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戲表演系教授冀紅:藝考錦囊

2020-08-10 界面新聞

疫情影響下,2020藝考的考生們經歷一場特殊的雲端藝考。7月23日,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相繼公布藝考專業成績,很多觀眾眼熟的明星考生紛紛出現在高分名單中。藝考之路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徑?藝考又有哪些紅與黑?表演系的學生最終都去演戲了嗎?

8月2日,「太太們」第八期邀請到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冀紅為我們解讀了藝考的方方面面。

圖註:左起高琨林嵐冀紅

在北京有一條街道叫南鑼鼓巷,大家都說這是全中國顏值最高的一條街,因為那裡有中國戲劇表演的最高學府——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中央戲劇學院是很多年輕人心中嚮往的地方,是戲劇藝術的最高殿堂,在這裡走出了很多有成就的演員、導演。

每年夏天,學校裡都有常青藤爬滿教學樓。青蔥翠綠,充滿生命力。

「三試」是哪三試?

現在「三試」已經變為「二試」了,是從專業角度綜合考查考生成為演員的素質,包括聲、臺、形、表四個方面。它不光要求考生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求考生具備敏捷的思維和快速的應變能力。

一試報考人數比較多,側重點在外形和聲音;二試注重臺詞和表演,尤其是即興表演。

藝考考生基數很大,2019有8000人,但最終只錄取50人,比常春藤大學錄取率還要低。

成績不好才藝考?

很多人對藝考有這樣的誤解,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很不負責任的,因為藝術反而是更難走的一條道路,競爭更激烈,壓力更大。還要面臨更現實的問題,比如畢業後可能很多年沒戲拍。一定要把表演作為一生熱愛的事業,這樣遇到壓力和困難也能更好地解決。

網上有很多關於中戲學生的傳聞,比如丟了準考證,或者做了一套廣播體操也能被錄取,中戲的錄取標準究竟是怎麼樣的?

其實是可以選擇做廣播體操的,因為形體考試主要是看作為演員,身體的協調性,並不是對舞蹈基本功的考察。做廣播體操被錄取可能是他展現出了自己的表演潛質,被認為是演員的「苗子」。

但現在的考生們的素質教育提高了,所以表演、聲音、形體的考察標準也提高了,再靠做廣播體操進中戲就不太可能了。

很多非科班演員也一樣大紅大紫,香港TVB的藝員訓練班也只要三個月,好演員一定要科班出身嗎?

高等藝術院校的目的並不是造星,而是培養專業的表演藝術人才。所以在培養演員方面,高等院校更著重培養創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紮實的基本功。

與階段性的速成造星相比,科班出身的優勢在於他們的藝術道路更長遠。藝術有創作的規律,當你違反了它的規律就會出現問題。

造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中戲畢業生也不是每個都能成為明星,只不過機率更大。成名與否,取決於他的專業能力,知識的積累,在社會中的感受力,對表演的悟性,以及對生活的體會。

為什麼明星考生總是名列前茅?

他們之前有過很多的實踐,實戰經驗比較豐富,這對他們在考場上的發揮很有幫助,更不容易緊張怯場。

冀紅當年的藝考經歷?

我當年對中戲北電這些學校並不了解,報考的是山東藝術學院的表演專業。不像現在的孩子們有明確的目標,我是被老師挑去的。

三試的考察重點是即興表演,現場抽籤選擇題目和對手搭戲。我當時抽到的題目只有三個字:公園裡。

正當我和對手演員專注表演的時候,現場突然闖進來一個人,拉住和我演對手戲的男孩,給了他一巴掌,對他說:你怎麼能對不起我。

我當時腦子一下子懵了,但作為演員必須在幾秒鐘之內適應各種緊急狀況。演戲要求演員要有很強的信念感,相信當時的規定情境,這樣才能把觀眾帶進當時的情境中去。

什麼樣的長相是電影臉?

最近兩年開始有了「電影臉」的說法。從某種角度來說,的確有一些人是更適合上鏡的。因為電影是動態的,不可能只抓取某一個好看的角度。電影的大銀幕會放大所有的面部的細節,比如微表情,所以最好每個角度都能讓觀眾感覺到很舒服、很高級。

藝考顏值佔幾分?

