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京口區不等不靠,先行謀劃,以「一堅守兩爭當」為 「路線圖」、「施工圖」,聚焦主題主線,瞄準民生需求,推動主題教育在基層落地見效,實現高標準高質量開局。
挖掘紅色資源,做好「群賢」文章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京口區對照先進學,在對標對表中踐行新思想。圍繞「一堅守兩爭當」總體思路,即:堅守讓京口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全區各級黨組織爭當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紅色堡壘」、廣大黨員幹部爭當學思踐悟新思想的「紅色先鋒」,組織黨員幹部參觀亞夫事跡館、戴莊省級農業創業示範園,學習踐行「亞夫精神」;圍繞「京口群賢」讓城市更有溫度的主題,挖掘 「老弗士」「星光義工」「米服志願服務隊」等一批先鋒模範,推動黨員幹部見賢思齊、擔當作為。
「京口群賢」是京口區學思踐悟新思想的「紅色先鋒」,講奉獻、善付出,這是他們身上的光輝品質。他們多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獻詮釋著對腳下熱土的深厚情懷,以「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的信念始終堅守服務一方居民的信念。京口區委組織部特意編撰了一本「群賢手冊」,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對照。
此外,採用領導領學、交流研討、專家講座、實地參觀等多種方式,京口區委常委會開展集中學習10多場(次),全區開展學習教育活動600餘場次,在集中研討中弄通新思想;立足鎮江紅色教育資源,組織黨員前往烈士陵園、鎮江方志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從革命傳統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緬懷先烈中領悟新思想,確保主題教育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
領辦紅色項目,滿足群眾需要
「要讓主題教育成為提高居民獲得感、滿意度的過程,成為推動京口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就要實打實地做好領導幹部領辦難題這一場發生在群眾家門口的『現場直播』。」京口區委書記徐申鋒強調,必修以黨員領導幹部為責任主體,像抓產業項目那樣,對領辦難題進行項目化管理,以一流成效彰顯主題教育的「紅色基因」。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承擔著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9月26日上午,總投資近3000萬的京口區大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南分部)正式啟用,周邊約5萬居民將享受到快速就醫的便利。
解決中南世紀城附近居民看病難的問題正是京口區緊盯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深入調研確立的難題之一,副區長鄭兆巍掛帥督辦,隨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正式啟用,這一難題得到圓滿解決。按照鎮江市確立的「一人一重點,領辦解難題」機制,京口全區346名鄉科級以上領導幹部立足本職工作領域,摸準群眾需求,積極申報領辦紅色項目,破解發展難題。經過3輪論證,調整難題30個,最終確定全區鄉科級以上領導幹部領辦各類難題346項,其中社會民生類140項、經濟發展類46項、黨建及其他類160項。截至目前,全區已解決各類難題107項。
把「實」和「改」的要求貫穿始終,京口堅持立行立改,高標準、嚴要求抓實主題教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等重點措施。以「一月一報」、「掛圖作戰」的方式強化序時推進,確保領辦難題在11月中旬前交出滿意答卷。
打造紅色引擎,創新社區治理
京口路社區是省委書記婁勤儉日前在鎮江調研的唯一一個社區,前不久,社區又榮獲了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社區黨委書記孟家園發揮「紅色頭雁」作用,創造性地形成「三進、三聽、六事」的「336」工作方法,將社區劃分為11個網格,建立12個網格黨支部,健全「社區黨組織 網格黨支部 樓道黨小組」三級體系,推動黨小組聯繫黨員、黨員聯繫群眾,確保服務居民「無盲區」,實現社區從「忙事務」到「抓服務」轉型,網格從「治理單元」向「服務單元」轉身。
對照不同領域基層黨組織重點任務,京口區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在全市率先構建「365」社區治理服務體系,堅決破除基層黨建工作、作風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365」社區治理服務體系當中,「3」即「社區自治、法治、德治」;「6」即以網格為單元,做實社區「六類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法律服務、文體服務、關愛服務、黨員服務);「5」即「5個看得見」(看得見政府部門的公共服務、看得見街道社區黨組織的主責主業、看得見社會各方的共治力量、看得見群眾的積極參與、看得見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以有色彩有感知的黨建引領有成效有溫度的社區治理服務,逐步解決黨支部組織力不夠強、網格治理精細化程度不高、治理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突出問題,從而實現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顯著提升是我們的價值取向。」京口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徐玉軍直言到。
統籌兼顧,「十個指頭彈好鋼琴」,京口區以黨支部為單位,做實「四重四亮」、「五個紅色」系列活動,引導各參學單位把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結合起來,號召14905名黨員參加1次志願服務、辦好1件實事好事,確保主題教育可觀可感、飽含溫度,唱響了京口「黨建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時代強音,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實在變化。(晏培娟 曹德偉 梅永生 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