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湘水泱泱,麓山巍巍孕育了敢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2017年11月2日,郴州市長郡文昌中學600多名師生奔赴文化名城長沙,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探訪秀美壯麗的湖湘大地,體會源遠流長的文化魅力。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學校引入國內遊學教育專業機構世紀明德統籌設計,旨在充分挖掘研學旅行這一綜合實踐形式的教育意義,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第一站,師生們來到了毛澤東的母校——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這裡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同學們在世紀明德研學輔導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毛澤東當年伏案苦讀的課桌椅,感悟了青年毛澤東的風華正茂。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校園裡卻仍然靜謐深沉。毛澤東經常進行冷水浴以強身健體的水井風採依舊,與志同道合的同學徹夜暢談救國救民信仰的寢室同樣完整保留。郴州長郡文昌中學七年級的李迎菲同學開心地說道:「這裡的建築很華美壯觀,學校有深厚文化底蘊,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同學們在第一師範合影留念
在紅色聖地感受了革命先輩的青春歲月之後,師生們來到兄弟學校——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交流學習,長郡雙語實驗中學教育處楊小華副主任向世紀明德研學團隊致歡迎詞。優秀學生代表1518班唐鴻銀、1512班郭芷潔、1510班唐翊緣、1511班汪葆寧從德智體美多學科發展、學生幹部實踐、住宿生活體驗等多方面向到訪師生傳授經驗。
同學們認真聽優秀學生分享經驗
互動環節氣氛高漲,同學們提出了「使用喜歡的文具記不擅長的學科筆記,會對學習效率有幫忙嗎?」「如何提高英語口語?」「如何科學制定並完成學習計劃?」「怎樣高效複習月考」等疑問,優秀學生們都做了詳細的解答。郴州長郡文昌中學語文老師桂霖對這次交流非常滿意,他表示:「這次活動很有意義,不僅讓學生們開闊了眼界,還收穫了寶貴的學習經驗。」
長郡文昌中學同學提問
學習交流會的最後,長郡文昌中學的羅利芽副校長對兄弟學校表示衷心的感謝,並歡迎大家去往郴州交流。長郡雙語實驗中學的徐鐵剛校長總結了此次交流會的三層主題:歡迎與感謝、欽佩與讚賞、感悟與提升。祝福師生們收穫美妙的體驗、珍貴的友誼和難忘的成長。
長沙的發展不僅得益於青年力量,更在於有千載文化風骨。為了尋訪湖湘文化根系,第二天,600多名研學師生來到了嶽麓書院、愛晚亭、雨花非遺館等著名人文景點。
嶽麓書院位於嶽麓山下,湖南大學校園之中,為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世紀明德輔導員帶領師生們從書院書院的中軸線——赫曦臺、書院正門、瀟湘槐市至御書樓進行參觀,並一一講解:「這塊匾『道南正脈』是乾隆親筆題字的真跡。」「這塊『實事求是』影響了青年毛澤東。」……同學們對嶽麓書院豐富的歷史嘖嘖稱奇,並在課程手冊上一直做著筆記。
來自郴州長郡文昌中學九年級的劉夏燕同學表示:「印象最深的就是『實事求是』的牌匾,它讓我端正了學習態度。同時它還是湖南大學的校訓,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在參觀愛晚亭時,同學們齊聲朗誦唐朝詩人杜牧的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後,幾個好學的同學還朗誦了好幾篇文言文遊記。引來了在此秋遊的群眾的注意。長沙市民劉女士誇讚道:「這群小朋友很厲害!」
下午,師生一行來到中國雨花非遺民俗特色街區的雨花非遺館,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館內雲集了湖南湘繡研究所、邵陽藍印花布印染工作室、瀏陽彩色菊花石雕、瀏陽夏布、長沙銅官窯、醴陵釉下彩體驗館、湘西侗錦、安化黑茶、湘繡旗袍、扎染、蠟染、竹編等著名非遺項目,眾多璀璨的非遺項目成為長沙乃至湖南展現傳統人文之美的匯聚地。大家在專業指導下,親自體驗了各不相同的非遺項目。
同學們在雨花非遺館體驗傳統工藝項目
「這份湖湘精神,應該由我們來守護。」郴州長郡文昌中學八年級胡金鴻同學發出少年的擔當之言。
在雨花非遺館參觀後,師生踏上了返程。為期兩天的2017年長郡文昌中學湖湘研學行圓滿結束。世紀明德輔導員舒志強對營員評價極高:「營員們都表現得十分認真好學,一路上總是不停地問我問題。聽報告的時候還會主動地自己拿本子做筆記。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希望他們在研學過程中都能收穫更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