顏值的確有一定的佔比,五官要端正,看著舒服。但是藝考對演員的風格也是有要求的,一個班裡不會只有一種類型。因為扮演的角色和人物並不是千篇一律,有各自的特徵,不能只是漂亮和帥,更重要的是天賦、爆發力、信念感、應變能力。如果你是一個冷美人,一動不動面無表情是不行的。

馬伊琍在上海戲劇學院當考官的時候,曾經說過:整容的孩子一概不收,收了對其他人並不是好的榜樣。

在藝考二試的時候就會要求素顏,即使化了妝也可能被要求當場卸妝。演員不是模特,展示的不是自己,而是在舞臺上塑造的人物形象。演員需要靠作品來說話。

中戲96班被稱作是明星班,出了章子怡、劉燁、袁泉、梅婷、秦海璐、秦昊等明星。他們都說過,在中戲裡最難的一件事就是交作業。

很多學生都很怕表演課交作業,因為藝術上會要求從量變到質變,實踐得越多,磨鍊得越多,和不上臺的就會形成鮮明對比。而且畢業大戲會要求你完成一部大戲的人物創作,沒有前面幾年的鋪墊很難做到。

表演系的學生能讓人一眼就看出來。他們從來不打扮,很少有人化妝,因為他們要不斷的排練,排作業,嘗試國內外的經典劇本和片段。

中戲表演系前兩年基本是不允許在外面接戲的,主要是基本功和臺詞的訓練,開發他們的潛能,到了第三年才會有外出的機會。所以中戲基本不存在靠眼藥水演哭戲、「數字先生」和「數字小姐」這樣的情況。

有的非科班演員會把表演老師帶到片場,老師先演一遍,自己再模仿一遍,可是一個演員連創作方法都掌握不了,還要「拄著拐杖」,是演員特別悲哀、失敗的地方。

演員的誕生》裡突出了信念感的重要性,不專業的演員還會笑場,要演員自己先相信自己塑造的人物 ,才能帶動觀眾。

印象深刻的明星學生?

剛畢業的這個班,張雪迎讓我印象很深刻。一個人的成功是要通過很多方面來歷練,現在在校的易烊千璽也很好,他們的作品都越來越好,比如張雪迎的《狗十三》,相信他們以後會有更多優秀的作品出現。

畢業大戲

每屆中戲的學生會有三臺畢業大戲,來對他們四年的學習成果進行驗收。戲劇尤其是話劇是要面對觀眾的,很多專業人士和國內外大師都會參與進來。去年冀紅的畢業大戲連演了十場,教學相長,老師和學生的收益都非常大。

時長一個半小時的戲,時間上特別緊湊,邏輯性非常強,所以對演員的專注力、臺詞形體有很高的要求。

導演是什麼樣的存在?

導演是藝術作品把控的核心角色 ,劇本是一劇之本,編劇則提供了文學性的部分。導演需要在充分了解劇本的情況下,調動各個部門,把劇本的風格、體現形式、演員的人物關係、人物形象體現出來。

導演是一面鏡子,演員是創造材料,演員「身在此山中」,不一定了解最終的呈現效果。

有學生說冀紅是「節奏大師」,在重現經典作品的時候,會考慮當前的觀影關係,比如時長。燒腦、邏輯性強的戲的節奏性把握的更準確,對演員的臺詞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

中戲學生的去向?

有人投身影視去拍戲、藝術院團、籤約公司、做獨立藝人,大部分還是會從事相關行業,改行的不是特別多。

不要把演藝道路當成獲取功名的手段,演員也有暗淡的時候,不會一直閃閃發光。要端正心態,在維持正常生活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戲來了,機會把握不足才是最可惜的。

有人說演藝圈是離名利最近,最凸顯利益關係,一旦出道時不能成為明星,以後的機會就會更少。有些男明星,比如《隱秘的角落》、《白夜追兇》裡的演員都是堅持了多年,才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編劇、導演、演員的重要性排行?

