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在鳥巢開幕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北京:「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在鳥巢開幕

2018-08-09 | 來源: 國新網

  2018年8月8日是全國第十個「全民健身日」,也是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十周年紀念日。8日上午,由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主辦、鳥巢文化中心承辦的「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金色大廳舉辦。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北京市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陳吉寧,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苟仲文一行赴「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參觀駐足,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發來視頻表示祝賀。

開幕式現場

  為奧運喝彩,累累碩果亮相奧運文化展

  「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作為首個大型奧運文化展覽,匯聚了中外智慧,集萃中國十年奧運精華。展覽以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體育場館的過去與未來」主題展為主展,包括北京奧運遺產傳承展、北京2022冬奧會專題展、奧運文化展區、奧運教育展區、「雙奧」場館展區等多個部分,全面細緻地展現了中國奧運軌跡。尤其在奧運遺產傳承方面,充分展示了北京在推動奧林匹克體育文化、教育、場館賽後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進展,以及對2022年冬奧會場館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體育場館的過去與未來』展示的是場館的歷史和功能,從最早的奧林匹亞開始,它代表了宗教意義,而現在的當代場館是為普通民眾提供服務的。鳥巢的建築師赫爾佐格曾經說過,建築應該與當地的文化相關,不僅是為體育愛好者建立,也是為所在城市建造的,鳥巢就是這樣的建築,它彰顯了體育的魅力,也彰顯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Francis Gabet(弗朗西斯·加貝特)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

  北京2022冬奧會專題展將未來北京冬奧規劃通過科技手段立體呈現在大屏幕上,讓人更清晰地了解冬奧的發展脈絡。在由水晶石製作的《冰嬉圖》展區,參展觀眾可近距離觀賞畫面中走冰鞋、搶等、搶球、轉龍射球、打滑撻等多種遊藝,感受冰上運動的無限魅力。在雙奧場館展區,北京國資公司通過介紹「鳥巢」、「水立方」、「冰絲帶」等場館的建設運營理念和未來規劃,彰顯和傳播了奧運場館「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國經驗。

  十年之約,奧友齊聚鳥巢

  從2008到2018,中國百年奧運夢想從落地生根到開花結果,奧運精神已經融入國人血液,而「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既是對十年奧運發展歷程的回顧,也是一次奧運人十年之約的回歸之旅。

  在奧運文化主題展開幕式上,很多人都身兼奧運人的身份,在闊別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鳥巢十年後重返故地,感慨頗多。「奧運十年之際,我們策劃這場展覽,既是回顧,也是對2022冬奧會的展望。我們希望通過展覽這個平臺邀約、相聚、暢談,讓每個走進展覽的人都了解奧運、愛上奧運、傳播奧運。」奧運文化展負責人介紹道。

  在奧運文化展參觀過程中,記者聽到了很多來自奧友的聲音:「十年前我還只是一個志願者,十年後,我以一個記者的身份見證奧運文化展的開幕,這種身份的轉換很奇妙」、「我的寶寶是奧運寶寶,今年十歲了,他最喜歡奧運教育展區的足球空間,在他看來那是夢幻樂園」、「跟奧友一起觀展,一起回憶過去,就像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據悉,主題展於8月8日-9月22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責任編輯:王時丹

