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貨櫃」啟用 東北大學精準防控再添新科技

2020-12-27 東北新聞網

  遠距離無接觸測溫

  自助登記掃碼通行

  軌跡全過程可追溯

  疫情防控工作「一屏盡覽」

  這正是東北大學精準防控、智慧戰「疫」的高科技、新武器。

  近日,南湖校區和渾南校區四個校門口同時出現了個方方正正的白色「貨櫃」。

  進去走一趟,無需停留,測溫、登記一步搞定。這就是學校為疫情防控專門安置的貨櫃式校園快速通道。

  為了守好校園這一方淨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東北大學不斷加強校園管理,加大投入,全力保障師生員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經過廣泛市場調研,學校確定了通道式貨櫃測溫的採購方案。僅5天時間就完成了聯繫廠家、產品報價、合同草擬及預訂,並通過了學校疫情期間採購小組審核。

  貨櫃縱深6米,內設先進的熱成像測溫系統,實現遠距離、無接觸式測量體溫,還可對多人同時測溫,並進行人員信息登記,有效提高檢測效率和通行速度,避免了人員接觸。

  熱成像相機通過檢測人體表面熱輻射進行測溫,通過模擬室內環境的通道式貨櫃,排除因外部環境氣溫、風吹等對人臉部溫度的影響,可使體溫檢測更加精準。

  入校人員需提前進行網上入校申請審批、健康打卡上報,並在通道門內經過測溫—掃碼—驗證的進校流程。通過精準快速研判、核查和處置,確保每名入校人員身體健康且符合進校要求。如出現體溫異常者,系統將實時報警,由安保人員複測後仍然體溫異常的人員將被即時勸返,不得入校。

  為了實現校園入口的安全、高效和科學管控,學校在春節期間緊急啟動疫情防控平臺的研發工作。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先後開發上線了健康信息上報系統、疫情防控數位化分析平臺、樓館入口掃碼/刷卡進樓認證等系統。

  「那段時間開發人員凌晨三四點才休息是常態。」東北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網絡安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系統和平臺運行穩定。」

  師生通過智慧東大APP、微信、電腦端三種方式登錄學校一網通辦平臺進行「健康打卡」,上報健康、行程、疫區進出等信息,實現師生健康信息、旅居信息、校內軌跡信息的全覆蓋,並與學校多個系統實現數據對接,師生填報方便快捷, 「健康打卡」全過程不超過5秒。師生健康信息一人一檔,全程跟蹤,智慧管理。

  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師生健康信息、行程信息進行收集和監控,分析學校總體疫情防控形勢、人員分布情況、師生人員流向,形成師生的健康信息報告和行程軌跡報告。

  針對異常人員及時排查、發現和重點管控。為疫情防控和決策提供態勢感知、數據分析及展示功能,疫情防控工作「一屏盡覽」。

  目前學校在兩校區28個樓館入口已全部設置掃碼或刷卡進樓認證系統,進樓人員需進行掃碼或刷卡認證,符合條件才可進入辦公樓、教學館、實驗室。

  掃碼/刷卡進樓認證系統可全面記錄進校人員的行走軌跡,隨時查看人員進出時間、停留時長等數據,達到身份認證、定位分析、監測跟蹤等目的,實現進校人員軌跡的全過程可追溯。

  無接觸測溫驗證把住校園入口,師生健康信息一人一檔、全程跟蹤,疫情防控工作「一屏盡覽」,進校人員軌跡全過程可追溯……疫情防控信息的動態化、可視化,提高了防控決策的精準化、科學化水平,為學校精準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智慧支撐」。