劇本是一劇之本,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要把一部不成熟的劇本拍成一部好電影,幾乎要重寫一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經典劇本能流傳至今,其中的文學性能幫助演員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關係。

第二位是導演,導演是把握各個部門的核心角色。是從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從文學性到立體性。

演員負責最終劇本的體現。

戲劇是綜合性藝術,是團隊的力量,在演員的光芒萬丈背後,也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幕後人員,比如服裝、化妝、舞美等等。

什麼樣的表演能打動人?

大家對於表演通常有一個誤區,認為好的表演需要高超的技巧。但演員更多的時候需要真情實感的流露,真實有機的、符合生活邏輯的情感。

比如演一段困在電梯裡的戲,有的演員大喊大叫,但這種是虛假過火的。好的表演是有層次感的,「嘗試把所有按鈕都按一遍,慢慢的有點害怕了,有缺氧的感覺,用深呼吸調整」,這種表演才會抓人,帶來真實感。

相遇是表演課的經典場景,如果是十年沒見的兩個人相遇,不一定會立刻激動的擁抱,可能先是目目相覷,眼睛裡有淚花轉動,默默相對又無語,想說卻說不出來,最後才有感情的流露,這是表演細節的變化。

最喜歡哪部影視作品?

費雯麗的《魂斷藍橋》、《亂世佳人》都是經典之作。《魂斷藍橋》裡有一場戲,當軍人出現在她樓下,女主角下樓找他的那個片段,在一分多的時間裡,費雯麗是興奮又手足無措,又高興又緊張,形體動作詮釋的十分到位。

奧黛麗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裡, 飾演一位追求上流社會生活的農家少女,經常啃著麵包流連於高級珠寶的櫥窗,但最終在平凡中找到愛情和現實的方向。她把這樣一個複雜的角色詮釋的十分到位。

梅麗爾·斯特裡有很強的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在《廊橋遺夢》、《穿普拉達的惡魔》、《鐵娘子》中都真實的還原了人物形象。你忘了她本來是誰,不像現在有的明星演誰都像自己。

很多老一輩藝術家都不是靠自己的外形成名,藝術應該是純粹的。現在受到商業和流量的影響,表演都是速成的。藝術的創作是有規律的,要體驗生活,離名利遠一點反而可能是件好事。好在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了這件事。

