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些家長處於焦慮之中!
原因是:
新學期,孩子喜歡的老師要換了!
其實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
每個新學期開始,班上換老師是個熱門話題
尤其是換班主任,家長、學校都很關注
南京一所小學一位六年級家長蕭女士和小編說,最近他們的家長群「炸」了!
原因是他們六年級剛準備開學,就被通知換了班主任!不僅如此,連主科的英語和語文老師也換了,家長們很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影響到孩子學習。就在群裡@家委會成員,希望和學校溝通一下,將熟悉的老師們換回來!
小編了解了一下具體情況:班主任老師因為工作原因被調走,一門主科任教的老師也因為懷孕無法繼續進行六年級繁重的授課,學校經過綜合考慮,決定給班級「換將」!
遇到這樣的情況
學校肯定是慎重決定的
畢竟
學生們面臨著小升初的畢業考試
後來蕭女士提供了最新消息
學校公布了新的語文老師的資料
發現新老師比之前的老師更優秀
群裡的家長們也表示滿意了
小編發現,新學期開始
任課老師好不好
家長比學校更操心
不僅僅是高年級的家長
一年級家長就開始擔心了
小編採訪了一位一年級新生家長劉女士,剛剛參加完家長會,她對孩子的班主任表示很放心。班主任擁有九年教齡,對小朋友們的管教很有經驗,對於小朋友們會出現的問題和以後的生活也和家長進行了很好的溝通。其他班級還有新老師上課,他們班級的老師都比較有經驗!提起一開始的擔心,劉女士表示很害怕遇到新手老師,一是大部分都比較年輕,沒有教學經驗;二是氣場上壓不住頑皮的學生;三是對教學內容不熟悉,打好基礎很重要。現在的結果她很滿意。
所以,老師的教學質量和親和度家長都比較看重
對於新生家長來說
優秀的老師可以指引學生打好基礎
所以當這些優秀的,家長們都認可的老師被換掉
必定會引發許多不滿
但也會發生另外一種可能性
這個給老師比之前的更優秀
所以,換不換老師,家長們分成了兩派
不換老師的理由
1. 可以減少師生間熟悉的過程,便於班級管理
跟班走,有利於老師熟悉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學習情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啟發性地對同學們進行談心和輔導,促使學生獲得最佳發展,一位初中畢業生在日記中寫道:「老師教了我們三年,我們之間已經有了深厚的師生感情。多少個夜晚,老師和我們談心,與我們交流;談老師當年的困惑與迷惘,談老師童年時代的艱難。縮短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師生之間的誤會。」
2. 有利於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心,提高教學質量
因為在跟班制下,一個班級的一學科固定由某一科任教師執教,班級的該科成績情況直接反映了教師教學水平、直接與科任教師的切身利益有關,所以,科任教師必定會增強工作責任心,努力教好所任教學科,以證明自身能力,同時也使教師不斷積累專業文化知識,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3. 有利於培養一大批能戰鬥的教學骨幹,助力老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成長
一個教師的教學成熟期應是五到七年,而這在初中剛好是兩個循環左右。如果你沒讓他試過,怎麼知道他就不行。讓每個老師都有在平等下成功的機會,有利於激勵老師的教學熱情。不論對於教師素質隊伍的整體素質還是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都是絕對有利的。跟班走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責任。每個老師願意在挑戰下鍛鍊出一個堅定的有能力的自己,這樣有利於老師的全面成長。
支持換老師的理由
1.「教師跟班走&34;的模式下,學生長期受教於某個教師,易造成學生在以上諸方面的單調畸形發展,也使學生失去了吸納眾多老師優點的機會。特別是那些有明顯缺陷的老師長期影響學生,將對學生身心造成嚴重傷害。
2.「教師跟班走&34;使教師的業務負擔加重,不利於教師的專業化培養
「教師跟班走"要求教師通透多個年級的教材,而實際上教師只能對每冊教材匆匆而過,沒有機會認真咀嚼教材中的精華,也難以深入開展教研活動。這不但加重了教師的業務負擔,也不利於培養教師的專業化優勢,當然也談不上有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
對於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來說
溝通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當孩子換了新的班主任時
各位老師更是要及時與孩子家長溝通
這樣學生工作才能更順利的完成
比如:新班主任在群裡介紹自己
發消息給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
儘快融入集體
學生家長注意啦
換老師可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
很多家長都在為新學期,孩子被換班主任而擔憂。也有專家說,換老師很有可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所以請勿焦慮。
孩子捨不得前面的老師,也說明在這所學校裡,老師的總體教學和教育水平是好的,家長首先應該積極面對新老師,充分和新老師溝通,一起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班主任們注意啦:
用親和力告訴學生新老師不可怕!
在新學期,學生在面對一個新老師的時候,不免有生疏感和距離感。老師們在為與學生拉近距離方面可以說很費頭腦。就比如說有的給孩子讓孩子發揮想像給自己畫像。「我們這樣的新班主任老師,和孩子們第一次見面的親切感、幽默感非常重要,同時也要給予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成就感。」
各位老師應該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不要給學生一種不可接近的陌生感,通過自己的表現讓學生知道,老師們很親和,很容易接近,如同學生所喜歡所依賴的老師一樣,新老師也正在努力接近他們。
新學期換老師,你怎麼看?
來源:綜合騰訊網、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