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不吃早飯易得膽結石嗎?
答案是真的!
↓↓↓
解釋: 因為即使不吃早飯,也一樣會分泌膽汁,造成膽汁堆積容易形成膽結石。 另外,不吃中飯和晚飯也會容易得結石。 所以,求求,哪怕您再忙,也要記得吃三餐哦,畢竟「人是鐵,飯是鋼」哦~
女子不按時吃早餐
從膽囊裡取出一堆的小石頭
南昌的鄧女士系醫院職工,她平時不按時吃早餐,有時候甚至沒吃,有時肚子隱痛,也沒在意,在醫院員工體檢時,竟檢查出長了這麼多結石。通過在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手術後已成功康復。
什麼是膽結石?
據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陳炳華介紹, 膽道結石按化學成分可分為兩大類,即 膽固醇類結石和膽色素結石 。其中膽囊結石多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結石,其主要成分為 膽固醇 。CT檢查或X線檢查時通常不顯影;但少數結石鈣鹽含量較高,則CT或X線檢查時可顯影。
膽結石如何形成的?
膽結石的形成原因複雜,與多種因素有關。膽汁主要由肝細胞分泌,主要成分是水、膽汁酸鹽、膽固醇、磷脂和膽紅素等。膽固醇不溶於水,而膽汁中的膽鹽和磷脂形成的微膠粒可包裹膽固醇,將其溶解在膽汁中,使得膽固醇不易析出形成結石。
但是, 如果膽汁中膽固醇過多而濃度明顯增高,超出膽鹽/磷脂微膠粒的溶解轉運能力時,膽固醇就容易沉澱析出形成結石。再者,膽囊功能異常,比如收縮排空功能減弱,使得膽囊內膽汁淤滯可促進膽固醇結晶聚集而形成膽結石。
膽結石的症狀
多數平時沒有身體不適的症狀表現,只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存在膽囊結石,稱為 無症狀膽結石 。
1、膽絞痛
膽結石的典型表現是 膽絞痛 ,通常是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後或臥床休息體位改變時發作,表現為 右上腹或上腹部陣發性疼痛 ,或持續疼痛伴陣發性加重,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可伴有噁心、嘔吐。
2、胃腸道不適
有些膽結石患者僅表現為 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症狀 ,如上腹部隱痛,或有飽脹不適、噯氣、打嗝等,常被誤以為是「胃病」。嚴重的膽囊結石甚至可發生膽囊穿孔,梗阻性黃疸、膽源性胰腺炎、膽囊癌等,則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導致膽結石的原因
任何影響膽汁中膽固醇濃度或造成膽囊膽汁淤滯的因素均有利於膽結石形成。
1、高脂肪飲食
許多人仍然認為多吃肉能補充營養,能讓身體長得更棒。這種不均衡的飲食結構會使人體膽汁中的化學成分比例發生失調,致使膽汁中某種成分增多或減少,為膽石症的發生埋下隱患。
2、長期不吃早飯
長期不吃早餐會誘發膽結石。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上班族往往不吃早飯,或早飯中飯一起吃,這種習慣非常不好。長期不吃早餐會影響膽囊排空功能導致膽汁淤滯,易患膽結石症。
3、激素
女性雌激素促進膽汁中膽固醇濃度增高,妊娠影響膽囊排空功能,這也是膽結石多見於女性的原因。
膽結石的治療
1、膽結石患者若無明顯症狀,且結石小於1.0cm,建議定期複查肝膽超聲,半年一次。
2、對於有膽絞痛症狀反覆發作或合併有併發症的膽囊結石患者,膽囊切除術是外科治療的最佳選擇。
3、若膽囊結石數量多,或結石大於1.0cm,或出現膽囊萎縮、或膽囊壁鈣化,或合併慢性膽囊炎,或合併膽囊息肉大於1.0cm等,這些情況即使患者沒有症狀也需要積極就診進行手術治療,以避免病情發展出現膽囊穿孔、膽囊癌變等嚴重情況。
膽結石也可以預防?當然!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可以通過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
預防膽結石形成。
具體如下:
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飲食,
少吃動物性油脂及內臟等
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
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一日三餐規律飲食
少飲酒和少吸菸;
加強鍛鍊
控制體重等
江南君說
你身邊是否有類似的情況
趕緊提醒家人朋友
擴散周知!
來源:江南都市報綜合 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編輯:陳陽
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裡聊聊
↓↓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