TOP HER | 中國女性商業財經第一媒體

商業媒體 | 數據調研|投資顧問 | 整合營銷

北京· 上海· 香港· 紐約· 倫敦· 溫哥華 |topher@topherglobal.com

相關焦點

  • 中戲表演系教授冀紅:藝考錦囊
    疫情影響下,2020藝考的考生們經歷一場特殊的雲端藝考。7月23日,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相繼公布藝考專業成績,很多觀眾眼熟的明星考生紛紛出現在高分名單中。藝考之路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徑?藝考又有哪些紅與黑?表演系的學生最終都去演戲了嗎?8月2日,TOPHER邀請到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冀紅為我們解讀了藝考的方方面面。
  • 表演藝考:北電的表演系好還是中戲的好?
    在表演藝考中,有很多同學都在問一個問題:中戲和北電哪個好?我考中戲發展好還是考北電發展好一些?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中戲和北電中表演系的區分。培養側重點其實在名字上這兩家高校的區別就有所體現: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側重培養的就是電影演員,注重鏡頭前的表演,在表演教學中也斥資引進了表演上鏡課程,招生的時候偏愛長相精緻的考生,對身高沒有那麼看重。並且,北電很支持學生在校內期間出去接一些好的電視劇、電影等,在社會中培養本校的人才。
  • 考中戲有顏值要求嗎?中戲表演系的藝考標準是什麼?
    每年中戲藝考都會拍到現場有很多顏值高的小姐姐,很多人就想問:考中戲有顏值要求嗎?中戲表演系的藝考標準是什麼?中影人播音主持學院為廣大的考生和家長提供藝考技巧和政策解讀,本期的藝考專題介紹的是中國的戲劇領域最高學府--中央戲劇學院。
  • 藝考表演系新變化:中戲上戲減招 北影強調立德樹人
    原標題:2020藝考表演系新變化:中戲上戲減招 北影強調立德樹人(記者 宋宇晟)時間進入2020年,隨著多所高校發布2020年招生簡章,藝考話題也再次受到關注。而就已公布的招生簡章來看,往年備受關注的表演專業,今年又有不少新變化。
  • 中戲「藝考」3.6萬人趕考 表演系仍為最熱門專業
    2月6日,中央戲劇學院「藝考」拉開帷幕。一大早,中戲東城校區聚集了大批「小鮮肉」,顏值一個比一個高。  據了解,今年報名中戲的人數超過3.6萬餘人次,較去年增加4000餘人次,達到歷年最高。這也意味著,競爭將更加激烈。
  • 2020藝考表演系新變化:中戲上戲減招 北影強調立德樹人
    【解說】近日,隨著多所高校發布2020年招生簡章,藝考話題也再次受到關注。從已公布的招生簡章來看,往年備受關注的表演專業,今年又有不少新變化。  【字幕】中傳 表演專業計劃招生人數微調  【解說】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藝術類本科表演專業計劃招生男15人、女生15人。
  • 上戲表演系教授談林妙可落榜:童星沒有任何優勢
    童星林妙可今年參加藝考真是一波三折,有媒體報導,她一共包括了5所學校,其中北京電影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初試就落榜了;上海戲劇學院藝考2月21日開始三試,招生辦確認林妙可名字並未出現;中戲和南京藝術學校已經通過了初試。
  • 中戲北電30年:表演系狀元都去哪兒了?
    文章:8號風曝 01表演系狀元三十年,藝考軼事多 90年代 92級袁立,當時還叫袁莉,她稱自己是「一個惴惴不安的小姑娘」,本是報考上戲,卻被三試老師說沒有表演的熱情而被淘汰。 這時她收到來自北電的一封信,是後來的班主任朱宗其親筆,大意是袁立藝考表現不錯,鼓勵她考好文化課,爭取進入表演系,言辭十分溫暖。
  • 中戲表演系初試淘汰率95.4% 與英國合辦雙學位需英語口試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專電(記者 馬劍)21日上午,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複試開考,315人從6819名考生中「突圍」進入複試,初試淘汰率高達95.4%。中戲招考負責人表示,中戲「精英教學」的理念不會改變,將遵循藝術教育的規律客觀公正地選拔人才。 據介紹,2016年,中央戲劇學院專業考試報考總人數為29533人,較去年增加2000多人。
  • 盤根錯節的中戲藝考經歷
    當我站在中戲北電的學校門前排著隊準備參加藝考時我總是能想起小時候老師無意間的這句玩笑話感嘆人生奇妙的巧合誰曾想一句原本的玩笑話卻意外的預言了一個少年的青春 因為教育資源的缺失等問題在貴州進行的第一年藝考準備現在回過頭來看實在是很不完善 來到北京後才發現自己與世界的差距在中戲表演系初試的臺詞朗誦環節光是坐在一旁看別的考生朗誦自己的臺詞稿件我便已經知曉自己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突出重圍的最後果不其然
  • 中戲表演系考試要求素顏入場:每人被溼巾擦臉
    中戲表演系則從9700餘名初試考生中遴選了675人參加複試。中戲表演系複試考察內容包括聲樂、形體、臺詞表演和口試,據考生透露,昨日同初試一樣,要求素顏入場,「門口有工作人員拿溼巾給每個人擦臉」。另有考生告訴記者,複試前還量了身高,自己鞋子裡墊的內增高因此曝光。