相關焦點

  • 2018北京奧運文化主題展預約攻略(時間+名額+流程+入口)
    「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  今年8月8日是全國第十個「全民健身日」,也是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十周年紀念日。作為由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主辦的首個大型奧運文化展覽,「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匯聚了中外智慧,集萃中國十年奧運精華。
  • 冰雪文化節來襲,快來鳥巢水立方提前體驗「奧運冰」!
    日前,第二屆「相約2022」冰雪文化節在「冰立方」正式開幕。本屆冰雪文化節聯動雙奧場館鳥巢、水立方及慶典廣場,通過文化推廣、科技展示、冰雪體驗、公益活動等方式,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全空間的冬奧文化體驗目的地。
  • 「鳥巢」「水立方」經營奧秘何在?——揭秘破解「後奧運時代」場館...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題:「鳥巢」「水立方」經營奧秘何在?——揭秘破解「後奧運時代」場館運營難題的中國方案新華社記者張驍、汪湧奧運場館是奧運盛會重要的承辦基礎。回顧世界奧林匹克史,幾乎歷屆奧運會主場館都在賽時階段呈現出精彩非凡的「A」面;但也由於建設資金多、建築規模大、維護成本高,破解奧運場館賽後利用問題的「B」面成為世界難題。北京奧運會開幕11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以及正在建設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找尋破解世界難題的「中國方案」。
  • 鳥巢參觀線路增加京劇元素 開放「鳥巢奧運體驗之旅」
    北京晨報訊(記者 張璐)昨天是中國旅遊日,國家體育場鳥巢推出全新旅遊線路,遊客可以品味與動漫結合的國粹新京劇,還能在晚間欣賞到動感震撼的燈光交響視聽秀。   2018年是鳥巢建成及北京奧運舉辦10周年,鳥巢新增了旅遊路線。在鳥巢貴賓線路的金色大廳站,多了一臺全新的小劇場演出——《鳥巢·京韻》。《鳥巢·京韻》系列演出選取了京劇經典名段表演,通過真人表演和背景屏幕動畫互動,將傳統的中國戲曲與現代動漫技術相結合。觀眾在觀看演出之餘,還能現場與演員互動,學習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 北京奧運會十周年 鳥巢的綠色帳單
    中國日報網8月8日電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鳥巢進行,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季奧運會的奧運聖火將再次在這裡點燃。正值北京奧運會舉辦十周年之際,如今的鳥巢運營狀況如何呢?
  • [高清組圖]北京奧運十年 「大腳印」走向未來
    十年彈指一揮間,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的盛況仿佛猶在眼前,2022年北京冬奧會就像踩著十年前那個夜晚北京城上方的「大腳印」一樣,一步一步堅定走來。北京奧運這十年,中國已從一個初識奧運舉辦門道的學習者,成長為推動和引領奧林匹克改革的踐行者。
  • 當年斥巨資建的奧運主場館鳥巢,現在12年過去了,變怎樣了?
    奧運主場館鳥巢當年花了34億,現在12年過後,還用著呢嗎?2008年七十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很有標誌性的一年,也可以說是中國逐漸走向強大的轉折年,在這一年我們既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團結的力量,還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完美的開幕儀式。
  • 鳥巢和水立方已華麗轉身 奧運場館變身大眾樂園
    □晨報記者 陳 敏 實習生 杜 媛 綜合報導  北京奧運會後,「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將如何利用和運營,這一歷來的世界難題,在北京奧運會前就已成為外界所關注的「後奧運經濟」熱點話題。  持續不斷的遊人如織,是環繞著「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的一道風景線。
  • 北京奧運場館生存現狀 鳥巢創品牌水立方好經營
    前後不一的時間規劃、截然不同的建造方式讓北京和倫敦的奧運場館無法進行簡單的高下之判,相反北京奧運會場館運營和利用,一直在自己的道路上行進,或許有成功的喜悅,也有逆境的詰難。  路透社攝影記者大衛·格雷今年3月拍攝的一組北京奧運場館「閒置」的照片,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和口水。事實上,這些照片中大都是臨時場館,而且拍攝的時間也選在了北京略顯蕭瑟的冬天。
  • 北京奧運人文又添新景觀 五環生根登頂奧林匹克塔
