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了寶寶之後,他們的點滴生活都牽動著當父母的心,尤其是寶寶的睡眠質量,家長們都知道這關乎著他們的身體健康。
而且如果不能得到充分休息的話,小寶貝們肯定是又哭又鬧,家長看著也跟著難受和焦急,但偏偏不少大人在睡覺的時候有打呼嚕的習慣,而且還是不自知的,那麼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小寶寶們會有什麼表現呢?
這天,寶媽小美需要出門辦事兒,自然帶寶寶的事情就落在了自己老公頭上,她心裡自然不放心,辦完事情第一時間就回到家,但剛打開門她就聽到了老公的呼嚕聲。
待她循聲而去,發現父子倆都睡得昏天暗地,不過她也覺得奇怪,這爸爸的呼嚕打得這麼響,寶寶怎麼還能睡著呢?
仔細觀察小美發現了個趣事兒,爸爸睡覺確實是打呼嚕,但是寶寶可以「自動關閉」小耳朵,把爸爸呼嚕的聲音直接「隔掉」了,怪不得也能進入甜美的夢鄉。
看到這寶媽忍不住把這畫面並配文稱:這樣也行嗎?而網友們看了也紛紛點讚調侃道:這耳朵是智能的吧?
現在不少家長為了安全起見,是讓寶寶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而小美丈夫和兒子兩個人的表現雖然很可愛,但父親的呼嚕聲,其實是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的。
畢竟大家心裡都明白寶寶的睡眠質量跟身體健康關係可不小,只有睡了好覺才能讓寶寶養足精神,有好的狀態。
1. 協助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不少外部的環境因素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比如睡覺時候的溫度、光線和寶寶所處的位置、周圍的噪音等等。
而如果想要孩子睡得香睡得好,家長就得選擇好寶寶睡眠的地點和環境,選擇一個溫度、光線都合適的地方,當然最好也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這樣寶寶們的睡眠質量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如果家長有打呼嚕的習慣,最好還是和寶寶分床、分房睡。
2. 睡前不要讓孩子太過興奮
寶寶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可愛好動,晚上吃完了飯,爸爸媽媽們難免會和孩子瘋玩一陣,如果快到了寶寶睡覺的時間,還是要及時停下來,別讓寶寶玩得到達過於興奮的狀態比較好。
玩得過於興奮的話,會讓寶寶一時半會情緒不能平靜,難以入睡,即使入睡了也不踏實,無法得到充分的、高質量的休息。
建議:寶寶在睡前一個小時,就進入安靜模式,提前給他洗個澡,聽聽溫柔的音樂,在安靜、光線不是很強的房間放鬆一會兒,困意襲來直接關燈睡覺,這樣的效果比較好一些。
3. 避免讓孩子吃太撐
現在夏天的季節白天時間比較長,不少人晚上的時候還會來點夜宵,但千萬別讓孩子在睡前吃太多的東西,這樣會很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的。
到了晚飯的時間,就不要再給孩子吃油膩的食物了,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寶寶在睡覺之前還有積食的感覺。
【貼心寄語】
對於小寶寶來講,睡眠質量的事可不容忽視,畢竟和睡眠質量聯繫最緊密的,就是寶寶的生長發育。
所以寶爸寶媽們平時要竭盡所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寶寶不僅能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長,也保證有足夠到位的睡眠質量哦!
今日話題:您家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什麼有趣的小動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