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龍】我最近讀書看到一句話有所困擾,請姐夫教我。《周易》有文曰:「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應是何義?我查詢了一下,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意思,是謂如豹紋那樣發生顯著的變化。幼豹長大退毛,然後疏朗煥散,其毛光澤有文採。
第二種意思,是變革時期,君子會像豹子一樣聞風而動,順從王命,響應改革。小人雖難改舊習,但是也開始順應改革而進行改變。改革要爭取民心,不可過於激進,只有固守正道,才會吉祥。
第三種意思,是像豹子的花紋那樣變化。剛出生的小豹子很醜陋,但逐漸會變得雄健而美麗。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知不覺中,平凡已化為卓越。
第四種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如豹變成全身斑紋,道德低下的人只是改頭換面。
【王瑞龍】我的疑惑在於:這個「豹變」云云,意在描述顯著的變化,有「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之義?還是在說漸變的過程,重在積累之義?後文「革面」云云,是說普通人只是改頭換面?還是說普通人也能洗心革面?又或是其他含義?
【林桂榛】瑞龍好,這是《周易》裡的話:
革: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徵兇,居貞吉。
象傳: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林桂榛】君子色如豹,小人色如革,氣色形色不一。具體我沒研究,我再思考思考。
【林桂榛】《論衡》引曰:《易》曰:「大人虎變其文炳,君子豹變其文蔚。」炳與蔚,君子氣象若虎豹之類,此處《周易》前句講君子含義比較確定。
【王瑞龍】也許其義是讓我們重漸變,或者重聞道起而行,都有正面的修身之用。但我想,原典應該有其本義。
【林桂榛】革卦下離上兌,即下火上澤,大水壓火,大概表示要克制、順從,要滋潤,不要燥烈。君子大人虎虎生威,小人下人小心謹慎,大概如此。上位者要霸氣(大氣),下位者要恭敬,大概如此,道理沒錯。
【林桂榛】革為改,革卦表示改易,革命也即改命。《說文解字》:「革,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屬皆從革。」革字作動詞就是獸皮去毛的意思,去毛後之皮也曰革。去毛引申為改變去除的意思,如革心洗面,如革故鼎新,如革命,如改革,如變革。
【林桂榛】小人革面,準確地來說應該是小人革除氣色的意思,別那麼多個性,別那麼多毛病!這個「革」和現在還用的「洗心革面」這個詞完全同義。《周易》這話大體就是我說的後面幾句話的意思,錯不了。文字和卦象都搞清楚了,世情道理也是這個理。
【王瑞龍】大人虎變,君子豹變,這兩個意思是連起來,是說大人君子之類?還是說這是兩種人,兩種不同的情況?
【林桂榛】虎豹之威,大人君子要威,這個道理很簡單(莊而威,孔子說過這理)。否則在上位啥事也幹不了,氣象差,能力差。
【王瑞龍】正在查炳、蔚、文三個字意思。炳,用今天漢語意思來講,似乎是光明、顯著的意思。蔚,是茂盛、盛大的意思。
【林桂榛】虎豹皮毛漂亮,猛物之美也,君子若之。
【王瑞龍】這個「其文蔚—其文炳」的「文」,和「質勝文則野」的「文」是同一個意思吧?文與質相對應,並不單指文章風格,還有個人外在的展示,有對外的顯露之義?
【林桂榛】那個文就是文採、文飾的意思,通今「紋」字,說虎豹皮毛文採文飾如何如何而已。
【林桂榛】抓核心,才能理順文義。理順句意,諸字皆明。革字搞清楚,句義也就好辦了。
【王瑞龍】是的,革是改變、變革之義。
【林桂榛】大人君子猛物之文美,小人下人革面去氣色、得恭順。角色不一樣,位置不一樣,道理很簡單。
【王瑞龍】那這個解釋就是錯誤了吧?小人,在孔子做傳的年代,指的是普通人,而非今天的貶義詞吧?
【林桂榛】地位低的都是小人,君子不一定是道德高尚人。君子最初是地位高的人,主要講地位,講角色。
【王瑞龍】春秋儒道時代,君子專指地位高的人?還是說也有道德高尚之義?還是說只是在《周易》的本篇象傳裡有地位低下這個意思?
