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午後,太陽總是以最炙熱的姿勢,擁抱著萬物。
2020年7月24日的這個午後,太陽亦如往常般炎熱,長郡雙語實驗中學1815班的謝佩妤、王曦若、王楚淇、王一涵、王英愷、王淵浩、張潤哲等七位同學,冒著酷暑來到了位於桐梓坡路的紅楓醫養中心,開啟他們又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之旅。
紅楓醫養中心的老人們,已從慵懶的午睡中醒來,貼心的護理員為他們洗去臉上尚存的困意後,有一部分老人照例來到了活動大廳,活動大廳,是老人們精神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他們每天在這裡唱歌、做操、玩遊戲、做手工,這方天地,是他們心心念念的樂園。
當同學們來到醫養中心的活動大廳時,老人們在社工的帶領下,正準備做手工。長條桌上,擺放著五顏六色的紙和各種做手工的工具。同學們的到來,猶如在論文中插入了幾行清新的詩句,讓老人們耳目一新,興奮不已。
同學們來到老人中間,努力拋開初中生特有的羞澀,坐在老人的旁邊,陪老人一起做手工,彩色的紙經過老人和同學們的裁剪、摺疊、粘貼,變成了一朵朵好看的太陽花,在做手工的過程中,如果是老人在動手,同學們就忙著遞工具,或者細心地作指導,如果是同學們在動手製作,爺爺奶奶就專注地凝視著,臉上滿是慈祥。當一朵朵五彩的太陽花開在老人和同學們的目光中,快樂和滿足便在那一道道目光中蕩漾。
為了表彰同學們走出校門和家門,來養老院陪伴這些垂暮的老人,李院長代表養老院和老人,為同學們頒發了榮譽證書,這些通紅的證書,是肯定同學們對老人的陪伴,更是鼓勵他們多走入社會,多擔負起作為中國少年的一份責任,同學們手捧證書,老人們手捧太陽花,融匯在一起,就是一幅夏日最美麗的圖畫。
作完手工,依依告別大廳的爺爺奶奶,在李院長的帶領下,同學們對紅楓醫養中心進行參觀學習,從醫院的門診大廳開始,導診臺、評估室、輸液廳、門診專家科室等,李院長逐一給同學們作簡單的介紹,隨後一行人來到二樓參觀康復大廳,紅楓康復醫院的康復大廳設備齊全,做各種康復的病人比比皆是,同學們在參觀的過程中,不僅認真觀察,還細心傾聽陪同醫生的講解。
在中醫康復門診,同學們聽取了胡主任講解關於康復醫藥的知識,比如康復醫藥的起源、康復醫學的重要性、冬病夏治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康復醫學的常識,胡主任娓娓道來,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中醫作為中國的國粹,需要代代人不斷地推廣和傳承,在疫情期間,中醫就顯現出了力挽狂瀾的作用。通過胡主任對於中醫的宣講,相信同學們對於中醫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可。
從中醫康復門診出來,李院長又帶同學們參觀了康復科病房、內科病房和養老院失能區,同學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認真聽取李院長的講解,感受到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也感受到老人的可愛、慈祥和渴求溫暖的心情。
帶著滿滿的收穫,同學們離開醫養中心,此時,已是下午四點左右,七月的陽光,依舊如火,他們走進陽光中,也如一朵朵五彩的太陽花,美麗自己,溫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