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梁:方山馬鈴薯成為增收「黃金產業」
金秋時節,方山縣馬鈴薯主產區的馬坊鎮吳家溝村,豐收的喜悅讓農民臉上洋溢著醉人的笑容。種植戶趙候旦告訴記者:「我種了20多畝馬鈴薯,品種有紫花白、青薯9號。目前,8畝紫花白已售出,收入1.5萬多元。青薯9號還不到收的季節,但比紫花白長勢還好。真是『昔日土豆豆,今日金蛋蛋』。」
-
馬鈴薯成圍場農民致富的「黃金產業」
馬鈴薯成圍場農民致富的「黃金產業」目前,種植面積七十四萬畝,產值達二十三億元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育太和鄉育太和村馬鈴薯種植戶叢日星說,2018年他能收入7 萬元左右。圍場是全國馬鈴薯種薯和商品薯基地縣。
-
種下「致富薯」 收穫新希望——寫在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
張子恆馬鈴薯已成為定西「名片」。 張子恆9月24日至28日,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將在定西市安定區召開。屆時將帶來一場數位化、產業化、學術化、市場化的「薯」鄉盛宴。近年來,我省立足資源優勢,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扶持,促進了馬鈴薯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已成為帶動我省農民致富的支柱性產業。從「寶貝蛋」「救命薯」「溫飽薯」,到如今的「脫貧薯」「致富薯」「小康薯」。
-
科學網—馬鈴薯產業期盼黃金髮展期
2月25日,馬鈴薯產業開發高層研討暨成果發布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作出了上述判斷。 一年前,馬鈴薯主食化開發戰略就在這裡啟動。時隔一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布丁蛋糕、豆沙麵包、水晶奶黃酥、杏仁千層酥塔、橙皮冰凍曲奇……這些日常點心都與馬鈴薯全粉搭配製成,共有近40種馬鈴薯主食系列產品在這裡展示。
-
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
於晶 攝(新春走基層)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中新網寧夏西吉1月10日電 題: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作者 楊迪寒冬時節,寧夏西吉縣紅耀鄉小莊村卻是一派紅火的忙碌景象:地窖中,馬鈴薯堆積如山,
-
甘肅省山丹縣全力扶持發展食用菌產業 種植面積達1114畝
甘肅省山丹縣全力扶持發展食用菌產業 種植面積達1114畝發布時間:2020-12-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今年,甘肅省山丹縣完善健全農業產業布局,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全力扶持,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逐漸探索出一條發展食用菌產業增收致富新路子。
-
「洋芋蛋」裡的「致富經」——農發行甘肅省分行支持馬鈴薯產業...
作為全省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甘肅馬鈴薯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000萬畝以上,鮮薯產量將近150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三位、第二位,是全國重點產區和最佳種薯繁育基地,馬鈴薯產業已發展成為我省輻射面最廣、帶動力最強的促農增收產業。
-
定西馬鈴薯:從「救命糧」變成「致富薯」—新聞—科學網
20多年的發展歷程,定西市讓馬鈴薯從「救命糧」蛻變成了「致富薯」,成為當地產業扶貧的頭號功臣。數據顯示,2016年定西市農民人均馬鈴薯產業收入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三成。前不久,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在這裡召開。 會議期間,定西市大力推行的「四個跟進」產業扶貧模式引發與會者高度關注。
-
民樂南豐鎮:5000畝馬鈴薯種薯喜獲豐收
近日,在民樂縣南豐鎮溝灣村水肥一體化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上,馬鈴薯收割機來回穿梭,工人們忙著撿拾裝袋,幾輛大貨車也停在附近隨時裝車拉運,一片繁忙景象。近年來,南豐鎮溝灣村持續加強與甘肅鼎豐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合作,把村上5000畝土地以經營權入股的形式整體流轉,按照今年產量,企業純利潤3000元/畝,實現創收1500萬元,不僅企業收益頗豐,當地農戶也得到了一定的實惠。
-
消除絕對貧困 齊心同奔小康——山丹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消除絕對貧困 齊心同奔小康——山丹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鄭朝華 通訊員 翟繼宗山丹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張掖市的東大門,素有「走廊蜂腰」「甘涼咽喉」之稱,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
