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5年運動訓練對老年人全因死亡率影響,高強度間歇訓練值得被推薦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導語:針對未來的體育鍛鍊指南,至少對老年人來說,應該更具體地要求至少部分體育鍛鍊應以高強度進行。

pixabay.com

《身體活動指南》指出,進行體育鍛鍊是所有年齡段人群改善健康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運動對身體機能和表現的多重好處是眾所周知的,短期隨機對照試驗表明,運動訓練改善了傳統生活方式相關疾病和過早死亡的危險因素。同樣地,很多觀察性研究也表明運動對過早的全因死亡率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預防作用,與不運動的個體相比,積極運動的個體因各種原因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了72%。體育鍛鍊的指導方針在世界範圍內是相對一致的。

然而,運動對死亡率和發病率的益處尚未在隨機對照試驗中進行評估。儘管高強度運動比中等強度運動對健康指標的影響更大,但不同強度的體育運動對硬終點的影響也沒有報導。對體育鍛鍊益處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該指南的建議缺乏隨機臨床試驗提供的高質量證據。

近日,BMJ上面發表了一項研究評估了5年有監督的運動訓練與建議的體育活動對老年人(70-77歲)死亡率的影響。研究者在挪威70-77歲的普通老年人中提出了一種基本假設,即系統的運動訓練可以降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而不一定非要建議人們遵循國家體育運動指南。除此之外,研究者還提出了一個探索性假設,即高強度間歇訓練比中等強度持續訓練更能降低死亡率。

研究者邀請了挪威特隆赫姆所有70-77歲的居民(1936年1月1日- 1942年12月31日出生,n=6966)參與研究。研究前和研究中排除標準為未控制的高血壓(未經治療的收縮壓220mmHg,或舒張壓110mmHg)。最終共有1567名(790名女性)老年人被納入基線篩查,並在1年、3年和5年後被邀請進行隨訪篩查。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兩組,每周進行兩次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n=400),約70%峰值心率的中等強度持續訓練(MICT,n=387),或遵循國家體育鍛鍊指南(n=780;對照組);所有訓練持續5年。

鍛鍊的幹預和堅持

被分配到對照組的參與者被要求遵守2012年挪威體育活動指南,該指南規定幾乎每天進行30分鐘中等水平的體育活動,沒有進一步的監督。被隨機分為HIIT和MICT組的參與者被要求在五年內,將每周5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挪威衛生當局推薦)中的兩次運動分別與HIIT(10分鐘熱身,然後以約90%的峰值心率間隔4×4分鐘,相當於柏格困難指數(Borg)的自感勞累評分(16分);從6分(無勞累)到20分(最大勞累))或等熱量的MICT(在峰值心率的70%左右連續運動50分鐘,相應的感覺勞累等級約為13)進行交換。每隔六周,兩組人分別在一位運動生理學家的監督下進行動感單車訓練(測力單車),其間他們使用心率監測儀進行鍛鍊,以確保達到推薦的鍛鍊強度。有運動生理學家在場的監督訓練也每周在不同的戶外區域進行兩次。運動強度通過心率監護儀和在監督治療期間的自感勞累評分進行評估。在1年、3年和5年的隨訪中,通過一份經過驗證的問卷調查來確定是否遵守規定的鍛鍊計劃。不堅持被定義為在五年內執行了少於50%的規定培訓課程。

研究結果顯示,總體而言,87.5%的受試者報告總體健康狀況良好,80%的受試者在基線檢查時報告中等或較高的體力活動水平。

對照組與MICT聯合HIIT組心血管疾病、癌症或相關事件,或運動強度的任何影響均無差異。5年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總比例為15.6%,對照組為16.0%(n=125),MICT組為15.0%(n=58),HIIT組為15.3%(n=61)。5年後癌症患者的總比例為12.2%,對照組為12.8%(n=100),MICT組為11.1%(n=43),HIIT組為12.0%(n=48)。在263名基線有癌症病史的參與者中,21人在隨訪中死亡,全部死於癌症。在273例基線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中,16人在隨訪中死亡:兩人死於心血管疾病,9人死於癌症,5人死於其他原因。

對照組在基線和1、3、5年服用處方藥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總數分別為320(41%)、359(46%)、421(54%)和476(61%)。MICT組分別為178(46%)、197(51%)、221(57%)和267 (69%),HIIT組分別為172(43%)、192(48%)、224(56%)和260(65%)。

在五年的隨訪中,被分配到三種體育活動的參與者的臨床事件。值是百分比(數字)

在對照組和聯合MICT和HIIT組之間,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沒有差異。以對照組為參考(觀察死亡率為4.7%)分別進行MICT和HIIT分析時,觀察到HIIT後絕對風險降低1.7個百分點(風險比0.63,95%可信區間0.33-1.20),MICT後絕對風險增加1.2個百分點(1.24,0.73-2.10)。當HIIT與MICT作為參照組比較時,觀察到所有原因死亡率的絕對風險降低了2.9個百分點(0.51,0.25至1.02)。與MICT組相比,對照組的參與者選擇進行更多的HIIT體力活動。這意味著對照組達到了MICT組和HIIT組之間強度的運動劑量。

