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的睡眠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都比較擔憂的,因為睡眠既關係著孩子的成長發育,還影響家庭成員的睡眠質量。有的孩子好哄,基本上中間都不醒,父母自然省時省力。但有的孩子專門跟爸媽對著幹,白天睡覺晚上精神,鬧得爸媽都快崩潰了,還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小玲的孩子就屬於前者,很好哄,而且小寶寶的睡眠質量特別好,必要時還會啟動身體的「保護機制」自動把耳朵「關閉」,這也是小玲無意中發現的。
有一次小玲讓老公帶寶寶去睡午覺,她在客廳忙家務。不久聽到臥室傳來老公的鼾聲,覺得寶寶一定被醒了,於是就去臥室查看。
結果到了臥室發現,雖然丈夫的呼嚕聲「震耳欲聾」,但小傢伙的耳朵卻靈活的「摺疊」在一起,手也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睡得別提有多香了。小玲越看越可愛,於是拍了段視頻放到了網上,網友們也紛紛評論。
@估計哭去了:「小寶寶真是個機靈鬼,這耳朵也太靈活了。你打你的呼嚕,我睡我的覺,井水不犯河水,實在是太可愛了!」
@阿里裡的:「只有我一個人注意到爸爸的呼嚕聲嗎?太可怕了跟我爸有一拼,著實羨慕小寶寶的睡眠質量。」
寶寶的睡眠質是非常重要,對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很多家長都想盡辦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條件,幫媽也總結了幾條,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1、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
畢竟在爸爸的呼嚕聲「攻擊」中還能睡著的寶寶只佔少數,大多數寶寶有一點動靜就會立馬吵醒。因此父母最好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讓寶寶不受打擾地慢慢睡著,這樣也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2、多給寶寶安全感
有時候寶寶哭鬧著不肯睡覺,是因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一睡著爸爸媽媽就會離開,因此不管怎麼哄就是不肯睡,就算睡著了只要有一點動靜立馬就會醒,讓父母無可奈何。這其實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所以家長要多給寶寶安全感,比如等到寶寶徹底睡著了再把他們放下去做別的事情。而且最好在寶寶即將醒來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這樣能讓寶寶以為自己一直被陪伴著,他們就會擁有很大的安全感,久而久之也就不害怕睡覺了。
良好的睡眠對寶寶非常重要,能促進成長發育,因此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要讓孩子養成白天睡覺,晚上貪玩的壞習慣,要從小就讓其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幫助他們調整生物鐘,這樣自己也能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