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營鎮黨建引領促發展 產業開拓致富路

2020-12-22 雲南網

今年來,開遠市中和營鎮黨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市場引導,壯大「麗薯6號」馬鈴薯種植特色產業,因勢利導,建立了以黨支部為龍頭、協會為載體、農戶為成員的「支部+協會+農戶」經濟發展路子,切實增強了黨建工作的內在活力。

中和營鎮

中和營鎮馬鈴薯服務協會成立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管理、強服務、拓市場、促增收,真正實現了「創辦一個協會、帶動一項產業、培養一批能人、搞活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群眾」的目標。

協會中的共產黨員們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學習、先行探路,帶領農戶們在「邊學邊幹,邊學邊改」的過程中,努力探尋出一條集約生產、集體議價、集中銷售的路徑,提升抗市場風險的能力,積極營造了「民主管理、自主經營」的模式,為中和營鎮產業振興增添了一股持久且強有力的勢能。

土豆種植

眼下,馬鈴薯馬上就要進入成熟採摘期,但由於受去年降雨量減少的影響,中和營鎮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影響了馬鈴薯的採收。面對旱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中和營鎮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多措並舉,全力抓好抗旱、抗疫保民生、保供水、保春耕工作。全鎮各級黨組織將進一步發揮共產黨員先鋒和示範引領作用,在事關群眾利益的時候就有共產黨員、就有黨組織的身影,真正體現一切為了人民的的宗旨。

自1996年引進冬馬鈴薯品種以來,全鎮種植面積從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今天的5萬餘畝,「麗薯6號」良種覆蓋率100%,畝產高達3噸以上,按今年的收購價,全鎮總產值達4.6億元。冬馬鈴薯不僅成為中和營鎮農業支柱產業,也形成了品種純、質量優的開遠品牌。

迎來豐收

一箱箱豐收的果實、一張張喜悅的笑臉,面對中和營鎮「麗薯6號」產業發展的大好局面,中和營鎮黨委、政府將不斷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堅持組織領富、幹部幫富、黨員帶富,持續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積極探索更優質、更具特色的長效發展模式 。