所有原因死亡率的Kaplan-Meier曲線。(A)對照組(遵循挪威體育活動指南)與中強度連續訓練(MICT)和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組合組比較。(B)對照組與MICT和HIIT組比較

總而言之,該研究告訴我們,與挪威推薦的體育活動指南相比,有監督的鍛鍊(綜合HIIT和MICT)對老年人的所有死因死亡、心血管疾病事件或癌症事件沒有影響。然而,研究的數據確實表明,與推薦的指南和MICT相比,HIIT降低了過早死亡的風險。所以,針對未來的體育鍛鍊指南,至少對老年人來說,應該更具體地要求至少部分體育鍛鍊應以高強度進行。

參考文獻:

Dorthe Stensvold, et al. E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g for five years on all 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BMJ 2020;371:m3485.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m3485

原標題:《BMJ:5年運動訓練對老年人全因死亡率影響,高強度間歇訓練值得被推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高強度間歇訓練可逆轉肌肉衰老
    近期在《更年期》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給人們帶來好消息:每次20分鐘、每周1小時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就能對肌肉產生重大影響,逆轉年齡增長帶來的衰老變化。參考閱讀:我需要做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嗎?以往許多研究已證明,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對年輕男女減脂、增肌頗有好處。
  • 研究表明:生命在於運動,高強度運動更有利於健康
    中國不少人的養生觀念裡,到了一定年紀後,尤其是作為一個老年人的時候,這個時候進行的運動就必須是舒緩、低強度的運動,而不是和年輕人那樣做一些劇烈、高強度的運動。因此,我們在公園裡看見那麼多老人做的運動都是類似太極拳、五禽戲之類是健身體操,這些運動都是低強度的運動。
  • 教你能夠持續燃燒脂肪的運動:高強度間歇性訓練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每次運動時間短,見效快的運動方案,高強度間歇性訓練(英文縮寫HIIT)。為什麼HIIT減脂效果會比有氧更有效率呢?相比正常的有氧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優越性就在它能夠讓你的脂肪在運動結束後繼續燃燒,你不用花費很長時間去做一些單調重複的有氧運動,例如長跑、騎車、健步走等,就可以燃燒脂肪,降低體重。
  • 4個啞鈴高強度間歇訓練動作,快速流汗,減去更多脂肪!
    所以,今天我們的訓練計劃是啞鈴高強度間歇訓練,改善肌肉的線條,幫助我們消滅體脂肪。在減脂的期間也要在飲食上做出改變,低脂肪搭配適量的碳水和高蛋白。為什麼我們採用高強度間歇訓練?主要是在於它的後燃作用,高強度間歇訓練除了可在短時間運動其間燃燒大量卡路裡外,更能產生運動後提高新陳代謝率,令你在運動後很長時間內都在減脂。
  • 哪種運動能對抗細胞衰老?有氧、高強度間歇?還是阻力運動?
    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耐力(有氧)運動,比如跑步、遊泳、越野滑雪和騎自行車等,要比阻力運動能更好地對抗衰老,阻力運動通常指的是負重的力量運動。來自德國萊比錫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耐力、高強度間歇和阻力運動這三種類型的運動對人體細胞衰老方式的影響。
  • 日常的訓練太過無趣?不如採用30-60-90混合間歇訓練,燃燒卡路裡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是結合短時間高強度的爆發性運動,在一個15-20分鐘短時間的訓練中,重複訓練與休息的時間,基本上它需要較小的運動時間通常都是1分鐘;再搭配上3-5分鐘的休息時間,另外,它的最大心率為85-100%之間,而不是中等耐力活動的50-70%;而高強度訓練就是強度較高且具爆發力的運動,透過高強度的運動,讓身體中的肌肉感受到疲勞、進而開始大量消耗氧氣。
  • 為什麼高強度間歇訓練沒有效果?HIIT常見的5個錯誤,你錯了幾個
    【「健身食課」第154篇文章】前言: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強度間歇訓練)是在短時間內燃燒脂肪,成為現時的健身潮流,熱門動作包括平板支撐(Plank)、爬山者動作(Mountain Climbers)、掌上壓(Push-up) 、深蹲(Squat)等,關於HIIT的好處及鍛鍊動作。
  • 你還在用高強度間歇訓練?這7個循環訓練足夠激發你的潛能
    、中級、高級三個訓練模塊,這是一場殘酷的訓練模式,從一開始的大強度到持續強度到緩慢爬坡式的訓練,會讓你的身體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讓你的身體極限和潛能儘可能的釋放出來!讓你有種歷經千辛萬苦,最後依靠堅持和意志力完成訓練的同時,你也獲得體能上的提升。可能對有些人來說,訓練效果遠比高強度間歇訓練練還要好!這個訓練區別於高強度間歇訓練的方面在於它屬於力量訓練,同時,更多的屬於肩背部肌群的鍛鍊。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千餘老人5年高強度鍛鍊,比同齡人更長壽
    挪威1500多名老年人的5年跟蹤研究顯示:最佳健康運動是有規律的高強度間歇有氧運動。參加研究5年後,高強度間歇鍛鍊組有3%的老人去世,而中度鍛鍊組有6%的人去世。其實對照組裡竟有1/5的老人主動地在5年內堅持了規律的高強度鍛鍊,有些人運動量甚至比中度鍛鍊組還要大!
