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施肥施到根上,幫扶幫到點上。近年來,洪洞縣婦聯深耕細作,利用「洪洞女子」工作品牌,通過建立手工製作協會、扶持品牌手工企業、開展手工技能培訓、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組織產品展示展銷等措施,形成「婦聯+協會+企業+貧困婦女」的「鏈條式」幫扶模式,使鏈條上各個環節都有人管,有政策幫,環環相扣,引領貧困婦女靠一雙「巧手」走上致富路。
紅燈籠映紅新生活
拼模具、繞鋼絲、刷漿糊、粘紅布……12月初,洪洞縣甘亭鎮上橋村70歲的村民杜金英正在家裡趕製燈籠。在她的巧手之下,不一會,紅燈籠已堆滿了屋子。
去年,杜金英為給老伴治病花費了一大筆錢,使得原本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情況後,縣巾幗創業就業示範基地、紅紅火火藝術燈籠製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喬玲娥上門雪中送炭,對杜金英進行免費培訓,使她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多種燈籠的製作工藝。現在,「手快」的她一個月可賺到2000多元甚至更多。
可杜金英不知道的是,喬玲娥五年前創業遇到難題一籌莫展時,是洪洞縣婦聯雪中送炭,幫她爭取到五萬元小額貸款解了燃眉之急,一路扶持她走到現在。如今,喬玲娥的燈籠企業年產值達100多萬元,與60多家省市批發商和旅遊景區建立了合作關係,更為300餘名農村婦女解決了就業問題。
小鉤編編出致富路
楊曉雲是縣婦聯手工編織協會會長,在洪洞縣婦聯主席柳麗娟的鼓勵下,2019年初她成立了手工編織協會,將縣裡熱愛編織的姐妹們聚在了一起。10月份,洪洞縣婦聯組織女能人參加義烏國際博覽會全國婦女創業就業成果展示展洽專區活動,楊曉雲的作品受到義烏一廠商的青睞。經過反覆地溝通、打樣、修改,與義烏廠商在春節前夕籤訂了合作協議,製作5萬個皮卡丘形象藍牙耳機套。
訂單來了,可是疫情也來了。在縣婦聯的幫助下,楊曉雲根據訂單要求,連夜錄製出了讓婦女都能看得懂、學得來的勾編技術視頻,發布在手工編織協會的微信群裡。疫情期間,姐妹們待在家裡不但學習了技藝,還賺到了錢。
「由於皮卡丘形象獲得了動漫形象使用授權,訂單很穩定,能一直持續生產下去。大家經過這幾個月也都成長為熟練工,每個月能掙1500元左右。從一個手工編織愛好者,到現在帶著近500名婦女靈活就業,全都得益於縣婦聯給我們搭建創業的平臺和提供參展的機會。」楊曉雲感慨地說。
老粗布煥發新活力
右手投梭,穿過經線,交給左手,右手拉動鋼扣,拍打緯線,腳踩踏板,循環反覆,洪洞縣士師村如今已是家家機杼聲,戶戶織土布。
省巾幗農業雙創示範基地、澤盛編織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把織布機、原料送到貧困戶家,讓她們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一個月能增收1500元左右。合作社創始人劉小瑞介紹,合作社目前擁有織機200餘臺,輻射周邊6個鎮,吸納了72個貧困戶就業。
劉小瑞還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在線上直播銷售土布,同時,她將直播帶貨的方式介紹給了鄉親們。鄉親們足不出戶,就能將洪洞土特產賣向全國各地。
「洪洞女子善良、勤快、堅強、自信……我們把工作品牌定作『洪洞女子』,就是希望全縣婦女繼續發揚這種巾幗不讓鬚眉的精神,主動融入市場創新、創業。通過婦聯培育創業基地,女企業家、女能人身先士卒帶動,讓深居簡出、圍著『鍋臺轉』的婦女都成為做事創業的『巧媳婦』,真正把手工勞作做成婦女做事創業的富民產業,探究出一條紅紅火火的致富路,真正頂起『半邊天』。」洪洞縣婦聯主席柳麗娟說。
來源 |山西半邊天
原標題:《【脫貧攻堅】「洪洞女子」鏈條式幫扶創出婦聯工作品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