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睡覺打呼嚕,寶寶耳朵自動「關閉」,網友:這耳朵也太靈活了

2020-12-25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的睡眠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都比較擔憂的,因為睡眠既關係著孩子的成長發育,還影響家庭成員的睡眠質量。有的孩子好哄,基本上中間都不醒,父母自然省時省力。但有的孩子專門跟爸媽對著幹,白天睡覺晚上精神,鬧得爸媽都快崩潰了,還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小玲的孩子就屬於前者,很好哄,而且小寶寶的睡眠質量特別好,必要時還會啟動身體的「保護機制」自動把耳朵「關閉」,這也是小玲無意中發現的。

有一次小玲讓老公帶寶寶去睡午覺,她在客廳忙家務。不久聽到臥室傳來老公的鼾聲,覺得寶寶一定被醒了,於是就去臥室查看。

結果到了臥室發現,雖然丈夫的呼嚕聲「震耳欲聾」,但小傢伙的耳朵卻靈活的「摺疊」在一起,手也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睡得別提有多香了。小玲越看越可愛,於是拍了段視頻放到了網上,網友們也紛紛評論。

@估計哭去了:「小寶寶真是個機靈鬼,這耳朵也太靈活了。你打你的呼嚕,我睡我的覺,井水不犯河水,實在是太可愛了!」

@阿里裡的:「只有我一個人注意到爸爸的呼嚕聲嗎?太可怕了跟我爸有一拼,著實羨慕小寶寶的睡眠質量。」

寶寶的睡眠質是非常重要,對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很多家長都想盡辦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條件,幫媽也總結了幾條,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1、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

畢竟在爸爸的呼嚕聲「攻擊」中還能睡著的寶寶只佔少數,大多數寶寶有一點動靜就會立馬吵醒。因此父母最好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讓寶寶不受打擾地慢慢睡著,這樣也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2、多給寶寶安全感

有時候寶寶哭鬧著不肯睡覺,是因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一睡著爸爸媽媽就會離開,因此不管怎麼哄就是不肯睡,就算睡著了只要有一點動靜立馬就會醒,讓父母無可奈何。這其實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所以家長要多給寶寶安全感,比如等到寶寶徹底睡著了再把他們放下去做別的事情。而且最好在寶寶即將醒來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這樣能讓寶寶以為自己一直被陪伴著,他們就會擁有很大的安全感,久而久之也就不害怕睡覺了。