  • 對於老年人,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一樣重要
    大量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可以使心率在持續的時間內升高,從而降低死亡率。原因在於有氧運動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心臟和血管的健康。同樣重要的是,有氧運動也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氧運動對心臟健康和降低死亡率的好處已得到公認,那麼力量訓練是否具有同樣的好處呢?
  •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或是促進青少年健康利器!
    據統計,雖然青少年雖然看起來比成人要活躍,但50%以上兒童青少年達不到《國際身體活動指南》的建議,即每天累計至少完成 60 min 中高強度體力活動,至少 3 天參加較高強度的體力活動推薦量,並且達到推薦量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降低(Ng et al., 2014)。
  • 15分鐘高強度間歇訓練,5個動作燃爆下肢肌肉,暴汗燃脂瘦身
    你在下面的15分鐘訓練中將可以燃燒大量的卡路裡。我們現在的生活節奏都非常快,不管幹什麼都想要快,快得都沒有時間去健身鍛鍊了,所以對心肺訓練非常好的低強度耐力訓練就沒人去鍛鍊了,總是感覺太佔用時間。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訓練強度高、用時又短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今天我們的訓練也選用了HIIT的訓練模式,通過調用身體下肢的大肌群參與鍛鍊,來快速提高你的訓練心率,在訓練時間內最大化地燃燒你的卡路裡,並製造出氧債(Oxygen Debt),讓你在運動後的數小時恢復期間仍然可以大量消耗卡路裡,提高身體的代謝水平。
  • 800米間歇訓練,你跑對了?
    上周日,98跑俱樂部夏訓第二階段(1/5)訓練計劃:間歇訓練:800米x10次,休息時間:3分/個。 800米間歇訓練是中長跑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間歇訓練手段,不同類型的800米間歇訓練,所追求的訓練目的也不相同。
  • 間歇運動、持續運動,哪個比較消脂?
    我們一般比較常聽到肌力訓練或有氧運動,比較少了解「間歇運動」。 簡單點來講,間歇運動就是在訓練中用不同的DIRT(Distance, Interval, Rest and Time)四個因素組合,達到不同效果。
  • 一組高強度間歇訓練,6個動作,促進身體燃脂,鍛鍊自身肌肉!
    繁忙的生活節奏,每天加班到很晚,是否讓你忽略了運動鍛鍊,平時不注重飲食,導致體能素質下降,身材越來越胖呢?健身訓練,是小編老生常談的一件事。而想要健身的人,自身情況也是不同的。健身訓練的目標主要是增肌、減脂、強身健體等。想要進行力量訓練的人,可以購買一副啞鈴槓鈴以及健身凳,瑜伽墊,就能實現把家變成健身房的目標。而想要進行減肥訓練的人,可以選擇一些有氧動作進行自重訓練,也能提高心率,達到燃脂的目的。
  • 高效的間歇跑訓練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
    間歇跑在五種訓練方法中最艱苦的訓練方法,同時在完整的訓練周期中處於第二階段,其目的是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提升身體各方面的能力,為後期訓練打下堅持的基礎。 漢森馬拉松訓練體系共有5種訓練方法:輕鬆跑、速度跑、力量跑、節奏跑、長距離跑。 其中「速度跑「的本質就是間歇跑,從400、800、1200、1600m,隨著身體能力提升,逐漸增加間歇跑距離。在整個備賽訓練過程中,速度跑訓練一直伴隨其中,每周訓練一次,隨著臨近比賽,間歇跑的距離逐漸延長。
  • 無氧訓練是如何影響無氧運動能力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白功率雜談,ID:zilinbubugaoshe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無氧訓練以高強度、多次間歇為主要標誌,其依靠的無氧能量系統是在沒有氧氣參與的情況下運行,包括ATP-CP系統和無氧糖酵解系統
  • 六個有效的運動減肥方式:跑步排在第三名,第一名是高強度運動
    要說什麼運動最有效,主要看在運動過程中的心率,心率越強減肥的效果也就是最好的。對於有效的運動,所指的是每分鐘人們心跳的次數可以達到120~180次。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最有效的減肥方式:跑步排在第三名,第一個名很少人會做。
  • 為什麼你的運動菜單不可或缺長距離訓練?
    長時間低心率的有氧訓練可以稱之為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訓練,這種訓練對於運動人群有很多好處: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生理學名詞,意思是指每分鐘一側心室射出的血液總量,又稱每分輸出量。左、右心室的輸出量基本相等。
  • JAMA子刊:高強度運動佔比過半,更有利於健康
    近日,來自武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的研究結構,在研究403681名成年人長達十年的隨訪數據之後發現:在中高強度運動總量相同的情況下,高強度運動佔比越高,全因死亡風險越低。這項研究再次表明,增加高強度運動的比例與額外的健康益處相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期刊JAMA Intern Med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