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大概是金庸筆下最長壽的人,活了一個多世紀,直接從南宋末年到了明朝初期。他自創的武當派是幾百年下來唯一可與少林派分庭抗禮的勢力。武當派從開山立派到乾隆年間,每一個年代都有成名人物,如俞蓮舟,愚茶道長,衝虛道長,陸菲青,張召重。一個門派長立而不倒,經久而不衰,自有他存在的道理,這自然與開山祖師爺張三丰也有莫大的關係。我們不妨來學習一下張三丰身上的優點:
首先,張三丰活到老學到老,從不滿足於現有的成績。他已經是江湖第一人了,我們完全可以認為他的本事早已超過了射鵰五絕的能力。然而他依舊時常閉關修煉,將政事交給大徒弟宋遠橋打理。他以百歲高齡創造了「太極拳」和「太極劍」,而這兩項神功至今依舊流傳。他在傳授給張無忌時,一旁的周顛直接一臉懵的不懂其奧妙。一個人想成功不難,難得是成功之後還有當初的那顆赤子之心。
其次,張三丰做事直截了當,從不拖泥帶水。他平常練功總愛打太極,然而做事從不打太極,從不徇私舞弊。宋青書殺死了師叔莫聲谷,張三丰直接將之擊斃,然後對宋遠橋說「此子有不如無的好」。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他還革了宋遠橋的職務,將掌門之位傳給了俞蓮舟。武當上下沒有一個不服的,這就是紀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第三,張三丰教徒弟是很科學的因材施教,他像一個父親一樣了解徒弟。他教了張翠山一套「二十四字倚天屠龍功」,張翠山想讓其他師兄弟一起來學習。張三丰卻說,「不必了,他們不懂書法,大概領悟到的少」。俞蓮舟自創「虎爪絕戶手」,張三丰知其秉性有時太過狠辣,於是勸他此功非迫不得已不可用,當給人留餘地。俞蓮舟冷汗都流了出來,自己差點兒墜入魔道,當真是當頭一棒。
第四,張三丰不會因為感情的小小挫折而一蹶不振,而是更加激勵自己事業有成。郭襄喜歡楊過,張三丰卻喜歡郭襄。郭襄求而不得,四十歲那年只好在峨眉出家立派,一生鬱鬱寡歡。而張三丰就恬淡的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是一代宗師虛懷若谷的胸懷。他也立下規矩,武當派不可與峨眉派為敵,這就足見他的重情重義了。他被耽誤了一輩子的愛情,而且沒想到一輩子有一百多年這麼久,然而他卻不在乎。
第五,張三丰的三觀很正,這也正是照亮他前進的明燈。趙敏用詭計重傷了他,他不為朝廷勢力所懼,而是說出了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趙敏可以踏平武當山,但絕不能使張三丰低頭。張三丰平日裡總是邋裡邋遢,不拘一格,然而大義面前毫不動搖。
第六,張三丰沒有攀龍附鳳的心,有的是自己內心的堅持。當年郭襄給他指點歸宿,讓他去襄陽城投靠郭靖夫婦。在這其中郭襄提到,「我父母很好相處,只是我大姐偶爾會有小脾氣,你忍忍也就是了。」可能郭襄認為這是很好的前程,張三丰卻想自己拼搏而非寄人籬下。大概張三丰這種性子的人都會對自己說一句:我自己有手有腳,何必要去別人那裡忍讓受氣。所以擁有不屈的傲骨,我們才能邁向成功。
大家認為張三丰身上還有其他優點嗎,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