良好的睡眠對寶寶非常重要,能促進成長發育,因此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要讓孩子養成白天睡覺,晚上貪玩的壞習慣,要從小就讓其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幫助他們調整生物鐘,這樣自己也能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聽到爸爸打呼的聲音,寶寶「自動關閉」小耳朵,寶媽:這樣也行?
    家裡有了寶寶之後,他們的點滴生活都牽動著當父母的心,尤其是寶寶的睡眠質量,家長們都知道這關乎著他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如果不能得到充分休息的話,小寶貝們肯定是又哭又鬧,家長看著也跟著難受和焦急,但偏偏不少大人在睡覺的時候有打呼嚕的習慣,而且還是不自知的,那麼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小寶寶們會有什麼表現呢?
  • 寶爸睡覺打呼嚕,一旁寶寶「自動關閉」小耳朵,模樣逗樂寶媽
    從寶媽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爸爸一直都有睡覺打呼嚕的習慣。之前因為打呼嚕會影響自己睡眠的問題,所以寶媽還特意的和丈夫說過,一定要等自己睡著了才能夠睡覺。後面有了孩子,擔心孩子晚上會滾下來也不方便照顧,所以便讓孩子和自己一起睡。
  • 爸爸睡覺打呼嚕,寶寶自動屏蔽「噪音」,寶媽看後笑了:這也行
    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好好睡覺,都會保持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生怕自己發出聲音將寶寶吵醒。爸爸睡覺一直打呼嚕,寶寶直接自動屏蔽「噪音」芳芳是一名全職媽媽,這天因為需要出門辦點事,而寶爸也在家裡面,所以芳芳就將孩子交給了孩子爸爸。
  • 寶寶老是抓耳朵,這是怎麼了?
    寶寶老是舉起手來抓耳朵,甚至都把自己的耳朵抓紅了,很多寶媽都不清楚這是為什麼,其實寶寶一直抓耳朵不一定是正常的情況,寶媽們應該注意一下寶寶為什麼抓耳朵。正常情況的抓耳朵1、犯困當寶寶犯困時,就會有抓耳朵、揉眼睛、打哈欠等行為,這是向寶媽傳遞犯困想睡覺的信號。
  • 寶寶不停揪耳朵,原來是因為這個
    寶寶無小事。耳朵的健康影響著寶寶一輩子的聽力。爸爸媽媽在寶寶耳朵護理上需要注意什麼呢?一、寶寶抓耳朵的可能原因1、寶寶無意識的探索寶寶在手腳可以活動時格外活潑。寶寶可以用手抓到一個物品,這對於寶寶來講,是一件令人興奮的探索和發現。
  • 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網友:鬼靈精
    就有這麼一位寶媽,帶寶寶睡覺,卻被寶寶「折騰」得睡不好。寶媽表示「親生的,不能打。」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閒暇的午後,正是適合睡午覺的天氣,寶媽帶著寶寶在床上打算休息一會,誰成想寶寶一點睡意都沒有,在床上摸爬滾打,隨後又模仿爸爸的動作要給媽媽掏耳朵。
  • 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網友:鬼靈精
    導讀: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網友:鬼靈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網友:鬼靈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兩隻耳朵都被蚊子「光顧」,化身大耳朵圖圖,媽媽看了很心疼
    或許成年人只會起一個小疙瘩,而有的寶寶在被叮咬之後會起一個大包。最近就有一個寶寶的兩隻耳朵都被蚊蟲光顧了,可把媽媽心疼壞了。趁老母親不備,蚊子「吻了」兒子兩隻耳朵天氣漸暖,但是人們在享受溫暖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煩惱,那就是蚊蟲的叮咬。相比於成年人這樣的老臘肉來說,蚊子們更喜歡孩子們的細皮嫩肉。
  • 寶寶睡覺打呼嚕,你可別覺得這是好玩!
    是不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睡覺打小呼嚕特別萌,那是睡得深、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現?然而,孩子打呼嚕可能是鼻子裡有異物,或者是疾病的警告信號!今年3歲的天天,睡覺時總打呼嚕,一開始爸爸媽媽還覺得可愛,小孩子一個,竟然睡得這麼沉。因為小天的爸爸也打呼嚕,後來他們覺得是不是遺傳?但最近他們開始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 結果卻把耳朵掏聾了
    浙江在線12月15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黃淼君)昨天,記者從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了解到,最近一個半月,他們的門診量明顯上升,特別是12月7日這天,兩個院區日門診量達到了9000多人,大大超出了平時6000人的門診量,而其中不少寶寶是來看呼吸道感染的以及由此引發的哮喘、鼻炎和中耳炎等問題。