相關焦點

  • 東北大學用大數據精準防疫
    東北大學用大數據精準防疫 2020-03-19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訊(記者 劉玉)無接觸測溫驗證把住校園入口,師生健康信息一人一檔、全程跟蹤,疫情防控工作「一屏盡覽
  • 【瀋陽日報】東北大學:人性化防控讓師生滿意安心
    、食堂、宿舍等關鍵點位後發現,入門「掃碼+測溫」採用貨櫃模式,校內服務措施盡顯人性化,線上教學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掃碼+測溫」模式深入人心  東北大學南湖校區北門處,一名準備進入學校工作的校外人員正在掃碼、測溫和登記。
  • 咽拭子自助採樣機、智能測溫頭盔,這些防疫新科技亮相高交會
    AI體溫預警系統、熱成像智能測溫頭盔、貨櫃煲仔飯機器人……11月11日至15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屆高交會新設立「IT抗疫科技專區」,集中展示了一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硬核」技術產品。
  • 疫情防控中的「黑科技」
    「千裡眼」識別有無佩戴口罩安徽防控「黑科技」13秒完成診斷近日,在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應對疫情科技攻關聯合指揮部(以下簡稱「中科院科技攻關指揮部」)協調下,科大訊飛攻關團隊在3天內便快速實現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現場部署落地應用,並通過數據迭代與算法優化保證系統每日升級。
  • 科技創新再添新引擎!南科大工學院新大樓啟用
    讀創/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鄭承昊 10月17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工學院新大樓啟用儀式。工學院新大樓總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即將入駐8個系(院)。工學院新大樓啟用,將為南科大的科技創新增添新引擎。
  • 急防控所急,衝鋒勇向前——華中科技大學以科研攻關推動疫情防控...
    新華社武漢3月3日電題:急防控所急,衝鋒勇向前——華中科技大學以科研攻關推動疫情防控救治觀察新華社記者李偉10家附屬醫院8900張床位、數萬名醫護人員投入戰「疫」……處於武漢保衛戰的主戰場,華中科技大學兩路作戰
  • 曠視推出神行測溫門禁一體機 冬季防疫有「科技門神」站崗
    尤其是最近全國多地零星散發,成都更是拉響了疫情防控警報,充分說明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弦一刻都不能放鬆。抗擊疫情,科技力量少不了。近日,四川省委就召開緊急會議,強調要全面排查溯源,充分利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精準發現和確定密切接觸者。由此可見,日益成熟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戰疫」的重要力量。
  • 測溫手環
    學生測溫智能手環正式亮相,該產品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具備精確測量體溫,人員定位系統等功能,為中小學開學後的疫情防控提供科技保障。為助力新冠疫情防控,春禾智慧校園的技術團隊依託大數據和軟硬體物聯網系統,開發了智能體溫遠程監控系統,通過實時測溫手環應用場景,多維度的把轄區內復工企業職工、學校、醫院、重點隔離人員的體溫數據上報總智能體溫大數據後臺,第一時間掌握重點人員體溫狀況,並對數據進行記錄、分析、預警,提升防疫響應速度,實現了隱患早發現、風險早預警、疫情早處置。
  • 河北邯鄲市場監管局嚴把學校防控測溫設備準確關
    學校負責人李校長感激地說:「關鍵時刻,你們送來了防疫測溫知識,更是給廣大師生送來了安全」。這是邯鄲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的「測溫進學校,科技助戰疫」服務活動現場。中小學校秋季開學在即,邯鄲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今年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擁抱健康生活」的主題,組織開展了「測溫進學校,科技助戰疫」服務活動,充分發揮計量技術優勢,抽調市計量測試所專業技術人員成立服務隊,深入各中小學校開展現場服務活動,助力學校開學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黑龍江省饒河縣:嚴守測溫關 計量保精準 助力復工復產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更好地服務復工復產復學,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市場監管理局積極擔當、主動作為、聯合行動,為市場主體、關鍵部門、重點場所提供計量精準服務,確保有關計量器具的量值準確可靠。——服務市場主體,優先保障防控。
  • 博朗旗艦款耳溫槍首獲註冊許可,引領創新科技測溫「精準」時代