  • 中戲藝考複試,美女考生當場被卸妝,網友:好殘酷
    (圖片來源網易娛樂,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一年一度的藝考又來臨,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名校一如既往受考生歡迎18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複試開考,經過初試的考生們顏值再次受到關注。中戲藝考時要求考生不能帶妝參加,必須素顏,這更成為吸引網友關注的重點。表演系考生顏值要求更是高,而監考老師則是現場為考生卸妝,這對於多數人來說無疑是一場非常大的考驗。
  • 電影學院的表演系很強?獎盃數量被中戲碾壓,還不如上戲!
    本科、碩士、博士均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就讀的翟天臨,可謂是熱搜史最持久的男人了。雖然翟天臨被蓋章「學術不端」,但北京電影學院今年的藝考依舊火爆,今年報考總人次達59059,同比增長31.02%,輕鬆創下歷史新高。在我國的藝術院校中,北京電影學院一直和中央戲劇學院平起平坐。
  • 表演系畢業生失業率驚人之高 專家:藝考該降溫
    藝考熱,熱了很多年。從1998年到2011年,13年間,中國藝術類招生人數足足擴大了60倍。這十幾年間,提供藝考機會的院校,早已突破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這傳統的「四大金剛」。如今,全國有超過400家大學開辦了表演系,東北、河南等地的農業大學也設立表演系,並且一屆就招300名本科生。如此眾多學生進入表演系,他們畢業後就能當上職業演員嗎?
  • 中戲2019年本科藝考雪中開考 表演系報錄比高達229:1
    2019年2月12日,北京,中央戲劇學院2019年本科藝考開考,學生雪中等候入場。考生雪中瑟瑟發抖凍到「懷疑人生」。今年中戲計劃招生573人,與去年相比名額略有縮減,減少了25人,同時對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要求提高,8個招考方向的錄取分數線較以往有所提升。
  • 表演系畢業生失業率高得驚人 專家呼籲:藝考該降溫了
    藝考熱,熱了很多年。從1998年到2011年,13年間,中國藝術類招生人數足足擴大了60倍。這十幾年間,提供藝考機會的院校,早已突破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這傳統的「四大金剛」。如今,全國有超過400家大學開辦了表演系,東北、河南等地的農業大學也設立表演系,並且一屆就招300名本科生。如此眾多學生進入表演系,他們畢業後就能當上職業演員嗎?
  • 藝考成績出爐問題來了:為什麼北影愛選網紅幼幼臉 而中戲就要美豔...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藝考成績出爐問題來了:為什麼北影愛選網紅幼幼臉 而中戲就要美豔大青衣? 前兩天看到今年各大表演院校的結果,其中有一個叫夏夢的女孩,同時斬獲了上戲、北影、中傳三所院校的表演系第一。 外形確實是非常亮眼,精修照有一點網紅感。
  • 中戲2018級表演系名單公布,有3人錯失與易烊千璽同窗四年機會
    易烊千璽今日,中央戲劇學院公布了2018年戲劇影視表演系錄取名單,除了恭喜易烊千璽以文化課473分、專業課94.84分雙料第一的好成績被中戲錄取,也驚奇發現,該班錄取25人,但卻是專業課前能考上中戲表演系的,真是萬裡挑一,畢竟幾十萬人報名,最後才錄取25個。
  • 上戲表演系錄取率245:1 考生不惜花數萬元考前"培訓"
    隨著北影、中戲兩所知名藝術院校相繼開考,2017年藝考大幕也隨之拉開,上海戲劇學院(簡稱「上戲」)作為滬上藝術類院校的頭把交椅不為人後,也於今(2月10日)日開考。據統計,今年報考人數更是創造了新紀錄達21782人,僅在5年前,這個數字也只是剛剛跨過10000而已。
  • 央視最美主持人專訪中影人教授錢學格:表演藝考你要符合這些條件
    5月31日,央視特別節目《創新之路》特邀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中影人表演學院特聘教授錢學格做客直播間,由央視著名主持人李思思進行專訪。採訪中,錢學格教授就大家關心的表演藝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向大家做了分享。李思思:「我不知道錢老您怎麼看待這能夠進入表演系學習的孩子,他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標準和素質? 首先得要長得帥美嗎?」錢教授:「不一定,因為電影或者電視劇它是反映社會生活的,而社會裡面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所以我覺得從廣泛來說,應該說凡是正常的人,各種形象條件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演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