【林桂榛】老闆豹色(有威感),員工去色(得恭順),角色不一樣。
【王瑞龍】哦,原來如此。
【林桂榛】君子是地位高者,但古人說這事的,多是貴族,也強調德行高。先是地位,後是品質,不要顛倒了。
【王瑞龍】那君子在那個時代專指地位高的人?是後代儒學演變出來道德高尚的意思?先地位,後德行,看來實際上是那個時代諸典籍的本義,研讀的時候都不能忘了這個地位之別啊。
【林桂榛】是否一定專指地位高,那就不管了,很複雜,每處意思不一樣。反正大概就有地位、品德這兩意思,兩意思也是相關的——貴族才最講高德,奴隸無所謂大德,幹活就是美德。
【王瑞龍】是的,那個時代雖然偶有「有教無類」之說,但總體上今天人人平等思想,實際上就是近代文明才產生的。無論是古希臘的所謂公民時代,還是有教無類的諸子百家乃至聖賢時代,關於平等這個問題,實際上還是文明達到近代的階段才有的。以前那終究還是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職及地位決定一切角色的時代。
【林桂榛】你理解完全正確!人權民主是近代幾百年的玩意,古代中外都無!古羅馬古印度一樣男主可以隨意變賣妻與子,都是人身依附關係。成人完全人格平等,是近代社會的產物。也就是說,走出家庭、宗教、政治的從屬束縛,是近代的玩意。
【王瑞龍】時代終究是進步的啊。
【林桂榛】公司(企業)是自由人的集合,利益自願之結合。近代工業商業產業才能推動人格平等,公司可以辭職,沒有人身依附。
【王瑞龍】所以不能盲目崇古復古,古人雖然優秀,但終究有文明高度的局限性所在。但這也無損其思想智慧,譬如你之前對我講的《周易》「易」字,其原指變化或變化規律這一含義,就也是很好的,很高明的。
【王瑞龍】古人認知範疇有限,但在思考範疇時,其智慧可以通過簡單的意象,直指法則與規律的核心,沒有太多外在的幹擾。但是,其好不能掩蓋其認知的時代局限性,其劣處又不能損害其智慧與思維的精華。
【林桂榛】工商社會才能推動社會自由平等,但也會造就貧富差異與壟斷。資本工商社會也要調節調整,各種政策法律理智均衡性地調整之。
【林桂榛】社會和諧,不容易,如家庭一樣,都要理智約束與克制。強者要仁慈,弱者要自強,儘量彌補差閡,不能裂縫太大。
【王瑞龍】啊,這個最後這幾句話,真是提綱挈領、撥雲見日啊。
【林桂榛】保持清醒就好,這是學者的事,你們不必理會這個問題,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了。普通人管不了這個大世界的鳥事,也沒必要。
【王瑞龍】但身處其中,總想撥開迷霧見月明。人生於世,總想知其所以然。可以改變的不了很多,但至少知道理之所在。
【林桂榛】瑞龍具有學者風範和思想者品格,難得,沒去當教授,可惜了。
【王瑞龍】你剛才說的,關於家庭與社會和諧的約束與克制,就是君子之學,克己而已,這是克己的本義吧?
【林桂榛】對,孔子強調克己,克己復禮,講規則。
【王瑞龍】人生有命,各有局限。只要向道之心在,能克己修身,三省吾身,直視己非。在課堂還是在飯店當服務員,其實都是一樣的。思考,不會因為在馬路上掃大街和在廟堂上有所區別。
【林桂榛】那是,所以你是貴族風範了。
【王瑞龍】而且我覺得,關於情感世界,心理上的學問,雖然不能量化,不太符合嚴謹科學之邏輯,但依然是有其意義的。這個需要入世,多感受參與喜怒哀樂,與他們同愛恨,感受求不得,知曉普通人的苦,其實也更利於理解未聞道者的思維瓶頸,譬如去教孩子,做輔導班,也許明了情感世界的許多苦,能舒緩其鬱結,溫暖其心,砥礪其志向,更利於學子求學。一點淺淺的思考,未必便正確,不過此刻之我亦非明日之我,還會改變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吧。
【林桂榛】是啊是啊,做人難啊,不容易,荀子說要「化性起偽」!
【王瑞龍】強者要仁慈,弱者要自強,儘量彌補差閡,不能裂縫太大。——這句話也是很好的,你最後幾句關於公司與個體自由的話,對我而言可謂振聾發聵,我得複製下來,常讀常新。在你看來是平常道理而已,在我看來確實是極重要之新知,受教了,謝謝。
【林桂榛】克制與自強是孔子的意思。
【王瑞龍】道理太多,人生體驗不多,未必便理解深刻,所以很容易過聖人之理的大門而實際未入。在探討到深處時,一句話便有「照破山河萬朵」之功啊。
【林桂榛】不敢,古話我稍微熟悉一點,如此而已。
【王瑞龍】我去做午飯去了,姐夫你忙。
【林桂榛】好,瑞龍。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