雲南網通訊員 佘菊 國福祥 王飛評 馬君珺

相關焦點

  • 山東聊城市東阿縣陳集鎮李廟村: 黨建引領促發展 葡萄架起致富路
    來源標題:黨建引領促發展 葡萄架起致富路 山東聊城市東阿陳集鎮李廟村黨支部堅持「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創新模式帶領村民致富,通過成立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領群眾發展葡萄大棚種植,探索了一條村級黨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互促共贏的新途徑
  • 桂林市全州縣:黃沙河鎮黨建引領助力扶貧產業「小鍋酒」發展
    在打造「小鍋酒」品牌,形成穩定的「小鍋酒」產業結構,建立穩定的經銷商等工作中,秀峰村在努力行動。但由於部分村民對市場熟悉度不高,對本村「小鍋酒」走向市場信心不夠,下不了決心做投資,這成為秀峰村發展產業帶動全村脫貧工作的「短板」。攻破難關勢在必行為解決資金和經銷商的問題,秀峰村黨支部到多地考察。
  • 民樂:發展產業促增收 藥香鋪滿致富路
    來源: 金張掖 舉報   甘肅張掖網民樂訊 近年來,民樂縣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優勢,把中藥材產業發展作為增強農產品競爭力
  • 開州:產業鋪平致富路 綠色發展創金山
    行走在開州廣袤的田野上,一幅幅煥發勃勃生機的綠色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大進鎮生態茶葉觀光體驗園茶香馥鬱,趙家街道南山村黑泥溝李子漫山飄香,大德鎮磨梁村五彩桃園夢幻甜蜜,鐵橋鎮億世村翠冠梨個大果甜,長沙鎮福城村柑橘掛滿枝頭……開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種植經濟林作為國土綠化和產業發展的結合點,依託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路。
  • 新農3|千戶貧困戶 共享致富經 五指山暢好農場發展螞蟻雞產業促...
    屯昌興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於屯昌,在當地發展一段時間後,由於看好五指山的螞蟻雞產業,於是決定在2016年開啟五指山螞蟻雞產業工作。  落戶五指山後,公司就採用「公司+基地+農戶+連鎖店+深加工」的經營模式與當地農戶進行合作養殖,發展至今已協助帶動農戶之間成立15個合作社,幫扶貧困戶1000戶,帶領周邊一大批群眾走上了致富路,黃大平就是其一。
  • 靶向攻堅 嵩明縣牛欄江鎮荒田村蹚出致富路
    近年來,嵩明縣牛欄江鎮荒田村黨總支堅持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為統領,充分利用村內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和產業優勢,以烤菸套種、養雞釀蜜、鄉村旅遊等多種舉措靶向攻堅,持續推動產業扶貧組織化,不斷擴寬群眾增收的新路子。
  • 開州:產業鋪平致富路,綠色發展創金山
    ,依託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路。潘小超帶著記者參觀他的桃園,有些自豪地告訴記者,昔日的「石頭村」現在成了「花果山四季果園」,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水果上市,待到明年城開高速公路通車後,花仙村的交通將更加便利,結合當地的旅遊發展,果園還可以接待遊客賞花摘果。如今,潘光華父子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不斷創新,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的致富之路。
  • 臨澤倪家營鎮:小額信貸 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
    通訊員 漆宏強  今年以來,臨澤縣倪家營鎮切實加大金融扶貧力度,以小額貼息扶貧貸款作為切入點,加強對接,完善制度,強化落實,多策並舉,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
  • 草莓熟了 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舉辦第二屆冬草莓採摘遊
    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黨建引領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暨第二屆冬草莓採摘遊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3日訊(記者 陳淋)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的草莓熟了,新鮮滋味等你來。  1月13日,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長堰村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彩旗飛揚、人聲鼎沸,一片熱熱鬧鬧的景象,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黨建引領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暨第二屆冬草莓採摘遊活動在這裡舉行。  活動主辦方介紹,此次冬草莓採摘遊活動同時在該鎮菜子村、許家村、觀音村設採摘點,活動將一直持續到5月5日,遊客可以漫步「莓香四溢」的田園,在「莓好冬日」的暖陽中享受採摘喜悅。
  • 寶應曹甸鎮:玩具特色鎮,致富一方人!
    玩具特色鎮,致富一方人!文/郝名玲 | 來源/寶應生活網在外工作的我2006年退休後,回到了衣胞之地曹甸。這是一座千年古鎮,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曹甸煥發出勃勃生機,快速崛起,步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重點鎮、國家園林鎮、中國教玩具生產基地,一塊塊「國」字號金字招牌,激發了我對家鄉的熱愛和豪情。在退休後的日子裡,我憑著50年的寫作愛好,先後出版了四部反映家鄉發展變化的作品,還作為副主編參與《曹甸鎮志》的兩次修編和《崔堡村志》的編寫。
  • 邳州這個鎮,「辣」出紅火致富路
    去年,邳州車輻山鎮以任莊村為試點,調優產業結構,通過蒜椒套作,有效促進了蒜區群眾增收。 今年,該鎮以點帶面,推廣蒜椒套作種植模式,以「雙辣」產業帶動更多村民走上紅火致富路。
  • 電商扶貧助力喀什地區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5日消息(記者任鑫潔、高夢輝,通訊員玉素普江):喀什地區積極構建電商產業發展平臺,完善電商產業服務體系,帶動更多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今年我們將把農村電商發展作為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建立葉城的品牌、電商物流、人才培養、電商服務和電商平臺五大體系。」眼下,電子商務產業在喀什地區廣大鄉村蓬勃興起,成為當地促農增收、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為了打通鄉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節點,莎車縣建成了電商產業園和物流分撥中心,暢通城鄉雙向物流,構建起了電子商務進鄉村的「高速公路網」。
  • 翼城澆底鄉:依託產業促致富
    鄉黨委書記孔祥龍說,「這兩年來,鄉黨委政府把產業脫貧作為主攻方向,目前,已基本實現了裴家垣村花椒栽植全覆蓋,蘋果栽植在六個行政村全覆蓋,連翹栽植實現十個行政村全覆蓋,今年鄉政府對5個村新發展柴胡產業500畝。現已實現,澆底鄉依靠產業發展實現長期穩定增收致富。」  澆底鄉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鄉鎮,也是翼城縣唯一的貧困鄉。
  • 普洱景東黃草嶺村:黨建引領促發展 產業撐起致富路
    近年來,黃草嶺村以黨建引領助推產業發展,黨組織強了、產業大了、村莊靚了、村民富了,全村2017年經濟總收入1004.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52元,初步實現了黨建強村、產業富村夢。  據錦屏鎮黃草嶺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黃草嶺村堅持「強組織、強隊伍、強陣地」三措並舉,大力推進「強基工程」, 不斷提升農村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本領,不斷增強村黨組織動員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功能;培養黨員示範戶,提升黨員幹部致富、帶富本領,激活了黨員幹部創業熱情,增強村黨總支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使村黨總支真正成為了強村富民的「領路人」。
  • 陝西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產業選對頭 小康有盼頭
    近年來,廟灣鎮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堅持「一鎮一業」發展戰略,利用優良生態環境生產高品質農產品,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競爭優勢,破解了經濟發展的瓶頸,通過打造「香菇小鎮」,讓香菇產業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 河南汝陽:發展水蛭養殖 帶動村民致富
    由於水資源豐富,該縣小店鎮通過黨建引領,在關帝村引進的水蛭養殖項目。2020年3月,一期佔地400畝水蛭養殖基地建成投用,經過6個月精心飼養,迎來水蛭的收穫。水蛭養殖帶動周邊30餘戶貧困戶及100餘人就業,加快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步伐。
  •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2020-03-15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樟市鎮:致富有「稻」 「橙」心照亮小康路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公司在樟市流坑、北約村發展種植的1000多畝馬壩油粘,推廣了無公害生態種植法,解決了當地100多人的就業問題,實現每畝純收入300多元,加上政府谷種、肥料獎補資金,全年基地種植馬壩油粘純收入突破40萬元。下一步,基地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為當地農戶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
  • 靜海區小集村:發展花卉產業讓村莊走上致富路
    市城管委駐靜海區陳官屯鎮小集村幫扶組發揮自身優勢,在該村大力發展花卉產業,不僅扮美了這個村莊,而且讓村民們有了致富的「搖錢樹」。「我們村過去的產業主要是種植糧食,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容村貌髒亂差,垃圾遍地,旱廁蚊蠅滋生,村民衛生意識也較差。村裡的道路大多是土路,村民們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最讓我們頭疼的在村裡繞了半圈兒的臭水溝,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治理。」
  •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1-01-0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