    執行長Julien Mininberg先生介紹公司發展與展望 「以科技實現精準測量與個體化護理需求,我們希望藉助創新產品將更多父母對孩子的呵護入到微處。」Helen of Troy 家庭與醫療健康業務部總裁 Christophe Coudray 表示,「能夠秒速測溫的耳溫槍可以幫助新手父母快速、準確地獲得寶寶體溫,高效掌握健康『指向標』。」 為提高新生兒群體體溫測量的準確性,IRT6520紅外耳溫計透過探測耳膜和周邊組織所發出的紅外線熱能來測量體溫。
  • 華中科技大學長期堅持醫工結合,戰疫時刻精準...
    《中國教育報》對華中科技大學的相關報導地處武漢重災區的華中大充分發揮工科和醫科相結合的優勢,設立疫情防控應急科研專項,組建了24支重點科研團隊,綜合多學科力量,科研、臨床、防控相互協同,產學研各方緊密配合,短短一個多月就在科研攻關一線戰鬥中取得積極進展,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疫時就是戰時。
  • 東北大學歡迎你,2020級本科生!
    熊曉梅一行詳細了解各學院的招生錄取和報到情況、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情況、各學院精準疫情防控和迎新部署等,與各學院各部門迎新一線工作人員以及新生們進行了親切交流,對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慰問和感謝,並希望各學院、各部門千方百計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服務新生順利開啟大學生涯等工作,為新生入學和新學期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 「兩岸小鎮·青創菁谷」啟用 臺灣青年嘉興創業再添新平臺
    「兩岸小鎮·青創菁谷」啟用 臺灣青年嘉興創業再添新平臺 2019年09月15日 21: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小鎮·青創菁谷」啟用儀式現場。(中國臺灣網 全志強 攝)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 (記者 齊曉靖 全志強 李航 劉璐璐)9月15日下午,「兩岸小鎮·青創菁谷」暨嘉職院創業創新孵化園啟用儀式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臺灣青年登陸創業又多了一個新平臺。  本次啟用儀式由中共嘉興市委常委張仁貴主持。
  • 秋季開學 | 人體測溫告警系統助力全國學校復工復學疫情防控工作
    ​日前,接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通知:自8月15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高校,可組織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到。體溫檢測是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一種經過市場檢驗的高效率測溫利器。
  • 1.6萬餘人報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
    12月28日,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正式結束,「考研人」數百日的夙夜備戰,終於在此時卸下重負,共有1.6萬餘人報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生分布在全國32個省市的564個考點參加考試。
  • 「一帶一路」再添新航線!天津港至新加坡港等東南亞港口貨櫃班輪...
    「一帶一路」再添新航線!   10月27日,隨著「金星佐伊」輪靠泊天津港聯盟國際貨櫃碼頭,今年天津港集團第四條「一帶一路」新航線正式開通運營。
  • 封閉校園,但更需精準防控
    疫情期間,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一位同學做了一個校園疫情傳播的模型:如果有感染者進入到校園,沒有及時發現,那麼大概一兩個禮拜的時間,可能就會造成聚集性的爆發。從這個角度看,相對封閉的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全世界範圍內,對校園尤其是高校校園的管控,都是重點。
  • 精準"掐點"等車,最近站點識別……智慧交大再添新成員!
    精準"掐點"等車,最近站點識別……智慧交大再添新成員!繼、、等多種智慧應用場景後上海交通大學再度匠心推出「智慧交通」服務智慧校園再添新成員嘀嘀嘀,掌上智慧交通出發啦!
  • 聚光科技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部署防控第一線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杜卓蔓1月29日,聚光科技宣布,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局勢,公司攜旗下子公司譜育科技,緊急召回相關人員,全力保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對此次防疫工作的應急保障。記者獲悉,截至1月29日,首批近百套由譜育科技製造的AI智能型紅外熱成像分析系統已全部緊急調撥派往前線,先後在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等京津冀、長三角的機場、車站、醫院等人員流動密集區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