪山鎮馬鈴薯種銷專業合作社基地,對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選育的抗晚疫病馬鈴薯新品種「黔芋8號」進行田間現場測產驗收。「今天我們專家組對「黔芋8號」種植的高、中、低三塊樣板地進行現場測產驗收,經我們測算下來,該品種平均畝產達3193.17公斤。」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夏忠敏研究員當場宣布測產結果。
  • 蘭州市加快馬鈴薯種薯「南種北繁」基地建設步伐
    12 月 15 日,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全市馬鈴薯種薯 " 南種北繁 " 生產基地建設培訓暨推進會了解到,根據目前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發展形勢及全國馬鈴薯市場動態,蘭州市將重點抓好馬鈴薯質量體系建設、品牌建設、種薯基地建設、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的工作,以進一步開拓市場,樹立企業、
  • 科學網—馬鈴薯產業期盼黃金髮展期
    實際上,農業部在正式發布馬鈴薯主食化產品開發戰略之前一年多,就已經聯合河北、廣西、甘肅、新疆等省區農科院相關院所組建了共10家單位、若干家龍頭企業、100多人參與的馬鈴薯主食化項目組,全面開展馬鈴薯主食化的關鍵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 時至今日,項目組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農發行甘肅省分行助力甘肅馬鈴薯產業發展
    馬鈴薯作為甘肅省三大糧食作物之一,馬鈴薯產業已發展成為甘肅省輻射面最廣、帶動力最強的促農增收產業。作為甘肅省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農發行甘肅省分行以馬鈴薯納入全省新一輪扶貧攻堅特色優勢產業為突破口,精心扶持、著力深耕,堅持從戰略、規劃、政策等三個維度入手,通過龍頭加工企業的輻射帶動,促使全省馬鈴薯產業快速升級,種植農戶收入快速增長。
  • 山丹縣:馬鈴薯成為增收致富「黃金產業」
    「今年雨水充足,科技指導到位,病蟲害防治又整得紮實,產量是這幾年來最好的。」正在地裡指揮收穫的清泉鎮郇莊村種植大戶趙文江高興的說到。「今年,我流轉了100多畝地,全部種植了馬鈴薯,按照這樣的產量和近期的價格,估計每畝地的純收入在800元左後,而且有人專門來收,不愁銷路。」在一旁的地裡,只見趙文江指揮工人將馬鈴薯進行了大小分級,等待來人收購。
  • 聚焦:芒市冬早馬鈴薯種植忙
    ▲採訪朗咩巖旺明在前往芒市軒崗鄉的公路兩旁,放眼望去,田壩裡,都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有些種植較早的馬鈴薯已經破土而出,農戶們頂著烈日正在忙碌地種植,大家都爭取在最佳節令種下馬鈴薯。走進軒崗鄉丙茂村委會拉門村小組朗咩巖旺明家的田地裡,她和丈夫正忙著種植馬鈴薯。
  • 紫色馬鈴薯種植技術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凱瑞百穀馬鈴薯 即可關注 。紫色馬鈴薯富含花青素,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壓等多種保健作用。因此,紫色馬鈴薯既可以作配菜,又可作特色菜餚,還是很好的提取花青素的加工原料。經過多年的研究種植,已經衍生出很多品種,如黑美人、黑金剛等。
  • 呂梁:方山馬鈴薯成為增收「黃金產業」
    金秋時節,方山縣馬鈴薯主產區的馬坊鎮吳家溝村,豐收的喜悅讓農民臉上洋溢著醉人的笑容。種植戶趙候旦告訴記者:「我種了20多畝馬鈴薯,品種有紫花白、青薯9號。目前,8畝紫花白已售出,收入1.5萬多元。青薯9號還不到收的季節,但比紫花白長勢還好。真是『昔日土豆豆,今日金蛋蛋』。」
  • 定西馬鈴薯:從「救命糧」變成「致富薯」—新聞—科學網
    20多年的發展歷程,定西市讓馬鈴薯從「救命糧」蛻變成了「致富薯」,成為當地產業扶貧的頭號功臣。數據顯示,2016年定西市農民人均馬鈴薯產業收入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三成。前不久,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在這裡召開。 會議期間,定西市大力推行的「四個跟進」產業扶貧模式引發與會者高度關注。
  • 子長:馬鈴薯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持續引領產業發展
    子長素有「中國洋芋之鄉」的美稱,為提高馬鈴薯種植的科技含量,長期以來,堅持開展馬鈴薯新品種適應性和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研究,不斷增加投入,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通過馬鈴薯脫毒良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和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實現了馬鈴薯產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