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層黨建觀摩研討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黃瑾攝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鎮江11月21日電 (記者黃瑾)11月20日,鎮江京口區召開城市基層黨建觀摩研討會,在會上,京口區區委書記殷敏分享了鎮江京口區近年來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黨建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既是京口區貫徹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新時代組織工作路線的生動實踐,也是立足區情實際,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的創新探索。「 殷敏介紹說,京口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與服務,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
京口區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中心城區,共有691個黨組織,其中黨支部616個,黨員14793名。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京口區委在鎮江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等一系列會議精神為引領,以「黨建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為總理念,以「紅色初心」為全區黨建工作總品牌,以」城市基層黨建質效提升年」為總抓手,以推進」四提升一示範「工程為重點,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的黨建工作實現了全面進步。
作為京口區黨建創新優秀示範點,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象山街道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中心黨群服務中心、京口公安分局實境教育基地、四牌樓街道江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全方位地展示了黨建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生動實踐。
黨建讓社區治理和服務更美好
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與會代表調研考察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黃瑾攝
京口路社區隸屬於京口區正東路街道,為涉農社區,下轄5個城中村和4個居民小區。社區總面積2.5平方公裡,居民2230戶、6690人。
2018年,京口路社區圍繞區委「書記項目」—構建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全面推廣「全科+全能」社工管理方式,社區11名專職工作者中,5人獲得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6名「雙全」社工。社區依託一站式服務大廳,發揮「雙全」社工「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的優勢,設置「全崗通」和「黨員示範崗」。豐富「民生黨建」品牌,建立社工網格走訪「五星服務」模式,打造居民生活服務中心,建立「四大銀行」(民生銀行、道德銀行、食品銀行、藝術銀行),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推行「5換1」制度,引導居民形成家園建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濃厚氛圍。
正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曹蕾說,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讓社區工作者的光榮和夢想在新時代精彩綻放,讓社區的治理和服務在新時代更有質量,讓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新時代變成真實模樣。
黨建讓網際網路企業發展更美好
象山街道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中心黨群服務中心
與會代表調研考察象山街道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中心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黃瑾攝
象山街道(大禹山創意新社區管委會)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中心是京口區委、區政府重點打造的專業扶持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加速器。中心於2016年建成開放,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目前中心已成立e創小鎮黨委,設有名通、易樂、金海星、高創、銳天等7個黨支部。黨委順應網際網路發展趨勢,構建「一體兩翼」工作格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五個紅色」,積極打造「網聚正能量,綻放新光彩-黨建讓網際網路企業更美好」工作品牌。
黨群服務中心建有公共服務區、集中展示區和組織生活區。公共服務區是與市經信委共同打造「鎮江市企業服務平臺(京口)基地」,集聚全市100多家涉企的政務服務、中介服務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的一站式服務;集中展示區全面展示e創小鎮黨建工作品牌和「動漫遊戲、電子商務、北鬥導航、軟體服務外包」等特色領域的重點創新創業成果;組織生活區主要是在「六必有」建設基礎上,為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更舒適的空間。
黨建讓城市更平安
京口公安分局實境教育基地
與會代表調研考察京口公安分局實境教育基地。人民網記者 黃瑾攝
京口公安分局黨委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工作作為推進公安隊伍和業務建設的源動力,重點打造了三個中心集合的實境教育基地。
黨建中心設有黨史主體教育廳、「三個一」工程介紹、黨建園地、黨員之家等板塊,融合展示、服務、參與三大功能,讓廣大黨員可觀可感,從視覺、聽覺上受到震撼,心理上產生共鳴,起到切實有效的實境教育效果。通過黨建帶隊建,將黨建工作引向縱深,全區公安隊伍作風素質、精神面貌和攻堅克難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為各項公安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廉政中心通過領袖論廉、「警·思」教育、案例警示等版塊,引導民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做到聞警自省、居安思危,以案為鑑、警鐘長鳴,自覺築牢思想道德建設和黨紀國法約束兩道防線,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法制中心集中展示分局近年來在執法主體建設、創新法制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建設的特色亮點。「一個創新、四個深化」體現了分局強化執法監督、保障執法為民的法制工作思路。
黨建讓社區居民生活更美好
四牌樓街道江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與會代表調研考察四牌樓街道江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黃瑾攝
江一社區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佔地面積約0.35平方公裡,擁有居民5000餘戶、2萬餘人。社區黨委率先實施「網格+網絡」的服務模式,探索「網際網路+」在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建設「兩網」智能管理服務平臺,進一步夯實網格基礎,完善服務體系,構建10分鐘生活圈,打造一個服務功能齊全、生活設施完備、人居環境良好、群眾生活方便的社區,努力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十九大以來,為推動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社區黨委進一步完善了「大黨委」工作機制,整合社會資源,與轄區內外13家單位黨組織籤訂共建合作協議書,對接資源清單和服務清單,讓社區黨建由「獨角戲」變為了「大合唱」。成立江一社區居民自治理事會,帶領居民參與自治活動,實行「民事、民議、民管、民辦」的基層民主管理。有序發展社會工作、志願服務,共建幸福和諧社區。
四牌樓街道益家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張春梅說,黨建工作讓老百姓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人民群眾更加自覺地熱愛黨、跟黨走。
黨建讓樓宇經濟更繁榮
大市口街道樓宇黨群服務中心
與會代表調研考察大市口街道樓宇黨群服務中心。
大市口街道致力於形成「一體兩翼」 黨建格局,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主線,深化「米服」黨建品牌,打通治理服務最後一米,畫好黨建「同心圓」,讓黨組織覆蓋樓宇發展的每平米,引領大市口高質量發展。
以「黨建讓樓宇經濟更繁榮」為價值取向,加強樓宇和商圈黨建工作。成立大市口街道樓宇黨建聯盟,推動黨組織覆蓋八佰伴商務中心、紫金大廈、東邦國際、第一樓街步行街等樓宇;成立街道樓宇工作領導小組,引導班子成員發揮「一崗雙責」作用,齊抓共推樓宇黨建工作,其中八佰伴2017繳稅同比增長3.46%,公共預算同比增長24.56%。
推動建設大市口街道樓宇黨群服務中心,重點樓宇建立樓宇黨群服務站,形成「一中心多站點」立體化黨建集群,把黨建融入到企業經營和群眾服務中,把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樓宇經濟發展的每一平米,以樓宇每平米的黨建工作實效,促進每平米樓宇稅收貢獻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