    還記得「鳥巢」往北的那幾顆「大釘子」嗎?昨天下午,這座北京中軸線上246.8米高的標誌性建築被正式命名為奧林匹克塔,並懸掛起永久性奧運五環標誌。 奧林匹克精神帶回北京市民中間 2008年奧運會後,北京一直致力於推動奧運城市發展,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開啟了奧運城市建設的新徵程,這座城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巴赫在致辭中說,奧林匹克標誌將奧林匹克精神重新帶回北京市民中間。中國應當為輝煌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以及它所留下的奧運遺產感到驕傲。
  • 北京服裝學院成立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
    5月9日,「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服裝學院1號秀場舉行。作為該校利用自身特色與優勢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該中心由國內外一流專家組成,將結合研究生培養和課程教學實踐,制定研究生奧運服飾文化專業研究方向,以項目教學的形式將奧運服飾文化納入教學體系。
  • 後奧運時期場館如何運營? 鳥巢門票收入比重高
    中新網北京8月9日電 (尹力) 「後奧運時期場館」如何運營?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愛慶在9日舉行的一場論壇上表示,鳥巢和水立方參觀門票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過高,收入結構存在潛在風險,冀針對場館特點定位後提出的運營思路實現多元經營。
  • 奧運主場館「鳥巢「和「水立方」實現收支平衡
    【後奧運場館調查 樣本①•地標場館】■ 訪國家體育場運營方北京國資公司■ 鳥巢運營通過4年摸索正擺脫單純依賴旅遊後續效應的粗放模式在那些夢幻般的北京奧運場館中,鳥巢在某種程度上是獨一無二的。每天都在鳥巢周邊轉悠的小倪說得沒錯,隨著北京奧運會後的奧運效應逐漸減弱,鳥巢的旅遊門票收入正在逐年遞減。50元一張的旅遊門票曾經佔據了總收入的70%。根據鳥巢提供的數據,自2008年10月1日起,鳥巢對公眾開放,4個月時間就累計接待旅遊人群300萬人次,僅旅遊門票一項就實現收入1.5億元。但到了2011年,全年旅遊人次的數據已減少至253萬,比2010年下降了40%。
  • 北京奧運場館賽後運營穩定 各顯「生財之道」
    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尹力)北京和張家口現已正式成為2022年冬奧會候選城市。北京冬奧申委日前表示,將本著節儉辦賽的原則,對冬奧會場館進行規劃建設和改造使用,只計劃新建少量場館。2008年奧運會曾給北京留下了豐富的奧運場館「遺產」,且其賽後運營良好,因此只需改造使用即可滿足比賽需求。
  • 臺灣寫真:臺北禮品展上的「北京奧運視點」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十七日電 題:臺北禮品展上的「北京奧運視點」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劉舒凌  在今天傍晚閉幕的臺北「文筆禮品展」上,有一個地方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由臺灣大洋金銀幣公司搭建的北京奧運鳥巢造型的攤位。
  • 海南人民心潮澎湃熱情似火 瓊島喜迎奧運
    記者 王凱 攝 奧運開幕郵票發行       記者8月7日從海南省郵政公司獲悉,8月8日8時起,《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紀念》郵票將在海南投入零售,市民可在我省各紀特郵票零售網點購買到奧運會紀念郵票。
  • 鳥巢奧運體驗師活動完美收官
    金銀銅牌奧運體驗師脫穎而出  日前,鳥巢兒童體驗中心聯合新浪論壇、搜狐論壇、小野人親子網、回龍觀社區網、望京網、55BBS舉辦的鳥巢體驗師活動完美收官。經過1個月的招募、評選,最終10名參賽者勝出,分別獲得金、銀、銅牌奧運體驗師獎項。活動一經推出即獲得廣泛關注,北京及周邊地區近千位3—12歲的少年兒童及家長參與了奧運體驗師活動。鳥巢兒童體驗中心為所有報名審核通過的小奧運體驗師們,提供免費體驗機會,全力支持他們體驗奧運體育項目和職業項目及分享精彩的體驗感受和攻略。
  • 走近奧運志願者:二戰翻譯服務鳥巢 銀髮大媽學英語
    距離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每一個為奧運服務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忙碌。而無論走到哪裡,總少不了志願者們的身影。   在北京奧運會志願者隊伍中,既有像濮存昕、撒貝寧、何炅、林依輪、葉蓓這樣的名人,更多卻是普通、平凡卻同樣感人、奉獻的個體,常志復、孫芳垂和劉喜寶就是其中的三個。
  • 鳥巢參觀總人數突破3500萬
    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相軍8日表示,鳥巢的賽後利用主要從發展旅遊及衍生商業、品牌無形資產綜合開發、承接各類大型活動三大版塊發力,並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截至目前,進入到鳥巢參觀的總人數超過3500萬。
  • 奧運啟示錄 | 鳥巢、水立方現在如何利用?
    (原標題:奧運啟示錄 | 鳥巢、水立方現在如何利用?)裡約奧運會聖火剛剛熄滅,世界又進入了下一個奧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