-
烏蘭察布重點打造馬鈴薯產業
馬鈴薯是烏蘭察布市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種植歷史悠久,其生長發育規律與當地的自然氣候特點相吻合,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經過幾十年的培育發展,烏蘭察布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種薯、商品薯和加工專用薯生產基地。
-
紅花拓寬致富新路子,微波乾燥機煥發產業增收活力
有著「紅色金子」美譽,且具有藥食同源價值的藏紅花、川紅花等紅花,在大健康產業推動下近幾年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現如今,紅花已成為一些地方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花」,微波乾燥機也將持續發揮其功用,提升紅花幹製品相和品質,為產業注入源源不斷地增收動能。
-
興義洛萬鄉開展冬早馬鈴薯種植現場觀摩會助推產業發展
近年來,興義市洛萬鄉認真貫徹落實省、州、市關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精神,因地制宜調結構,大力發展高效農作物種植,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助力農民增收。「冬早洋芋」種植忙,群眾增收新渠道。為充分發揮良種示範帶動效應,指導科學種植冬早馬鈴薯,提高產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12月8日上午,洛萬鄉2020年低海拔冬早馬鈴薯種植現場觀摩會在洛萬鄉平寨村召開。洛萬鄉黨政領導、各村(社區)第一書記、村幹部及部分群眾代表共100餘人參加。
-
種植早西瓜成為芳草湖農場職工增收致富新亮點
今年,芳草湖農場黨委提出「全民動手、調優結構、壯大經濟、致富萬家」的總體思路,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加強示範引導,強化服務,把西瓜,番茄,山藥等作物種植作為一項特色產業重點扶持,並把種植早西瓜作為特色產業大力來發展,引領職工快速增收致富。
-
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實錄...
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馬鈴薯在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定西做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馬鈴薯最佳適種區之一,始終堅持把馬鈴薯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產業。
-
中和營鎮黨建引領促發展 產業開拓致富路
今年來,開遠市中和營鎮黨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市場引導,壯大「麗薯6號」馬鈴薯種植特色產業,因勢利導,建立了以黨支部為龍頭、協會為載體、農戶為成員的「支部+協會+農戶」經濟發展路子,切實增強了黨建工作的內在活力。
-
山丹縣六舉措奏響文旅產業發展新樂章
甘肅張掖網山丹訊 近年來,山丹依託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稟賦,持續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投入,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奏響文旅產業發展新樂章。抓好產業,進文化消費。抓好產業數據統計銜接,做好全縣文化企業數據統計上報工作,確保文化產業單位不重不漏,做到應統盡統。
-
玉林持續培育壯大馬鈴薯產業
開溝、施肥、播種、覆膜,秋收後,位於博白縣亞山鎮民新村的博白縣洪灃種養專業合作社馬鈴薯種植基地,開始馬鈴薯搶種工作。「今年種植面積達1300多畝,是去年的4倍。」合作社負責人梁洪說。近年來,博白縣引進桂農薯1號等優良高產品種,全縣2019年冬種馬鈴薯5.84萬畝,總產量達10.23萬噸,總產值達2.66億元,經濟效益顯著。
-
【百姓民生】清水河:聚焦產業扶貧 黃金薯讓老百姓走穩小康路
【百姓民生】清水河:聚焦產業扶貧 黃金薯讓老百姓走穩小康路 2020-11-02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翼城澆底鄉:依託產業促致富
鄉黨委書記孔祥龍說,「這兩年來,鄉黨委政府把產業脫貧作為主攻方向,目前,已基本實現了裴家垣村花椒栽植全覆蓋,蘋果栽植在六個行政村全覆蓋,連翹栽植實現十個行政村全覆蓋,今年鄉政府對5個村新發展柴胡產業500畝。現已實現,澆底鄉依靠產業發展實現長期穩定增收致富。」 澆底鄉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鄉鎮,也是翼城縣唯一的貧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