  • 寶寶撓耳朵只是困了嗎?
    不知家人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小寶寶都有一個經常做的動作——撓耳朵。寶寶抓自己耳朵的動作看起來一點也不輕柔,如果家人沒有及時幫他們修剪指甲,小傢伙們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耳朵抓破。紅痕、血疤都是常有的事。通常情況下,寶寶抓耳朵是不需要太過擔心的。很可能是因為寶寶困了,或者脾氣煩躁時用抓耳朵的行為來宣洩情緒。
  • 為什麼寶寶經常抓耳朵?這7個原因和處理方法,新手父母要知道
    隨著寶寶的小手技能進一步解鎖,偶然的機會,他用小手摸到了自己的耳朵,他會感到這對「玩具」特別好奇及好玩。於是,爸爸媽媽會注意到,寶寶在睡覺或清醒時,都會常常去弄自己的小耳朵,特別是玩得很開心的時候,也會去揪自己的小耳。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將耳朵掏聾 專家:無須特意掏
    早報訊 昨天,記者從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了解到,最近一個半月,他們的門診量明顯上升,特別是12月7日這天,兩個院區日門診量達到了9000多人,大大超出了平時6000人的門診量,而其中不少寶寶是來看呼吸道感染的以及由此引發的哮喘、鼻炎和中耳炎等問題。
  • 為什麼寶寶總是揪耳朵!
    文|曼修媽咪 我們有時候會發現寶寶總是揪著自己的耳朵,有時候寶寶揪耳朵是好玩,有時候就是告訴家長寶寶耳朵出問題了,我們是需要了解一下。耳朵癢,不舒服! 有時候寶寶揪耳朵是因為耳朵癢,比如寶寶熱的時候耳朵會出汗就會癢,還有就是寶寶耳朵裡面有分泌物她不舒服也會癢,她就想揪耳朵把裡面的分泌物弄出來。
  • 收起你的壞脾氣,孩子哭鬧可能是耳朵問題
    作者:寶寶知道教育不好成焦慮寶寶說:「我聽不清楚……」可你竟沒當回事兒!-有好幾天了,走在路上,果果老是跺腳生氣。嫌我和爸爸說話,沒顧得上理她。小朋友使小性子還蠻可愛。時間長了,覺得不對勁,因為我和果果說什麼話,她都會反問一句:「什麼?媽媽你說什麼?」我加大聲音也沒用。
  • 可以給寶寶掏耳朵嗎?
    生活中有許多成年人喜歡掏耳朵,看到寶寶有耳屎的時候也會忍不住想幫寶寶挖一挖,殊不知這樣很容易會給寶寶帶來傷害。怎樣做好寶寶的耳朵護理,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下面這些問題哦。 寶寶耳道感染,大多時候都是掏耳朵引起的。寶寶的外耳道皮膚非常嬌嫩掏耳朵太容易引起腫脹、損傷及感染,還可能會使毛囊堵塞滋生細菌,如用力過猛甚至會損壞鼓膜影響聽力。
  • 孩子睡覺張嘴、打呼嚕……注意!腺樣體肥大不是小事
    孩子睡覺張嘴、打呼嚕,夜裡總翻身……許多家長並不當回事。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專家告訴您,有這些症狀很可能是因為腺樣體肥大,嚴重時會影響聽力,還影響面部發育。  5歲女孩總是張著嘴睡覺還打呼嚕  長春市民馮女士最近注意到,5歲的女兒有些不太對勁兒。
  • 寶寶低燒噁心抓耳朵,警惕中耳炎!
    如果長期拖延不治或治療不徹底,由急性轉為慢性,耳朵流膿不止,輕的影響聽力,重的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後果不堪設想。 2 化膿性中耳炎又分急性和慢性中耳炎,症狀可表現為鼓膜穿孔、流膿,嚴重的甚至耳朵後面都會腫起來。
  • 警惕寶寶睡覺出現這4個症狀,其實是大病的徵兆,趕緊去看醫生!
    寶寶睡眠足,身體發育就自然跟上去了。然而很多媽媽不知道,當寶寶睡覺時出現這三個症狀,其實是大病的前兆這個時候就要當心了,必要時要早點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警惕寶寶睡覺出現這4個症狀症狀一:睡覺的時候出汗多寶寶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完全,新陳代謝也比較快,所以睡覺時會出汗是正常的情況,一般都是在崗睡覺的時候出在頭頸部比較多,熟睡之後就不會有了。症狀二:睡覺翻來覆去寶寶睡覺翻來覆去,不斷變換睡姿,躁動不安,並伴隨著口臭、腹脹、食慾降低、大便乾燥等症狀,多是積食的信號。
  • 寶寶生病前有徵兆,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寶寶很可能生病了
    其實,小寶寶生病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平時密切關注孩子的動態,尤其睡覺的時候,很多病症都可以在睡眠中顯現出來,如果家長能及時關注到,防患於未然,那麼就可以減少孩子的病痛了。寶寶生病前有徵兆,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寶寶很可能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