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記者探訪東北大學校門、食堂、宿舍等關鍵點位後發現,入門「掃碼+測溫」採用貨櫃模式,校內服務措施盡顯人性化,線上教學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掃碼+測溫」模式深入人心
東北大學南湖校區北門處,一名準備進入學校工作的校外人員正在掃碼、測溫和登記。入校測溫通道中,紅外測溫儀和監測人員堅守在崗位上。監測人員介紹說,他們每日上崗前按規定消毒、自測體溫,再經測溫槍和紅外測溫儀測溫,健康情況上報後才能上崗。
掃碼、測溫後,記者隨中午就餐的學生進入東大二食堂。取餐處,從左至右分列著抻面、煲仔飯、套餐、餃子、麻辣燙等九個窗口。就餐區服務人員手中拿著抹布、小水桶和消毒液,每當有學生離開座位後,就上前進行清理和消毒。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2019級博士生郎朗是一名瀋陽走讀生,近期已有十多次在食堂就餐的經歷。他說:「管理越嚴格,自身的安全越有保證。進入食堂前,大家都按照要求掃碼、測溫。食堂飯菜的味道和疫情前一樣,菜品選擇也在增多。」二食堂主任尚昆告訴記者,從2月9日至今,二食堂所有員工實行封閉化管理,統一在校內寢室居住,不與外界人員接觸,切斷了潛在的傳播途徑。即便是原材料採購,也是由供貨商送到指定位置,走完消毒流程後才能進入食堂。
東北大學學生第七宿舍是返校博士生最為集中的地方,共有243名博士生在這裡休息。進出掃碼、測溫已成常態,這裡的人臉識別系統肩負著甄別內外的任務。第七宿舍樓長連玲表示,七舍設置了醫學觀察隔離區和生物醫學隔離室,並配備了隔離服、醫用外科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資。5月10日博士生返校至今,生物醫學隔離室還沒有啟用過。
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暖人心
校園實施封閉管理,對學校綜合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東北大學開放了與學生科研、生活密切相關的多項服務設施,將一些原本校外才能實現的功能轉移進校內,保證了學生的生活、學習、科研不受影響。學校允許部分快遞公司進入校園開展快遞業務,並將快遞公司名單傳達給每名學生。擴大了學生超市的經營範圍,像購買應季水果這樣的需求已經實現。
東北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劉延暉表示,在不斷提升後勤服務能力的同時,東北大學暢通學生意見、建議反映渠道,針對學生的合理訴求,在規定時限內作出回應。學生指導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團隊針對學生心理上的變化給出疏導和關愛。這些舉措都推進了學校疫情防控和教學科研上的雙前進。
一網通辦線上教學有序推進
智慧東大APP中的疫情防控和日常生活小程序正在不斷改變著東大人的生活。劉延暉表示,應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疫情防控是必然選擇,也進一步促進了智慧校園建設。智慧東大APP中,逐步添加了每日健康申報、教職員工進出校園申請、校外人員進校申請、預約洗浴等程序,眾多服務流程開展線上辦公,實現了「師生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尤其是每日健康申報系統,每名師生員工都要申報健康信息和位置信息,助力了疫情防控。
據了解,東北大學院系協同發力、教師主動參與,依託各級各類在線教學平臺,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質量過硬的在線教學活動。教學部門摸底調查顯示,學生上課率接近百分百,教學滿意率也達到90%以上。劉延暉表示,學生參與度較高,與老師的傾情投入密不可分。面對疫情防控,老師們十分在意線上教學成果,在PPT課件準備上也是各顯神通,校園網多次出現凌晨時因老師上傳課件而產生的流量高峰。
劉延暉告訴記者,東北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遠程複試已圓滿完成,本學年本科生畢業答辯也將在線上進行。從6月9日起,有返校需求的本科畢業生返校工作也將按照《遼寧省高校返校復學工作方案》要求鋪開。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嶽雨
新聞來源 《瀋陽日報》2020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